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透镜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透镜”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透镜”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透镜”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初二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光学知识总结大全
初二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
光学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几何光学(又称光线光学)是以光的 直线传播性质为基础,研究光在煤质中的传播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物理光学是研究光的本性、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一、重要概念和规律
(一)、几何光学基本概念和规律
1、基本规律
光源 发光的物体.分两大类:点光源和扩展光源.点光源是一种理想模型,扩展光源可看成无数点光源的集合.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几何线.光束 通过一定面积的一束光线.它是温过一定截面光线的集合.光速——光传播的速度。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恒为C=3×108m/s。丹麦天文学家罗默第一次利用天体间的大距离测出了光速。法国人裴索第一次在地面上用旋转齿轮法测出了光这。实像——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后,由实际光线形成的.虚像——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后,由发实际光线的延长线形成的。本影——光直线传播时,物体后完全照射不到光的暗区.半影——光直线传播时,物体后有部分光可以照射到的半明半暗区域.
2.基本规律
(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先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证。
(2)光的独立传播规律 光在传播时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汇光的反射折射与透镜
名师整理 精华知识点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第一节光的传播 第二节 光的反射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第四节 光的色散 第五节 凸透镜成像 第六节 眼睛与视图矫正 第七节 神奇的“眼睛”
第一节 光的传播
1、光源的特点:
光源指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有些物体本身不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光或其它光源射出的光,好像它们也在发光一样,不要被误认为是光源,如月亮和所有行星,它们并不是物理学所指的光源。 2、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一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三个条件)
3、光的传播速度:光速与介质有关,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c?3.0?108m/s,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为真空中的2/3。
4、光年: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约为9,460,800,000,000,000m)。
5、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6、应用及现象:
(1)激光准直。(例子:种树、排队、挖掘隧道 )
(2)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
初二物理下知识点
第七章 力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 1、弹力
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2:弹簧
初二物理 压强知识点
初二物理压强知识点
贵州减负教育
(1) 压力方向:与受力物体的支承面相垂直.由于受力物体的受力支承面可能是水平面,也可能是竖直面,还可能是角度不同的倾斜面,因此,压力的方向没有固定的指向,它可能指向任何方面,但始终和受力物体的受力面相垂直.
(2) 单位:如重力、摩擦力等其他力的国际单位一样,是牛顿.
(3) 压力作用效果: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 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4. F= Ps;
5.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 增大;(2)F不变,S 减小;(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例如:在生产和生活中,如果要减小压强,可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如果要增大压强,则可以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但从实际出发,压力大小往往是不可改变的,则减小压强应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应采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
6.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归纳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归纳
1.测定凸透镜的焦距f并做好记录,方法:平行光聚焦法
器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
2. 将实验器材按如图(书中72页图4-40)所示摆放
*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 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3.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具体见下表: 物距 像的性质 倒、正 放、缩 虚、实 像距 应用 像与物光屏能否承的位置 接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异侧 能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 异侧 能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幻灯机 异侧 能 u=f 不成像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v|>u 放大镜 同侧 不能 4. 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1)u=f是成实像和虚像,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倒立一定是实像,实像—物像异侧;正立一定是虚像,虚像—物像同侧。 (2)u=2f是想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3)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成实像时(焦点外)
物距减小 像距增大 像变大 (增大) (减小) (
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资料
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资料
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资料 (中考秘笈,内部使用)
第一章 声现象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人发声靠声带振动发声的,鸟发声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鸣膜的振动,蟋蟀是靠左右翅的摩擦的振动发声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不同介质 中的声音的速度是不同的。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一般状态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固 V液 V气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回声到达人耳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听到回声至少离障碍物17m。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4、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物体一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用(分贝)dB表示声音的强度。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
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与距离有关,同一声源处发出的声音,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声音的特色。决定音色的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辨别声音主要靠区分
声音和音色。
5、人的听觉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初二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1、电路:把、、、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的电路;
开路:的电路;
短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 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 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5、电源:能提供持续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转化为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极流向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和。
9、导体: 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
10、绝缘体: 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
1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流表要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
④绝对不允许直接把电流表连到。
(2)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 A至 A,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A;
② A至 A,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A.
12、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 ;
常用: , . 1千伏=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初二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1、电路:把、、、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的电路;
开路:的电路;
短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 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 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5、电源:能提供持续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转化为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极流向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和。
9、导体: 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
10、绝缘体: 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
1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流表要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
④绝对不允许直接把电流表连到。
(2)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 A至 A,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A;
② A至 A,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A.
12、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 ;
常用: , . 1千伏=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初二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1、电路:把、、、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的电路;
开路:的电路;
短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 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 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5、电源:能提供持续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转化为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极流向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和。
9、导体: 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
10、绝缘体: 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
1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流表要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
④绝对不允许直接把电流表连到。
(2)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 A至 A,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A;
② A至 A,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A.
12、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 ;
常用: , . 1千伏=
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