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行程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行程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行程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行程问题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3
【bwwdw.com - 博文网】

教 学 设 计

设计时间: 计划课时: 1 执行时间: 课题 范例 2、行程问题(二) 教材 本内容包括二个知识点:相向的行程问题和相背的行程问题。首教材 先以有趣的童话故事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以学生的问简析 题为素材,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并进一步深入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 教 学 目 标 3.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学会解决稍复杂的行程问题。 与 重 难 点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 技 能 目 标 知 识 目 标 1、使学生进一步分析出行程问题中的各种“量”。 2、使学生对有关的行程问题进行归类,进一步加深对行程问题的了解。 1、进一步领悟解决行程问题的一般步骤。 2、培养学生达到能熟练的应用行程问题的三个公式来解决数学问题。 1.通过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对学生进行上进教育,体验数学现象存在于生活。 设 计 理 念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过 程 以知识引入,复习、讨论和探究、解决等几个步骤进行,循序渐进学习知识,借助多媒体直观教学,积极开展小组活动,采用探究的学习方式。 2、行程问题(二) 速度 × 时间 = 路程 路程

《行程问题》实践、反思、感悟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3
【bwwdw.com - 博文网】

《行程问题》实践、反思、感悟

——五年级组数学教研课纪实

顺德区大良街道环城小学 伍丽萍 曾少妹 曾健炫

本学期,我们级组上了一节”行程问题”的公开课,上课前,我们进行了试教,根据试教的效果,我们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一番修改。这次公开课,我们对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对如何运用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尝试,在此希望与老师们分享我们的经验并能引起老师们的共鸣。

课本准备题:张华家距李诚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走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走60米,李诚每分走70米。

线段图

390米

60米

60米

70米

70米

下面上他们两个人走的时间和路程的变化程况表。请你完成下表。 走的时间 张华走的路程 李诚走的路程 两人所走路程现在两人的距的和 1分 2分 3分 60米 70米 离 出发3分钟后两人的距离变成了多少,两人所走的路程与两家这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例题: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小强每分钟走65米,小丽每分钟走70米,经过4分钟,两人 学校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65米

70米

小强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3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植树问题 教学设计与反思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丁贵才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 第117—118页。 二、教材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知道 “植树问题”的三种不同的情况,理解与掌握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

2.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经历观察、比较、发现、概况等数学活动,培 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感悟化繁为简、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3.能运用规律或研究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 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规律的获得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所学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理解间隔数 与棵数之间的关系;解决与植树问题具有相同数学模型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学习单、多媒体课件、小树和小路模型。 六、 教学过程: (一) 问题导入:

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让学生猜一猜:这会是什么呢?

教师组织学生认识手中的间隔,并认识它们存在的规律“间隔数+1” (二)探究新知: 1.队列问

小学奥数流水行程问题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3
【bwwdw.com - 博文网】

小学奥数流水行程问题

教学设计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流水行程问题教学设计

本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为例题讲解、答疑激趣、归纳算理、布置课后作业;第二课时为习题讲解,反思总结。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行船、流水问题的基本规律,能理清水速、船速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经历应用问题的解决,掌握流水行程问题的基本解决方法和步骤,学会用画图等方法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问题解决的步骤,加强逻辑能力和思维水平,增加学生思维的挑战,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船速、水速和顺水、逆水的等量关系式

教学难点:理解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展示例题,指出关键

已知一艘轮船顺水行48千米需4小时,逆水行48千米需6小时.现在轮船从上游A港到下游B港.已知两港间的水路长为72千米,开船时一旅客从窗口扔到水里一块木板,问船到B港时,木块离B港还有多远

1、理解信息。请学生从中找出关键词和所了解到的信息,说说如何理解

2、集思广益。根据你了解到的信息,如何解决现在的问题

3、教师展示思路:

分析:顺水行速度为:48÷4=12(千米),逆水行速度为:48÷6=8(千米).

因为顺水速度是比船的

行程问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3
【bwwdw.com - 博文网】

行程

基本题型

1、(郑州中学)走同一段路,甲用5小时,乙用4小时,甲和乙的速度比是( )

411A.5:4 B.4:5 C.1: D.:

5452、(一中)甲.乙两地相距6千米,小王从甲地步行去乙地,前一半时间每分钟行80米,后一半时间每分钟行70米,他行后一半路程用了____分钟。

(东分)小明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了一圈,前一半时间里,他每秒跑5米,后一半时间里,他每秒跑3米,他跑后半圈路程用了 秒。

3、(外本)小丽从家去学校,如果每分钟走60米,则要迟到5分钟,如果每分钟走90米,则能提前4分钟,设小丽家到学校的距离为X米,则可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 ) 4、(外本)某航空公司开辟飞越北京的新航线后,北京至美国城市底特律的航线,

单程可节省4小时,一飞行员驾机以每小时830千米的速度从北京出发沿旧航线飞至底特律,又沿新航线飞回北京,发现此次航行飞行总时间为24小时,问新航线有多少千米?

5.(57中)小明每天早晨6:50从家出发,7:20到校。老师要求他明天提早6分钟到校。如果小明明天

行程问题(追及问题)专题训练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3
【bwwdw.com - 博文网】

行程问题(追及问题)专题训练

知识梳理:

1、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所涉及的追及、相遇、相撞的问题,通常归为追及问题。

2、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 速度差=追及路程÷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路程÷速度差

3、“追及路程”是指在相同的时间内两个运动物体速度快的比速度慢的多行的路程;“追及时间”是指速度快的物体从出发到追上速度慢的物体所经历的时间。

例题精讲:

1、哥哥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从学校步行回家,12分钟后弟弟从学校出来骑车追哥哥,结果在距学校800米处追上哥哥。求弟弟骑车的速度。

分析:当弟弟追上哥哥时,距学校800米。这800米是哥哥两次所行路程的和,一次是12分钟内行的路程,另一次是弟弟从出发到追上哥哥所用时间内(追及时间)哥哥行的路程。 解:解答:弟弟追上哥哥的时间(追及时间) (800-12×50)÷50 =(800-600)÷50 =200÷50 =4(分) 弟弟的速度 800÷4=200(米) 答:弟弟骑车每分钟行200米

2、两辆汽车从甲地运送货

行程问题(追及问题)专题训练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3
【bwwdw.com - 博文网】

行程问题(追及问题)专题训练

知识梳理:

1、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所涉及的追及、相遇、相撞的问题,通常归为追及问题。

2、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 速度差=追及路程÷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路程÷速度差

3、“追及路程”是指在相同的时间内两个运动物体速度快的比速度慢的多行的路程;“追及时间”是指速度快的物体从出发到追上速度慢的物体所经历的时间。

例题精讲:

1、哥哥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从学校步行回家,12分钟后弟弟从学校出来骑车追哥哥,结果在距学校800米处追上哥哥。求弟弟骑车的速度。

分析:当弟弟追上哥哥时,距学校800米。这800米是哥哥两次所行路程的和,一次是12分钟内行的路程,另一次是弟弟从出发到追上哥哥所用时间内(追及时间)哥哥行的路程。 解:解答:弟弟追上哥哥的时间(追及时间) (800-12×50)÷50 =(800-600)÷50 =200÷50 =4(分) 弟弟的速度 800÷4=200(米) 答:弟弟骑车每分钟行200米

2、两辆汽车从甲地运送货

《观潮》教学设计及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3
【bwwdw.com - 博文网】

《观潮》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年级下册

汤 河 学 校

陆 淼 2012.3

一、教材特点分析

《观潮》这篇课文介绍了农历八月十八举世文明的钱塘江大潮,结构清楚,层次分明,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记叙文。文章一开头,即以“天下奇观”四字统领全文,接着围绕“奇”字,用三个逻辑段介绍了观潮的过程,表达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奇”,既是文章的主线,又是文章的中心。

潮来之前,“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作者通过对江边远、近景物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宁静的气氛,目的在于同大潮到来时排山倒海的气势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侧面突出了一个“奇“字。这段,作者还通过“人山人海”的人潮,及观潮人“昂首东望,等着,盼着”的急切心情的描写为大潮的到来创设了一种特有的情境,进一步从侧面突出了一个“奇”字。

潮来之时就更“奇”了。这一段作者根据细心观察,把潮水由远及近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交织在一起描写,非常具体形象地记叙了潮来之时的情景。我们可以从作者抓住描写的两个方面来体会潮水之“奇”。声这方面,作者三处

教育教学设计及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3
【bwwdw.com - 博文网】

在Word中创建表格

长春市第157中学陈亮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Word的制表功能。

2.使学生熟练掌握在Word中绘制简单的表格。

3.使学生掌握表格的编辑。

学生分析:经过第上周的基础练习,学生对于word都的基本操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但是还不能够运用自如,对于表格的插入和使用还不太熟

悉,通过本节课的习例,以任务驱动学习,进一步掌握办软件的作用与功

能。

创新点:在按照任务要求完成任务的同时,寻找不同的方法,以及出一种或几种完成任务的方法中的效率高、效果好的方法。

德育点: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空白点:让学生自己探索完成一定的任务,自己学习,发现规律,培养他们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1.绘制简单的表格。

2.表格的编辑。

教学难点:表格的编辑。

教学地点及教具:地点:教室

教具:教学软件、计算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同学们,请问这节是什么课?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展示课程表,及其它类型的各种表格,可见表格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广泛。

展示一份简单的自我介绍(文字版和表格版)提问:这两种介绍方式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总结:表格形式的介绍更清晰明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见到各种表格如:课

行程问题 - 相遇问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13
【bwwdw.com - 博文网】

行程问题——相遇问题

1、客、货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55千米,货车每小时比客车慢 5千米,经过6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120米,比乙每分钟快40米,行 了50分钟,两人相遇后又相距30米,求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

3、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120米,比乙每分钟快40米,行了50分钟,两人相距30米,求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

4、客、货两车从相距840千米的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72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8千米,相遇时谁行的路程多?多多少千米?

5、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两车从相距15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背而行,行了多长时间两人相距495千米?

6、甲每小时行12千米,乙每小时行8千米,甲自南庄向北庄,同时乙自北庄向南庄,经过5小时后面两人相距103千米,南北两庄相距多少千米?

7、A、B两站相距456千米,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2千米,两车先后从两站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客车行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