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货币制度演变
“宋朝货币制度演变”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宋朝货币制度演变”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宋朝货币制度演变”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宋朝货币制度
读《简明宋史》论宋朝货币制度
10283423 张志豪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927—976)“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中国大部分地区重新统一。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同年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1107—1187年) ,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是为宋高宗。宋高宗拒绝主战派的抗金主张,南逃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定都,建立南宋政权,两宋政权历时共320年。
宋代商品经济较为发达,这使得宋朝的货币形态和信用有了新的发展,货币制度具有时代的特点。
宋代币材的种类较多。铜、铁、金、银、纸都在不同程度上充当货币。绢帛等实物丧失货币性并退出流通。铜铁钱币、纸钞、金银锭并行的货币制度取代钱帛并行的货币制度,这是宋代货币制度的特点之一。
两宋的货币制度,仍以钱币为主,其中北宋以铜钱为主,南宋则以铁钱为主;绢帛等实物货币退出流通,而白银的货币地位大为提高。
宋代的货币流通具有区域性。虽然宋代流通的货币以铜铁钱币为主,但由于各地的经济情况不同,所铸造的钱币和发行的纸币各不相同,互不流通,所以
Ch1货币及货币制度
货币及货币制度
货币银行学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heguangwen@http://www.77cn.com.cn
货币及货币制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及货币制度
一、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一)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1.经济活动主体及货币流通 经济活动主体及货币流通家庭、 家庭、个人 公司、 公司、企业 非经营性、机关团体、 非经营性、机关团体、非营利性公益事业 财政
2.收支均衡与资产负债的形成 收支均衡与资产负债的形成→收>支:资产、债权;收<支:负债、债务 收 资产、债权; 负债、3
货币及货币制度
3.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 钱 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 是货币吗? 是货币吗?Money 与 Currency
4. 现代市场经济中,极难找出与货币没有任何 现代市场经济中, 联系的事物和地方。 联系的事物和地方。
货币及货币制度
(二)货币在对外交往中——外汇 货币在对外交往中——外汇 ——一切外国的货币都是“外汇” 一切外国的货币都是“外汇” (foreign exchange, exchange) 对于所有外国人来说,人民币 对于所有外国人来说,人民
朱明zhubob-货币与货币制度习题
主讲:朱明 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国家经济师 高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 高级技能专业教师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 单项选择题
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商品价格总额增加1倍,则流通中的货币需要将会( ) A、增加2倍 B、增加1倍 C、减少1倍 D、不变
2、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用另一种商品来表现的价值形式,称为( )
A、简单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等价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3、货币形态的总的演进趋势是( )
A、实物货币—信用货币—金属货币—电子货币 B、信用货币—电子货币—金属货币—实物货币 C、金属货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实物货币 D、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4、货币的两大基本职能是( ) A、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 B、流通手段和世界货币 C、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5、货币在执行( ),最早孕育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A、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
货币与货币制度 作业与练习答案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作业与练习
填空或判断
1.典型的表征货币是银行券。
2.表征货币是由足值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的货币形态。 3.金本位制有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 4.足值货币既可作为一般商品消费,又可作为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进行流通。 5.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计价结算货币称为本位币,亦称主币。
一、填空
1.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和( )。 2.所谓“流通中货币”,就是发挥( )职能和发挥( )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3.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 )、( )、( )和( )。 4.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的( )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 5.狭义的货币M1由( )和( )构成,广义的货币M2由M1加(准货币------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等)构成。 6.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 )。
二、单选
1.以下说法中( )不符合足值货币的基本特征。
A、足值货币的内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名词解释 (共10题,每题4分)
1、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职能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标准,也就是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质的方面)和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量的方面)时,发挥和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时,就发挥着流通手段的职能。
3、贮藏手段,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财富保存、收藏和积累起来时,货币就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4、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作单方面的价值转移时,就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5、世界货币,当货币超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6、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7、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国家用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8、银本位制是最早货币制度之一,它是指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一种货币制度。 9、金银复本位制是指以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币材的货币制度。
10、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一种不能兑换黄金、取消黄金保证的货币制度。
11、金属准备制度是指由国家集中储备货币金属,作为稳定货币和汇率的平准基金以及作为货
币发行的准备金。
二、单项选择题 (共15题,每题1分) 1、货币的产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货币的形式、本质与货币制度的构成与类型,了解货币的起源。
【考核知识点】货币形式、货币本质、货币制度的类型。 【考核要求】
识记:(1)货币本质;(2)货币职能;(3)货币制度类型。 理解:货币起源说 应用:人民币货币制度
第二章 信用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信用的概念,信用与货币的关系以及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掌握现代信用体系的构成以及各种信用形式的作用,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
【考核知识点】现代信用的作用、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信用活动的基础。 【考核要求】
识记:(1)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2)现代信用的概念 理解: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应用:现代信用体系的构成以及各种信用形式的作用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利率的来源、利率的种类和马克思利率决定,了解各种利率的内涵和利率的作用,理解西方经济学说的利率决定理论。 【考核知识点】利息实质、利率的来源、利率种类、马克思的利率决定。 【考核要求】
识记:(1)利率种类;(2)马克思利率决定论。 理解:西方经济学说的利率决定理论 应用:利率计算方法
第四章
金融市场
【考核目的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名词解释 (共10题,每题4分)
1、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职能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标准,也就是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质的方面)和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量的方面)时,发挥和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时,就发挥着流通手段的职能。
3、贮藏手段,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财富保存、收藏和积累起来时,货币就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4、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作单方面的价值转移时,就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5、世界货币,当货币超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6、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7、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国家用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8、银本位制是最早货币制度之一,它是指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一种货币制度。 9、金银复本位制是指以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币材的货币制度。
10、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一种不能兑换黄金、取消黄金保证的货币制度。
11、金属准备制度是指由国家集中储备货币金属,作为稳定货币和汇率的平准基金以及作为货
币发行的准备金。
二、单项选择题 (共15题,每题1分) 1、货币的产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分别填写在下列表格中。错选、多选、漏选或未选记-1分)。
1.马克思通过考察( C )的发展和价值形式的发展来说明货币的起源。 A.商品 B.商品交换 C.商品经济内在矛盾 D.物物交换
2.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当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不仅表现在某一种商品上,而且表现在一系列其他商品上时,其价值形式属于( B )。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的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3.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时,价值表现形式为( B )。
A.货币价值形式 B.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4.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是( A )。
A.货币价值形式 B.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5.货币的发展按照其采用的币材和币值的决定机制大体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货币的形式、本质与货币制度的构成与类型,了解货币的起源。
【考核知识点】货币形式、货币本质、货币制度的类型。 【考核要求】
识记:(1)货币本质;(2)货币职能;(3)货币制度类型。 理解:货币起源说 应用:人民币货币制度
第二章 信用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信用的概念,信用与货币的关系以及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掌握现代信用体系的构成以及各种信用形式的作用,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
【考核知识点】现代信用的作用、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信用活动的基础。 【考核要求】
识记:(1)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2)现代信用的概念 理解: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应用:现代信用体系的构成以及各种信用形式的作用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利率的来源、利率的种类和马克思利率决定,了解各种利率的内涵和利率的作用,理解西方经济学说的利率决定理论。 【考核知识点】利息实质、利率的来源、利率种类、马克思的利率决定。 【考核要求】
识记:(1)利率种类;(2)马克思利率决定论。 理解:西方经济学说的利率决定理论 应用:利率计算方法
第四章
金融市场
【考核目的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答案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
答:(1)钱、货币、通货、现金不是一回事,虽然其内容有所重叠,但这几个概念之间是有区别的。
钱是人们对货币的俗称。经济学中被称为货币的东西,就是在日常人们生活中被称为钱的东西。
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在商品劳务交易中或债务清偿中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东西。 通货即流通中的货币,指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货币。
现金就是指家庭个人、工商企业、政府部门所拥有的现钞,包括纸币现钞、硬币现钞。现金是货币的一部分,这部分货币的流动性强,使用频率高,对人们日常消费影响大。
(2)银行卡亦称“塑料货币”,是由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存取款等业务的新型服务工具的总称,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自动出纳机卡、灵光卡等。各种银行卡是用塑料制作的,可用于存取款和转账支付。现在,特别在西方发达国家,各种银行卡正逐步取代现钞和支票,成为经济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支付工具。因此,在现代社会银行卡也属于货币。
2.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货币 ?为什么自古至今,人们又往往把金钱看作是万恶之源 ?
答:(1)社会经济生活离不开货币,货币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客观必然性。物物交换的局限性要求有某种商品充当共同的、一般的等价物,而金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