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能量思维导图
“六年级上册科学能量思维导图”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六年级上册科学能量思维导图”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六年级上册科学能量思维导图”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思维导图
六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畅游自然,滋养心灵” 1.《山中访友》 2.《山雨》 3.《草虫的村落》 4.《索溪峪的“野”》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一 第二单元 “我的中国心” 1.《詹天佑》 2.《怀念母亲》 3.《彩色的翅膀》 4.《中华少年》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二 第三单元 “爱满人间” 1.《穷人》
2.《别饿坏了那匹马》 3.《唯一的听众》 4.《用心灵去倾听》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三
第四单元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1.《只有一个地球》 2.《鹿和狼的故事》 3.《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4.《青山不老》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四 第五单元 “认识鲁迅” 1.《少年闰土》 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3.《一面》 4.《有的人》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五
第六单元 “轻叩诗歌的大门” 1.《诗经?采薇》 2.《春夜喜雨》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天净沙?秋》
4.《太阳的话》 《白桦》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六
第七单元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1.《老人与海鸥》 2.《跑进家来的松鼠》 3.《最后一头战象》 4.《金色的脚印》 单元整体思维导图七 第八单元 “艺术的魅力” 1.《伯牙绝弦》 2.《月光曲》
科学六年级上册集体备课导学案 (2)
施秉县城关二小六年级科学学科上册导学案设计
年 级 课 型 授 课 教 师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六年级 新课 单 元 一单元 课 题 授 课 班 级 主备人 杨启刚 教 师 0 1 植物角里的科学问题 授 课 时 间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大胆的进行有根据的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准备 关于植物的相关课件资料 知识衔接 导 学 过 程 一、提出话题、引导提问。 1、出示或讲述植物角等地方的植物发生偏斜的现象,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这是整个单元的总起,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教师应做好比较充分的准备。比如,准备一盆趋光现象明显的花草,以及植物趋光生长的一些图片等来引发话题。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场景引导学生参与 讨论,由此激发学生参与探讨的热情。 2、围绕植物角内植物为什么倾斜生长的话题,提出猜想。对于植物角 的植物为什么倾斜的问题,学生可能会做出很多猜测。教师不要急于肯定或 否定他们,而应该鼓励他们大胆猜测,必要时可以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做出这 些猜测的理由,以此引导他们学会科学猜想。为了使学生能做出更深入而科 学的猜想,教
六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
六年级科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级 六 学科 科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1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设计时间 2013、1、25--2、25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放大镜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放大镜是“凸”“透”镜。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集体备课 设问导读: 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
六年级科学(上册)试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试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一、判断。
(一)植物角里的科学问题
1、窗台边的花儿向窗外探出头去是为了呼吸新鲜空气。 ( ) 2、植物的茎和叶大多具有向光性。 ( ) 3、有的生物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 )
4、植物生长只会受到阳光、 空气、 温度、 土壤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水、 ( ) 5、老鼠、蝗虫、蚜虫等生物因素也会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 ) 6、对于猜想的结果,我们可以不管,只要等别人有答案了对一下就可以了。( ) 7、我猜想,植物角里的花儿长歪了身子可能是很多因素造成的。 ( ) 8、通过分析、观察、实地考察、采访,我觉得花儿长歪身子是由于受阳光的影 响。( ) 9、实验是验证猜想的唯一的有效方法。( )
10、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发育最基本的需求。 ( ) 11、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由叶输送水分,由茎蒸发水分的。( ) 12、植物的茎和叶具有向光性。 ( )
13、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和向地生长的特性。 ( )
六年级上册科学试卷
试卷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一、填空题。
1、测量体重的工具是:(体重称)。在成长中,我们的身体长高了,体重变重了。
2、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乳牙),乳牙脱落后长出来的是(恒牙)。
3、测量身高和体重要脱掉鞋子、身体直立、眼平视、压板轻压头顶最高处。在测体重时,应尽量减少随身携带的物品和穿着。人刚站在体重称上时,体重称的指针会不断变化,所以应该等体重称(指针稳定后)读数。 4.记录成长的证据据有:(小时候的衣服、鞋子、乳牙、照片、身高、体重)等
5、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6、体重并非每年匀速增长。出生后,我们经历了了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出生后的一年内),第二个高峰期是进入(青春期)后。
7、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外,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始。性发育包括(生殖器官的形态发育、功能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青春期的重要标志是(女性的月经初潮)和(男性的首次遗精)。
8、(青春期)是我们(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女孩大约(10
岁)开始,而男孩要稍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9、在斯芬克司之迷中,把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即“
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姓名: 六年级上册语文“共同体学习”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
上册
导 学 案
112课时
1
姓名: 六年级上册语文“共同体学习”导学案
9 穷 人(2课时)
质疑问难: 第一课时
一、课文读三遍,预习反馈,提出问题,小组交流。
二、学习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感悟穷人物质上的贫穷。
课文中写了哪些穷人?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穷”?用上什么方法写?请在文中空白处做好批注,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三、读句子,回答问题 。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是指 。 “非这样做不可”反映了桑娜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导学案使用说明
一、 学案的编写意图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更有效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师生积极互动、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为此,我们编写了集教与学于一体的学习资料。
小学语文“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模式,融入了我旗“小语整改”、“自主探究式教学”等科研成果,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强化了读书训练,重视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得法。整个学习环节的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文学习的规律,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的读书活动有层次、有梯度,导学案的设计真正落实了有效教学的教育理念。
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导学案的基本结构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法提示 学习准备
课 时
六年级上册学案 课前预习(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学后疑问)
六年级音乐导学案上册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安定区大城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进度安排表
科目 上课日期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备注 音乐 8.25 时间 起止 教学班级 每周节数 六年级 7 教科书名 及册数 总授课节数 人音版小学 音乐第十一册 140 节数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教材内容( 1 )至(6 )课 第一单元《同一首歌》歌曲《同一首歌》 第一单元《同一首歌》聆听《我的祖国》 第二单元《草原牧歌》歌曲《银杯》 第二单元《草原牧歌》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第二单元《草原牧歌》歌曲《小黄鹂鸟》 国庆长假 第三单元《多彩的美洲》歌曲《红河谷》 第四单元《多彩的美洲》聆听《平原,我的心》 第四单元《芬芳茉莉》歌曲《茉莉花》 第四单元《芬芳茉莉》聆听《东边升起月亮》 期中测试 第五单元《神奇的童话》歌曲《洛列莱》 第五单《神奇的童话》聆听《魔法师的弟子》 第五单元《劳动的歌》歌曲《军民大生产》 第六单元《劳动的歌》聆听《连连夯》 第六单元《劳动的歌》歌曲《翁嘿呀》 第六单元《劳动的歌》聆听《船工号子》
六年级思维训练教案
第1讲鸡兔同笼问题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趣题的魅力。
2、自学例1,培养用多种方法,如: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鸡兔同笼问题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教学过程
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10个头,从下面数,有2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分析假设全部是鸡,则脚的只数为:10×2=20(只)
这比题目的24只脚少(24-20)只,为什么会少4只脚呢?因为笼子里有部分是兔,每只兔少算2只脚,所以兔的只数为:4÷2=2(只);则鸡的只数为:10-2=8(只)。 解:兔的只数:(24-10×2)÷2=2(只) 鸡的只数:10-2=8(只) 答:鸡有8只,兔有2只。
方法点评用假设法解鸡兔同笼问题时,记住下面的关系式: 1.(总足数-总头数×鸡足数)÷2(兔与鸡的足数差)=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2.(总头数×兔足数-总足数)÷2(兔鸡足数差)=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 、
有龟和鹤共24只,腿共68只。龟、鹤各有几只?
例2 小明的存钱罐里有2角和5角的人民币共12张,合计3元9角。2角、5角的人民币各有几张?
分析与解可以用方程解答:
设5角的人民币有x张,那么2角的人民
六年级新思维训练
六年级春季思维训练资料
第十一讲 不定方程
姓名: 等级:
【试一试】
1、一个工人将99颗弹子装入两种盒子中,每个大盒子装12颗,小盒子装5颗,恰好装完,已知盒子数大于10,问这两种盒子各有多少?
2、甲级铅笔7分钱一枝,乙级铅笔3分钱一枝,问张明用6角钱恰好买两种铅笔共多少枝?
3、要把1米长的优质铜管锯成长38毫米和长90毫米两种规格的小铜管,每锯一次都要损耗1毫米铜管,那么,只有当锯得的38毫米的铜管和90毫米的铜管各为多少段时,所损耗的铜管才能最少?
4、小明玩套圈游戏,套中小鸡得9分,套中小猴得5分,套中小狗得2分,小明共套了10次,每次套中了,每个小玩具都至少被套中一次。小明套10次共得了61分。问小鸡至多被套中多少次?
5、学校里共有12间宿舍,可以住80人,大宿舍住8人,中宿舍住7人,小宿舍住5人,问中宿舍和小宿舍共有多少间?
【练一练】
1、某地水费,不超过0度时,每度0.45元;超过10度时,每度0.80元。张家比李家多交水费3.30元,如果两家的用水量都是整数度,问张家、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