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佛尔酮二胺的胺值
“异佛尔酮二胺的胺值”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异佛尔酮二胺的胺值”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异佛尔酮二胺的胺值”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异佛尔酮二胺
异佛尔酮二胺(IPDA)的改性和应用
更新时间:2009-05-18
异佛尔酮二胺(IPDA)的改性和应用
环氧树脂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的热固性树脂,由于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电器绝缘性,耐腐蚀性,粘接性及较高的机械强度,并与固化剂,改性剂以及各种添加剂等通过科学的配合,能组成的配方变化多样,所以它能够解决各种实际应用课题,在涂料、化工防腐、胶粘剂、电子电器绝缘材料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清洁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各领域装饰性要求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具有使用方便,性能优,装饰功能强、绝缘性好的胺类固化剂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开发和使用。
常用的胺类固化剂包括直链脂肪胺,聚酰胺,脂环胺,芳香胺等,而其中脂环胺由于具有低色泽、低粘度、高强度、耐候性、耐化学性能好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特别在电子灌封、环氧树脂地坪,饰品等领域。随着脂环胺异佛尔酮二胺(IPDA)原料的相对容易取得,价格的下调,使得国内该领域用量不断增加,对脂环胺类固化剂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其改性脂环胺类固化剂的进口量也越来越大,如:美国气体化学的ANC1618,日本三和I-544,台湾ACR产H-3895等。根据市场的发展和需要,我们无锡
胺碘酮
胺碘酮 静脉炎 护理
原因分析
1.1药物刺激性较由于盐酸胺碘酮本身PH值偏酸性,静脉应用对局部血管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超过了血管缓冲的应激能力,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代谢及渗透压改变,影响血管内膜正常代谢和功能,从而容易发生静脉炎。 二注射部位的选择与静脉炎的关系
2.1首选中心静脉给药,由于中心静脉血管管径粗,药液泵入后,很快被血液稀释,大大降低了药液对血管内皮的刺激及损伤,可有效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2选择通过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时,选择上肢静脉,宜选择管径粗直、周围皮肤无红、肿、热、痛的上肢静脉给药,单独开放一条静脉通路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1]。不宜选择下肢静脉给药,因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药液在血管内停留的时间长,更易形成静脉炎。老年患者静脉瓣功能减退,使用时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因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药液在血管内停留的时间长,更易形成静脉炎。老年患者静脉瓣功能减退,使用时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 三 药液外渗
3.1药液外渗对血管壁有伤害,容易引起静脉炎,加上胺碘酮有刺激性更增加了发生静脉炎的可能。引起药液外渗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3.1.1护理人员技术不熟练,多次穿刺损伤静脉,可造成药液外渗
3.1.2输液过程中针
色胺酮的合成
色胺酮的合成
摘要:色胺酮属于吲哚喹唑啉类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症等药用价值。色胺酮的来源很多,可以直接从生物体中提取,也可以在实验室中人工合成。本文以吲哚醌和靛红酸酐作为原料,以较为安全、毒性小的方法合成了色胺酮。
关键词:色胺酮 吲哚醌 羟亚胺基乙酰苯胺 靛红酸酐 合成
0 引言
色胺酮(Tryptanthrin)是一种吲哚喹唑啉类生物碱,为黄色针状晶体[1],其化学结构为
其天然产物主要存在与马蓝(Strobilanthes cusia)、蓼蓝(Polygonum tinctorum Lour)、菘蓝(Isatis Einetorial)等产蓝植物中,schindler等[2]从解脂假丝酵母(Candida lipolytica)培养物中分离出色胺酮。近年来,人们通过实验发现了许多人工合成色胺酮的方法。
1915年Friedlander采用KMnO4溶液处理吲哚醌(Isatin)合成出了色胺酮,但产率较低
Zeide[4]等人用2-氯苯甲酸和2-氨基喹啉做原料,经过亲和取代和关环过程得到中间体,再用CrO3氧化得到色胺酮。
随着合成方法的发展,合成色胺酮的主要路线是一吲哚醌作为起始原料,与靛红酸酐等其他原料发
胺 值 测 量
胺 值 测 量
一、试剂
0.1 mol/L高氯酸的醋酸溶液:称取14.5 g高氯酸,用滴管边搅拌边滴加入1000mL冰醋酸中,充分混匀。滴定前用邻苯二甲酸氢钾醋酸溶液标定。
1.5 mol/L乙酰丙酮的DMF溶液:将15 mL 的乙酰丙酮溶解在90 mL DMF中。
0.5 mol/L 氢氧化钾的异丙醇溶液:将15 g 氢氧化钾加入到500 mL 异丙醇中,充分溶解,并将溶液暴露在二氧化碳充足的空气中若干天,转移上方清夜用于滴定。滴定前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水溶液标定。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 二、实验步骤 2.1 总胺 V1
准确称取0.3 g 左右的样品,加入24 mL 冰醋酸、6 mL乙腈,溶解后,用高氯酸溶液进行电位滴定。
其计算公式: 56.1*V1*C1/M 2.2 叔胺 V2
准确称取0.3 g 左右的样品,加入15 mL 冰醋酸,溶解后加入15 mL 乙酸酐,室温下反应30 min。再加入10 mL冰醋酸、5 mL 乙腈,用高氯酸溶液进行电位滴定。
其计算公式: 56.1*V2*C1/M 2.3 伯胺 2.3.1 空白 V3
准确量取5 mL 1.5 mol/L乙酰丙酮的DMF溶液,加入30 mL DMF、5 mL
胺碘酮应用指南解读
胺碘酮应用指南解读
胺碘酮(amiodarone AM) 1962年在比利时合成,早年作为冠状动脉扩张剂,用于心绞痛治疗,但它能延长QT间期,具抗心律失常作用。上世纪70年代初Rosenbaum等将其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AAD),开始在欧洲和南美应用,直到1985年美国FDA才批准用于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心房颤动(AF)心房扑动(AFL)也是共识的适应证。
1 为何要制订AM的应用指南
胺碘酮作为AAD应用已30余年,为何现在要制订应用指南呢?AM现在是全球应用最广的AAD,到1998年它的处方已占了抗心律失常药物处方的24.1%,其中欧洲和北美分别占34.8%、32.8%,拉丁美洲占73.8%,亚洲国家较少。它心脏副作用很小,抗心律失常范围广,但心外副作用较多,因此必需规范它的使用方法和适应证。在2000年[1]、2003年[2]分别有二个应用指南问世。我国应用胺碘酮也已25年余,也积累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在应用上也有一些共识,因此在2004年我们参阅国外的经验,制订了我国AM的应用指南[3]。
2 AM的药代动力学
要正确地应用AM,必需对其药代动力学有所了解,AM是含碘苯呋喃衍生物,200mg的AM含碘量74.7mg,它是高度脂溶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以期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对我院在2009年4月—2011年9月期间治疗的心律失常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过程中,显效的46例(占69.7%),有效的15例(占22.7%),无效的5例(占7.6%),总有效率为92.4%。胺碘酮能明显降低心律失常者的心率,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能够
P C P S pe e 0 2,Vo,2 No 9 J C VD e tmb r2 1 l 0 .
短篇论著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董作来【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疗效,以期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对我 床院在 2 0 0 9年 4月_2 1年 9月期间治疗的心律失常 6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01 6例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过程
中,显效的 4 6例 ( 9 7,有效的 l占6 .%) 5例 ( 2 7,无效的 5例 ( 76 )占2 .%)占 .%,总有效率为 9 .%。胺碘酮能 24明显降低心律失常者的心率,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心律失常患者病情。对心律失常有显著的控制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以期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对我院在2009年4月—2011年9月期间治疗的心律失常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过程中,显效的46例(占69.7%),有效的15例(占22.7%),无效的5例(占7.6%),总有效率为92.4%。胺碘酮能明显降低心律失常者的心率,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能够
P C P S pe e 0 2,Vo,2 No 9 J C VD e tmb r2 1 l 0 .
短篇论著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董作来【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疗效,以期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对我 床院在 2 0 0 9年 4月_2 1年 9月期间治疗的心律失常 6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01 6例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过程
中,显效的 4 6例 ( 9 7,有效的 l占6 .%) 5例 ( 2 7,无效的 5例 ( 76 )占2 .%)占 .%,总有效率为 9 .%。胺碘酮能 24明显降低心律失常者的心率,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心律失常患者病情。对心律失常有显著的控制
二乙烯三胺
基础化学品、应用化学品
官网:www.behoochem.com
二乙烯三胺
南京北化化工供应二乙烯三胺,相关问题可以咨询我们。二乙烯三胺是黄色具有吸湿性的透明粘稠液体,有刺激性氨臭,可燃,呈强碱性。本品具有仲胺的反应性,易与多种化合物起反应,其衍生物有广泛的用途。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二乙烯三胺溶于水、丙酮、苯、乙醇、甲醇等,难溶于正庚烷,对铜及其合金有腐蚀性。
理化常数
中文名称:二亚乙基三胺 英文缩写:DETA
别 名:二乙撑三胺;二乙烯三胺
分子式: C4H13N3;H2NCH2CH2NHCH2CH2NH2 InChI=1/C4H13N3/c5-1-3-7-4-2-6/h7H,1-6H2[1]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黄色透明液体,略有氨的气味
供应各类基础化学品、应用化学品,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拨打右侧电话联系我们
基础化学品、应用化学品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
【中文标题】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
【制订者】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委员会
【出处】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第18卷第6期
【中文正文】
胺碘酮(amiodarone)用作抗心律失常药物已30余年,它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地位褒贬不一;但自上世纪90年代后,该药的地位逐渐被多项临床试验所确立,在美国和欧洲占抗心律失常药物处方的1/3,在拉美占70%左右,已成为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成员。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应用胺碘酮以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临床用药方法还有不规范之处。故此制订本指南,以供临床应用参考。
1 胺碘酮的药理作用
胺碘酮是多通道阻断剂,可表现出Ⅰ~Ⅳ类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作用。包括:①轻度阻断钠通道,作用于通道失活态,特点是心率快时阻断作用强,但没有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所特有
的促心律失常作用。②阻断钾通道,胺碘酮可同时抑制慢、快成分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s、IKr),特别是开放状态的IKs。一般的钾通道阻断剂多作用于IKr,IKr是心动过缓时的主要复极电流,因此该通道的阻断剂表现出逆使用依赖(reverse u
丁胺
丁胺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 丁胺;正丁胺;1-氨基丁烷 化学品英文名 n-butylamine;1-aminobutane 分子式 C4H11N 相对分子质量 73.16 (2)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 浓度 CAS NO. 正丁胺 109-73-9 (3)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3.2类 中闪点液体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后引起咳嗽、呼吸困难、胸痛、肺水肿、昏迷。对眼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甚至引起灼伤。口服刺激和腐蚀消化道。
环境危害 对水生生物有毒性
燃爆危险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min。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
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 饮水,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