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材文言文实词
“高中教材文言文实词”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中教材文言文实词”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中教材文言文实词”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文言文实词小结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高中部高三备课组编 一、【之】
1.代词
⑴ 人称代词
① 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
例:A 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
B 子孙视之不甚惜。(《六国论》)
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② 第一人称(较少见),译为:“我”。
例:A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B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⑵ 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种)、这样、这些”。
例: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D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2.助词
⑴ 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
例:A 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B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
⑵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B 天之苍
文言文实词虚词
文言文实词虚词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文言文常见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反之则为实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桃花源记》 重要实词
缘、异、穷、具、咸、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无论、语、足、及、诣、津、鲜美、属、阡陌、黄发垂髫、叹惋、语云
重要虚词
乃(1)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 (2)乃不知有汉:竟然 为(1)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
其(1)欲穷其林:这 (2)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桃花源(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自己的
多词一义
(1) 缘溪行、便扶向路:沿着,顺着
(2)便要(yāo)还家、延至其家:要通“邀”,邀请。 (3)悉如外人、咸来问讯、皆叹惋、并怡然自乐:都 (4)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5)便扶向路、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
古今异义
穷(古义:穷尽;今义:贫穷)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已婚男子对自己配偶的称呼) 绝境(古义:与人
高中教材文言文实词、虚词知识系统梳理(共65页)
www.TopSage.com 大家网
1 / 65
高中教材文言文实词、虚词知识系统梳理(共65页)第一册
文言文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勾践灭吴》
更多精品在大家!
http://www.TopSage.com
大家网,大家的!
2 / 65 137065539.doc TopSage.com
7.南至于句无 句,通“勾”。
8.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帅,通“率”,率领。 9.令壮者无取老妇 取,通“娶”,娶妻。 10.将免者以
高中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
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高中1—160)
1、哀
①伤心,悲痛,哀叹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前赤壁赋》 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 ②同情,怜悯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③伤悼(为??哀叹)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秦晋崤之战》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 2、爱 ①喜欢,喜爱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 《种树郭橐驼传》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②爱护,爱惜,顾惜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 ③吝惜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 ④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⑤爱戴
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书博鸡者事》
6吝啬 ○
百姓甚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3、安
①安定,安逸,安适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 ②使??安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种树郭橐驼传》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 ③哪里
固一世之雄
(颜)文言文实词(教案)
2016年对口高考专题复习之
文言文实词(教案)
学科:语文对口 编制:高三备课组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测实词词义。 教学重、难点:知识构建、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课时安排:2课时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有两种考查形式:
一、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和错误的一项; 二、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
要求:多积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同时要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技巧。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讨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正确含义。 1.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喂养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招致 .
3.将军身披坚执锐 坚硬的盔甲 锐利的兵器 ..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任用
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高中1—160)
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高中1—160) (电子文稿恳请各位同学不外传)
1、哀
①伤心,悲痛,哀叹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前赤壁赋》 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并序》 ②同情,怜悯
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伤悼(为??哀叹)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2、爱
①喜欢,喜爱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②爱护,爱惜,顾惜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③吝惜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④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⑤爱戴
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 ○
6吝啬 百姓甚以王为爱也 3
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高中1—160)
超级实用,是我高三那会儿的好东西希望能帮到高三的弟弟妹妹们渡过难关加油!!免费贡献出来了,尽量小规模使用哦!
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高中1—160) (电子文稿恳请各位同学不外传)
1、哀
①伤心,悲痛,哀叹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前赤壁赋》 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并序》 ②同情,怜悯
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伤悼(为 哀叹)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2、爱
①喜欢,喜爱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②爱护,爱惜,顾惜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③吝惜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④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⑤爱戴
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 ○
6吝啬 百姓甚以王为爱
150个文言文实词
150个文言文实词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附录了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词,其中实词150个,为便于学生能够有系统的进行学习, 特将此150个实词的一词多义进行系统的整理,每个词的义项基本上以《辞海》的解释为依据,尽量以本义、引申义的顺序排列,同时也收入课本中出现的解释。对于个别不常用的解释,为减轻学生的负担,就不予收入。 1、爱 2、安 3、伯 4、被 5、倍 6、本 7、鄙 8、兵 9、病 10、察
11、长 12、朝 13、池 14、曾 15、乘 16、城 17、诚 18、除 19、传 20、辞 21、从 22、达 23、殆 24、迨 25、当 26、道 27、得 28、度 29、短 30、多 31、发 32、方 33、非 34、复 35、负 36、盖 37、鼓 38、故 39、顾 40、固 41、归 42、国 43、过 44、何 45、恨 46、后 47、胡 48、患 49、或 50、疾 51、及 52、即 53、既 54、假 55、间 56、见 57、解 58、进 59、尽 60、就
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高中1—160)
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高中1—160) (电子文稿恳请各位同学不外传)
1、哀
①伤心,悲痛,哀叹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前赤壁赋》 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并序》 ②同情,怜悯
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伤悼(为 哀叹)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2、爱
①喜欢,喜爱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②爱护,爱惜,顾惜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③吝惜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④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⑤爱戴
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 ○
6吝啬 百姓甚以王为爱也 3、安
①安定,安逸,安适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高中1—160)
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高中1—160) (电子文稿恳请各位同学不外传)
1、哀
①伤心,悲痛,哀叹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前赤壁赋》 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并序》 ②同情,怜悯
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伤悼(为??哀叹)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2、爱
①喜欢,喜爱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②爱护,爱惜,顾惜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③吝惜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④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⑤爱戴
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 ○
6吝啬 百姓甚以王为爱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