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第三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第三节”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第三节”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第三节”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第三章
君 主 专 制 制 度 的 终 结
第 三 章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第一节 举起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近代民族民主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革命的旗帜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封建帝制的覆灭 中华民国的建立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第二节 辛亥 革命与建立 民国 第三节 辛亥 革命的失败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 民主革命的旗帜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民族危机加深,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清末“新政”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20世纪初,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 世纪初 的侵略日益扩大。 的侵略日益扩大。而清政府日益成为 洋人的朝廷” “洋人的朝廷”。正是在中外反动派 的严重压迫下, 的严重压迫下,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 起云涌,遍及全国。 起云涌,遍及全国。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清末“新政”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 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 1901 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第三节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第三节习题
2008-12-28 19:22
一、单选题
1、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兴起的物质条件是
A. 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 B. 民族危机的急剧加深C. 人民群众斗争运动的蓬勃兴起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在1895年发起的“公车上书”后成为倡导维新运动旗手的是 A. 严复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谭嗣同
3、1898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掀起的一场政治运动是 A. 洋务运动 B. 维新运动 C. 护国运动 D. 护法运动
4、在19世纪90年代,通过《新学伪经考》等著作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是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谭嗣同
5、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发表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A. 《新学伪经考》 B. 《仁学》C. 《人类公理》 D. 《变法通义》 6、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发表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A. 《新学伪经考》 B. 《仁学》C. 《人类公理》D. 《变法通义》 7、在甲午战争后,通过翻译《天演论》为戊戌维新运动提供理论根据的是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谭嗣同
8、在戊戌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曾担任主笔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第三节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第三节习题
2008-12-28 19:22
一、单选题
1、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兴起的物质条件是
A. 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 B. 民族危机的急剧加深C. 人民群众斗争运动的蓬勃兴起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在1895年发起的“公车上书”后成为倡导维新运动旗手的是 A. 严复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谭嗣同
3、1898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掀起的一场政治运动是 A. 洋务运动 B. 维新运动 C. 护国运动 D. 护法运动
4、在19世纪90年代,通过《新学伪经考》等著作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是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谭嗣同
5、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发表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A. 《新学伪经考》 B. 《仁学》C. 《人类公理》 D. 《变法通义》 6、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发表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A. 《新学伪经考》 B. 《仁学》C. 《人类公理》D. 《变法通义》 7、在甲午战争后,通过翻译《天演论》为戊戌维新运动提供理论根据的是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谭嗣同
8、在戊戌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曾担任主笔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同步练
第三章 辛亥革命——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帝国主义在___签订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 )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2、在日俄战争期间,___派兵侵入中国西藏地区(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3、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了( ) A、《临时约法》 B、《暂时新政律》 C、《中华民国约法》 D、《钦定宪法大纲》 4、清政府规定的预备立宪的期限是( )
A、6年 B、7年 C、8年 D、9年 5、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 )
A、大地主大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农民阶级
6、1894年,孙中山在美
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练习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 (模拟)试卷
(课程代码 37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天津条约》的签订 C、《北京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2、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
A、仿效欧美政体 B、发展资本主义 C、延续反动统治 D、缓和阶级矛盾 3、科举制是清政府在下列哪次活动中废除的?(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预备仿行宪政”
4、在内容上,清末“新政”和洋务运动以及戊戌变法运动相比,独有的一项是( )
A、练新军 B、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自考学习与复习 第三章 辛亥革命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 】 A.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二次革命 2.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3.1904年至1905年,在中国东北进行相互厮杀的帝国主义强盗是【 】 A英法 B.日俄 C.美西 D.美日
4.1901年4月清政府设立的“新政”机构是【 】 A.总理衙门 B.外务部 C.督办政务处 D.咨议局 5.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于【 】
A.1904年 B.1906年 C.1908年 D.1912年
6.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立宪”,并与1908年颁布了【 】
A.《临时约法》 B.《暂定新刑律》 C.《中华民国约法》 D.《钦定宪法大纲》 7.1911年5月,清政府成立的责任内阁,被讥为【 】 A.贵族内阁 B.御用内阁 C.立宪内阁 D.皇族内阁 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 A.兴中会 B.同盟会
近现代史纲要第二、三章习题
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以下哪次战争没有取得重大胜利(A)
A、北伐 B、西征 C、天京城围的破围战 D、东征
2、标志着中国向西方学习从生产力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领域,即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的著作是(C) 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校邠庐抗议》 3、被称为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的运动是(C)
A、义和团运动B、三元里抗英C、太平天国运动D、洋务运动
4、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D) A、奕B、曾国藩C、李鸿章D、冯桂芬 5、“中体西用”中的“中体”指的是什么(D)
A、中国的经济体制B、中国的文化体制C、中国的社会体制D、中国封建文化所维护的统治秩序
6、以下不是发生在洋务运动期间的是(D)
A、中法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沙俄从中国取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领土D、维新运动
7、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B)
A、维新运动的兴起B、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C、被迫签订《北京条约》D、中法战争失利
8、维新运动与洋务运动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A) A、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方面B、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6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的时间是(B)。 A. 1918年11月7日 B. 1917年11月7日 C. 1918年7月11日 D. 1917年7月11日
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C)。 A. 民主与科学
B.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 自强求富
第一次中国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A)。 A. 香港海员罢工 B. 二七惨案 C. 安源罢工
D.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五四运动后期斗争的中心由北京转到(A)。 A. 上海 B. 南京 C. 广州 D. 天津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是(C)。 A. 旧三民主义
B. 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 C. 新三民主义
D. 《孙文越飞宣言》
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产业工会是(B)。 A. 上海印刷工会 B. 上海机器工会 C. 上海纺织工会
D. 北京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
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B)。 A. 孙中山发表《国民党宣言》 B.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C. 中国共产党三大的召开
D. 中共中央杭州西湖特别会议的召开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A)召开。 A. 上海 B. 北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一、教学简况
1、章节标题:中篇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2、授课对象:大学本科学生 3、学时安排:2学时
4、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概述、分析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国社会演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外部条件变化、所呈现的内部状况特征和所面对的主要问题焦点,帮助学生把握这一时期的基本历史态势;具体要求是帮助学生认识在1919年至1949年期间,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转换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推翻“三座大山”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5、重点难点:一是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转换与1919年至1949年期间中国历史变化的关联性、特别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影响中国革命发展的深刻性;二是“三座大山”对中国人民压迫的沉重性和对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破坏性;三是三种主要政治力量在建国问题的角逐演变为两个中国之命运斗争的必然性。
6、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教材上本章所列学习思考题阅
读有关文献——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唯心
第三章第三节讲学稿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讲学稿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二、教学过程 1、汽化和液化
思考下列现象: ①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儿就变干了,衣服上的水哪儿去了?②洒在地上的水,过一段时间不见了。③水开了以后,壶里的水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
探究归纳:上述物质都从 变成了 。
像上面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称为汽化。物质的汽化有两种方法: 和 。
再来思考生活中的这些现象:①水烧开后从壶嘴会喷出“白气” ②秋天的早晨,植物上出现露珠③刚从冰柜拿出来的冰棍冒“白气”。
探究归纳:上述物质都从 变成了 ,这种现象叫液化。 问题:教材58页中的“想想做做”中,把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放入80℃的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 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后呢? 2、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