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特性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特性”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特性”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特性”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他砂小学王小芳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P60-61《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3、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正迁移。
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18人。本班的每个学生都活泼可爱,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但是有部分的同学的数学基础较差,后进生占40%。他们不仅计算能力差,空间想象能力也差。因此为了上好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另外我还精心制作了一些教具,来进行直观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进一步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教学难点:三角形的高的确定及画法。
教具学具:课件、小棒若干根、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师:为了表达方便,我们通常用一些大写字母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课件演示)这个三角形就可以读作三角形ABC(齐读一遍)。请给你画的三角形的顶点处也标上你喜欢的大写字母。(学生任意标上大写字母)读一读你标的三角形。
习题四年级数学三角形
基础训练
1.填空
(1)一个三角形有( )个角,( )条边。 (2)三角形具有 ( )性。
(3)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 )角。
(4)等腰三角形的两腰( ),两个底角也( )。
(5)( )条边都相等的( )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做( )三角形。 (6)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20°和40°,另一个内角是( ),这是一个( )三角形。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有三个角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 ) (2)三角形的高就是一条垂线。 ( ) (3)钝角三角形里可以有2个钝角。( )
(4)把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作三角形的高,则另一条直角边就是这个三角形的底。 ( )
3.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①一 ②二 ③三
(2)在等腰三角形里,两腰的夹角是( )。 ①顶角 ②底角 ③钝角
(3)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①90° ②180° ③360°
(4)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 )三角形。 ①锐角 ②直角 ③钝角
4.在右面的三角形中分别从各角的顶点向它的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测试卷
小学数学第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一)
填空题(每个1分,共25分)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 )。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 ),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 )。 3、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 );等边三角形的( )相等,
4、在一个三角形中,∠1=42°,∠2=29°,∠3=( )。这是一个( )三角形。
5、三角形按角可分为(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5、任何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 )度。
7、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48厘米,那么它的每条边长是( )厘米,每个角是( )°
8、我们的红领巾按边分是( )三角形,其中一个底角是30°,它的顶角是( )°w W w .x K b 1.c o M
9、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45°,另一个内角是它的2倍,第三个内角是( )度,这个三角形叫( )三角形。 10、自行车的支架常常做成三角形,是利用了三角形( )的特性。 11、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 )条高。新|课 | 标|第 |一| 网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三角形的特征》教学设计
执教者 秦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 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
师生准备:三角形、三角板、平行四边形框架、小棒。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师: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你能说出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
师:说一说你对三角形有哪些认识?
师:同学们对三角形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和三角形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根据以前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三角形的特征,问题“说一说你对三角形有哪些认识?”既能清楚的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并唤起学生的记忆,也给一部分知识比较丰富的同学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二 探究新知。
1. 三角形的特征。
(1)画一画。
师:请你在纸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并和同桌边指边说一说三角形
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特性》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 >>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P59、60、61页例1、例2,练习十五1、2、3题。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9——61页的内容。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的编写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概念,构建数学知识。 学生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三角形,对三角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的特征、特性,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要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矛盾,就要充分运用其直观性进行教学。 设计理念:
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实践而获得的。因此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三角形概念以及特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
征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精品
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和具体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2、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及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
3、在观察、实验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教学重点
1、建立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2、在观察、实验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教学难点
会画出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教具准备
三角板、多媒体课件、自制四边形(一根木棒)、小木凳 学具准备
数个塑料三角板、三角形、四边形、
课前交流
师:认识老师吗?看大屏幕,你了解哪些信息?帮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好吗?(那在课堂上你们可以叫我张老师,等会有问题我们一块交流好吗?) 师:其实啊,老师还有一个信息你们不知道,三年前老师就是从临沂这座美丽的城市毕业的,三年后当老师再次来到临沂发现临沂的变化真是太大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而且环境也越来越好了,现在谁再来给老师介绍一下临沂近几年的变化还有哪些?(生答)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看着周围的变化那么大,老师今天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处正在建设的会展中
心的建筑图,请看大屏幕,从这幅建筑图中你可以找
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特性》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 >>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P59、60、61页例1、例2,练习十五1、2、3题。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9——61页的内容。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的编写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概念,构建数学知识。 学生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三角形,对三角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的特征、特性,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要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矛盾,就要充分运用其直观性进行教学。 设计理念:
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实践而获得的。因此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三角形概念以及特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
征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
教学内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课本第82页的例3及练习十四的
第4、11题)
教学目标:1、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任意三角形的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根据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思考、概括能力和动手能力。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教具:不同长度的小棒若干根、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提问: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和特性?(指名答) 2、画出已知三角形的高。(一人板练,其余自练) 3、今天我们进一步来研究三角形边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板书课题:三角形三边关系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学例3的主题图:
①出示小明上学的线。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它可以怎么走?(指名答) 观察后得出三条可走的线路: 线路一:小明家→邮局→学校 线路二:小明家→学校 线路三:小明家→商店→学校
②想一想这三条路中那一条路比较近,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明确线路二比较近)
③观察思考:连接小明家、学校、商
人教版四年级三角形复习课
有3根小棒,它们的 长度如下,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1、3cm ,8cm, 5cm (×) 3 + 5=8 2、3cm ,1cm, 7cm (×) 3 + 1 〈7 3、4cm ,6cm, 3cm (√ )
4 + 3 〉6
1.等边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 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是锐角。( ) 3.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角一定是45°。( ) 4.大的三角形比小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大。( ) 5.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 6.一个三角形可能有两个钝角。( ) 7.一个顶角80°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钝角 三角形。( ) 8.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
1.一个三角形最大的内角是120°,这个三角形 是( A )三角形。 A、钝角 B、锐角 C、直角 2.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小于90°,这 个三角形是( A )三角形。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3.等边三角形又是( A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4.当三角形中两个内角之和等于第三个角时,这 是一个( B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5.有一个角是60°的( C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角形教学设计
《 三角形 》单元教学设计(第一稿)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三角形的特征 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1、 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 2、 应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 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 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
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 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
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