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显微镜观察
“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显微镜观察”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显微镜观察”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显微镜观察”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微生物计数与活性污泥相1观察
实验五 微生物的计数与活性污泥中生物相观察
一、 实验目的
1、学习平板菌落计数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血球计数板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和分光光度法计数法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用血球计数板对芽殖酵母进行计算。
3、学习观察活性污泥中生物相的方法,初步分析生物处理系统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二、 实验原理
1、 平板菌落计数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的稀释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容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个菌落也有可能来自样品中的2—3个或者更多细胞。因此平板菌落结果往往偏低。为了清楚阐述平板菌落计数结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而不以绝对的菌落数来表示样品的活菌含量。 2、 分光光度法
当光线通过细菌悬液时,由于菌体的散射及吸收作用使光线的透过量降低。在一定的范围内,菌细胞浓度与透光度成反比,与光密度成正比,而光密度或透光度可以由光电池精确测出。因此,可用一系列己知菌数的菌悬液测定光密度,作出光密度--菌数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微生物观察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微生物观察
第一节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学习并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重点是油镜的使用技术和维护知识。 3、在油镜下观察微生物的几种基本形态。 二、基本原理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由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两部分组成(图1-1)。 1、机械系统
机械系统包括镜座、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调节器等。 (1)镜座:它是显微镜的基座,可使显微镜平稳地放置在平台上。 (2)镜臂:用以支持镜筒,也是移动显微镜时手握的部位。
(3)镜筒:它是连接接目镜(简称目镜)和接物镜(简称物镜)的金属圆筒。镜筒上端插入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接。镜筒长度一般固定,通常是160mm。有些显微镜的镜筒长度可以调节。
(4)物镜转换器:它是一个用于安装物镜的圆盘,位于镜筒下端,其上装有3~5个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为了使用方便,物镜一般按由低倍到高倍的顺序安装。转动物镜转换器可以选用合适的物镜。转换物镜时,必须用手旋转圆盘,切勿用手推动物镜,以免松脱物镜而招致损坏。
(5)载物台:载物台又称镜台,是放置标本的地方,呈方形或圆形。载物台上装有压片夹,可以固定被检标本;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微生物观察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微生物观察
第一节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学习并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重点是油镜的使用技术和维护知识。 3、在油镜下观察微生物的几种基本形态。 二、基本原理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由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两部分组成(图1-1)。 1、机械系统
机械系统包括镜座、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调节器等。 (1)镜座:它是显微镜的基座,可使显微镜平稳地放置在平台上。 (2)镜臂:用以支持镜筒,也是移动显微镜时手握的部位。
(3)镜筒:它是连接接目镜(简称目镜)和接物镜(简称物镜)的金属圆筒。镜筒上端插入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接。镜筒长度一般固定,通常是160mm。有些显微镜的镜筒长度可以调节。
(4)物镜转换器:它是一个用于安装物镜的圆盘,位于镜筒下端,其上装有3~5个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为了使用方便,物镜一般按由低倍到高倍的顺序安装。转动物镜转换器可以选用合适的物镜。转换物镜时,必须用手旋转圆盘,切勿用手推动物镜,以免松脱物镜而招致损坏。
(5)载物台:载物台又称镜台,是放置标本的地方,呈方形或圆形。载物台上装有压片夹,可以固定被检标本;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微生物观察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微生物观察
第一节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学习并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重点是油镜的使用技术和维护知识。 3、在油镜下观察微生物的几种基本形态。 二、基本原理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由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两部分组成(图1-1)。 1、机械系统
机械系统包括镜座、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调节器等。 (1)镜座:它是显微镜的基座,可使显微镜平稳地放置在平台上。 (2)镜臂:用以支持镜筒,也是移动显微镜时手握的部位。
(3)镜筒:它是连接接目镜(简称目镜)和接物镜(简称物镜)的金属圆筒。镜筒上端插入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接。镜筒长度一般固定,通常是160mm。有些显微镜的镜筒长度可以调节。
(4)物镜转换器:它是一个用于安装物镜的圆盘,位于镜筒下端,其上装有3~5个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为了使用方便,物镜一般按由低倍到高倍的顺序安装。转动物镜转换器可以选用合适的物镜。转换物镜时,必须用手旋转圆盘,切勿用手推动物镜,以免松脱物镜而招致损坏。
(5)载物台:载物台又称镜台,是放置标本的地方,呈方形或圆形。载物台上装有压片夹,可以固定被检标本;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微生物观察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微生物观察
第一节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学习并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重点是油镜的使用技术和维护知识。 3、在油镜下观察微生物的几种基本形态。 二、基本原理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由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两部分组成(图1-1)。 1、机械系统
机械系统包括镜座、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调节器等。 (1)镜座:它是显微镜的基座,可使显微镜平稳地放置在平台上。 (2)镜臂:用以支持镜筒,也是移动显微镜时手握的部位。
(3)镜筒:它是连接接目镜(简称目镜)和接物镜(简称物镜)的金属圆筒。镜筒上端插入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接。镜筒长度一般固定,通常是160mm。有些显微镜的镜筒长度可以调节。
(4)物镜转换器:它是一个用于安装物镜的圆盘,位于镜筒下端,其上装有3~5个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为了使用方便,物镜一般按由低倍到高倍的顺序安装。转动物镜转换器可以选用合适的物镜。转换物镜时,必须用手旋转圆盘,切勿用手推动物镜,以免松脱物镜而招致损坏。
(5)载物台:载物台又称镜台,是放置标本的地方,呈方形或圆形。载物台上装有压片夹,可以固定被检标本;
活性污泥法镜检分析
微生物类群的分类
原生动物
1. 1 肉足虫 其细胞质可伸缩变动而形成伪足,作为运动和摄食的胞器,常见的有变形虫、表壳虫和太阳虫,大量出现预示着出水水质差,如活性污泥驯化初期。
1. 2 鞭毛虫 具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鞭毛,鞭毛是其运动器官。常见的有滴虫、聚屋滴虫、眼虫、波豆虫、豆形虫和粗袋鞭虫等。
1. 3 纤毛虫 动物周身表面或部分表面具有纤毛,作为运动或摄食的工具,具有胞口、口围等吞噬和消化的器官,分固着型和游泳型两种,喜欢吃游离细菌(游离细菌也可视为污染物)及有机颗粒,与废水生物处理的关系密切。 常见的游泳型 有漫游虫、草履虫、管叶虫、斜管虫等(预示出水较差,污泥驯化仍在继续);常见的固着型有钟虫、盖虫、独缩虫、聚缩虫、吸管虫、累枝虫等。(预示着出水水质好,污泥驯化佳)
1. 4 后生动物 在活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是不经常出现的,在出水水质较好或较稳定时出现,常见的有轮虫、红斑票贝体虫等。性污泥系统中是不经常出现的,在出水水质较好或较稳定时出现,常见的有轮虫、红斑票贝体虫等。根据污水厂两年的镜检记录,红斑票贝体虫平时几乎不见,多在8 ,9 月份出现,这时水温较高,一般为22 ℃左右。
水蚤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俗称鱼虫。体
生物显微镜
实验二十 显微镜
实验目的:
⒈熟悉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
⒉学会显微镜的调整和使用、以及测量微小长度的方法;
⒊理解数值孔径与显微镜分辨本领的含义,验证显微镜分辨本领与物镜数值孔径的 关系。
仪器用具:
⒈XSP-18A生物显微镜;⒉测微尺;⒊测微目镜;⒋被测物(透射光栅及生物切片);⒌2号鉴别率板;⒍光阑及其支架。
实验原理:
显微镜是用来观察和研究微小物体的助视仪器。显微镜已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科学技术 和生产和各个领域,没有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就不可能有现代科学许多领域的发展。 ⒈显微镜的基本光路
显微镜的最主要部分是物镜和目镜。为了简单起见,可以把构造复杂的物镜和目镜都
当作是一单独的薄凸透镜。其光路见图1。 物镜LO的焦距fO很短,待观察物体PQ放在它前面距离略大于fO的地方(设物距为sO)使PQ经LO 后成一放大实象
?)。P'Q'(设象距为sO然后再用目镜LE作为
放大镜来观察这个中间象。中间象P'Q'应放在目镜LE的第一焦点FE以内(设物距为sE),经过目镜后在明视距离(s??=
25cm)处成一放大虚象P\。因为
?
活性污泥法镜检分析
微生物类群的分类
原生动物
1. 1 肉足虫 其细胞质可伸缩变动而形成伪足,作为运动和摄食的胞器,常见的有变形虫、表壳虫和太阳虫,大量出现预示着出水水质差,如活性污泥驯化初期。
1. 2 鞭毛虫 具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鞭毛,鞭毛是其运动器官。常见的有滴虫、聚屋滴虫、眼虫、波豆虫、豆形虫和粗袋鞭虫等。
1. 3 纤毛虫 动物周身表面或部分表面具有纤毛,作为运动或摄食的工具,具有胞口、口围等吞噬和消化的器官,分固着型和游泳型两种,喜欢吃游离细菌(游离细菌也可视为污染物)及有机颗粒,与废水生物处理的关系密切。 常见的游泳型 有漫游虫、草履虫、管叶虫、斜管虫等(预示出水较差,污泥驯化仍在继续);常见的固着型有钟虫、盖虫、独缩虫、聚缩虫、吸管虫、累枝虫等。(预示着出水水质好,污泥驯化佳)
1. 4 后生动物 在活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是不经常出现的,在出水水质较好或较稳定时出现,常见的有轮虫、红斑票贝体虫等。性污泥系统中是不经常出现的,在出水水质较好或较稳定时出现,常见的有轮虫、红斑票贝体虫等。根据污水厂两年的镜检记录,红斑票贝体虫平时几乎不见,多在8 ,9 月份出现,这时水温较高,一般为22 ℃左右。
水蚤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俗称鱼虫。体
生物显微镜
实验二十 显微镜
实验目的:
⒈熟悉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
⒉学会显微镜的调整和使用、以及测量微小长度的方法;
⒊理解数值孔径与显微镜分辨本领的含义,验证显微镜分辨本领与物镜数值孔径的 关系。
仪器用具:
⒈XSP-18A生物显微镜;⒉测微尺;⒊测微目镜;⒋被测物(透射光栅及生物切片);⒌2号鉴别率板;⒍光阑及其支架。
实验原理:
显微镜是用来观察和研究微小物体的助视仪器。显微镜已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科学技术 和生产和各个领域,没有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就不可能有现代科学许多领域的发展。 ⒈显微镜的基本光路
显微镜的最主要部分是物镜和目镜。为了简单起见,可以把构造复杂的物镜和目镜都
当作是一单独的薄凸透镜。其光路见图1。 物镜LO的焦距fO很短,待观察物体PQ放在它前面距离略大于fO的地方(设物距为sO)使PQ经LO 后成一放大实象
?)。P'Q'(设象距为sO然后再用目镜LE作为
放大镜来观察这个中间象。中间象P'Q'应放在目镜LE的第一焦点FE以内(设物距为sE),经过目镜后在明视距离(s??=
25cm)处成一放大虚象P\。因为
?
使用显微镜观察类实验
2011届高中生物实验复习专题 2011.1
Ⅰ、使用显微镜观察类实验
1.本类实验的基本操作可概括为: ①选(取)实验材料; ②临时装片制作;
③显微镜观察(先低倍,后高倍)。 2.本类实验的关键实验环节:
①所选实验材料要求必须扁平,薄(一层细胞),否则多层细胞相互重叠无法观察,如观察叶绿体选幼嫩藓类叶,观察细胞质流动选新鲜黑藻幼叶均很薄为单层细胞;
②正确的显微镜操作和使用技巧; ③熟练掌握临时装片制作技术。
补充: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学会使用显微镜
实验目的: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初步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呈像原理、放大倍数计算方法: 结构:
光学部分:目镜、镜筒、物镜、遮光器(有大小光圈)和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
机械部分:镜座、倾斜关节、镜臂、载物台(上有通光孔、压片夹)、镜头转换器、粗、细准焦螺旋。
注:目镜 旋转螺丝,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 ;物镜 旋转螺丝,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 。
呈像原理:映入眼球内的是 。(物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成像的清晰程度)
放大倍数:目镜和物镜二者放大倍数的 .
注: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直径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