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制度辨析题及答案
“当代中国制度辨析题及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当代中国制度辨析题及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当代中国制度辨析题及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辨析题小抄
1.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只要有人类,就会有政治制度。 错。阶级社会才有
2.政治制度的中层指的是政体,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错。中层还包括国家结构形式等。 3.国家形式指的就是“国家结构形式”。 错。国家形式还包括政体,即国家组织形式。
4.在我国现阶段,直接民主制度主要体现在基层群众组织当中。 错。只体现在非政府层面的基层群众组织中。
5.我国不认同三权分立的原则,因此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权力,由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
错。我国虽然不认同三权分立的原则,但在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基础上,也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分别由三个不同的机关独立行使。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宪法的制定者,而不是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关。 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既是宪法的制定者,也是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关。 7.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是宪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错。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8.统治和治理国家的主要权力都应当集中在统治者手里。 错。统治和治理国家的主要权力都应当集中在人民手里。
9.我们常说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不是一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对。政治体制只是政治制度的中、外层。
10.没有宪法谈不上宪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辨析题与解答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期末复习辨析题解
1.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只要有人类,就会有政治制度。 错。阶级社会才有。
2.政治制度的中层指的是政体,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错。中层还包括国家结构形式等。 3.国家形式指的就是“国家结构形式”。 错。国家形式还包括政体,即国家组织形式。
4.在我国现阶段,直接民主制度主要体现在基层群众组织当中。 错。只体现在非政府层面的基层群众组织中。
5.我国不认同三权分立的原则,因此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权力,由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
错。我国虽然不认同三权分立的原则,但在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基础上,也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分别由三个不同的机关独立行使。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宪法的制定者,而不是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关。 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既是宪法的制定者,也是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关。 7.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是宪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错。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8.统治和治理国家的主要权力都应当集中在统治者手里。 错。统治和治理国家的主要权力都应当集中在人民手里。
9.我们常说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不是一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对。政治体制只是政治制度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辨析题
1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只要有人类就会有政治制度。对。宪法可能有名无实。 2政治制度的中层指的是政体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错。中层还包括国家结构形式等。 3国家形式指的就是“国家结构形式”。 错。国家形式还包括政体即国家组织形式。
4在我国现阶段直接民主制度主要体现在基层群众组织当中。 错。只体现在非政府层面的基层群众组织中
5我国不认同三权分立的原则因此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权力由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 错。我国虽然不认同三权分立的原则,但在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基础上.也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分别由三个不同的机关独立行使。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宪法的制定者而不是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关。 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既是宪法的制定者也是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关。
7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是宪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错。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8统治和治理国家的主要权力都应当集中在统治者手里。 错。统治和治理国家的主要权力都应当集中在人民手里。
9我们常说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不是一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对。政治体制只是政治制度的中、外层。
10没有宪法谈不上宪政但有宪法却不一定
辨析题
辨析题
1、在管理学中所谓管理层次是指一个领导者领导下属的人数/p46
错。所谓管理层次是指组织机构中按垂直隶属关系划分的等级,上述指的是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例关系。)
2、从管理的业务角度看管理客体主要表现为人、财、物、信息、时间等各种不同的资源。P54
错。从管理的业务角度看管理客体主要表现为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行政等各种不同社会活动范畴。(上述的是从管理的资源角度划分。从全社会的总体角度来看,管理课题可以划分为人、经济系统和上层建筑系统三大类型)
3、从管理客体发挥作用的角度来看,作为管理客体的人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P61
错。从管理客体发挥作用的角度来看,作为管理客体的人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当他们参与管理、行使管理的功能时处于主动管理地位;2、当他们作为被管理者处于服从地位时服从不是被动盲目的是主动有条件的服从;3、在统一管理课题中人与其他组成要素物质要素、资金要素的那个始终处于有意识地主动支配地位。) 4、主体主要指的是具有一定管理权限的单个管理者。P27
错。在现代条件下,所谓管理主体固然包括具有一定管理权限的单个管理者,但更多的是指国家统治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通过一定法律程序或
当代中国制度5
试卷代号:119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专业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试题 2007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仅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 )。 A.宪法制度 B.国家元首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 )。
A.柔性宪法 B.协定宪法C.语义性宪法 D.成文宪法
3.除中国共产党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 )。 A.5个 B.6个、 柚C.7个D.8个 4.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基本政治理念是( )。
A.公共权力 B.选举制度C.主权在民 D.公民权利 5.按照修宪通常的程序,首先提出修宪建议的是(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中共中央C.全国人大代表 D.中央政府 6.中国国家主席的任职年龄要求是年满( )。 A.25周岁 8.S5周岁C.45周岁D.55周岁 7.国务院每届任期为5年,总理任职年限为( )。
当代中国制度5
试卷代号:119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专业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试题 2007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仅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 )。 A.宪法制度 B.国家元首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 )。
A.柔性宪法 B.协定宪法C.语义性宪法 D.成文宪法
3.除中国共产党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 )。 A.5个 B.6个、 柚C.7个D.8个 4.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基本政治理念是( )。
A.公共权力 B.选举制度C.主权在民 D.公民权利 5.按照修宪通常的程序,首先提出修宪建议的是(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中共中央C.全国人大代表 D.中央政府 6.中国国家主席的任职年龄要求是年满( )。 A.25周岁 8.S5周岁C.45周岁D.55周岁 7.国务院每届任期为5年,总理任职年限为( )。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论述题及答案汇总
自学考试必备
1.什么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它居于中国政治制度多层次结构中的内层,是中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发展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形式。(5分)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首先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我国现阶段,人民指的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全体人民当家作主,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享有各项民主权利。这是人民民主专政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它表明我国实行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还规定工人阶级是中国的领导阶级,工农联盟是中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人民民主专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建立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5分) 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一切政治制度。它体现在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其他具体政治制度之中,并且贯穿这些制度的全过程。(5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集中体
辨析题答案 终结版
辨析题
1. 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和就业为分析中心,故又可称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T P364:如果微观经济学由于价格为中心可以被称作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则由于以国民收入为中心可以被称作收入理论。
2. GDP是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F
P367: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 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
一部分。F
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N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DP的一部分。(书上例题)
P368:GDP是一个地域概念,而GNP是一个国民概念。 4. 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可以得到NDP。T
P372:GDP扣除资本耗费即折旧,那就是国内生产净值(NDP)。
5. 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F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 个人所得税 6. 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T P375
7. GDP折算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F P376:GDP折算指数是名义GDP与实际GDP
马基辨析题
B
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可言 --对立统一规律
白马非马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三)什么是辩证法
C
仓廪实必知礼仪。 错。仓廪实是物质文明,是社会存在,而礼仪属上层建筑,内容涉及精神文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有了一定物质文明并不意味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
D
1. 斗争性是绝对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条件 --对立统一规律
2. 度是事物变化的关节点 --对立统一规律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3. 第二次的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 --书上:P71
4. “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 折;战事折,国家灭”,这说明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 --联系>事物的普遍联系
F
A.
G
非理性的因素对认识起着消极作用--书上:P71
- 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只要改造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自然就改造好了--序言部分 - 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元物别无感”中所包含的认识论倾向。 此观点中的“感”是指人的感知或感性认识;“物”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世界。该论断的
马哲辨析题及论述题
辨析题
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在任何范围内都具有绝对的意义。
答:这一观点是不对的。(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本体论范围内才有绝对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意识相对的。(2)从认识论大范围来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又具有能动性,能反作用于物质,意识和物质互相联系。
2.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2)在实践中,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从而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和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满足自身的发展要求,这事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殊本质。所以,实践活动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象性活动。
3.建筑楼房,先有设计图纸,然后才能盖房,所以,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是意识决定物质。 答:这一观点是不对的。(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2)在建筑楼房之前所设计图纸,决不是人脑自生的。它是实践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在对客观世界的合乎规律的把握基础上所产生的认识结果。这正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表现;(3)题中观点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夸大为决定物质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