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上学期政治经济学期末试题
“大一上学期政治经济学期末试题”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大一上学期政治经济学期末试题”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大一上学期政治经济学期末试题”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大一上学期)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大一上学期)
一、填空
1、商品的价值量是什么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P58
3、单位商品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成反比) 4、资本的概念(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5、产业资本连续循环两个必要条件(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6、年剩余价值的概念(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 7、借贷利息量是在(0)和(平均利润)之间。
8、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创业利润、个人联合)来实现统治的。
9、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是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价格之差。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11、生产产品的劳动二重性和二因素的关系(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1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 13、工资的本质(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1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15、扩大再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大一上学期)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大一上学期)
一、填空
1、商品的价值量是什么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P58
3、单位商品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成反比) 4、资本的概念(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5、产业资本连续循环两个必要条件(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6、年剩余价值的概念(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 7、借贷利息量是在(0)和(平均利润)之间。
8、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创业利润、个人联合)来实现统治的。
9、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是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价格之差。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11、生产产品的劳动二重性和二因素的关系(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1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 13、工资的本质(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1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15、扩大再
全球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
感谢王祎蕾,冯梦迪,宋亦明,王玉溥,朱筱睿~~~
第一章 导论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国际政治经济学?它的研究议题有哪几类?研究路径有哪几种?
国际政治经济学: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主要是研究国际体系中的经济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以及信息)的跨国流动对国际体系本身、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内部政治结构和过程的影响,反之亦然。
研究议题:
A.全球层面的问题,包括国际金融与货币体系、国际贸易体系、跨国生产(跨国直接投资)、国际环境、国际秩序(资本主义体系)以及全球化;
B.地区层面的问题,包括区域化(例如欧洲区域化、亚洲区域化等)、联盟经济; C.国家层面的问题,包括发展问题、转型问题、国家竞争力问题等。 研究路径: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学就一直围绕着两个领域展开研究:一个是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另一个是国际体系的研究。
A.国家对外经济政策分析上的四种具体研究路径: 以体系为中心的研究路径: 三个最为基本的假设:世界经济体系是有结构的。国家是单
一行为体,有富裕和贫穷之分。体系决定国家的对外经济
绝密--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卷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期末考试
模拟考一
编者:冯光于学号:2015074158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指()
A.社会主义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C.社会主义生产方式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个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外资经济 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政治前提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建立 C.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建立 D.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4.市场、市场机制、市场调节是()
A.本质上完全一致的概念 B.相互联系又有各自内涵的三个不同范畴 C.三个各不相同的名词 D.都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 5.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 A.对生产和流通都有调节作用
B.只对生产和调节作用,对流通没有调节作用 C.对生产和流通都没有调节作用
D.只对流通有调节作用,对生产没有调节作用
6.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
A.都属于国家 B.都属于企业 C.应当完全分离 D.应当适当分离 7. 影响个人消费行为的决定性因
大学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卷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大一上学期)
一、填空
1、商品的价值量是什么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
3、单位商品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成反比) 4、资本的概念(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5、产业资本连续循环两个必要条件(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6、年剩余价值的概念(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
7、借贷利息量是在(0)和(平均利润)之间。
8、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创业利润、个人联合)来实现统治的。 9、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是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价格之差。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11、生产产品的劳动二重性和二因素的关系(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1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 13、工资的本质(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1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15、扩大再生产的
大学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卷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大一上学期)
一、填空
1、商品的价值量是什么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
3、单位商品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成反比) 4、资本的概念(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5、产业资本连续循环两个必要条件(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6、年剩余价值的概念(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
7、借贷利息量是在(0)和(平均利润)之间。
8、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创业利润、个人联合)来实现统治的。 9、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是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价格之差。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11、生产产品的劳动二重性和二因素的关系(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1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 13、工资的本质(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1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15、扩大再生产的
大一政治经济学考试重点
大一政治经济学考试重点
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2.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答: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由货币本质决定,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3.<论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商品的价值通过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第一,自发调节资源配置;第二,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管理,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三,会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西南财经大学期末政治经济学试题2011第二学期(第二套)
光华园 http://ghy.swufe.edu.cn/
光华园学习网 http://ghy.swufe.edu.cn/study09/
西南财经大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全校各专业本科2010级
学 号 评定成绩 (分) 学生姓名 担任教师 《政治经济学》期末B卷考试题 (第二套题) (下述第一——三题全作计100分,两小时完卷) 考试日期: 试 题 全 文: 遵守考场纪律,防止一念之差贻误终生。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2、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这句话——“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 3、怎样理解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不仅生产商品和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生产关系本身。 4、简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二、材料分析题(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关于包容性增长理念 自20 世纪中期以来,人们关于经济增长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增长理论经历了从单纯强调极化涓滴增长→基础广
大一西方经济学期末重点
: (系)云南财经大学 至 学年 学期 《微观经济学》 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复 核 人 院线 订 :装 业 专 过 超 : 级得 班 不 案 : 名 姓答 :号学 阅 卷 人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下列表格中的相应题号下,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一般来说,需求曲线是向 倾斜的。 A. 右上方; B. 右下方; C. 左上方; D. 左下方 2、当生产某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而其他条件不变时,该种产品的市场供给量一般来说将会 。 A
政治经济学试题2
《政治经济学》试卷(2)
试卷说明:本试卷共有六大题,47小题,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全部按规定填写到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不同的商品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说明这两种商品必定具有在质上相同的东西。这个同质的东西就是商品的( ) A 供求关系 B 使用价值 C价值 D 效用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 )
A 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 经济规律 D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3、资本总公式是( )
A W—G—Wˊ B G—W—Gˊ C G—W—G D G—Gˊ 4、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按照顺序先后采取了( )
A 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 B生产资本、货币资本、商品资本 C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 商品资本、生产资本、货币资本 5、垄断资本在国外设立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是
A生产资本输出 B 对外经济援助 C 政治上控制输入国 D 借贷资本输出
6、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