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公式分类整理
“小学数学公式分类整理”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小学数学公式分类整理”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公式分类整理”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所有的数学公式整理
小学所有的数学公式整理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
1 小学数学公式集
1 小学数学【公式集】
一般运算规则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
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按内容分类整理)
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
按内容分类整理
数
(一)整数
1、20以内的数(一年级上册) 2、100以内的数(一年级下册)
3、万以内数的认识(二年级下册)(数、拨、写数、读数、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
4、多位数的认识(四年级上册)(读写、数位顺序表、数位及十进制计数法概念、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数字编码)
5、倍数与因数(五年级上册)(自然数的概念、因数与倍数概念、2、3、5的倍数特征、合数与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二)分数
1、分数的初步认识(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分数(五年级下册)(意义、分数单位、大小比较、真假分数、性质、约分(最大公因数)、通分(最小公倍数)、分数与小数)
3、百分数(六年级下册)(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解决问题、计算利息)
(三)小数
1、小数的初步认识(三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小数、小数各部分的名称(首次出现整数和小数部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2、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四年级下册)(意义、数位顺序表、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近似数、生活中的小数)
(四)负数
负数的初步认识(六年级上册)(能读、会写、知意义、分类、0既不是正
小学数学公式总复习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 =Sh=abh
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a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C=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S=πr
232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 S=Ch=πdh=2πrh
圆柱
1 小学数学公式集
1 小学数学【公式集】
一般运算规则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完整)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人教版)
小升初必备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人教版)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误用成语分类整理
误用成语分类整理
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文不加点:点: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含褒义)
首当其冲: 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用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
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用法:联合式;作补语、定语;含褒义)
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表达群众的感情)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不错。
久假不归:假:借;归:归还。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差强人意: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用法: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分句;)
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陆离:开卷参差。形容奇形怪状,五
分式 分类整理 试题
分式题型分类总结
一、分式的定义
1.在式子、
、
、
、
、
中,
A.x≠﹣4,且x≠﹣2 B.x=﹣4,或x=2C.x=﹣4 D.x=2
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8、要使代数式
分式的个数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下列各式(1﹣x),
,
,+x,
,
( )
A.x>4 B.x≥ D.4<x<5 9、当x= 时,分式
且x≠5 C.x>4且x≠5
无意义.
其中分式共有( )个.
A.2 B.3 C.4 D.5 3.下列各式中,分式的个数有( )
10、.若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为 .
三、分式的值为零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若分式
A.1
的值为0,则b的值是( )
B.﹣1 C.±1
D.2
二、分式有无意义
1、若分式
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C.x>5 D.x>﹣5
2、如果分式
A.﹣1 B.1
的值等于0,那么x的值为( ) C.﹣1或1 D.1或2
无意义,x=4时,此
A.x≠5 B.x≠﹣5
2、使分式
A.x=﹣
无意义的x的值是( ) B.x= C.x≠﹣
D.x≠
3、.已知当x=﹣2时,分式
3、使式子4、如果代数式( ) 5、若分式
有意义的取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