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静力计算方案
“砌体结构静力计算方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砌体结构静力计算方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砌体结构静力计算方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砌体结构施工方案
编 制 依 据
1、中铁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西棠锦城住宅小区B1、B2#楼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录;
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3、西棠锦城住宅小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企业管理体系文件;
5、设计交底及甲方砌体技术交底; 6、安装洞口预留图。
编制人:
审批人: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二章 施工组织与部署 第三章 施工方法 第四章 第五章
质量标准 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章 工 程 概 况
本工程地处重庆市大足县西门三角转盘。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体系。内、外墙砌体均为填充墙砌体,外墙及室内分隔墙采用页岩空心砖,其余砌体材料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及其配砖,砌体墙厚为100mm、200mm二种。
第二章 施 工 组 织 与 部 署
1、施工目标: 1.1质量目标:
施工过程中,每楼层划为一个检验批,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保证填充墙砌体分项工程符合验收规范的要求。 1.2进度目标:
按项目部总体进度计划的要求实施。 2、施工部署: 2.1施工准备: 2.1.1主要材料准备:
1)砖:节能型页岩空心砖(JN砖):2
我的砌体结构最终方案
课程设计(论文)
课 题 名 称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系、年级专业 指 导 教 师
2014年 6月
邵阳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年级专业 题目名称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 砖混结构办公楼结构设计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课程编号 101031201 学 号 设计时间 设计地点 2014-5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要使学生获得以下知识: 1、了解砌体结构基本构件和砌体结构房屋结构设计之间的关系,掌握计算模型的选取方法。 2、掌握实际工程结构的计算简图取法并对实际结构进行内力分析,建立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系统掌握砌体结构基本构件的计算理论与设计方法。 二、已知技术参数和条件 1. 本课程设计为一砖混结构办公楼的结构设计,该办公楼共四层, 其中顶层有一大开间会议室。
我的砌体结构最终方案
课程设计(论文)
课 题 名 称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系、年级专业 指 导 教 师
2014年 6月
邵阳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年级专业 题目名称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 砖混结构办公楼结构设计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课程编号 101031201 学 号 设计时间 设计地点 2014-5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要使学生获得以下知识: 1、了解砌体结构基本构件和砌体结构房屋结构设计之间的关系,掌握计算模型的选取方法。 2、掌握实际工程结构的计算简图取法并对实际结构进行内力分析,建立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系统掌握砌体结构基本构件的计算理论与设计方法。 二、已知技术参数和条件 1. 本课程设计为一砖混结构办公楼的结构设计,该办公楼共四层, 其中顶层有一大开间会议室。
我的砌体结构最终方案
课程设计(论文)
课 题 名 称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系、年级专业 指 导 教 师
2014年 6月
邵阳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年级专业 题目名称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 砖混结构办公楼结构设计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课程编号 101031201 学 号 设计时间 设计地点 2014-5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要使学生获得以下知识: 1、了解砌体结构基本构件和砌体结构房屋结构设计之间的关系,掌握计算模型的选取方法。 2、掌握实际工程结构的计算简图取法并对实际结构进行内力分析,建立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系统掌握砌体结构基本构件的计算理论与设计方法。 二、已知技术参数和条件 1. 本课程设计为一砖混结构办公楼的结构设计,该办公楼共四层, 其中顶层有一大开间会议室。
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书
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设计栖霞市实验小学三层教学楼,结构形式采用混合结构(墙体为砌体结构,楼屋盖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层高3.6m,标准开间 6m,进深 9m,楼板以及屋面板为80mm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无吊顶,外墙为37墙、内墙为24墙,墙体采用MU10实心粘土砖,采用M10混合砂浆砌筑,墙面和梁侧抹灰均为15mm,钢筋混凝土工程部分采用C30混凝土以及HPB300、HRB335钢筋,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本工程设计标高±0.000相当绝对标高,见施工图。
二、设计依据
1、符合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提出的要求。
2
2、基本雪压: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烟台为0.4kN/m。
3、抗震设计: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4、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规定:《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140-200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我的砌体结构最终方案
课程设计(论文)
课 题 名 称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系、年级专业 指 导 教 师
2014年 6月
邵阳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年级专业 题目名称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 砖混结构办公楼结构设计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课程编号 101031201 学 号 设计时间 设计地点 2014-5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要使学生获得以下知识: 1、了解砌体结构基本构件和砌体结构房屋结构设计之间的关系,掌握计算模型的选取方法。 2、掌握实际工程结构的计算简图取法并对实际结构进行内力分析,建立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系统掌握砌体结构基本构件的计算理论与设计方法。 二、已知技术参数和条件 1. 本课程设计为一砖混结构办公楼的结构设计,该办公楼共四层, 其中顶层有一大开间会议室。
我的砌体结构最终方案
课程设计(论文)
课 题 名 称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系、年级专业 指 导 教 师
2014年 6月
邵阳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年级专业 题目名称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 砖混结构办公楼结构设计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课程编号 101031201 学 号 设计时间 设计地点 2014-5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要使学生获得以下知识: 1、了解砌体结构基本构件和砌体结构房屋结构设计之间的关系,掌握计算模型的选取方法。 2、掌握实际工程结构的计算简图取法并对实际结构进行内力分析,建立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系统掌握砌体结构基本构件的计算理论与设计方法。 二、已知技术参数和条件 1. 本课程设计为一砖混结构办公楼的结构设计,该办公楼共四层, 其中顶层有一大开间会议室。
结构静力计算和动力计算的对比分析
结构静力计算与动力计算的对比分析
结构精力计算和结构动力计算是一个比较理论化和深度比较广的论述题目,在此,我仅凭本人有限的学识来展开对两者内容及关系的介绍和论述。也藉此契机,对结构力学上下册作一个比较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为以后的学习以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想先介绍一下有关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让读者可以带着一个整体、宏观的概念去深入理解具体的内部结构内容。
那么,我想从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的含义入题。静力荷载是指其大小、方向和位置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很缓慢的荷载,它不致使结构产生显著的加速度,因而可以略去惯性力的影响。结构的自重及其他恒荷载即属于静力荷载。动力荷载是指随时间迅速变化的荷载,它将引起结构振动,使结构产生不容忽视的及速度,因而必须考虑惯性力的影响。除荷载外,还有其他一些非荷载因素作用也可使结构产生内力和位移,例如温度变化、制造误差、材料收缩以及松弛、徐变等。
在结构静力计算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计算结构的位移,而一切都要从虚功原理说起。虚功原理的两种表述:1、对于刚体体系,刚体体系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对于任何虚位移,所有外力所作虚功总和为零;2、对于变形体系,其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对于任何虚位移,外力所作虚功总和等于各微段
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书
班级: 土071-1 姓名: 张小波 学号:200728501140
日期:2010年4月
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书
一、 橫墙承载能力计算 (一) 结构布置
结构布置采用橫墙承重方案,楼板以及屋面板为100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层高为3m,墙体选择MU10的砖砌24墙。
结构布置图
根据结构布置图知,选择最不利墙体○2轴墙体来计算其承载能力,取1m宽作为设计单元。
(二) 荷载计算
1. 屋面荷载
APP改性沥青找平防水层 0.30KN/m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40KN/m
22平均150厚水泥珍珠岩保温找坡层 0.52KN/m APP改性沥青隔气层 0.05KN/m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目 录
1. 编制依据 ......................................................... 1 2. 工程概况 ......................................................... 1 3. 施工准备 ......................................................... 2
3.1作业条件 .................................................... 2 3.2技术准备 .................................................... 2 3.3材料准备 .................................................... 2 4.施工工艺及方法 .................................................... 3
4.1施工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