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读后感2000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读后感2000”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读后感2000”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读后感2000”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读后感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8
【bwwdw.com - 博文网】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读后感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一项决议。该决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了官方的全面总结;对这一时期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特别是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作出了官方的基本评价。最近举行的全国两会上,改革问题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关注,为此我特意关注了《决议》中的改革问题,希望自己能够进一步的贯彻改革的精神。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坚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思想,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从此改革成为了中国今后三十年的主基调,我们国家也开始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决议》中这样提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我们过去在经济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就是离开了我国国情,超越了实际的可能性,忽视了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的经济效果和各项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经济措施的科学论证,从而造成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8
【bwwdw.com - 博文网】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读后感

法政学院09历本1班 黄转喜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深远影响的重要文件。在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文化大革命后,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党进行了指导思想和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的工作,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进行否定以及对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历史问题重新评价,但是当时对社会主义和党的看法并不一致,产生了很多对毛泽东一生功绩和过错评价不当的说法。那么在当时如何看待建国以后党的历史,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成为了当时政治界待解决的问题。这份决议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 《决 议》共分八个部分,阐述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对建国32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总结,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清了功过是非。第二,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科学地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第三,肯定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仔细研

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有感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8
【bwwdw.com - 博文网】

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有感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深远影响的重要文件。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党进行了指导思想和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工作,对“文化大革命”进行否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十七年的一些历史问题重新评价,党内和党外有些同志就对社会主义和我们党产生了一些疑惑,对毛泽东的一生功绩和思想的正确性也有种种不正确的想法。所以,如何看待建国以后党的历史,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如何评价毛泽东思想,成为当时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这份决议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起草的。

在认真拜读这份决议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党在带领劳苦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国主义以及官僚主义,直到建立一个新中国。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挫折和磨难,领导人做出了许多正确的决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不能否认的是,由于缺乏经验,党的领导人在对形势的分析和对国情的认识曾发生过主观主义的偏差,犯了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的错误,“文化大革命”就是典型的全局性的、长时间的错误。

“文化大革命”是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读书笔记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8
【bwwdw.com - 博文网】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读书笔记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一部党领导全中国人民,进

行社会主义富强国家建设的历史的结晶之书,亦或者说是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合起来的历史的证明。它叙述了党在领导国家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不加掩饰地批评党在执政过程中犯下的巨大错误。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书中介绍了当时党的领导人们在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提出的种种决策、措施,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也是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挫折的根本原因。这不仅加强了我们对党和党的领导人的正确认识,还了解到国家发展的历史,激发了我们为国奉献的精神,日后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在这个《决议》里面,对于文革的叙写是最长的。这也是我感受最深的一面。完完全全的一场灾难,一场由人民最信任的人一手发起的灾难,虽然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悲剧。但是在他产生错误观点,并且一直坚持这个观点之后,这场悲剧早已注定了。然后在这十年里,“四人帮”、林彪集团搞风搞雨,迫害了无数的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中间还夹着个“知识分子”阶层。许多人在这场政治运动中受到残酷的迫害,有些甚至死亡。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受到极大破坏,甚至停顿发展。国家蒙受重

认识真实的历史,客观公正的评价 - 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有感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8
【bwwdw.com - 博文网】

认识真实的历史,客观公正的评价——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

的决议》有感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重大影响的重要文件。其起草工作从1979 年11月开始,在中央政治局、书记处领导下,由邓小平、胡耀邦主持进行的。经长时间讨论和修改,集中全党智慧形成。在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和毛泽东思想基本内容与指导意义作了总结和评价。《决议》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这是大多数资料对《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最常见最精炼的评价。这份决议,与平常我们所看到的决议文件如此不同,篇幅很长、内容丰厚。想想在它的起草过程中,曾经过全党高级干部四千人的讨论、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讨论、十一届六中全会预备会议的讨论等多次讨论和修改,反复征求、吸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后最后定稿。它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读完,有几个方面感受最深:

一、还原真实,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历史的系统而准确的学习把握 对不熟悉或者

试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历史经验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8
【bwwdw.com - 博文网】

民生,就是国民的生计与生活。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和谐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党历来重视民生问题,建国以来我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一系列民生理念和民生举措,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生观。

试论

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历史经验郭天宝(秦皇岛市委党校河北秦皇岛 0 60 ) 60 0

[要】生,就是国民的生计与生活。中国自古以来就将“生”于“摘民民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和谐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党历来重视民生问题,建国以来我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既一球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一系列民生理念和民生举措,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恩主义民生观。

【键词】关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是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根

党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必须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为党的路线、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提出了“三

本出发点、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靠“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方针和政策,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利益和要个代表”重要思想,着力于提升民生质量,善民生”而赢得人民拥护并取得全国政权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的第

关于《共产党宣言》的读后感++2000字以上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8
【bwwdw.com - 博文网】

矿大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2000字以上

计算机(一)班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历史时刻就在160周年前的一天被定格了——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这个宣言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同盟纲领。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个历史包括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下解放出来。

当然,历史上,社会主义曾被认为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二战后两大阵营形成对垒。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经济的繁荣,尽管社会主义国家一度出现了经济的告诉发展,给资本主义到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是社会主义这样国家在70年代以后陷入了困境。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东欧发生巨变,一夜之间地

《决议》读后感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8
【bwwdw.com - 博文网】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读后感

读了《决议》后,我们对建国以来党的很多历史问题有了进一步了解,从纯粹停留在对历史的知晓深入到了对各种事情的了解和是非判断.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共分为八个部分,首先先肯定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是客观的历史事实的反映。因为正是毛泽东的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胜利的进行了三项伟大的事业:第一,对建国32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总结,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清了功过是非。第二,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科学的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第三,肯定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自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为反封建、反帝国主义、反官僚主义斗争指明了道路,党和人民经过艰苦的奋斗,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建立以后,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文革的十年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三十二年来,党和人

【历史】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8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科学技术与 文化教育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 几代科学家艰苦不懈的努力,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 研究上突飞猛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一系列高 科技成果令世界瞩目,如“两弹一星”、高产量杂交 水稻、航天工程等。这些成果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经 济发展,对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现代化建设水平发挥 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推动中国 文艺工作者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新中国 诞生后,国民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后,随着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不断增加, 科教兴国战略为中国21世纪的崛起奠定了人才基础。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线索古代 辉煌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 的文化,世界领先

近代 落后◆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 后于西方先进水平,备受欺凌

新中国 振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迅速 制定了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从此,中 国人民开始了科技振兴的伟大历程

1964年10月16日 1967年6月17日 1966年10月27日

1970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颗原 子弹爆炸成功

我国

【历史】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8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科学技术与 文化教育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 几代科学家艰苦不懈的努力,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 研究上突飞猛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一系列高 科技成果令世界瞩目,如“两弹一星”、高产量杂交 水稻、航天工程等。这些成果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经 济发展,对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现代化建设水平发挥 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推动中国 文艺工作者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新中国 诞生后,国民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后,随着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不断增加, 科教兴国战略为中国21世纪的崛起奠定了人才基础。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线索古代 辉煌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 的文化,世界领先

近代 落后◆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 后于西方先进水平,备受欺凌

新中国 振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迅速 制定了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从此,中 国人民开始了科技振兴的伟大历程

1964年10月16日 1967年6月17日 1966年10月27日

1970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颗原 子弹爆炸成功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