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面瘫

“针灸治疗面瘫”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针灸治疗面瘫”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针灸治疗面瘫”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针灸联合药物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针灸联合药物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

作者:吴艳龙

来源:《医学信息》2017年第03期

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针灸联合药物对顽固性面瘫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顽固性面瘫患者200例,随机将其分为针灸联合药物治疗组(观察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治疗5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痊愈32例,显效50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34例,有效28例,无效1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对比,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针灸;顽固性面瘫;药物联合

顽固性面瘫的治疗较困难,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笔者采用针灸(头体针相结合、局部穴位透刺带电、TDP 照射等)联合药物对顽固性面瘫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

针灸诊疗规范---面瘫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简称面瘫)在150年以前由英国神经科医师Charles Bell首先报道,从临床看Bell所述的面瘫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常称贝尔面瘫或麻痹,是由面神经管段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实际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范围并不局限于贝尔(Bell)面瘫。

关于本病的发生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一种非化脓性面神经炎,有2种可能:即面神经本身或其外周病变。面神经本身的因素认为系受风寒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发生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及受压迫,也有认为是风湿性或病毒感染所致,如由疱疹病毒侵犯面神经所引起的面瘫称为亨特(Hunt)面瘫;外周因素则有茎乳孔内骨膜炎致面神经受压或血循环障碍,致使面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的早期病理变化主要是面神经水肿、脱髓鞘;晚期可有轴突变性、萎缩等。面神经炎病变的分期目前没有统一的划分,但根据临床表现和损伤神经恢复的一般情况,可将发病后1-2周称为急性期(早期)、2周一6个月称为恢复期(中期)、半年以上称为后遗症期(晚期)。

本病属中医学“口眼歪斜”、“卒口噼”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

痛风的针灸治疗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痛风的针灸治疗

痛风的针灸治疗:对于痛风的治疗有很多的方法。但是由于人们对痛风认识的不够,导致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痛风的急性发作(也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没有预兆,剧痛常在夜间突然发生,且疼痛部位集中,程度剧烈。同时受累的关节表现为发红、发热和肿胀,局部皮肤发亮,触痛明显。

中医辨证为湿热内蕴,脉络瘀阻。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通经活络。治疗方法首选受累关节刺血。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以采血针将患部鲜红或暗红的瘀络刺破,瘀血顺势而出,其颜色由暗红转为鲜红后即可加压止血。所选瘀络不必拘泥于一条,可以同时选择多条。

- 痛风 -

【概述】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以男性为主,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型,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炎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等一系列病症,其中原发性痛风最首的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起病急骤,好发于下肢关节,数小时内可达到高峰,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出现明显热痛,且以半夜起病多见,持续数天至数周完全缓解,但可反复发作。为针灸治疗的主要对象。本病在我国以往为少见病,近年由于营养条件的改善,平均寿命延长,发病例有增多趋势。西医虽有特效药物,但由于缺乏病因

针灸治疗学试卷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湖南中医药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针灸治疗学》A

供中英七年制、中西本科专业使用

时间:120分钟

题 号 应得分 实得分 复 评 人 得分 一 20 二 10 三 6 四 10 五 16 六 24 七 14 八 总 分 100 合分人 评卷人 一、A型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无分。

1、根据本经子母补泻法,肺经虚证应取:………………………………( ) A.鱼际 B.中府 C.太渊 D.尺泽 E.经渠

2、治疗失眠多梦选取神门、大陵属下列哪类取穴法:……………………………………( ) A.远部取穴 B. 随症取穴 C.近部取穴 D.上下取穴 E.左右取穴

3、治疗急性症证常用下列各类特定穴中的:………………………………………………( ) A.原穴 B.络穴 C. 募穴 D.郄穴 E.俞穴

4、针灸的治疗原则是:……………………………………( )

A. 标本缓急,补虚泻实,三因制宜 B.标本缓急,内外

针灸三针穴位治疗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针灸三针穴位治疗

智三针

治疗智力低下

神庭 + 本神 *2

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 0.5 寸;本神:在头部,当前发际上 0.5 寸,神庭旁开 3 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 2/3 与外 1/3 的交点处。常规手法

四神针

治疗智力低下,精神障碍,头疼

四神针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 5 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百会前后左右各 1.5 寸针尖向外刺

脑三针

治疗运动共济失调,脑瘫,弱智,视力障碍

脑户 + 脑空 *2 。脑户: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 2.5 寸,风府上 1.5 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脑空:在头部,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 2.25 寸向下刺

颞三针

治疗运动障碍,偏瘫,弱智

颞三针耳尖直上 2 寸,其前后各 1 寸向下刺

晕痛针

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眩晕

四神针 + 印堂 + 太阳穴 *2 。印堂:在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太阳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太阳穴直刺

眼三针

治疗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视网膜脱落等

眼ⅠⅡⅢ;针Ⅰ:睛明穴上 2 分,向眼底进针 1.2 ― 1.5 寸;Ⅱ:眶下缘中点,向眼底进针 1.2 ― 1.5 寸,将眼球向上推;Ⅲ:眶上缘中点,向眼底进针 1.2 ― 1.5 寸,将眼球

针灸治疗学复习重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斜视:故称睊目、风牵偏视、双目通睛,是指眼睛注释目标时黑睛向内或向外偏视的眼病

抽搐:又称瘛疭 、经脉拘急挛缩者为瘛,经脉驰缓而伸者为疭,凡经脉拘急挛缩且肢体不自主抽动称为抽搐。

口噤不开:指颞颌关节区疼痛,弹响,肌肉痉挛,乏力张口受限,颞颌关节障碍等一系列疱状的综合征,既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综合征。

疝气:以少腹、睾丸、阴囊部位肿大、疼痛为特点的病症。中医学又有小肠气、偏坠 牛皮癣:又称顽癣,既神经性皮炎,一种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以皮肤肥厚,皮沟加深和阵发性剧烈瘙痒为特征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簇集状丘疱疹局部刺痛为特征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红眼病:又称赤眼,风火眼,天行赤眼,既目赤肿痛,中医学认为本病由于外感疫毒所引起,往往双眼同时发痛,常见于西医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血归包络:心包络主血之脏,诸血皆归于心包络 子午流注:一种一时间为主的独特取穴法,根据脏腑经络的气血流盛衰开合规律,以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为基础,结合阴阳消长五行生克天干地支的理论制定的一种逐日逐时按时取穴的针灸方法

牙痛:牙痛是口腔病中最常见的症状,西医学称为牙周炎、牙髓炎、牙槽炎、牙周脓肿

五输穴的临床应用:治疗局部病症之外,对经脉循行远端部位(头

针灸治疗操作评分标准(干货)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针灸治疗操作评分标准

单位姓名得分

项目要求应得分扣分

操作前准备1、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服装、鞋帽整齐。2、根据病情特点,对患者做出正确、全面的评估。

3、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并选择舒适合理的体位。

4、洗手、带口罩

5、物品准备,治疗盘,消毒毫针,皮肤消毒液,棉球,棉签,镊子,弯盘。

操作流程1、根据患者病情特点,辩证选穴.

2、再次核对穴位后,用皮肤消毒液擦拭(其范围不小于

3cm).选针后符合进针、行针方法。

3、患者是否有针刺部位酸、麻、胀、重等得气感。患者有否晕针、疼痛难忍等不适情况.

4、适时起针。

5、针刺异常情况处理: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

操作1、术后合理安排体位.

2、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

1 / 13... 精选文档供参考...

后手;针具处理符合要求。

总体评价选穴准确、操作熟练、动作

协调、局部严格消毒、体位

合理、患者感觉、目标达到

的程度。

?毫针刺法操作评分标准

单位姓名得分

项目要求应得分扣

消毒穴位消毒及操作者双手消毒针具无菌操作

医疗垃圾处理

单手进针法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也随之屈曲,将针刺入

角度

深度

指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

单纯性肥胖的针灸治疗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单纯性肥胖的针灸治疗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诊断标准:超过标准体重20%者为轻度肥胖;超过3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以上者为重度肥胖。

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并有脂肪百分率超过30%称为肥胖症。体重超过30~50%,并有脂肪百分率超过35~45%称为中度肥胖症。体重超过50%以上,脂肪百分率超过45%称为重度肥胖症。

标准体重:成人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0]×0.9 儿童体重(公斤)=年龄×2+8 (二)疾病分型

单纯型肥胖属非病理性肥胖,无明显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和特殊临床症状,它的发生与年龄、遗传、生活习惯及脂肪组织特征有关,常见的肥胖人大都属于此类。根据其不同特征又可分为两种:

①体质性肥胖:自幼肥胖,脂肪细胞增生肥大,分布全身,又叫脂肪细胞增生肥大型肥胖症或幼年起病型肥胖病。 ②获得性肥胖:此种肥胖者,脂肪多分布于躯干,脂肪细胞仅有肥大而无数量上的增生,患者大都在20~25岁以后因营养过度及遗传因素引起。叉称为脂肪细胞单纯肥大型肥胖症或成年起病型肥胖症。 (三)中医辨证

1

胃肠腑热:体质肥胖,上下匀称,按之结实,消谷善饥,食欲

近年针灸治疗胃病的研究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近年针灸治疗胃病的研究总结

作者:刘爱玲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4期

摘要:目的:近年胃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可总结出临床有用的针灸治疗方法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方法:从各种文献中筛选出治疗胃病的针灸处方及具体方法,并寻找西医实验室证据,得出有效的疗法。结果:发现近年在治疗胃病方面有许多创新方法,同时古人也有很多经验穴位可以借鉴。结论:通过总结上述临床研究可以更高效地治疗胃病这一常见高发病。 关键词:针灸;穴位;研究;胃病

历代医家都对胃病的腧穴针灸治疗有过论述,但是太过分散,而且近几年随着胃病发生率的增高涌现出许多在这方面有成就的大家,对于治疗胃病的心得我们应该予以总结归纳,使其能更好的发展。 1 临床研究

1.1 中西医临床配伍对照

针灸治疗胃病的选穴配伍多种多样,疗效一般均优于西药对照组,如刘文全[1] 将6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取穴为中脘、足三里、内关、合谷、胃俞、脾俞、太冲、气海、关元、天枢。对照组选用吗丁

啉10

针灸学治疗各论笔记整理

标签:文库时间:2024-1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督脉: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阳涩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5、十五络脉:十二经脉、任督二脉、脾之大络。加强表里两经的外部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循行之不足。 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沟通腹部经气。

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沟通背部经气。 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沟通全身经气。 6、十二经别:十二经别从肘膝关节附近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体表的阳经经脉(合)。 7、十二经筋: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主要作用: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

足三阳经筋走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贲(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三、经络的作用

⑴ 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⑵ 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⑶ 抗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