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设计”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设计”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设计”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课 水墨游戏
教学目标:
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3、工具的使用。 4、用笔、用墨的训练。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教师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2、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3、新授:
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
(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
(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4、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2、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 教学目的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掌握简单的图案的设计方法,能根据自然形象进行团的设计。 2.能用丰富的表现手段,表现形式来表现自然景象,生活情境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3.学习漫画的创作方法,能画出简单的漫画形象。 4.进行泥塑教学,培养造型能力。
5.进行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欣赏,提高欣赏应用能力。 (二)难点
1.图案的设计(适度的夸张和概括),图案具有美感。 2.绘画及工艺作品具有较强的可看性及艺术感染力。 3.造型能力、动手能力, 三、教学情况分析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发现该年段学生的自力更生能力有所提高,在新教材的学习中思维比较灵活,选择作品材料方面有更大的主动性,本学期提
1 前通识教材就可以推动本册教材材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全册)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 古诗三首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绝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美丽的景色。前两句描写了春天美丽的景色,后两句具体描写燕子和鸳鸯,一静一动,生动地表现出春天充满生机而又自然和谐的气氛。《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为惠崇的画题的诗。诗中既依画面所绘,又融进作者的想象,刻画了一派江南春天的景象。《三衢道中》是诗人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写出了他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古诗教学,吟诵是重点,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情感。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感觉、色彩、气味等方面想象景物特点并且在交流中使认识更加清晰。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充分感受诗的韵味,理解诗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鸳、鸯、惠”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鸳”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绝句》。 3.理解古诗大意,能够边读边展开想象,融人到诗歌的意境中,感知诗歌所描绘的事物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表格式) - 图文
盐池县城西滩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题一:水墨游戏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教 学 目 标 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 教学重点 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1、工具的使用。 2、用笔、用墨的训练。 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1、教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工具并进行调配。让全班的学生都有作业做。 2、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3、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 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 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 (3) 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 (4) 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4、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主要提醒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或用墨的量。 5、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全册备课 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初步认识、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初步认识、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过程方法: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情感态度: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套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东、西、南、北:教材第3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
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具准备
东、南、西、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教室在第几层?楼上是几年级?楼下是几年级?
2.组织学生活动: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
(出示课题:东西南北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的教学。
二、新课教学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5.出示例1课件情境图, 完成填空。
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 )面。教学楼在操场的( )面,大门在操场的( )面。
6.完成教材第3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实用标准文案
第一课 神奇的信息世界(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观看“神奇的信息世界”光碟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师:这节课,大家来学习了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你注意到了吗?我们生活在一个神奇的信息世界中。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神奇的世界,好吗?
生:好!
师:启动“神奇的信息世界”。 (让学生来观看,老师边解说)
师:观看影片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让学生来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二、这里有一些例子都说明计算机在当今社会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请大家填一填:下列图中计算机在做什么?
三、想一想
1、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计算机?
2、你认为计算机还能做些什么事?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第二课 走近计算机(教案) 教学目的:认识计算机各个部件,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内容: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哪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燕子》 《古诗两首》 《荷花》 《珍珠泉》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俊、俏、翩”等16个生字,会写“燕、增”等3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课文。 3、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4、主动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5、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爱美、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课文、古诗。
3、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单元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燕子呓呢,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丁冬流淌。本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的珍珠般的泉水。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本单元的导语提示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 信息窗1:走进果蔬会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的方法。
2.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果蔬博览会的现场进行参观好吗?多媒体出示情境图,我们到生产厂家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情况(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
谈话:根据你们调查了解的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交流,选出你们组认为最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情况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 2、平均每天接待多少名客商?
3、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4
小学语文三年级:珍贵的教科书教案设计教案
1.了解革命前辈对下一代的关怀,学习革命前辈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 教学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在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 要求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质疑的能力。 重点 1.了解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英勇牺牲的经过,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 难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两课时 课时
珍贵的教科书
?
",1947年春天,我们延(yán)安小学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句导读: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jìng)中,[①“炮火连天”说明了什么?]我们仍然顽(wán)强地坚持学习。[②“顽强”一词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讲当时的学习环境相当险恶。
2
",当时,我们的学习条件非常艰(jiān)苦。[③这句话在本段中的作用是什么?]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guō)烟灰在墙上刷(shuā)一块;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tì)。[④这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最困难的是一直没有书,只能抄一课学一课。[⑤一个“最”字起到了什么作用?]我们多么渴望有一本印好的教科书3
哇![⑥“渴望”一词表达了“我们”怎样的心情?]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学习条件的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