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考试试卷及答案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考试试卷及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考试试卷及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考试试卷及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
2014年衢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讲义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
衢州市人事考试办公室
1
目 录
第一章: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 第二章:低碳与标准 第三章:低碳经济与技术第四章:低碳生活 2
第一章: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1、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
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将天气和气候混淆使用,实际上两者是不同的。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阴、晴、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至数百年以上)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通常用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与该平均值的离差值(气象上称“距平值”)来表示。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根据。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除在类似时期内所观察的气候的自然变迁之外,由于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大气的组成而造成的气候的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和离差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一起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离差值越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气候系统包括大气圈、冰雪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的整体及其相互作用。气候变化包括地球历史上发生的各种或冷或热的变化。全球变暖问题是指大气成分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考试题
1、()是中国促进低碳转型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政策手段。
A、规划引导
B、法律手段
C、市场途径
D、经济激励
2、 广义的()则包括在能源的生产及其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和污染物零排放或排放很少的能源,如天然气、清洁煤等。
A、化石能源
B、绿色能源
C、可再生能源
D、替代能源
3、低碳经济理念是在()的背景下产生的。
A、经济危机
B、气候变化
C、全球合作
D、知识经济
4、发达国家中,()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美国
B、日本
C、挪威
D、英国
5、 基于配额的碳金融市场,其市场原理是:()
A、资金—交易
B、限额—交易
C、商品—交易
D、基准—交易
6、 1962年,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所撰写的()的出版,拉开了”生态学”的序幕。
A、《增长的极限》
B、《21世纪议程》
C、《我们共同的未来》
D、《寂静的春天》
7、主要的化石能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题目及参考答案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题目及参考答案 必答题:
1.低碳经济的目标是(B)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1—16 A 杜绝温室气体排放 B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C降低有毒气体排放 2.低碳经济的产生主要与(B)有关 A 局部地区气候变化
B 世界各国对全球气候变化认识和行动 C 热带雨林锐减,工业发展迅速
3.温室效应指的是由(B)引起的全球的平均气温逐渐升高的现象。 A 火山爆发 B 人类活动 C 太阳辐射增强 4.温室气体最主要的是(A)
A 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 C 臭氧 5.低碳经济的发展最主要的是(C) A 美国 B 德国 C 英国
6.目前普遍认为低碳经济是“低能耗、(A)低排放”的模式 A 高能效 B 高标准 C 低效率
7.低碳经济应当包括(C)碳汇与()碳源两个放面 A 增加,增加 B 减少 ,减少 C 增加,减少
9.环境是有一定的自净能力的,下列哪一项不能提高该区域的大气自净能力(B) A 绿化植树 B 修建高大楼房 C 鼓励居民门前绿化
10.全球变暖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 图文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08级地理科学
邢婉 1256408067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邢婉
东北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08级地理科学
摘 要:“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而且意味着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低碳经济”仅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是不够的,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实现减排的目的.而“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约、俭朴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低碳经济 低碳生活 可持续发展 低碳利益 正 文
从公元1956年,两位地球科学家Roger Revelle和Hans Suess在加州海洋学会中指出,测量大气与海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可知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开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点开始逐渐移动到工业排碳量上。
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缔约方第15次会议——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尽管人们对此充满热情并呼吁尽早达成正式的合约,在各国为本国利益的激烈争辩下,依然没有得出任何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文,仅在匆
低碳经济考试答案
第一篇:低碳经济考试答案
低碳经济考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第1题: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有()。
A:政策支持 B:法律保障 C:节能减排经验 D:技术低
第2题: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 )选择。
A:形式 B:对象 C:地点 D:时间
第3题: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没有( )。
A: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
B: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
C:强调中国在全球化之下的分工以及对全球所做的贡献 D:政治和外交层面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第4题:()是低碳消费品的提供主体,是联系低碳生产性消费和低碳非生产性消费的桥梁。
A:消费者 B:企业 C:政府 D:社会
第5题:虽然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一次能源生产的2/3仍然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
第6题:( )臭氧层耗损也很明显。
A:东极 B:西极 C:南极 D:北极
第7题:离差值增大,表明候变化敏感性也(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未知
第8题:我国能耗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倍。
A:0.5 B:2.2 C:8 D:10
第9题:近百年来极冰的大量融化,使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绿色生活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绿色生活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目前面对日益恶化的气候现象,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为不利影响可能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现今低碳经济成为热点问题,应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内外因的综合作用力,正推动着我国走向低碳经济的时代。今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中国的主题就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作为中国公民和地球村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肩负起应有的责任与使命,共建我们的绿色家园!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极端天气、海啸、地震、温室效应等自然灾害频发的高度重视,各国纷纷出台各项政策,加大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无疑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机遇。从我国政策趋势看,政府各部门对新能源发展已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势在必行。我们西科大学生也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低碳,为中国,出点绵力。
1、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进入21世纪后,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经济模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新世纪,英国成为全球低碳经济的积极倡导者和先行者,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及答案
1.实施低碳营销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产品营销模式
B、市场营销模式
C、绿色营销模式
D、持续营销模式
2.()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500多人死亡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
3.()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
A、保护环境
B、人口众多
C、发展科技
D、计划生育
4.低碳技术创新的主体是()
A、政府
B、企业
C、公众
D、外资
5.近百年来极冰的大量融化,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了()
√
A、10-20厘米
B、20-30厘米
C、30-40厘米
D、40-50厘米
6.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支持和保障的是()
√
A、外在动力
B、内在动力
C、附加动力
D、源动力
7.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
A、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失衡与悖逆
B、过度开发
C、人口太多
D、污染严重
8.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对全国900多个气象站测算,陆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地区
√
A、北部
B、中部
C、南部
D、东部
9.中国于()加入了《蒙特利尔议定书》。
√
A、1992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5年
10.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应遵循路径不正确的是()
√
A、能源技术进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B、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C、仅发展经济
D、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11.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 习题及答案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
一.单选题(红色标记为正确答案)
1、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是( A ) A、上海 B、北京 C、杭州 D、成都
2、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A )。 A、美国 B、日本 C、挪威 D、英国
3、在使用生物乙醇减排方面( C )走在了世界前列。 A、印度 B、中国 C、巴西 D、南非
4、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 C )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A、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 B、资源环境产权制度 C、绿色政绩考核制度 D、碳排放考核
5、2007年中国全国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减少了( C ) A、6.50% B、7.50% C、8.70% D、10%
6、低碳经济理念是在( B )的背景下产生的。 A、经济危机
B、气候变化 C、全球合作 D、知识经济 7、( B )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A、产业规模 B、科技进步 C、绿色革命 D、节能减排
8、中国在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 A )年下降40%-45%的承诺。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及答案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
A.天气
B.气候
C.气温
D.水汽
2.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C.氯氟烃类化学物质
D.化肥农药等物质
3.从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 )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4.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
A.京都会议
B.巴厘岛会议
C.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D.坎昆会议
5.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
A.低碳革命
B.绿色革命
C.科技革命
D.产业革命
6.中国在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 )年下降40%-45%的承诺。
A.2005
B.2006
C.2007
D.2008
7.“恒温消费”, 即消费过程中
A.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
B.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经济
C.温
低碳经济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篇:低碳经济考试题及答案
低碳经济考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 1
二、选择题 ............................................................................................................................... 4
三、多项选择题 ....................................................................................................................... 8
一、判断题
1. 气候变化问题是科学问题而非政治问题。正确
错误
2. 气候变化公约下的节能减排是指能够被论证“可测性”和“额外性”的节能,而减排是公针对温室气体,而非硫、氮等污染气体的减排。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