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四章课后题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课后题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组织行为学第四章课后题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组织行为学第四章课后题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第四章组织行为学——动机与激励
组织行为学PPT
第四章 动机与激励
劳动人事系 李玲
组织行为学PPT
组织结构 组织文化
人力资源政策 组织内外部环境等 工作绩效 工作满意度 缺勤率 流动率
群体 沟通 工作团队
领导 冲突 权力与政治
传记特点 职业个性 职业能力 知觉
学习 态度/价值观 工作动机 决策
组织行为学PPT
激励人, 激励人,是组织行为学的核心内容
“几项基本功”。企业管理的根本目标是要通过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来获得最佳价值。这就 要求“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并且努力工 作”。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专业人士应当具 备以下几项基本功。 了解人。要掌握各种可以了解员工的职业个性、工 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行为表现、发展潜力、工 作满意感、成就感等的技术、工具及方法。 作满意感 成就感等的技术 工具及方法 ——《人员素质测评》、《员工调查及访谈技术》 了解岗位。要做到人岗适配,还需要非常清楚地规 划出企业倒底需要哪些职位角色或需要哪些人、这 些职位角色对人的胜任力提出了什么要求和标准。 ——《职位序列体系构建》、《工作分析与职位说 明书》 激励人。人岗适配后,还需要激发他们的工作热 情、令其爱岗敬业努力工作,否则就前功尽弃了。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PPT
案例一:
第四章 个体行为与组织匹配
第四章 个体行为与组织的匹配
第一部分:本章概要
1.1 重点概念
1.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即一个人对他相信自己能够有效完成某一特定任务的能力
的信心和期望。 2. 工作满意度(job satisfaction):是一种由于对一个人的工作或工作经历的赞赏而产生的
快乐或积极的情感状态。它是对工作情境的一种情绪反应,经常与其期望相联系。 3. 组织承诺(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也叫组织认同感,是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
标的认同、情绪依赖及参与程度。 4. 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是指个体的行为是自主的,并非
直接地或外显地由正式的奖惩体系所引发,包括无私地帮助他人、主动参与组织活动、
承担超过常规要求的任务等等。
5.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是指员工和组织对于相互责任的期望,它包括了个
体和组织分别对于相互责任的期望,反映的是个体所感受到的自身与组织之间的内在心理联系。 6. 印象管理(Expression Management):是人际互动中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有意识或无
意识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以
统计学课后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4章练习题
1、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 2、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 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 D.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3、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称为()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 4、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称为()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 5、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例称为() A.异众比率 B.离散系数 C.平均差 D.标准差 6、四分位差是()
A.上四分位数减下四分位数的结果 B.下四分位数减上四分位数的结果 C.下四分位数加上四分位数 D.下四分位数与上四分位数的中间值 7、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 A.平均差 B.标准差 C.极差 D.四分位差 8、各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称为() A.极差 B.平均差 C.方差 D.标准差
9、变量值与其平均
统计学课后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4章练习题
1、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 2、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 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 D.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3、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称为()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 4、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称为()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 5、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例称为() A.异众比率 B.离散系数 C.平均差 D.标准差 6、四分位差是()
A.上四分位数减下四分位数的结果 B.下四分位数减上四分位数的结果 C.下四分位数加上四分位数 D.下四分位数与上四分位数的中间值 7、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 A.平均差 B.标准差 C.极差 D.四分位差 8、各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称为() A.极差 B.平均差 C.方差 D.标准差
9、变量值与其平均
第四章 个体行为的改变(组织行为学-河南财经学院精品课程 )
第四章 个体行为的改变 --------学习理论
§1 学习与个体行为人类的个体行为可以被有意识地加以改变吗?回答是肯 定的!。研究发现,人类几乎所有的复杂行为都是习得的,通 过学习\经历经验,人类的行为就会发生变化。
一、什么是学习?1.什么是学习?一般人的看法是“我们在学校里所从事 的 活动”。这显然太狭窄了,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定义要宽泛得 多:学习是个体由于经验而发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行 为的变化表明了学习的发生,学习是行为改变的原因。 2.关于学习的几个问题: (1)学习包含着变化。从组织的角度来看,这一点有利 有弊。 (2)这种变化应该是相对持久的。暂时的变化可能仅仅 是反射的结果,而不是学习的结果。
(3) 我们的定义关注的是行为,只有行为活动出现了变 化,学习才会发生。如果个体仅仅在思维或态度上发生了变 化,而行为未发生相应变化,则不能称为学习。 (4)学习一定包含某种类型的经验。学习可以通过观察 或直接经验得到,也可以通过间接经验得到 (如通过阅读而 获得)。
§2 学习理论-----------个体学习的途径与方式个体的学习途径有三个;或者讲,有三种理论来解释学 习过程: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社会
利息理论第四章课后答案
1. 某人借款1万元,年利率12%,采用分期还款方式,每年末还款2000元,剩余不足2000
元的部分在最后一次2000元还款的下一年偿还。计算第5次偿还款后的贷款余额。
r
解:.B5 10000 1.125 2000S0.12 4917.7
2. 甲借款X,为期10年,年利率8%,若他在第10年末一次性偿还贷款本利和,其中的
利息部分要比分10年期均衡偿还的利息部分多468.05元,计算X。 解:x(1.0810 1) (
10x
x) 468.05,x 700.14 a100.08
3.一笔贷款每季末偿还一次,每次偿还1500元,每年计息4次的年名义利率为10%。若第1年末的贷款余额为12000元,计算最初贷款额。
解:
104
B L(1 ) 1500S10 1200,L 16514.37
44
r
4
或L=12000v 1500a
4
4
1004
16514.37
4.某人贷款1万元,为期10年,年利率为i,按偿债基金方式偿还贷款,每年末支出款为X,其中包括利息支出和偿债基金存款支出,偿债基金存款利率为2i,则该借款人每年需支出额为1.5X,计算i。
解:10000 (x 10000i)S0.08
10000=(1.5x-20000i)S0.08 i 6.9
5.某贷款
数字逻辑第四章课后答案
盛建伦:《数字逻辑与VHDL逻辑设计》习题解答
习题4解答
4-1
试用与非门设计实现函数F(A,B,C,D)=Σm(0,2,5,8,11,13,15)的组合逻辑电路。
解:首先用卡诺图对函数进行化简,然后变换成与非-与非表达式。
化简后的函数
4-2
CD AB 00 01 00 1 0 01 0 1 11 10 0 1 1 0 11 10 0 0 1 1 1 0 0 0 A
& & BC& & & & & F& F?B?C?D?A?B?D?BCD?ACD?B?C?D?A?B?D?BCD?ACD?B?C?D?A?B?D?BCD?ACDD& 试用逻辑门设计三变量的奇数判别电路。若输入变量中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1,否则输出为0。
解:本题的函数不能化简,但可以变换成异或表达式,使电路实现最简。 真值表: 逻辑函数表达式: A B C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Y 0 1 1 0 1 0 0 1 =1 A B C 逻辑图
利息理论第四章课后答案
1. 某人借款1万元,年利率12%,采用分期还款方式,每年末还款2000元,剩余不足2000
元的部分在最后一次2000元还款的下一年偿还。计算第5次偿还款后的贷款余额。
r
解:.B5 10000 1.125 2000S0.12 4917.7
2. 甲借款X,为期10年,年利率8%,若他在第10年末一次性偿还贷款本利和,其中的
利息部分要比分10年期均衡偿还的利息部分多468.05元,计算X。 解:x(1.0810 1) (
10x
x) 468.05,x 700.14 a100.08
3.一笔贷款每季末偿还一次,每次偿还1500元,每年计息4次的年名义利率为10%。若第1年末的贷款余额为12000元,计算最初贷款额。
解:
104
B L(1 ) 1500S10 1200,L 16514.37
44
r
4
或L=12000v 1500a
4
4
1004
16514.37
4.某人贷款1万元,为期10年,年利率为i,按偿债基金方式偿还贷款,每年末支出款为X,其中包括利息支出和偿债基金存款支出,偿债基金存款利率为2i,则该借款人每年需支出额为1.5X,计算i。
解:10000 (x 10000i)S0.08
10000=(1.5x-20000i)S0.08 i 6.9
5.某贷款
第四章服装消费行为
第四章 服装消费行为知识目标: 认识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不同类型;掌握购买 者行为的一般规律。 认识影响消费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
服装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市场营销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目标消费 者的需要和欲望。但是要了解消费者并不 简单。 作为市场营销人员必须了解目标消费 者的欲望、观念、喜好和购买行为。这些 研究能为确定新产品、产品特性、价格、 渠道、信息等市场营销组合因素提供线索。
第一节 服装消费的行为模式消费者行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心理现象。 一、消费行为的基础
㈠消费者的认知行为:初步认识商品,产生消费动机 ㈡消费者的决策行为:作出选择和判断,决定是否购买 ㈢消费者购买行为 1、购买决定阶段:结合自己多方条件做出消费决定 2、执行决定阶段:实现预定的购买目标 3、检验购买阶段:通过检验和反思,判断自己的购买行为是否明智,影响以后的消费行为
二、消费行为模式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模式如下图:营销刺激 消费需求 消费者 购买反应 购买行为
消费行为分析的意义通过分析消费者行为,企业可以充分了解和准确把握消 费者需求的内容、产生的原因以及满足的途径,从而制定出 切实可行的经营目标,选择恰当的营销策略,保证市场营销 取得理想效果。
第二节 服装消费者行为类型一、服
课后习题三(第四章)
课后习题二(第四章)
1、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记忆设备,它主要用来( D )
A. 存放程序 B. 存放微程序 C. 存放特殊的数据 D. 存放数据和指令 2、存储字是( A )
A. 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的二进制代码组合 B. 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的二进制代码个数 C. 存储单元的集合 D. 与存储器无关
3、存储字长是指( B )
A. 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的二进制代码组合 B. 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的二进制代码个数 C. 存储单元的集合 D. 以上均不对
4、存储周期是指( C )
A. 存储器的写入时间
B. 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C. 存储器进行连续读或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D. 与存储器的具体实现技术无关
5、和外存储器相比,内存的特点是( A )
A. 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 B. 容量小、速度快、成本低 C. 容量大、速度快、成本高 D. 容量大、速度慢、成本低
6、一个16K×32位的存储器,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