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竞赛试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竞赛试题”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九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竞赛试题”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九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竞赛试题”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九年级数学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数学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一、压轴题
1.如图①,A(﹣5,0),OA=OC,点B、
C关于原点对称,点B(a,a+1)(a>0).(1)求B、C坐标;
(2)求证:BA⊥AC;
(3)如图②,将点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α度(0°<α<180°),得到点D,连接DC,问:∠BDC的角平分线DE,是否过一定点?若是,请求出该点的坐标;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2.已知,如图1,⊙O是四边形ABCD的外接圆,连接OC交对角线BD于点F,延长AO 交BD于点E,OE=OF.
(1)求证:BE=FD;
(2)如图2,若∠EOF=90°,BE=EF,⊙O的半径25
AO=ABCD的面积;(3)如图3,若AD=BC;
①求证:22
?
AB CD BC BD
+=;②若2
?12
AB CD AO
==,直接写出CD 的长.
3.数学概念
若点P在ABC
?的内部,且APB
∠、BPC
∠和CPA
∠中有两个角相等,则称P是ABC
?的“等角点”,特别地,若这三个角都相等,则称P是ABC
?的“强等角点”.
理解概念
(1)若点P是ABC
?的等角点,且100
APB
∠=,则BPC
∠的度数是.
(2)已知点D在ABC
?的外部,且与点A在BC的异侧,并满足
180
BDC BAC
∠+∠<,作BCD
?的外接
八年级数学上册竞赛试题
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竞赛试题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入下表中)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如图1.△ABC≌△AEF,AB=AE,∠B=∠E,则在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AC=AF B、∠FAB=∠EAB C、EF=BC D、∠EAB=∠FAC
BFCEAAOFEDCB1题图 2题图
2. 如图2,已知AB∥CD,AD∥BC,AC与BD交于O,AE⊥BD于E,CF⊥BD于F,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
A、5对 B、6对 C、7对 D、8对
3.在△ABC和?A?B?C?中, AB?A?B?,?B??B?,补充条件后仍不一定能保证
?ABC≌?A?B?C?,则补充的条件是( )
A、BC?B?C? B、?A??A? C、AC?A?C? D、?C??C? 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40厘米,以一边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它的周长是45厘米,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
羊祜学校 和艳芳
一.选择题(60分)
1.(2013温州)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DE∥BC,已知AE=6,
,则EC的长是( ) A.4.5 B.8
C.10.5 D.14
,则S△
2.(2013台州)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且
ADE:S
四边形BCED
的值为( )A.1: B.1:2 C.1:3 D.1:4
1题图 2题图 3题图
3.(2013湖州)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把矩形沿直线AC折叠,点B落在点E处,连接DE.若DE:AC=3:5,则A.
B.
C.
D.
B.正方形与
的值为( )
4.(2013莆田)下列四组图形中,一定相似的是( )A.正方形与矩形 菱形 C.菱形与菱形 D.正五边形与正五边形 5.三角形在正方形网格纸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tanα的值是( )
A. B. C.
D.
6.(2013重庆市)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
九年级数学竞赛试题2015.12
万佛湖中心校2015年秋学期七年级数学竞赛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如果m是大于1的偶数,那么m一定小于它的( )
A.相反数 B.倒数 C.绝对值 D.平方
2.当x=﹣2时,ax3+bx﹣7的值为9,则当x=2时,ax3+bx﹣7的值是( ) A.﹣23 B.﹣17 C.23 D.17 3. x是任意有理数,则2|x|+x的值( ) A.大于零 B.不大于零 C.小于零 D.不小于零 4.在﹣0.1428中用数字3替换其中的一个非0数码后,使所得的数最大,则被替换的数字是( ) A.1 B.2 C.4 D.8
5.有理数a,b,c的大小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中一定成立的是( )
A.a+b+c>0 B.|a﹣c|=|a|+c C.c>|a+b| D.|b﹣c|=|c﹣a| 6.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对折5次后,得到的图形面积是( )
A.0.03125 B.0.0625 C.0.125 D.0.25
2014=( ) 7.计算:(﹣4)2013×(﹣0.25)
2013九年级数学竞赛试题
九 年 级 数 学 试 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一同学根据下表,作了四个推测: x 1 x?22? 3 x①2?lO 1.2 100 1000 10000 1.02 1.002 1.0002 ? x?2x?2?x?0?的值随着x的增大越来越小; ②2??x?0?的值有可能等于1; xxx?2x?2③2?④2? ?x?0?的值随着x的增大越来越接近于1;?x?0?的值最大值是3.
xx 则推测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3个 D. 4个
2、如图,西安路与南京路平行,并且与八一街垂直,曙光路与环城路垂直。如果小明站在南京路与八一街的交叉口,准备去书店,按图中的街道行走,最近的路程约为( ) A 500m B 525 m C 575 m D 625 m 3、如图,在⊙O中,CD?DA?AB,给出下列三个结论:
第3题图
(1)DC=AB;(2)AO⊥BD;(3)当∠BDC=30°时,∠DAB=8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4、已知非
2012 - 2013年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
2012——2013年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
一、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估算24?3的值 ( ) A.在5和6之间 B.在6和7之间 C.在7和8之间 D.在8和9之间
2.如图,在纸上剪下一个圆形和一个扇形的纸片,使之恰好能围成一个圆锥模
型,若圆的半径为r,扇形的半径为R,扇形的圆心角等于120°,则r与R之间的关系是 ( ) A.R=2r B.R=r C.R=3r D.R=4r 3.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22?32?2?3?5
(B)32?53?(3?5)2?3
(第2题图)
11(C)(?4)?(?9)?4?9 (D)4?2
224.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的图形是 ( )
(A)
(B)
(C)
(D)
5.如图所示的向日葵图案是用等分圆周画出的,则⊙O与半圆P
的半径的比为 ( )
(A)5﹕3 (B)4﹕1 (C)3﹕1 (D)2﹕1 6.从3,4,5中任意抽取2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则这个数恰好是奇数的概率为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竞赛试题1
2013秋五年级数学
竞 赛 试 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45分)
1、40.8÷1.32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2、甲、乙两数的和是145.2,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等于乙数,甲数是( )。
3、用2、5、4、8这四个数字组成两个两位数,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最大是
( ),最小是( )。
4、5÷7化成循环小数后,小数点后面第1995位上的数字是( )。
5、用4、5、6三张卡片上的数字组成6个三位数,它们的和是( )。
6、两个自然数的和是20,差是8,那么这两个自然数的积是( )。
7、在200位学生中,至少有( )人在同一个月过生日。
8、等差数列的第二项是2.8,第三项是3.1,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5项是( )。
9、数列1,5,14,30,55,91,……中的第12个数是( )。
10、三角形的底边和高都扩大3倍,则三角形的面积( )。
11、 在□里填上同一个数,使等式成立。(15×□-60)÷3 = □
12
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圆
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圆的认识(一)(第2-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圆,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圆及其特征,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
画圆,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纸圆、剪刀、线绳、尺、圆规、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㈠、初步感受圆的特征
1.引入: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请大家回忆一下,你们都已经认识了那些平面图形? 课件呈现一张圆的图形。
提问:圆,大家认识吗?圆和上面的这些图形有什么不一样? (圆的边是弯曲的,其它的图形的边是直直的) 2.小结: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板书:曲线图形)其它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 3.举例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形的?
课件呈现一些圆形物体图片,让学生指出圆在物体的那个部位。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总体来看比较好,但是优生面不广,尖子不尖。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担任九(3、8)班的数学教学任务,总体上说,良莠不齐,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差一点的学生来说,有些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在以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学习好高鹜远、心浮气躁,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还需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有些学生不具有或不够重视,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三、教材重难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总体来看比较好,但是优生面不广,尖子不尖。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担任九(3、8)班的数学教学任务,总体上说,良莠不齐,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差一点的学生来说,有些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在以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学习好高鹜远、心浮气躁,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还需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有些学生不具有或不够重视,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三、教材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