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琦《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琦《心理与教育测量》”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戴海琦《心理与教育测量》”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戴海琦《心理与教育测量》”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戴海琦《心理与教育测量》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 练习与思考
练习与思考:
1.与物理测量相比较,阐明心理测量的特点。
2.为什么人们不能象对物理测量那样容易接受心理测量?(此题为思考题) 3.如何才能证明心理测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解答要点:
1.(1)从依据的法则来说,心理与教育测量依据的法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理论。 (2)从测量的内容来说,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内容是复杂的 ,内隐的,其测量只能是间接的。
(3) 相对与物理测量的定量分析的精确度而言,心理与教育测量定量分析的精确度很低。
3.(1) 从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基础来看,心理测量是可能的。
(2) 人的心理现象和知识水平如同其他一切物理现象一样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既有质的方面,也有量的方面,因此有必要测定出这些差异的数量。 第二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产生与发展>>练习与思考
练习与思考
1.简述古代中国对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贡献及其特点。
2.心理与教育测量从卡特尔到比内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什么特点?(此题为思考题) 3.推孟和韦克斯勒在智力测验发展过程中各有什么贡献? 解答要点:
1.在古代中国,在测验实践和测验理论方面都对心理与教育测量作出了贡献并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在测验实践
戴海琦《心理与教育测量》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 练习与思考
练习与思考:
1.与物理测量相比较,阐明心理测量的特点。
2.为什么人们不能象对物理测量那样容易接受心理测量?(此题为思考题) 3.如何才能证明心理测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解答要点:
1.(1)从依据的法则来说,心理与教育测量依据的法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理论。 (2)从测量的内容来说,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内容是复杂的 ,内隐的,其测量只能是间接的。
(3) 相对与物理测量的定量分析的精确度而言,心理与教育测量定量分析的精确度很低。
3.(1) 从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基础来看,心理测量是可能的。
(2) 人的心理现象和知识水平如同其他一切物理现象一样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既有质的方面,也有量的方面,因此有必要测定出这些差异的数量。 第二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产生与发展>>练习与思考
练习与思考
1.简述古代中国对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贡献及其特点。
2.心理与教育测量从卡特尔到比内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什么特点?(此题为思考题) 3.推孟和韦克斯勒在智力测验发展过程中各有什么贡献? 解答要点:
1.在古代中国,在测验实践和测验理论方面都对心理与教育测量作出了贡献并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在测验实践
心理与教育测量课后答案
戴版《心理与教育测量》课后习题及解答(1)
第一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练习与思考 练习与思考:
1.与物理测量相比较,阐明心理测量的特点。
2.为什么人们不能象对物理测量那样容易接受心理测量?(此题为思考题) 3.如何才能证明心理测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解答要点:
1.(1)从依据的法则来说,心理与教育测量依据的法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理论。
(2)从测量的内容来说,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内容是复杂的 ,内隐的,其测量只能是间接的。
(3) 相对与物理测量的定量分析的精确度而言,心理与教育测量定量分析的精确度很低。
3.(1) 从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基础来看,心理测量是可能的。
(2) 人的心理现象和知识水平如同其他一切物理现象一样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既有质的方面,也有量的方面,因此有必要测定出这些差异的数量。 第二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产生与发展>>练习与思考 练习与思考
1.简述古代中国对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贡献及其特点。
2.心理与教育测量从卡特尔到比内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什么特点?(此题为思考题)
3.推孟和韦克斯勒在智力测验发展过程中各有什么贡献? 解答要点:
1.在古代中国,在测验实践和测验理论方面都对心理与教育
心理与教育测量课后答案
戴版《心理与教育测量》课后习题及解答(1)
第一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练习与思考 练习与思考:
1.与物理测量相比较,阐明心理测量的特点。
2.为什么人们不能象对物理测量那样容易接受心理测量?(此题为思考题) 3.如何才能证明心理测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解答要点:
1.(1)从依据的法则来说,心理与教育测量依据的法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理论。
(2)从测量的内容来说,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内容是复杂的 ,内隐的,其测量只能是间接的。
(3) 相对与物理测量的定量分析的精确度而言,心理与教育测量定量分析的精确度很低。
3.(1) 从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基础来看,心理测量是可能的。
(2) 人的心理现象和知识水平如同其他一切物理现象一样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既有质的方面,也有量的方面,因此有必要测定出这些差异的数量。 第二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产生与发展>>练习与思考 练习与思考
1.简述古代中国对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贡献及其特点。
2.心理与教育测量从卡特尔到比内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什么特点?(此题为思考题)
3.推孟和韦克斯勒在智力测验发展过程中各有什么贡献? 解答要点:
1.在古代中国,在测验实践和测验理论方面都对心理与教育
《心理与教育测量》练习与思考题
《心理与教育测量》思考与练习
第一讲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产生与发展
1.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 2.简述孔子和孟子对心理测量的重要贡献? 3.简述姜太公的“知有八征”。
4.简述《吕氏春秋》中的贤主论人之道——“八观六验”。 5.简述刘劭《人物志》中分析人的才性的“八观”之法。 6.简述诸葛亮的“知人七法”。
7.比较心理与教育测量在中国解放前后的发展,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8.简述高尔顿(F. Galton)对心理测量产生与发展的重要贡献。 9.简述卡特尔(J. M. Cattell)对心理测量产生与发展的重要贡献。 10.简述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对心理测量发展的重要贡献。 11.简述比奈(A. Binet)对心理测量发展的重要贡献。 12.简述武德沃斯(Woodworth)对心理测量发展的重要贡献。 13.简述桑代克(E. L. Thorndike)对心理测量教育发展的重要贡献。
第二讲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
重要概念:测量、心理与教育测量、测验、测验标准化 1.简述测量的基本内涵。
2.简述命名量表(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等比量表)的主要区别。 3.与物理测量相比较,阐明心理测量的特点。
4.简
《心理与教育测量》练习与思考题
《心理与教育测量》思考与练习
第一讲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产生与发展
1.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 2.简述孔子和孟子对心理测量的重要贡献? 3.简述姜太公的“知有八征”。
4.简述《吕氏春秋》中的贤主论人之道——“八观六验”。 5.简述刘劭《人物志》中分析人的才性的“八观”之法。 6.简述诸葛亮的“知人七法”。
7.比较心理与教育测量在中国解放前后的发展,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8.简述高尔顿(F. Galton)对心理测量产生与发展的重要贡献。 9.简述卡特尔(J. M. Cattell)对心理测量产生与发展的重要贡献。 10.简述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对心理测量发展的重要贡献。 11.简述比奈(A. Binet)对心理测量发展的重要贡献。 12.简述武德沃斯(Woodworth)对心理测量发展的重要贡献。 13.简述桑代克(E. L. Thorndike)对心理测量教育发展的重要贡献。
第二讲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
重要概念:测量、心理与教育测量、测验、测验标准化 1.简述测量的基本内涵。
2.简述命名量表(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等比量表)的主要区别。 3.与物理测量相比较,阐明心理测量的特点。
4.简
教育统计与测量
教 育 统 计 与 测 量
傅 亚 强
杭州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2013.7
教育统计与测量 傅亚强
引 言
一、统计课的意义
我这门统计课就是一门可以直接转化为技能的课程。你们应该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有意识地应用这门课上所讲到的各种方法。
? 多元评价的需要; ? 发展性评价的需要; ? 教师评价的需要; ? 因果探寻的需要;
二、统计是干什么的?
1、统计有点难学!仅凭讲解或者练习还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原理,只有在实际应用当中才能做到这一点。
2、统计的功能:数据的分析。
(1)潜能班,即分层教学:是否有效提高问题学生的成绩。
(2)CAI对教学效果、学生的能力培养有没有促进作用?是否会导致信息超载?是否会限制师生的发散思维?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促进发展必须建立在对已有经历的总结上。
(4)研究性学习:小发明、小作品、小游戏、创造性思维、自学能力、探究能力。
3、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我们搜集的数据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随机性,即同一个人观察同一对象时,不同时
教育测量与评价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评价者与被评者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气质、性格等,叫做()
A、A 心理机制 C、C 心理状态
B、B 评价的心理过程 D、D 心理特征
2、评价者的情感和意志特征,是指评价者和被评者的()
A、A 意识倾向性 C、C 认知倾向
B、B 情意心理 D、D 个性心理特征
3、评价者在评价中力求正确地掌握评价标准、取得正确评价结果以显示自己尊严的心理定势,叫做()
A、A 角色心理 C、C 心理定势
B、B 自尊心理 D、D 近因效应
4、通过评价者的目的、需要、价值观等构成的评价心理机制及倾向性,与不同的评价方式结合,作用于被评价者时所引起的被评价者的自我意识、情绪状态、意志动机、需要和成就目标、与评价者人际关系的变化等。叫做()
A、A 类群效应 C、C 评价效应
B、B 模式效应 D、D 理想效应
5、评价的先后顺序不同而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的心理定势,先严后宽,叫做()
A、A 顺序效应 C、C 近因效应
B、B首因效应 D、D 参照效应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评价心理根据心理学范畴,可分为()
A、A 心理机制 B、B 评价的心理过程 C、C
教育统计与测量
教育统计与测量
一、名词解释
教育测量:就是所考察研究的教育现象,按一定规则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指定值。 测量:测量,就是按一定规则给对象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指定值。
统计:“统”就是指总体、全部、整个领域范围;“计”,就是计量、计数、计算。“统计”就是“统而计之”,对所考察事物的量的取值在其出现的全部范围内作总体的把握,全局性的认识。
教育统计:就是对教育领域各种现象量的取值从总体上的把握与认识,它是为教育工作的良好进行、科学管理、革新发展服务的。
描述统计:描述统计就是通过例表归类、描绘图象、计算刻画数据分布特征与变量相依关系的统计量数,如平均数、标准茶和相关系数等,把数据的分布特征、隐含信息,概括、明显地解释出来,从而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对待和使用数据。
推断统计:是利用实际获得的确样本数据资料,依据数理统计提供的理论和方法,来对总体的确数量特征与关系作出推论判断,即进行统计估计和统计假设检查等。
测验:如果测量工具、施测与评分的参照系(或标准)都已科学地实现标准化,也就是说,这种代表性行为样本的客观而标准化的测量,就称之为标准化测验,或简称、测验;所以测量包含测验,测验特指标准化的测量。
数据:从广义角度讲,用数量或数字形式表示资料事实,
心理测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孔子将人分为:中人、中人以上、中人以下
我国最早的两所心理学实验室:北京高等师范学院、南京高等师范学院 心理测验的先驱:(1)80年代,高尔顿爵士;
(2)90年代,卡特尔(1890年发表的《心理测验与测量》中首创了“心理测验”这一术语;
(3)20世纪头十年, 比奈,(在《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中介绍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比奈—西蒙量表 心理测验的发展
推孟1916年修订斯坦福—比奈量表(采用智商这一定义) 测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1)编制了一批操作测验;
(2)团体智力测验,扩大了测验的应用范围, (3)多重能力倾向测验逐渐受到重视
(4)桑代克等人,编制了第一批标准化的教育测验(故后人称他为教育测验的鼻祖);(美国教育测验中心1947年成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测验编制和研究机构) (5)人格特点的测量 (6)信息加工测验
第二节 心理测验的性质
一、 测验的定义
(布朗):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
心理测验: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