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一
“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一”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一”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一”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灌溉排水新技术
灌溉排水新技术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
灌溉排水新技术
形成性考核册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分校班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编制
灌溉排水新技术
使用说明
本考核册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以下简称水工专业)“灌溉排水新技术”课程形成性考核的依据,与《灌溉排水新技术》教材(徐建新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配套使用。
形成性考核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和调节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反馈学习信息,提高学习者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保证。
“灌溉排水新技术”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专科起点本科)限选专业课,是研究土壤水分状况和地区水情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消除或减轻水旱灾害,利用灌排新技术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节水灌溉基本理论与技术,低产田改造和灌区管理新技术,具备从事现代灌排工作的基本技能。
本课程紧密联系灌区建设实际。同时,由于我国灌溉排水新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化,以及节水工程不断发展,课程相关内容具有不断更新的特点。另外,灌溉排水新技术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很广,除了工程技术,还涉及水力学、水资源管理科学等多个学科,课程内容也比较多,给学习带来一定困难。
形成性考核有助于学员理
灌溉排水新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灌溉排水新技术 形考作业一答案 一、问答题
1、水对作物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水对作物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细胞原生质的重要成分、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一切生化反应的介质、溶解和输送养分、保持作物体处于一定形态。
2、土壤水的总势能包括哪些分势?
答:土壤水的总势能是对应力场的各分势的总和,各势分述如下:重力势,由重力场引起水势的变化、压力势,是由于压力场中压力差的存在而引起的、基质势,是由固相基质的吸引力和毛管力造成的、溶质势,是由土壤溶液中各种溶质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而产生的,其恒为负值。
3、常用的三种分阶段考虑的水分生产函数数学模型如何表达? 答:常用的三种分阶段考虑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 1) 加法模型
n?ET?ETa?Ya?1???i?m? YmETi?1m??2) 相乘函数模型
?in?ET?Ya???a? Ymi?1?ETm?i3) 积和综合模型
2n2nn??Moi?Mi???Moi??Y???1?????????i ?Yai?1??Moi???Mai???
4、如何确定泡田定额?
答:泡田期的灌溉用水量(泡田定额)可用下式确定: M1?0.667(h0?S1?e1t1?P1)
M1——泡田期灌
灌溉排水
灌溉排水2010~2011年第二学期期终测试试卷
一、 填空
1、农田水分存在的基本形式: 地面水 、 土壤水 、 地下水 。
2、防渗渠道断面形式:梯形断面、矩形断面、复合形断面、弧形底梯形断面、弧形坡脚梯形断面、U形断面、城门洞形暗渠、箱形暗渠。
3、渠道防渗工程规划的设计参数主要有:边坡系数、糙率、不冲不淤流速、伸缩缝填缝材料、堤顶宽度、超高、封顶板。
4、渠系建筑物按其作用分为:控制建筑物、泄水建筑物、交叉建筑物、衔接建筑物、量水建筑物。
5、灌溉系统包括:渠首工程、输配水工程、田间工程三部分。 6、灌溉取水方式有:无坝引水、有坝引水、水库取水、抽水取水。
7、无坝引水渠首一般由进水闸、冲沙闸、导流堤三部分组成;有坝引水枢纽主要有:拦河坝、进水闸、冲沙闸、防洪堤等部分组成。
8、在河道弯道取水时,无坝取水口位置一般布置在河道凹岸中点偏下游处。
9、计算设计流量是为了确定渠道断面尺寸;计算加大流量是为了确定渠顶高程;计算最小流量是为了校核渠道水位。
10、液态水按其受力和运动特性可分为吸着水、毛管水、重力水三种类型。 11、土壤含水率的测定方法:烘干法、负压计法、时域反射仪法。
12、渠道输水损失包括蒸发损失、渗水损失、漏水损失;一般在
灌溉排水
灌溉排水2010~2011年第二学期期终测试试卷
一、 填空
1、农田水分存在的基本形式: 地面水 、 土壤水 、 地下水 。
2、防渗渠道断面形式:梯形断面、矩形断面、复合形断面、弧形底梯形断面、弧形坡脚梯形断面、U形断面、城门洞形暗渠、箱形暗渠。
3、渠道防渗工程规划的设计参数主要有:边坡系数、糙率、不冲不淤流速、伸缩缝填缝材料、堤顶宽度、超高、封顶板。
4、渠系建筑物按其作用分为:控制建筑物、泄水建筑物、交叉建筑物、衔接建筑物、量水建筑物。
5、灌溉系统包括:渠首工程、输配水工程、田间工程三部分。 6、灌溉取水方式有:无坝引水、有坝引水、水库取水、抽水取水。
7、无坝引水渠首一般由进水闸、冲沙闸、导流堤三部分组成;有坝引水枢纽主要有:拦河坝、进水闸、冲沙闸、防洪堤等部分组成。
8、在河道弯道取水时,无坝取水口位置一般布置在河道凹岸中点偏下游处。
9、计算设计流量是为了确定渠道断面尺寸;计算加大流量是为了确定渠顶高程;计算最小流量是为了校核渠道水位。
10、液态水按其受力和运动特性可分为吸着水、毛管水、重力水三种类型。 11、土壤含水率的测定方法:烘干法、负压计法、时域反射仪法。
12、渠道输水损失包括蒸发损失、渗水损失、漏水损失;一般在
灌溉排水工程学 考点
名词解释
田间持水量:13土壤中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包括全部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是土壤中对作物有效水分的上限指标,常把它作为灌水定额的依据。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15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水吸力是随土壤含水率而变化的,用原状土
样,测定其不同含水量时的土壤水吸力相应值,并绘制成曲线。
作物需水量:25包含生理和生态两个方面的需水量。通常认为其为植株蒸腾量和棵间蒸发
量之和。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29指高度一致、生长旺盛、完全覆盖地面而不缺水的绿色草地的蒸
发蒸腾量。它不受土壤含水量和作物种类的影响。
作物系数:32某时段作物蒸发蒸腾量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之比。 灌溉制度:36指特定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供水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
为获得高产或高效,实现节约用水,所制定的适时适量的农田灌水方案。
灌水定额:36 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 灌溉定额:36作物全生育期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50指农业生产水平基本一致的条件下,作物所消耗的水资源量与作物
产量之间的关系。
非充分灌溉:52在作物的全生育期,如何合理分配有限水量,以获得较高产量或效益;或
使缺水造成的减产损失减少。
灌水率:56 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
农田灌溉10种节水灌溉技术
农田灌溉——10种节水灌溉技术
我国农田节水技术的主要类型有以下10种: 耕地整理节水技术
平整土地,畅通排灌,修建池、塘、坑、窖、库、堤等拦水、蓄水设施是保证节水灌溉实施的基本条件,已得到农民的普遍认可。 减免耕保水技术
采用“以松代耕”、“以旋代耕”、“高留茬免耕套播”和“贴茬免耕直播”等方式,可以增加水分入渗深度和蓄水保墒能力,减少水分流失。 节水灌溉技术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主要有沟灌、沟中覆膜灌、低压管灌、滴灌、渗灌、喷灌、微喷等。如喷灌可节水50%,微灌可节水60%到70%,滴灌和渗灌可节水80%以上。 生物、化学制剂保水技术
近年来,我国已研制开发了多种生物和化学、有机与无机的抗旱保水剂、水分蒸腾抑制剂等,在旱作节水农业上推广应用。 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保水技术
这两种覆盖类型在我国应用面积较大,成效显著。主要作用是能大幅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强耕地的蓄水保水性能。 节水种植技术
该类技术在北方旱区应用较为普遍。如:玉米点水穴播(坐水点种);水稻旱育稀植;小麦的膜侧沟播等。有的作物采用“当年秋覆膜,来年春播”。
农田灌溉10种节水灌溉技术
农田灌溉——10种节水灌溉技术
我国农田节水技术的主要类型有以下10种: 耕地整理节水技术
平整土地,畅通排灌,修建池、塘、坑、窖、库、堤等拦水、蓄水设施是保证节水灌溉实施的基本条件,已得到农民的普遍认可。 减免耕保水技术
采用“以松代耕”、“以旋代耕”、“高留茬免耕套播”和“贴茬免耕直播”等方式,可以增加水分入渗深度和蓄水保墒能力,减少水分流失。 节水灌溉技术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主要有沟灌、沟中覆膜灌、低压管灌、滴灌、渗灌、喷灌、微喷等。如喷灌可节水50%,微灌可节水60%到70%,滴灌和渗灌可节水80%以上。 生物、化学制剂保水技术
近年来,我国已研制开发了多种生物和化学、有机与无机的抗旱保水剂、水分蒸腾抑制剂等,在旱作节水农业上推广应用。 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保水技术
这两种覆盖类型在我国应用面积较大,成效显著。主要作用是能大幅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强耕地的蓄水保水性能。 节水种植技术
该类技术在北方旱区应用较为普遍。如:玉米点水穴播(坐水点种);水稻旱育稀植;小麦的膜侧沟播等。有的作物采用“当年秋覆膜,来年春播”。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及灌溉模式研究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及灌溉模式研究
作者:姚娟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第12期
摘 要:水资源短缺及分布不均制约着我国农业发展,结合我国水资源情况及农业发展实际,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是缓解我国农业用水现状的首要途径。本文从各种节水灌溉模式、适用性等方面对我国节水灌溉的发展趋势及现存问题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总结与探讨。 关键词:水资源;节水灌溉;灌溉技术;灌溉模式
1 前言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排名世界各国的第六位,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世界人均数的四分之一,排在一百位之后。农业是用水大户,占社会总用水量的70%,因此节约农业用水是缓和水资源紧缺的主要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发展节水灌溉,若大规模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将水的利用率提高50%以上的话,其灌溉面积可以扩大到现在的1.5倍左右。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的保证率,提高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经过30多年实践,在我国已形成多种适宜不同类型区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实施结果都取得了显著的节水增产增效的效益。但是在推广这些模式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2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
节水灌溉,就是指以较少的灌溉水量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和经济
现代教育技术 形考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1
(第一----三章)
一、 简答题
1.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
答:(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 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 (2)重视早期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二、 论述题
1. 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答:学校教育必须积极地适应终身教育的挑战。 (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 (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 (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
(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2. 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实质。
答: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2018电大《科学和技术》形考
2018
完美.格式.编辑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1.原子的范围是________m。
2.原子核的范围是________m。
3.夸克的的范围________m。
4.原子能释放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原子核衰变、________、原子核聚变。
5.在原子能三种释放形式中,其中利用最多是________?
6.核电站是利用________反应所放出的核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设施。
7.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维、。
8.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
是。
9.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10.核酸的基本单位是。
1.10-10
2.10-14
3.10-20
4.核裂变
5.核裂变
6.核聚变链
式7.合成橡胶 8.1953年沃森、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9.氨基酸10.核苷酸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1.原子核
2.核能
3.纳米材料
4.超导材料
5.细胞全能性
6.基因工程
1.原子核是原子中非常小的核心部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与正电荷。
2.核能(或称原子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
3.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