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学实验注意事项
“岩石学实验注意事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岩石学实验注意事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岩石学实验注意事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岩石学实验
一、目的要求
1、通过观察基性类代表性的岩石类型,了解并掌握基性岩的基本矿物共生组合和主要的结构构造;
2、学会独立地鉴定岩石,正确的给岩石定名及编写岩石鉴定报告。 二、实验内容
橄榄辉长岩、辉绿岩、辉绿玢岩、气孔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 三、实验指导
1.观察与描述方法 (参阅实验一) 2.描述实例(参阅实验一、实验三) 四、实验报告内容及要求
按照岩浆岩的鉴定描述方法及要求对下列岩石和薄片进行详细的鉴定描述: 1. 手标本:橄榄辉长岩、辉绿岩或辉绿玢岩、气孔状玄武岩或杏仁状玄武岩。
2. 薄片:橄榄辉长岩
实验三 中性岩类 (2学时)
实验项目编号:01012015
一、目的要求
1、通过观察中性一酸性岩类常见的岩石类型,了解并掌握上述各类岩石的基本矿物共生组合和主要的结构构造。
2、学会鉴定岩石的方法,观察与描述方法。 二、实验内容
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角闪安山岩。 三、实验指导
1.观察与描述方法 (参阅实验一) 2.描述实例:安山岩
岩石具斑状结构,斑晶角闪石具熔蚀、暗化边结构;基质具玻晶交织结构即安山结构。斑晶含量20%,由斜长石(12%)及角闪石(8%)组成。
斑晶斜长石:自形板
岩石学实验
岩石学实验
实验1:用垂直(010)切面上卡纳复合双晶消光角法测定斜长石的牌号。 (1)找到符合条件的切面矿物颗粒
(2)使十字丝与右侧较亮解理缝相平行,记下载物台读数X0
(3)顺时针旋转物台至消光位,记下读数X1;逆时针旋转物台至消光位,记读
下物台数X2,此时该颗粒的消光角@=|X0-X1|+|X0-X2|/2
(4)再顺时针旋转物台45度,此时判断干涉色级序变化,并画出光率体示意图 ( 5 ) 根据(2)测出另一半单体的@1
( 6 ) 据测出的最大角和最小角查表即可知该斜长石的牌号
实验2:辉长岩手标本和薄片的观察,并绘图示之。
手标本的观察:岩石呈灰黑色,全晶质等粒中粒结构,块状构造。由斜长石、辉石、少量橄榄石组成。辉石呈灰色,短柱状,硬度大,解理面呈玻璃光泽,含量75%;斜长石呈白色,板状,两组解理,解理面玻璃光泽,硬度大,含量20%,;橄榄石呈橄榄绿色,块状,无解理,断口玻璃光泽,含量5%;命名为含橄榄石辉岩。 薄片观察:
岩石主要由单斜辉石,斜长石,橄榄石组成。
单斜辉石:无色至淡色,短柱状,正高突起,最高干涉色二级紫红,斜消光,消光角86度,正延性,有双晶;含量:(75%)
基性斜长石:无色,板状,两组解理,解理夹角86度
岩石学实验
一、目的要求
1、通过观察基性类代表性的岩石类型,了解并掌握基性岩的基本矿物共生组合和主要的结构构造;
2、学会独立地鉴定岩石,正确的给岩石定名及编写岩石鉴定报告。 二、实验内容
橄榄辉长岩、辉绿岩、辉绿玢岩、气孔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 三、实验指导
1.观察与描述方法 (参阅实验一) 2.描述实例(参阅实验一、实验三) 四、实验报告内容及要求
按照岩浆岩的鉴定描述方法及要求对下列岩石和薄片进行详细的鉴定描述: 1. 手标本:橄榄辉长岩、辉绿岩或辉绿玢岩、气孔状玄武岩或杏仁状玄武岩。
2. 薄片:橄榄辉长岩
实验三 中性岩类 (2学时)
实验项目编号:01012015
一、目的要求
1、通过观察中性一酸性岩类常见的岩石类型,了解并掌握上述各类岩石的基本矿物共生组合和主要的结构构造。
2、学会鉴定岩石的方法,观察与描述方法。 二、实验内容
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角闪安山岩。 三、实验指导
1.观察与描述方法 (参阅实验一) 2.描述实例:安山岩
岩石具斑状结构,斑晶角闪石具熔蚀、暗化边结构;基质具玻晶交织结构即安山结构。斑晶含量20%,由斜长石(12%)及角闪石(8%)组成。
斑晶斜长石:自形板
岩石学实验指导书
《岩石学》实验指导书
昆明理工大学 《岩石学》实验指导书
编者:吴 静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2005年7月
前 言
由于教学改革,教学时数的大量缩减,仅为原学时数的一半,《岩石学》课程是《晶体光学》、《沉积岩岩石学》、《火成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四门课程的合并,目前没有一本实验指导书能完全将上述内容全部包括,来满足实验课的教学需要。因此为了满足地质专业岩石学实验课教与学的需要,按地质专业岩石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和我系现有实验条件,并参考其它院校的教学经验,编写了这本实验指导书,其目的在于能对学生初学岩石有所帮助,通过实践培养学生掌握岩矿鉴定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指导书主要适用于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四年制本科专业的学生。内容上以室内岩石鉴定的一般工作方法为主(偏光显微镜),为避免与教科书内容重复,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密切配合讲课的基本内客,简明实用的指导思想,编排了31个实验(学时数为62,每个实验学时数为2学时)。实验包括了预习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内客(讲述了观察与描述方法)、作业或实验报告要求。使用时必须参考相应的《晶体光学》、《光性矿物学》、《火成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等教材。实验内容的安排上,可根据具
岩石学实验指导书
《岩石学》实验指导书
昆明理工大学 《岩石学》实验指导书
编者:吴 静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2005年7月
前 言
由于教学改革,教学时数的大量缩减,仅为原学时数的一半,《岩石学》课程是《晶体光学》、《沉积岩岩石学》、《火成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四门课程的合并,目前没有一本实验指导书能完全将上述内容全部包括,来满足实验课的教学需要。因此为了满足地质专业岩石学实验课教与学的需要,按地质专业岩石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和我系现有实验条件,并参考其它院校的教学经验,编写了这本实验指导书,其目的在于能对学生初学岩石有所帮助,通过实践培养学生掌握岩矿鉴定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指导书主要适用于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四年制本科专业的学生。内容上以室内岩石鉴定的一般工作方法为主(偏光显微镜),为避免与教科书内容重复,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密切配合讲课的基本内客,简明实用的指导思想,编排了31个实验(学时数为62,每个实验学时数为2学时)。实验包括了预习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内客(讲述了观察与描述方法)、作业或实验报告要求。使用时必须参考相应的《晶体光学》、《光性矿物学》、《火成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等教材。实验内容的安排上,可根据具
岩石学实验指导书
《岩石学》实验指导书
昆明理工大学 《岩石学》实验指导书
编者:吴 静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2005年7月
前 言
由于教学改革,教学时数的大量缩减,仅为原学时数的一半,《岩石学》课程是《晶体光学》、《沉积岩岩石学》、《火成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四门课程的合并,目前没有一本实验指导书能完全将上述内容全部包括,来满足实验课的教学需要。因此为了满足地质专业岩石学实验课教与学的需要,按地质专业岩石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和我系现有实验条件,并参考其它院校的教学经验,编写了这本实验指导书,其目的在于能对学生初学岩石有所帮助,通过实践培养学生掌握岩矿鉴定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指导书主要适用于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四年制本科专业的学生。内容上以室内岩石鉴定的一般工作方法为主(偏光显微镜),为避免与教科书内容重复,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密切配合讲课的基本内客,简明实用的指导思想,编排了31个实验(学时数为62,每个实验学时数为2学时)。实验包括了预习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内客(讲述了观察与描述方法)、作业或实验报告要求。使用时必须参考相应的《晶体光学》、《光性矿物学》、《火成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等教材。实验内容的安排上,可根据具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最新资料推荐------------------------------------------------------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1、认识光具座,将实验器材按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顺序放置. (将凸透镜放在中间整数的位置上)
2、注意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原因是什么?)
3、将蜡烛火焰与透镜的距离由远及近,即物距由大到小移动.观察成像特点并记录. (注意: 1、尽量多次测量; 2、光屏上的像必须调到最清晰的状态。
) 分析数据,比较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得出成放大、倒立像的条件和缩小、倒立像的条件.成像的特点透镜焦距物距 u (范围)像距 v (范围) 正立、倒立放大、缩小虚像、实像u2f 2f vf 倒立缩小实像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2f uf v2f 倒立放大实像 U=f / 不成像 f=10cm uf / 正立放大虚像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在物距是两倍焦距时成的像不和物体大小相等。
(2)物体在一倍焦距上不能成像的原因。
(3)物
食品化学实验注意事项
食品化学实验相关事项
一、实验室规则
1.每个同学都应该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维护课堂秩序,不迟到,不早退,不大声谈笑。不穿高跟鞋和皮肤暴露较多的衣服。
2.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熟悉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骤,懂得每一操作步骤的意义和了解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否则不能开始实验。
3.实验过程中要听从教师的指导,严肃认真地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并把实验结果和数据及时、如实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文字要简练、准确。完成实验后经教师检查同意,方可离开实验室。
4.实验台面应随时保持整洁,仪器、药品摆放整齐。公用试剂用完后,应立即盖严放回原处。勿使试剂、药品洒在实验台面和地上。实验完毕,仪器洗净放好,将实验台面抹拭干净,才能离开实验室。
5.使用仪器、药品、试剂和各物品必须注意节约。洗涤和使用仪器时,应小心仔细,防止损坏仪器。使用贵重精密仪器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发现故障须立即报告教师,不得擅自动手检修。
6.实验室内严禁吸烟、进食!加热用的电炉应随用随关,严格做到:人在炉火在,人走炉火关。乙醇、丙酮、乙醚等易燃品不能直接加热,并要远离火源操作和放置。实验完毕,应立即拨去电炉开关和关好水笼头,拉下电闸。离开实验室以前应认真、负责地进行检查水电,严防发生安全
岩石学复习重点
复习大全
岩石:天然形成的、由矿物或类似矿物的物质组成的固体集合体。
岩浆:形成于上地幔或地壳深部的高温、粘稠熔融体,以硅酸盐成分为主,含有挥发分及少量固体。
岩浆的基本特点:具一定的化学组成、高温、具有流动性。 岩浆的粘度 影响岩浆粘度的因素:岩浆的成分、结构、温度、压力及所含的挥发分等
里特曼(组合)指数(δ)δ= (K2O+Na2O)2/(SiO2 – 43)(wt%) 钙碱性岩:δ< 3.3、碱性岩:δ= 3.3~9、过碱性岩:δ> 9 硅铝矿物(浅色矿物):矿物中SiO2与Al2O3的含量较高,不含FeO和MgO,包括石英类、长石类及似长石类。
镁铁矿物(暗色矿物):矿物中FeO、MgO的含量较高,包括橄榄石类、辉石类、角闪石类及黑云母类。
色率:暗色矿物在火成岩中的含量(体积百分数)。火成岩鉴定和分类重要标志之一。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色率↓。 主要矿物:指岩石中含量多并在确定岩石大类名称起主要作用得矿物 次要矿物:指岩石中含量次于主要矿物的矿物
副矿物:岩石中含量很少,通常不到1%,他们不参与命名、 岩浆岩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或玻璃质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晶体形态、自形程度之间的关系。
结晶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