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篇一: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区域的含义;
2. 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自然地理差异、人文地理差异;
3. 比较长江中下游平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 利用地图,运用所学的知识,列表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存在哪些差异,学会区域
比较的一般方法;
3. 结合教材内容,说明长江中下游平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
影响。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让学生明确千差玩别的地理环境,就会造就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科学的区
域可持续发展观;
2. 养成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 教学重点 1.区域的特征;
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 课的类型 授新课
三、 教学方法
比较法 案例教学法 师生互动式教学法 四、 课时安排 2课时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区域的含义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新课导入】我们的生活与地理区
新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
新版地理精品资料
2019.4
第二课时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业达标
每一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读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系图,完成1~2题。
1.在区域开发早期,制约该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河网密布B.雨热同期
C.土质黏重D.红壤广布
2.该地区密集的河网对区域工业化阶段所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提供工业原料B.提供生活水源
C.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 D.提供丰富的水产品
解析:第1题,在区域开发早期,生产力水平较低,河网密布、土质黏重、红壤广布成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雨热同期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第2题,河网密布能为工业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
答案:1.B 2.C
城市空间分布是动态的,其发展演变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城市空间分布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回答3~4题。
3.城市空间分布的发展阶段依次是( )
A.a、b、c、d B.b、c、a、d
C.c、d、b、a D.c、a、b、d
4.图中各发展阶段表明( )
A.a阶段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区域内部经济没有差异
B.b阶段对应自给自足的以农业为主体的阶段
C.c阶段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已经形成
D.d阶段区域内部差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地理导学案 编号: 使用时间: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导学案(2课时)
编写人:(陈银娣) 负责人: (龚伟婵) 审核人:(龚伟婵) 审批人:(教导处) 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两个不同的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完成预习自测;
2. 用15分钟时完成自主预习,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志出来。 3 .先用黑色笔作答,用红色笔修改。
【课前预习】
一、区域的特征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 ,它是人们在 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
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有一定的 ,以及一定的 、 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异同比较 长江三角洲 地理位置 位于④______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 ⑥__________气候,夏季高温多雨,⑦__________气候,雨热同期,但大气候条件 不同
7.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说课稿
篇一: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说课稿docx
中图版 必修三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
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
影响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图版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本节课共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为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二课时为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对本课的设计加以说明。
教材分析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属于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的内容。本单元主要学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结合前一节内容,突出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辩证作用,又为下一单元学习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节内容主要选取资源环境和产业转移两个方面来说明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深入体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树立正确价值观
课程标准
地理三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教学内容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自然地理环境的利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2.特征
(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温馨提示]
(1)区域内部各环境要素的相互联系体现了区域的整体性,而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则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
(2)任何区域都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都会与其他区域相互联系,这体现了区域的开放性。
二、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
?
?发展水平差异地理环境差异??
区域发展差异?
??发展方向差异?
三、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生产、生活差异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
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差异 区域 要素 地理 位置 气候 条件 长江三角洲 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 松嫩平原 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稍强;东面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 ①水稻土为主;②耕地多为水田;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面积少 贫乏 ①黑土分布广泛;②多为旱地; ③集中连片
地理: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54分)
1.区域具备的特征有( )
①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②明确的边界 ③明确的区域特征 ④一定的政治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区域内部特征具有 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 性( )
A、相对一致性 差异 B、绝对一致性 相对一致性 C、差异 整体 D、地带 非地带 3、下列区域属于包含关系的是( )
A、东北地区、东北平原、松辽平原、松嫩平原
B、长江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中部地带、东部地带 C、东亚文化区、华夏文化区、汉文化区、伊斯兰文化区 D、热带、温带、亚热带、亚寒带
4、下表是2001年我国a、b两个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a、b两省分别是( ) 省区 a b 稻谷 242.4 156.7 小麦 1.5 42.3 甘蔗 57.5 甜菜 18.2 A.内蒙古、江苏 B.广西、黑龙江 C.湖北、甘肃 D.河南、新疆 读下图,回答5--12题。
120°
30°N
甲 乙 5.甲、乙两图所示区域
高二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课标与考纲
课标要求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4.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5.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6.运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7.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考纲解读
1.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区域的分类,区域的一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比较两个不同区域(如: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区,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内陆地区、南方和北方地区,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认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明确区域内各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初步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3.通过案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德国鲁尔区等),了解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面临的问题、进而总结出人地之间关系的演变。 4.了解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几种现代化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区域地理方面的应用。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后习题中图版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教材第23页思考
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人类生产活动形式的差异。本则案例主要介绍了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农业生产活动方式发生的明显差异,主要出现了三种形式:种植业和畜牧业并存、以种植业为主、以畜牧业为主,并着重讲述了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分布区的地理环境特点,具体差别可用下表表示。
生产方式 种植业和畜牧业并存 典型分布区 欧洲东部的喀尔巴阡山脉是丘陵和平原的联结地带 蒙古高原 地理环境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适合谷物生长;秋季水草丰美,适合放牧 气候干旱少雨,春、夏季牧草丛生,适合放牧 以畜牧业为主 由于区域地理环境的不同和演变,各地区逐渐分化成许多不同的农业社会,如亚欧大陆主要形成农业社会(黄土高原)、游牧社会(蒙古高原)、农牧社会(欧洲)。
(二)教材第23页复习题
1.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逐渐变小。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依赖于地理环境,其生存和发展受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的制约。在农业社会阶段,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一些地区成为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在工业社会阶段,由于新技术兴起,生活资料与
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2-区域地理环境对
人类活动的影响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
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自身发展规律。
2.掌握不同历史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理解海洋和岛
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历史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区域地理环境
1.概念:是一定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总和。
2.与人类的关系
(1)人类依赖于一定的自然环境而生存。
(2)自然环境对人类自身发展进程有着深远影响。
(二)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采集和狩猎阶段
(1)影响因素: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
(2)人类活动分布:少数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
2.农业社会阶段
(1)自然基础: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灌溉、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日照。
(2)农业活动分布: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往往能够成为农业文明的发祥地。3.工业社会阶段
(1)影响因素:煤炭、石油、水力等能源资源,铁矿、铜矿等金属资源,道路、航道、港口等交通状况。
(2)工业区
南水北调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南水北调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社121 肖翔睿
北方地区缺水和南水北调问题,一直是全国人民关心的事.特别在这些年来,北方持续干旱更成为热门话题.许多专家和同志从不同角度出发,发表了很多意见.在工程院的“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咨询项目中,也列为一个课题加以研究,提出了报告,已印成文件,并向温副总理作了汇报.在今天的论坛中,我本来想只要把报告摘要读一下,发挥一下,或者把我向温副总理的汇报材料在这里重复一下即可.后来想,这样做意思不大??,所以最后改变主意,想在论坛上谈谈影响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诸多因素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以供大家参考.北方缺水是明摆的事,从水量较丰富的长江流域,调一些水北上,从目前的科技水平和国家经济实力衡量也不是办不到的事.搞南水北调似乎是理所当然而势在必行的事,但研究议论了几十年,意见总是分歧.这里牵涉到一些复杂的因素或人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我的发言主要探讨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当然只能谈些影响较大的因素,而且全是个人的理解,错误之处请大家批评. 一 节水挖潜与调水的关系
这个问题在表面上是容易取得一致的,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