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社数学上册新课程答案
“人教社数学上册新课程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人教社数学上册新课程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人教社数学上册新课程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社高中新课程《地理I(必修)》教材介绍
人教版高中新课程《地理1(必修)》教材介绍
稿件来源:《试教通讯》(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简介
课程教材研究所 韦志榕
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至今,高中地理课程逐步从恢复走向了正常的发展道路。地理教材也先后经历
了三次大的改革。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地理课程和教材的重建,确立了在地理教材中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讲授人与地理环境的内容;第二次是90年代中后期,编写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高中地理教材。教材的主旨不变,只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加强调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进入新世纪,我们又在进行新一轮的高中地理课程和教材改革。作为对现代公民素质培养有重要意义的基础课程,地理课程讲述人地关系的主旨没有变,素质教育的方向性没有变,但是我们的脚步不能仅停留于此,而是要加深与扩大其内涵和外延,以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高中地理教材有继承、发展和创新的需求和过程。 目前,人教版《地理1》《地理2》和《地理3》等3本必修教材和《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等2本选修教材已经通过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会
新课程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本原题集
二年级上册课本原题 彭军整理编辑 谢毅审核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1、 要比较和测量一个物体的长短需要( )长度单位。 1、 尺子是测量( )的工具。
2、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和( )。
3、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做单位。厘米可以用“cm”表示。 4、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 )”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5、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时:把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6、 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时:①看物体左右两端分别对准的是几,②右边的数字减左边的数字,等于几就是几厘米。
7、 1米=( )厘米 100厘米=( )米
8、 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三角板、卷尺、软尺、皮尺、测量轮 9、 线段:直直的,有两个( ),可以量出( )。 二、填空
1、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人的食指宽大约1( ) 田字格宽大约1( ) 图钉的长大约1( )
旗杆高13( )课桌长60( ) 小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题
姓名: 等级:
一、 填空题:
1、( )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驱动力,( )的需求亟待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 )的变化促使数学课程改革。
2、加强教育理念的学习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树立( ) 的教育观,( )的人才观,( )的教育质量观,( )的教育价值观。
3、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 )把握和( )刻画、逐渐( )形成( )并进行( )的过程。
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 )地发展。
5、(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6、学生是数学学习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一、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标准》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在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界定上有什么新意呢?从目标结构上看,增加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从目标取向上看,它突出如下几个方面: (1)重视培养学生数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强调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4)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
《标准》把数学课程目标分为四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四个目标相互间的关系:
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2018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2018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一、 填空题:“( )”表示所填内容。 1、(社会发展)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驱动力,(现实生活)的需求亟待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数学自身)的变化促使数学课程改革。 2、加强教育理念的学习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树立(“育人为本”) 的教育观,(“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材”)的人才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
3、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况、)形成(理论和方法,)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5、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6、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7、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8、《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学习领域。
9、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
人教版新课程九年级数学上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正阳县育才外国语学校:孙庆友
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内容:
1.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和割线、切线、切点、交点
等有关概念。
2.理解和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判别方法:
(1)利用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定义)判别。
(2)利用圆的半径r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的大小判别。 3.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综合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和有关概念。
(2)理解和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判别方法。
(3)通过实物和课件演示,让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画图、识图能力。
(4)由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归纳、类比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重难点、关键点、易错点:
2、难点与关键:?由上节课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迁移并运动直线导出直线和圆的位
1、重点: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和两种判别方法。
置关系的三个对应等价。
3、易错点:学生应用基本知识解题时三种位置关系的表示方法和步骤的书
写。
教具电教手段:手制圆形纸片(师生共有)、多媒体课件、刻度尺、圆规。
教学
2022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题合集及答案
2018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题合集及答案
2018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社会发展)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驱动力,(现实生活)的需求亟待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数学自身)的变化促使数学课程改革。
2、加强教育理念的学习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材”)的人才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
3、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况、)形成(理论和方法,)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5、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6、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7、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8、《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学习领域。
9、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点
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1、小学数学的课程性质有哪些?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2、小学数学的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作者:吴兆龙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年第08期
在苏教版的初中数学课本中,涉及许多数学概念.有的数学概念没有进行明确的介绍,偶尔的介绍也比较简略,对此教师也不便于进行详细讲解,所以就弱化了这基本概念,而学生也就以为新课程下数学概念并不重要,往往只注重在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解题灵活度.殊不知,概念理解不清楚,谈何解题.数学概念掌握牢固,是正确运用公式法则的前提,因此必须要加大对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视程度. 一、引用实例,加强对比,引入概念
初中生的一些能力水平正处在一个发展提高的阶段,他们的理解能力也在慢慢地完善.而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记忆,是一个由简入难、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揠苗助长.同时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认知能力不同,所以理解程度也不一样.这就需要教师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注意因材施教和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点,不能够以偏概全,并且积极鼓励后进生,看到其闪光点.
在教学过程中,用例子来引入相关的概念,往往会增添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讲“圆”时,在引入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较全面地解读新课标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一、课程内容的总体特点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将从现行大纲中以获取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为了实现上述的课程目标,与现行大纲相比,《标准》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及呈现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第一、提倡有教育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第二、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公式)——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第三、提倡在关注获得知识结果的同时,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第四、内容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弹性,《标准》提倡采取开放的原则,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并不是仅仅是”换本子”,更重要的是要转变广大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数学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在《标准》的理念下进行教学创新。《标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