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型馈线自动化

“集中型馈线自动化”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集中型馈线自动化”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集中型馈线自动化”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馈线自动化系统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30
【bwwdw.com - 博文网】

馈线自动化系统

1.概述............................................................................................................................ 2 2馈线自动化简介......................................................................................................... 3

2.1馈线自动化的定义.......................................................................................... 3 2.2馈线自动化的功能.......................................................................................... 3 2.3馈线自动化的作用.......................................................

几种馈线自动化方式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30
【bwwdw.com - 博文网】

1.

集中控制式

集中控制式的故障处理方案是基于主站、通信系统、终端设备均已建成并运

行完好的情况下的一种方案,它是由主站通过通信系统来收集所有终端设备的信息,并通过网络拓扑分析,确定故障位置,最后下发命令遥控各开关,实现故障区域的隔离和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优点:非故障区域的转供有着更大的优势,准确率高,负荷调配合理。 缺点:终端数量众多易拥堵,任一环节出错即失败。

案例:

假设F2处发生永久性故障,则

变电站1处断路器CB1因检测到故障电流而分闸,重合不成功然后分闸闭锁。 定位:位于变电站内的子站或配电监控中间单元因检测到线路上各个FTU的状态及信息,发现只有FTU1流过故障电流而FTU2~FTU5没有。子站或配电监控中间单元判断出故障发生在FTU1~FTU2之间。

隔离:子站或配电监控中间单元发出命令让FTU1与FTU2跳闸,实现故障隔离。 恢复:子站或配电监控中间单元发出命令让FTU3合闸,实现部分被甩掉的负荷的供电。子站或配电监控中间单元将故障信息上传配调中心,请求合变电站1处断路器CB1,实现部分被甩掉的负荷的供电。配调中心启动故障处理软件,产生恢复供电方案,自动或由调度员确认。配调中心下发遥控命令,合变电站1处断路器CB1,实现

电压型馈线自动化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30
【bwwdw.com - 博文网】

电压型馈线自动化的特点为:(1)采用负荷开关作为分段开关,成本比采用断路器低(约低 20%)。 (2)主要靠事先设定的逻辑配合完成规定的动作程序,避免了复杂的继电保护整定配合。(3)对不具备 信道条件的配电网,有其推广价值。

其缺点主要有:(1)恢复供电的时间相对较长。(2)对切除永久故障,主供线路侧重合两次受短路 电流冲击两次(与没有实现馈线自动化情况相同),备供线路侧也要重合一次并受到一次短路电流的冲击, 且波及线路对侧的用户不必要的短时间陪停电。(3)要对变电站馈线现有的保护及重合闸装置进行改进, 使之与动作逻辑相适应,或另加重合器。

电流型馈线自动化的优点是逻辑关系简单,可以快速隔离故障,一个区段故障不影响其他区段的供电。 其缺点是断电保护配置和整定复杂。

电压型FA的工作原理是:判断馈线是否失压+时限+首端开关重合器,共同完成电压型就地控制模式FA功能。所谓电压型开关,就是当馈线失压时开关自动跳开,馈线来电时开关延时合闸。电压型FA方案评估的优点是简单,易实现,不需要通信,投资省,电压型开关采用交流操作电源,不需要蓄电池,开关操作可靠,在县级城市配网的农电线路得到应用。电压型方案评估的缺点是开关多次重合,停电次数增加,对系统有冲击

馈线自动化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实现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30
【bwwdw.com - 博文网】

馈线自动化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实现

摘 要 在扬州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中,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试点区域配电一次设备的远程监视与控制,并通过集中式和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FA)配合的方式在试点区域实现馈线自动化,达到配电网故障的快速隔离和非故障区域供电的快速恢复。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馈线自动化(FA);集中式;分布式;配电自动化故障定位与隔离(DA)

0 引言

在扬州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中,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在试点区域配电一次设备上加装电流、电压互感器(简称CT、PT),安装配电自动化采集终端接入CT、PT以及相关二次遥信信号,并通过与配电开关电动操作机构的配合,经专用光纤通信网络实现配电一次设备远程监视与控制。馈线自动化(FA)作为配电自动化的重要应用功能,通过在配电自动化主站部署配电自动化故障定位与隔离(DA)模块,厂站部署配电终端,首次采用集中式和分布式馈线自动化(FA)结合的方式在扬州智能电网试点区域实现馈线自动化,提高对电网故障的处理速度,缩短判断和隔离故障时间,实现配电网故障的快速隔离和非故障区域供电的快速恢复。

1 配电自动化故障定位与隔离(DA)1

DA故障分析,即配电自动化故障定位与隔离,当线路上有故障时,故障点上游至

馈线自动化(电压型)施工说明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30
【bwwdw.com - 博文网】

馈线自动化(电压型)施工说明

文件标识 文件状态 文件版本 编写者 审核者 完成日期

草稿文件 1.00 丁强 2005年10月20日 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力调度自动化事业部

第一章 馈线自动化的基本原理

随着电压型配网自动化设备在国内许多城市的陆续投运,为满足配网自动化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电压型配网自动化的优势与特点,在我公司推出的系列配网自动化设备中,已经成功的开发了电压型馈线自动化故障检测功能。

所谓电压型配电自动化设备,是指基于电压、时间配合工作原理的设备,其正常工作和对事故的判断处理均是以电压为基本判据,通过各个区段投入的延时逐级送电,来判断故障区间。为了便于后面的分析,在此,我们以一环网结构的线路为例,简单介绍其基本工作原理。

如下面的线路拓扑图。CK1和CK2为变电站的出口开关;KG1到KG5为线路上开关,其

中KG3为联络开关。正常运行时,通过出口CK1开关依次经过KG1、KG2开关送电,通过出口CK2开关依次经过KG5、KG4开关送电,整条线路处在开环运行状态。现模拟在开关KG1与KG2之间的某处G点发生永久故障时,整条线路动作时序图。具体如下:

1、正常工作,其中KG3运行于联络开关。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技术规范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30
【bwwdw.com - 博文网】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

技术规范

目 录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2 技术要求 ............................................................................ 1 3 标准技术参数 ....................................................................... 10 4 环境条件表 .......................................................................... 12 5 试验 ................................................................................ 13 附录A馈线终端无线通信安装位置、航插尺寸定义(参考性附录) ............................ 14 附录B 馈线终端接口定义(

自动化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30
【bwwdw.com - 博文网】

山东科技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经典部分)课程教案

授 课 时 间: 2007-2008学年第1学期 适用专业、班级: 自动化2005-1、2、3班 编 写 人: 高宏岩

编 写 时 间: 2007 年 7 月

授课学时:4学时 第一章 绪 论 章节名称 第一节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第二节 自动控制系统示例 第三节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第四节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 了解自动控制的发展概况。 2、 掌握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3、 会根据实际控制系统绘制系统方框图。 4、 掌握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 重点: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区别;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原理;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根据实际控制系统绘制系统方框图。 难点:根据实际控制系统绘制系统方框图。 1、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为主;用精讲多问的方法突出重点,用分析举例的方法突破难点。 2、 教学手段:以传统的口述、粉笔加黑板的手段为主。 备注 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 点 难 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一、 引入 (约3min) 从“自动化技术发展历史和应用”

电气自动化论文-关于电气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思考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30
【bwwdw.com - 博文网】

电气自动化论文:关于电气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

思考 -电气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关于电气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思考

摘要:我国的电气自动化仪表相关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发展,在多个领域

中偶有所表现。文章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模块、其控制技术和文莱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自动化仪表;自动化控制;控制技术 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模块

(一)PLC控制模块分析。对于PLC控制模块而言,它选择电气元件具有非常高的要求。而每一个电气元件,也都有独自的屏蔽系统,这能够避免电磁辐射作用元件对它的干扰。同时,必须遵守生产方面的相关制度,保证每个生产环节都能正常运转。在生产过程中,应当仔细检查元件,保证其质量都符合要求。通过在生产中,对各个环节的这种严格要求,能够使其使用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PLC的广泛应用,无疑会使得电气自动化模块的性能更加地稳定。对于PLC控制模块来讲,质量和体积小,容易安装,操作起来方面,这几点是它最为显著的特点和优势。所以,在这个系统建立的时候,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快捷,所耗费的时间也是比较短的,这使得它在升级更新时也很简便。

浅析集中供热自动化系统的协调与控制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30
【bwwdw.com - 博文网】

浅析集中供热自动化系统的协调与控制

【摘要】为了集中供热系统使供热企业更加节能降耗、更加方便管理,在充分考虑到锅炉、热网设备、工艺现状及控制要求的前提下,提出各热力站分散就地控制、中控室集中监控调度、总体协调的控制方案。经实践证明该系统将大幅度的降低供热企业成本,显著提高供热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集中供热系统;中控室集中调度;优化控制 1.分布式控制、集中管理的dcs控制系统结构

各热力站根据本小区一些基本参数实现数据采集和控制,在本站进行监控的同时,将本站的参数送往中央控制室调度计算机;中央控制室调度计算机根据各热力站送来的工况信息和环境信息,对全网的水力平衡和热力平衡状况进行分析,根据室外温度计算出的负荷要求以具体的方式向热源发出热源质、量调节的申请,同时对各热力站发出协调命令,控制各个站的热量以维持大网的水力平衡。这种分布式控制、集中管理的控制方式是目前工业过程控制领域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方式,几乎所有主要的控制系统都使自己适应这种控制策略,它的优点主要是:(1)整个系统的控制风险分散,即每个控制单元的失效不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失效。(2)控制效率高,即各单元的控制就地独立实施,速度快,与其它单位的控制互不影响。(3)通讯可靠,由于各热力

浅析集中供热自动化系统的协调与控制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30
【bwwdw.com - 博文网】

浅析集中供热自动化系统的协调与控制

【摘要】为了集中供热系统使供热企业更加节能降耗、更加方便管理,在充分考虑到锅炉、热网设备、工艺现状及控制要求的前提下,提出各热力站分散就地控制、中控室集中监控调度、总体协调的控制方案。经实践证明该系统将大幅度的降低供热企业成本,显著提高供热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集中供热系统;中控室集中调度;优化控制 1.分布式控制、集中管理的dcs控制系统结构

各热力站根据本小区一些基本参数实现数据采集和控制,在本站进行监控的同时,将本站的参数送往中央控制室调度计算机;中央控制室调度计算机根据各热力站送来的工况信息和环境信息,对全网的水力平衡和热力平衡状况进行分析,根据室外温度计算出的负荷要求以具体的方式向热源发出热源质、量调节的申请,同时对各热力站发出协调命令,控制各个站的热量以维持大网的水力平衡。这种分布式控制、集中管理的控制方式是目前工业过程控制领域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方式,几乎所有主要的控制系统都使自己适应这种控制策略,它的优点主要是:(1)整个系统的控制风险分散,即每个控制单元的失效不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失效。(2)控制效率高,即各单元的控制就地独立实施,速度快,与其它单位的控制互不影响。(3)通讯可靠,由于各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