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业和中医临床的区别
“中医专业和中医临床的区别”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医专业和中医临床的区别”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医专业和中医临床的区别”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医专业毕业考—中医临床方向西综--4
中医专业中医临床方向西综--4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
1.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的正常值为( ) A.<1800msB.<1200ms C.<2000msD.<1400ms E.<1600ms
2.下述哪项不是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并发症( ) A.急性浆液纤维蛋白性胸膜炎B.风湿性心肌炎 C.机化性肺炎D.败血症 E.化脓性心包炎
3.下肢静脉的解剖特点不包括( )
A.下肢静脉瓣膜的作用是使血液由浅至深,由下至上流动B.隐股静脉连接处均有隐股静脉瓣膜
C.静脉瓣膜和静脉壁离心越远,强度越差D.在深浅静脉交通支中不存在静脉瓣膜 E.静脉瓣膜缺陷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 4.血氧饱和度的正常值为( ) A.95%~99%B.75% C.85%D.85%~90% E.80%
5.男性患者,10岁,3周前受凉后出现“感冒”样症状,近日突发皮肤及牙龈出血。查:体温37℃,肝、脾不大;Hb125g/L,WBC正常,PLT20×109/L。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增多,幼稚型占30%,本病治疗应首先采用( ) A
不寐(失眠)中医临床路径
不寐(失眠)中医临床路径
一、不寐(失眠)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不寐(TCD编码:BNX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失眠(ICD-10编码:F51.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 证部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不寐(失眠)诊疗方案”。 不寐(失眠)临床常见证候: 肝火扰心证 痰热扰心证 胃气失和证 瘀血内阻证 心脾两虚证 心胆气虚证 心肾不交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不寐(失眠)诊疗方案”及中 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0-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不寐(失眠)。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不寐(TCD编码:BNX040)和失眠(I
中医临床路径评估表
中医临床路径实施评估
中医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评估表
路径名称 科室名称 医院名称 路径对应标准中医病名代码 路径对应标准西医病名 ICD代码(6位码) 入径例数 填表人 日期
注:
1. 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 本表针对入径病例,填表单位应尽量使用标准中医病名并配用TCD代码,
如无标准中医病名相对应的代码(无TCD代码)请在中医病名后标明病名出处(如诊疗常规版本、教材版本等等)。对应西医病名务必规范准确并配用ICD-10疾病编码,请使用标准6位码。
3. 路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如认为不规范或不可操作请说明具体情况。
中医临床路径实施评估
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评估表
路径名称 科室名称 医院名称 路径对应标准中医病名代码 路径对应标准西医病名 ICD代码(6位码) 出径例数 填表人 日期
中医临床路径实施评
中医临床路径评估表
中医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评估表
路径名称 科室名称 医院名称 路径对应标准中医病名 TCD代码 路径对应标准西医病名 ICD代码(6位码) 入径例数
注:
1. 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 本表针对入径病例,填表单位应尽量使用标准中医病名并配用TCD代码,
如无标准中医病名相对应的代码(无TCD代码)请在中医病名后标明病名出处(如诊疗常规版本、教材版本等等)。对应西医病名务必规范准确并配用ICD-10疾病编码,请使用标准6位码。
3. 路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如认为不规范或不可操作请说明具体情况。
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评估表
路径名称 科室名称 医院名称 路径对应标准中医病名 TCD代码 路径对应标准西医病名 ICD代码(6位码) 出径例数
注:
1. 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
心衰病中医临床路径
二、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TCD:BNX030、ICD-10:I50.905)心功能分级III级的慢性稳定期患者。
患者姓名: _____ 性别: _ 年龄 ___ 住院号:
发病日期:___年___月___日 住院日期:___年___月___日 出院日期:___年___月___日
病情 变异 记录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无 1. 2.
□有,原因:
______年___月___日 (第 2-3 天) 完善检查,明确原发病因并予纠正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主治医师查房记录 □ 确认检查效果并制定相应处理措施 □ 明确原发病因及诱因予纠正 □ 中医治疗
______年___月___日 (住院第 4-7 天) 初步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记录 □ 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中医治疗
目标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长期医嘱: □ 心力衰竭常规护理 □ I 级护理 □ 间断吸氧 重 点 医 嘱 □ 低盐饮食 □ 卧位或半卧位休息 □ 记 24 小时出入量 □ 测血压、体重 □ 中药汤剂辨证论
中医临床路径评估表
中医临床路径实施评估
中医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评估表
路径名称 科室名称 医院名称 路径对应标准中医病名代码 路径对应标准西医病名 ICD代码(6位码) 入径例数 填表人 日期
注:
1. 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 本表针对入径病例,填表单位应尽量使用标准中医病名并配用TCD代码,
如无标准中医病名相对应的代码(无TCD代码)请在中医病名后标明病名出处(如诊疗常规版本、教材版本等等)。对应西医病名务必规范准确并配用ICD-10疾病编码,请使用标准6位码。
3. 路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如认为不规范或不可操作请说明具体情况。
中医临床路径实施评估
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评估表
路径名称 科室名称 医院名称 路径对应标准中医病名代码 路径对应标准西医病名 ICD代码(6位码) 出径例数 填表人 日期
中医临床路径实施评
肺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肺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目录
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临床路径 (71)
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中医临床路径 (76)
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 (79)
—69 —
肺病科中医临床路径—70 —
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
一、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风温肺热病(TCD 编码:BNW03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
。
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ICD-10 编码:J13-J15,J18)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 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发布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
性肺炎)诊疗方案”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临床常见证候: 邪犯肺卫证
痰热壅肺证
痰浊阻肺证
正虚邪恋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
性肺炎
中风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塞)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急性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编码:I63)。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2010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 2 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 2 周至 6 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 6 个月以上。 3、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常见证候: (1)中经络(无意识昏迷者) 风火上扰证 风痰阻络证 痰热腑实证 阴虚风动证 气虚血瘀证
(2)中脏腑(昏不知人或神志昏糊、迷蒙) 痰蒙清窍证 痰热内闭证 元气
中医临床医师三基训练1(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临床医师三基训练1(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临床医师三基训练1
第一篇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章 《中医学基础》
一、中医学基础问答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2.如何理解整体观念?
中医学整体观念包括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性。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问,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是在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
3.如何理解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过程。辨证,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
4.何谓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反映出的证候不同
中医临床医师三基训练1(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临床医师三基训练1(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临床医师三基训练1
第一篇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章 《中医学基础》
一、中医学基础问答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2.如何理解整体观念?
中医学整体观念包括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性。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问,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是在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
3.如何理解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过程。辨证,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
4.何谓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反映出的证候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