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一课思维导图
“经济生活第一课思维导图”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经济生活第一课思维导图”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经济生活第一课思维导图”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课学案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一框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
一、第一框题考点知识内容:
1. 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2. 货币的产生、含义及本质 3. 货币的基本职能及其他职能 4. 纸币的含义及流通规律
二、问题导引: 第一框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货币的本质
“想一想、议一议”:
学生根据以下问题阅读教材进行自主学习,思考分析并回答: 1. 生活中你作为消费者你是怎么理解商品的?
2. 人类进入的第一个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漫长的原始社会有商品交换么?外什么?
3. 结合教材P4的图片和材料的内容想一想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什么问题?议一议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是什么?
4. 你如何理解一般等价物?为什么金银会固定下来充当一般等价物?
课堂练习:
1. 自古黄金贵,犹沽骏与才。即使在经济十分繁荣的今天,黄金仍然因其特有的天然属性,既是储备和投资的特殊通货,又是首饰业、电子业、现代通信、航天航空业等行业的重要材料。这说明 ( D )
①作为货币,黄金被赋予越来越多的职能 ②作为贵金属,黄金具有特定的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教学设计林育志
一、全课概述 地位:第一课在全书中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一方面, 消费是最贴近生活的经济现象,从商品、消费切入,有 助于我们的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经济活 动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四个环节,要消费就 要交换,而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从商品、货币等进 入“经济生活”的学习,符合现代经济学的学科逻辑及 生活逻辑。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教学设计
内容结构: 本课从学生最熟悉的商品、货币入手,让学生初步认 识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信用工具、 外汇等经济现象及相关经济知识。让学生通过感受生 活提高认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本课可分为2个框题:第一框是“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共有 三个目。第一目的逻辑顺序是:商品和货币密切联系——货币 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为了克服物物交换的困 难必然出现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是货 币——货币的本质。 第二目是“货币的基本职能”,逻辑顺 序是货币的一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 现商品价值就是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 的货币。货币的另一个基本职能是流通手段——以
第一课:”文艺复兴三杰“思维导图习题
“文艺复兴三杰”思维导图:
“文艺复兴三杰”习题:
1.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及中心是()
A.法国
B.尼德黑
C.意大利
D.古罗马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达芬奇的作品是()
A.《最后的晚餐》 B.《蒙娜丽莎》 C.《岩间圣母》 D.《创造亚当》3.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下列作品不是米开朗基罗的是()
A.《大卫》
B.《垂死的奴隶》
C.《摩西》
D.《掷铁饼者》
4.关于达?芬奇的作品《最后的晚餐》,说法正确的是()
A.中世纪的作品
B.运用了三角形构图
C.属于壁画
D.属于素描
5.米开朗基罗是()的画家。
A.英国
B.意大利
C.法国
D.西班牙
6.以画圣母着名的画家是()
A.拉斐尔
B.米开朗基罗
C.达?芬奇
D.提香
7.《椅中圣母》描绘的是()中的圣母和圣婴。
A.《古希腊神话故事》 B.《宗教故事》
C.《雅典娜故事》 D.《古罗马故事》
8.米开朗琪罗的()被后人誉为“人体的百科全书”
A.《最后的审判》 B.《大卫像》
C.《奴隶像》 D.《雅典学院》
9.在肖像画中创造了朦胧、含蓄、微妙的动人境界的画家是()
A.达芬奇
B.乔托
C.拉斐尔
D.米凯朗基罗
10.以下哪一件是米
2018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经济生活第一课讲义
2018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考情分布】
【考点解析】
考点1: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商品
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构成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备考注意:
(1)怎样判断一种物品是否是商品
①定义法。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并非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也并非所有用于交换的物品都是商品,如果一件物品不是劳动产品,或者尽管这件物品是劳动产品但是没有用于交换,则这件物品不是商品。
②属性法。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是并非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都是商品。
③领域法。商品只存在于流通领域,离开流通领域则不是商品。
高三政治复习神奇的货币第1页,共20页
(2)在现象上,商品交换是物与物的交换关系。在本质上,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因而体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3)从形态上看,商品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两大类。商品交换并非一定表现为物与物的交换。如第三产业中的许多行业向顾客提供的劳务、信息等就是无形的商品。 (4)易错的知识点: (1)变质食品、假冒伪劣产品都不是商品。 (2)不
《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2009版)教学
《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2009版)教学设计
汕头市潮南区井都中学 江象平
【教学依据】
兴趣,是人的一种无意识的精神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中轻松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是新课改顺利进行的必经之路。作为思维科学的逻辑,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金钥匙和有效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逻辑是基础的基础,工具的工具,因为逻辑和政治及其他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在政治课中,商品、货币、民主、文化、物质、意识等学生都比较难理解,但弄清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联系起来,就比较好理解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这一课是初中学生升入高中阶段的第一堂政治课,因而其重要性超出了其本身在教材中的地位,更为重要地表现在通过经济学中商品、货币等最基本知识的学习,了解高中政治的学科逻辑;从对生活中与之经常打交道的经济现象分析中,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学科理性,为经济生活乃至整个高中政治的持续学习播下种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商品内涵的理解及商品发展到货币的过程的分析。
(2)货币职能(包括两个基本职能和三个其他职能)的分析和比较。 (3)对货币的发展过程及对纸币的内涵和纸币发行量的认识。 (4)能正确运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案
经济生活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高一必修一《经济生活》学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题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设计者:庞正珍 使用者:班别 姓名 学号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
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难点
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学习策略
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 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 2、货币的产生:货币是—扩大的物物交换—— ——货币。
3、货币的含义和本质: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
作业1经济生活第一课复习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课 神 奇 的 货 币一 轮 复 习 导 学 案 一、考试范围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3.纸币的含义和流通规律 4.信用卡的功能 5.外汇和汇率 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考点的梳理与记忆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1)商品是用于 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和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 中的无差别的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 的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3)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生产者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质量),有利于实现商品的价值(利润)。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1)货币的含义:
(2)货币的本质 。 (3)货币的基本职能
基本职能: 和 。
价值尺度是指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 的尺
度。因为货币本身有价值。货币执行该职能时,只需要 的货币表示就可以。 流通手段,指充当商品交换
1
的职能。货币执行该职能时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案
经济生活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高一必修一《经济生活》学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题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设计者:庞正珍 使用者:班别 姓名 学号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
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难点
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学习策略
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 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 2、货币的产生:货币是—扩大的物物交换—— ——货币。
3、货币的含义和本质: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精品练习答案
1神奇的货币
经济生活第一课
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
1、新版百元人民币正式面世,防伪性能上也更加先进,通过眼观手摸即可做到准确识别。由于较旧版外观有所调整。目前有部分商业场合仍然以“验钞机不识别”等理由,拒收新版人民币。新版100元纸币( )
①是国家的法定货币 ②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③是国家任意发行并规定面值的 ④会加速货币流通次数引起通货膨胀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假设2014年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10万亿,由于生产发展,2015年货币需求量增加了20%,此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20元,现在实际执行结果让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了15万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这时的货币贬值程度是 , 现在商品的价格是 。
A、25%,26.7 B、20%,
2018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导学案-《经济生活》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2017-2018(上)高三政治必修一 第一轮复习 导学案 编号: 用时间: 编写人: 组别: 姓名: 教师评价得分:_____ 【使用说明】
1.以学案为线索复习知识、提升能力。遇到的疑难问题填写在【我的疑问】栏。 2.预习阶段完成预习案和探究案,课上完善探究案、完成训练案。 3.学案要求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课 题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知识目标:熟练掌握【预习案】考纲要求的相关知识点,并独立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理解国家相关的货币政策,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重难点 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及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预习案】
一、考点点击
货币的本质
商品的基本属性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的基本职能 金属货币与纸币
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货币与财富 结算与信用工具 外汇与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