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第六版第三章答案
“传热学第六版第三章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传热学第六版第三章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传热学第六版第三章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传热学第三章答案
第三章
思考题
1. 试说明集中参数法的物理概念及数学处理的特点
答:当内外热阻之比趋于零时,影响换热的主要环节是在边界上的换热能力。而内部由于热阻很小而温度趋于均匀,以至于不需要关心温度在空间的分布,温度只是时间的函数, 数学描述上由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大大降低了求解难度。
2. 在用热电偶测定气流的非稳态温度场时,怎么才能改善热电偶的温度响应特性?
答:要改善热电偶的温度响应特性,即最大限度降低热电偶的时间常数上要降低体面比,要选择热容小的材料,要强化热电偶表面的对流换热。
?c??cvhA,形状
3. 试说明”无限大平板”物理概念,并举出一二个可以按无限大平板处理的非稳态导热问题 答;所谓“无限大”平板,是指其长宽尺度远大于其厚度,从边缘交换的热量可以忽略 不计,当平板两侧换热均匀时,热量只垂直于板面方向流动。如薄板两侧均匀加热或冷却、 炉墙或冷库的保温层导热等情况可以按无限大平板处理。
4. 什么叫非稳态导热的正规状态或充分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在物理过程及数学处理上都有
些什么特点?
答:非稳态导热过程进行到一定程度,初始温度分布的影响就会消失,虽然各点温度仍 随时间变化,但过余温度的比值已与时间无关,只是几何
传热学第四版第三章
第三章
思考题
1. 试说明集总参数法的物理概念及数学处理的特点
答:当内外热阻之比趋于零时,影响换热的主要环节是在边界上的换热能力。而内部由于热阻很小而温度趋于均匀,以至于不需要关心温度在空间的分布,温度只是时间的函数, 数学描述上由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大大降低了求解难度。
2. 在用热电偶测定气流的非稳态温度场时,怎么才能改善热电偶的温度响应特性?
答:要改善热电偶的温度响应特性,即最大限度降低热电偶的时间常数上要降低体面比,要选择热容小的材料,要强化热电偶表面的对流换热。
?c??cvhA,形状
3. 试说明”无限大平板”物理概念,并举出一二个可以按无限大平板处理的非稳态导热问题 答;所谓“无限大”平板,是指其长宽尺度远大于其厚度,从边缘交换的热量可以忽略 不计,当平板两侧换热均匀时,热量只垂直于板面方向流动。如薄板两侧均匀加热或冷却、 炉墙或冷库的保温层导热等情况可以按无限大平板处理。
4. 什么叫非稳态导热的正规状态或充分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在物理过程及数学处理上都有
些什么特点?
答:非稳态导热过程进行到一定程度,初始温度分布的影响就会消失,虽然各点温度仍 随时间变化,但过余温度的比值已与时间无关,只是几何位置(x/?)和边界
传热学第六章答案
第六章
复习题
1、什么叫做两个现象相似,它们有什么共性?
答:指那些用相同形式并具有相同内容的微分方程式所描述的现象,如果在相应的时刻与相应的地点上与现象有关的物理量一一对于成比例,则称为两个现象相似。
凡相似的现象,都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性,即描述该现象的同名特征数(准则)对应相等。
(1) 初始条件。指非稳态问题中初始时刻的物理量分布。
(2) 边界条件。所研究系统边界上的温度(或热六密度)、速度分布等条件。 (3) 几何条件。换热表面的几何形状、位置、以及表面的粗糙度等。 (4) 物理条件。物体的种类与物性。
2.试举出工程技术中应用相似原理的两个例子.
3.当一个由若干个物理量所组成的试验数据转换成数目较少的无量纲以后,这个试验数据的性质起了什么变化?
4.外掠单管与管内流动这两个流动现象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5、对于外接管束的换热,整个管束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只有在流动方向管排数大于一定值后才与排数无关,试分析原因。
答:因后排管受到前排管尾流的影响(扰动)作用对平均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直到10排管子以上的管子才能消失。
6、试简述充分发展的管内流动与换热这一概念的含义。
答:由于流体由大空间进入管内时,管内形成的边界层由零开始发展直到
传热学第六章答案
第六章
复习题
1、什么叫做两个现象相似,它们有什么共性?
答:指那些用相同形式并具有相同内容的微分方程式所描述的现象,如果在相应的时刻与相应的地点上与现象有关的物理量一一对于成比例,则称为两个现象相似。
凡相似的现象,都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性,即描述该现象的同名特征数(准则)对应相等。
(1) 初始条件。指非稳态问题中初始时刻的物理量分布。
(2) 边界条件。所研究系统边界上的温度(或热六密度)、速度分布等条件。 (3) 几何条件。换热表面的几何形状、位置、以及表面的粗糙度等。 (4) 物理条件。物体的种类与物性。
2.试举出工程技术中应用相似原理的两个例子.
3.当一个由若干个物理量所组成的试验数据转换成数目较少的无量纲以后,这个试验数据的性质起了什么变化?
4.外掠单管与管内流动这两个流动现象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5、对于外接管束的换热,整个管束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只有在流动方向管排数大于一定值后才与排数无关,试分析原因。
答:因后排管受到前排管尾流的影响(扰动)作用对平均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直到10排管子以上的管子才能消失。
6、试简述充分发展的管内流动与换热这一概念的含义。
答:由于流体由大空间进入管内时,管内形成的边界层由零开始发展直到
第三章 传热
子模块3 传热
项目1 换热器岗位操作训练
【项目内容】实训换热器的操作方法。 【项目目标】 任务目标:
通过实训掌握换热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掌握换热器启动、正常运行和停车操作技能。
技能目标:
能熟悉操作换热器,初步掌握排除常见故障及维护保养方法,学会通过阀门控制流量、转子流量计、热点阻温度计的使用。
【操作步骤】
所须设备:套管式换热器实验装置、温度表、压力表、转子流量表等一套, 操作步骤: 1、检查准备
(1)水压试验。实验压力一般为工作压力的1.25倍.实验方法是在壳程内罐满水后,关闭出口阀,然后用水压机对设备进行加压,并检查设备焊缝是否有泄露.待加压到所需压力后,恒压2小时.如压力没有变化,便减压,放水清除杂质.如发现有泄露处,卸压后进行处理,然后再试压,直至无泄露为止.
(2)气密实验.开启换热器壳程流入阀,关闭出口阀.把压缩空气逐渐送入换热器的壳程中,并提高压力至操作压力的1.05倍,关闭入口阀.用肥皂水涂在设备、管线的焊缝处与管件、阀件与法兰的连接处。如肥皂水起泡,需对起泡处做好标记。如检查无泄露,则保持压力30分钟,压力不下降为合格。如有泄露则卸压后对泄露处进行处理,然后重复实验直到合格为止。
(3)开车前先检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工程基础第三章传热学例题
1.用热电偶测量管道内的空气温度。如果管道内空气温度与管道壁的温度不同,则由于热电偶与管道壁之间的辐射换热会产生测温误差,试计算当管道壁温度t2=100℃,热电偶读数温度t1=200℃时的测温误差。假定热电偶接点处的对流换热系数h=46.52W/m2℃,其发射率?1=0.9。
解: 热电偶接点与管道壁面相比是很小的,
因此,它们之间的辐射换热可以按下式计算:qnet,12??1?(T14?T24) 管道内热空气通过对流换热传递给热电偶接点的热量:qnet,g1?hc(tg?t1) tg为空气的真实温度。
热电偶接点达到稳定状态时的热平衡式:qnet,12?qnet,g1 既是,hc(tg?t1)??1?(T1?T2) 热电偶的读数误差应为:
44?t?tg?t1???1hc?(T14?T24)0.9?5.67?10?8(273?200)4?(273?100)4?33.6?C46.52??
即,管道内空气的真实温度tg=233.6℃。
上例说明,热电偶在管道中测量透热气体温度时,其测温误差较大。
从计算过程中可看出测温误差与下列因素有关:
(1) 测温误差与热电偶外套管材料的发射率成正比,因此,宜采用表面比较光滑、发
射率比较
传热学第四版课后题答案第六章
第六章
复习题
1、什么叫做两个现象相似,它们有什么共性?
答:指那些用相同形式并具有相同内容的微分方程式所描述的现象,如果在相应的时刻与相应的地点上与现象有关的物理量一一对于成比例,则称为两个现象相似。
凡相似的现象,都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性,即描述该现象的同名特征数(准则)对应相等。
(1) 初始条件。指非稳态问题中初始时刻的物理量分布。
(2) 边界条件。所研究系统边界上的温度(或热六密度)、速度分布等条件。 (3) 几何条件。换热表面的几何形状、位置、以及表面的粗糙度等。 (4) 物理条件。物体的种类与物性。
2.试举出工程技术中应用相似原理的两个例子.
3.当一个由若干个物理量所组成的试验数据转换成数目较少的无量纲以后,这个试验数据的性质起了什么变化?
4.外掠单管与管内流动这两个流动现象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5、对于外接管束的换热,整个管束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只有在流动方向管排数大于一定值后才与排数无关,试分析原因。
答:因后排管受到前排管尾流的影响(扰动)作用对平均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直到10排管子以上的管子才能消失。
6、试简述充分发展的管内流动与换热这一概念的含义。
答:由于流体由大空间进入管内时,管内形成的边界层由零开始发展直到
习题答案(第六版) - 图文
兰州交通大学《通信原理》精品课程 http://jpkc.lzjtu.edu.cn/txyl09/index.htm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主要内容:
(1)通信系统的模型与基本概念 (2)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3)信息的度量 (4)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本章重点:
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与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2.离散信源的信息量、熵的计算
3.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码元传输速率与信息传输速率以及它们的关系、误码
率与误信率
本章练习题:
1-1. 已知英文字母e出现的概率为0.105,x出现的概念为0.002,试求e和x的信息量。
?
查看参考答案
o
1-2.某信源符号集由
A
,C,D和E组成,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概率分别为4,8,
316,B8111,和
516。试求该信息源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
查看参考答案
o
1
4,8,
111-3. 设有4个符号,其中前3个符号的出现概率分别为
?
8,且各符号的出现是相
对独立的。试计算该符号集的平均信息量。
查看参考答案
o
1-4.一个由字母A、B、C、D组成的字,对于传输的每一个字母用二进制脉冲编码,00代替
A,01代替B,10代替C,11代替D,每个脉冲宽度为5ms.
传热学答案
传热学第四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
思考题
1. 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生有导热。
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仅有能 量的转移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2. 以热流密度表示的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及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是应当熟记的传
热学公式。试写出这三个公式并说明其中每一个符号及其意义。
答:① 傅立叶定律:向的温度变化率,“-”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
② 牛顿冷却公式:固体表面温度;
q???dtdtdx,其中,q-热流密度;?-导热系数;dx-沿x方
q?h(tw?tf),其中,q-热流密度;h-表面传热系数;tw-
4tf-流体的温度。
③ 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q??T,其中,q-热流密度;?-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T-辐射物体的热力学温度。
3. 导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及传热系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哪些是物性参数,哪些与过程有
传热学第8章答案
hehe
第八章
1.什么叫黑体?在热辐射理论中为什么要引入这一概念?
2.温度均匀得空腔壁面上的小孔具有黑体辐射的特性,那么空腔内部壁面的辐射是否也是黑体辐射?
3.试说明,为什么在定义物体的辐射力时要加上"半球空间"及"全部波长"的说明? 4.黑体的辐射能按波长是怎样分布的?光谱吸收力Eb 的单位中分母的"m"代表什么意义?
5.黑体的辐射按空间方向是怎样分布的?定向辐射强度与空间方向无关是否意味着黑体的辐射能在半球空间各方向上是均匀分布的?
6.什么叫光谱吸收比?在不同光源的照耀下,物体常呈现不同的颜色,如何解释? 7.对于一般物体,吸收比等于发射率在什么条件下才成立?
8,说明灰体的定义以及引入灰体的简化对工程辐射传热计算的意义.
9.黑体的辐射具有漫射特性.如何理解从黑体模型(温度均匀的空腔器壁上的小孔)发出的辐射能也具有漫射特性呢? 黑体辐射基本定律
8-1、一电炉的电功率为1KW,炉丝温度为847℃,直径为1mm。电炉的效率为0.96。试确定所需炉丝的最短长度。
3
273 847 3 dL 0.96 10
100 解:5.67×
得L=3.61m
8-2、直径为1m的铝制球壳内表面维持在均匀的温度500K,试计算置于该球壳内的一个实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