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三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三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地理自然知识点总结
自然
1、 影响到达地面太阳辐射的因素
A、纬度(太阳高度角) B、天气与气候(云量) C、地形、地势(海拔) D、大气清洁度 E、昼长时间(日照时间)
2、 沙尘暴
原因:自然:A、气候干旱 B、多大风天气(气流上升) C、植被稀疏,地标裸露 人文:植被破坏
影响:不利:A、摧毁建筑物和公用设施,造成人畜伤亡
B、沙埋造成农田、村舍、铁路、草场掩埋,对交通造成严重威胁 C、土壤侵蚀使源区农田、草场的土地生产力降低 D、大气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
E、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大气污染加剧 有利:中和酸雨,抑制全球变暖,增加降落地土壤肥力 措施:A、保护现有植被,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 B、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立法
3、 沼泽地成因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高原、中国东北) 气候:气温低,蒸发量小(纬度高或海拔影响) 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水源: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土壤:下层土壤冻结(永冻层),限制水分下渗 (三江平原)
A、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河流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txt男人应该感谢20多岁陪在自己身边的女人。因为20岁是男人人生的最低谷,没钱,没事业;而20岁,却是女人一生中最灿烂的季节。只要锄头舞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到?《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
第1讲《地球》
1、 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1)微观: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王(远日行星) (2)宏观: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地球的普通性:从地球的外观、所处的位置、运动特征而言,地球与其它八大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地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由于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所以又是特殊的: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 ②有液态水;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④太阳的光照条件稳定。 ⑤九大行星绕日运行具有共面、同向性,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故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简而言之,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是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氢核不断聚变为氦核能。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梳理(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 --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梳理
第一部分
1. 全球变暖趋势及其人为原因:①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2. 全球变暖造成的后果:①海平面上升②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3. 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氟氯烃化合物消耗臭氧。
4. 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危害: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坏。
5. 臭氧层的保护:①研制新型制冷系统②参与国际合作
6. 酸雨的成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7. 我国酸雨区的分布:①盆地;②珠江三角洲;③长江三角洲。
8. 酸雨的危害: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②土壤酸化;
③腐蚀建筑物;④危及人体健康。
9. 酸雨的防治: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煤炭中的硫资源综合利用。
10. 大气环境保护: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酸雨。
- . -考试资料-
- --
11. 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海洋水量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
12. 海岸带:从滨海平原到大陆架之间的广阔区域。
13. 海岸带与人类活动:全球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60千米的围。
14. 人-海岸相互作用阶段:①很少干预;②开始干预;③海岸开发;④海岸管理
15. 海水热
2022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20°W和160°E的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
6、五带的划分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四季变化明显。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7、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8、海拔和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
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1
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1
必修一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层次
??????????? 河外星系
??????????? 银河系
?
?
? 最基本的两大天体:恒星、星云,还有小行星带、流星体、彗星
2.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及太阳系概况
? 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 近地行星:水、金、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3.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 普通:体积、质量、密度居中,与其他七大行星基本一样,无太大差别
??????????????????????? 自身:适中的体积、质量,有大气层,人类能够呼吸,原态海洋的形成
??????????????????????? 外部:适合的日地距离→有适宜的温度→液态水;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
4.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 光球层:能看见,黑子——标志,11年一周期,影响气候
??????????????????????? 日珥
??????????????????????? 耀斑
日冕层:太阳风
5.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电磁波,来自H、He核聚变
6.地球自转、公转的特点及其关系
?自转 公转
轨道 赤道面 黄道面
方向 绕地轴自西向东?? 绕太阳自西向东
周期 恒星日:23h 5
高三地理总复习知识点(一)
篇一: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点归纳
本资料来自“高中生资料大全网”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点归纳
一、宇宙的天体
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
人造天体——宇宙飞船、人造卫星?? ⒉天体系统 地 球 地 月太 阳 月 球 银河系八大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 ⒊恒星、星云 高速运动 炽热气体 a.恒星 自身发光 体 积 大 密 度 小 b.星云——云雾状的天体 体积更大、密度更小 ⒋太阳外部结构光球—— 黑 子 色球—— 耀 斑 太阳活动 11年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a.光热——生命 b.自然现象 c.短波 d.指南针 e.极光共向—自西向东 共 面 近 圆 远 日 行 星 ⒍太阳系 a.中心——太阳(99.86) c.小行星:火、木之间 d.卫星:土卫(最多)彗核——冰 e 彗发——气体彗尾 f.流星体——陨星 陨石 b.九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 巨 行 星
陨铁
g.行星际物质
⒎地球是唯一有生命..的行星
a.远近适中→温度适中→液态水(0~100℃)
b.质量体积大小适中→大气→O2→生命
第二章 地球的大小、形状、运动
一、地球仪
⒈赤道——周长:2πr≈4万㎞
⒉地轴
⒊两极
⒋赤道半径——6378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的定义: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区域的类型也不同。
二、区域的特点:有的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边界是过渡性质的(干湿地区);层次性 注:两个区域,按照不同的指标,地理界线是不同的。
三、地理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三角和松嫩平原的对比
长三角(华东地区、沪宁杭地区):读图和文字得到下列信息:
1、定位:30°N~32°N,120°E~122°E,东部沿海的中部,太平洋的西岸,与日本隔东海相望。
2、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温暖时间长,作物的生长期长。 4、土壤与耕地:肥沃的水稻土,耕地较为分散,多为水田,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水系:长江、京杭运河、富春江、钱塘江、黄浦江 6、作物:水稻、冬小麦、油菜、棉花 7、矿产资源贫乏。
8、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发达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轻工业,利用交通优势进口矿产发展重工业)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辽河平原构成东北平原) 1、定位:43°N~48°N,125°E附近 2、地形: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3、气候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的定义: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区域的类型也不同。
二、区域的特点:有的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边界是过渡性质的(干湿地区);层次性 注:两个区域,按照不同的指标,地理界线是不同的。
三、地理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三角和松嫩平原的对比
长三角(华东地区、沪宁杭地区):读图和文字得到下列信息:
1、定位:30°N~32°N,120°E~122°E,东部沿海的中部,太平洋的西岸,与日本隔东海相望。
2、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温暖时间长,作物的生长期长。 4、土壤与耕地:肥沃的水稻土,耕地较为分散,多为水田,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水系:长江、京杭运河、富春江、钱塘江、黄浦江 6、作物:水稻、冬小麦、油菜、棉花 7、矿产资源贫乏。
8、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发达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轻工业,利用交通优势进口矿产发展重工业)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辽河平原构成东北平原) 1、定位:43°N~48°N,125°E附近 2、地形: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3、气候
高三英语重要知识点:高考必背短语500句
RT
高三英语重要知识点:高考必背短语500句
发布时间:2012-8-23 浏览人数:246 本文编辑:高考学习
1. 高考英语口语考试必背
2. I see. 我明白了。
3. I quit! 我不干了!
4. Let go! 放手!
5. Me too. 我也是。
6. My god! 天哪!
7. No way! 不行!
8. Come on. 来吧(赶快)
9. Hold on. 等一等。
10. I agree。 我同意。
11. Not bad. 还不错。
12. Not yet. 还没。
13. See you. 再见。
14. Shut up! 闭嘴!
15. So long. 再见。
16. Why not? 好呀! (为什么不呢?)
17. Allow me. 让我来。
18. Be quiet! 安静点!
19. Cheer up! 振作起来!
20. Good job! 做得好!
21. Have fun! 玩得开心!
22. How much? 多少钱?
23. I'm full. 我饱了。
24. I'm home. 我回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 图文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政治史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先秦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禅让制到世袭制
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标志着由“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夏商——世官制
也叫世卿世禄制,贵族世代享有政治、经济特权,即贵族政治。 3、西周——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目的:巩固统治。
(3)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先代贵族 (4)作用:
积极: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加强了各地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周的社会进步。
消极:地方独立性较大,随着周天子势力的衰弱,西周后期逐渐瓦解。 4、西周——宗法制
(1)目的: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巩固了统治秩序
(2)内容:嫡长子继承制、余子分封、大小宗是相对的概念。
(3)作用: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