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日食和月食教科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日食和月食教科版

1、小组合作学习落实见效。这个年级是我从三年级开始带上来的,学生已经习惯了我的教学方法和特点。从两年前参加高端培训之后我就在所教班级仿效郭教授的“生本教育”,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相互交流。因而现在学生基本已经习惯了这种方法,教学上真正做到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每堂新内容之前,都给学生一个预习提纲,让学生回家通过上网等渠道查找资料,来自学生收集的资料内容丰富翔实、精彩;每节课一开始,让学生在4人小组内汇报、交流自己的劳动成果,汇报自己了解到的大家不知道的知识。

2、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都很高,有些不太爱学习的学生此刻也有了兴趣和成就感,觉得自己懂的别人不懂,那真是件大好事, 所以会积极的把自己知道的与别人交流。接下来就是让小组向全班汇报,汇报可以是单个人,也可以是小组成员一起。在汇报过程中,下面的学生可以提问,汇报小组成员回答,也可由别的学生解答,还可以是老师的解答,这样的教学尝试让学生体会到自信,同时教学互动得到真正的实现。最后,我根据本课的教学要求画龙点睛地进行了课堂小结。一堂课在孩子们的高昂学习情绪中结束了,学生学得轻松,收获很大。课虽止,趣犹存。

3、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有反思)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 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怎样放得更大》教案及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怎样放得更大》

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知道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3)通过对显微镜的初步认识,了解显微镜的发展史。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2)认识到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使技术不断地改进,而技术的发展,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3)学习科学家对科学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制作简易的显微镜。 【教学难点】

了解显微镜的发展史。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放大镜、卡纸、剪刀、胶水、青苔、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谜语:不怕细菌小,再小能看到,安家实验室,科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 也叫 凸透镜 , 它的特点是中间 厚 , 边缘 薄 。 2.像 食盐 、 白糖这样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人们把这样的固体叫做 晶体 。 3.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状.形态等,没有产生新物质,我们把 这类变化称为 物理变化 ,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将之称为 化学变化 。 4.我们将米饭上滴上碘酒, 看到米饭上出现了 蓝色 , 说明米饭和碘酒发生了 化学变化 。 5.月球是地球的 卫星 ,它本身不能 发光 ,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 叫做 月相 ,它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一个月 。 6.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看到铁钉上附着有 红色 的物质,我们知道这种物质 是 铜 。 7.日食和月食的发生,一定要让三者在一条 直线 上,所以日食发生农历的 初一 , 月食发生在农历的 十五 。 8.为了便于辨认, 我们把星空划分成不同的区域, 称为 星座 , 大熊座的明显标志就是 北 斗七星 ,小熊座上有著名的 北极星 。 9. 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人类的活动引起的,目前的污水主要包括农业污水、 工业污 水 、 生活污水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 也叫 凸透镜 , 它的特点是中间 厚 , 边缘 薄 。 2.像 食盐 、 白糖这样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人们把这样的固体叫做 晶体 。 3.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状.形态等,没有产生新物质,我们把 这类变化称为 物理变化 ,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将之称为 化学变化 。 4.我们将米饭上滴上碘酒, 看到米饭上出现了 蓝色 , 说明米饭和碘酒发生了 化学变化 。 5.月球是地球的 卫星 ,它本身不能 发光 ,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 叫做 月相 ,它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一个月 。 6.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看到铁钉上附着有 红色 的物质,我们知道这种物质 是 铜 。 7.日食和月食的发生,一定要让三者在一条 直线 上,所以日食发生农历的 初一 , 月食发生在农历的 十五 。 8.为了便于辨认, 我们把星空划分成不同的区域, 称为 星座 , 大熊座的明显标志就是 北 斗七星 ,小熊座上有著名的 北极星 。 9. 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人类的活动引起的,目前的污水主要包括农业污水、 工业污 水 、 生活污水

实验二小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全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六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放大镜

放大镜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已经多次使用,早已不是兴趣昂然。因此课堂初,我并没有向他们展示放大镜,而是设计了一个案例引导孩子想到使用放大镜,从而引入课堂。继而询问学生在哪些地方使用了放大镜,为什么利用放大镜。学生们回答了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利用放大镜集中热源(如制作太阳能热水器)二、利用放大镜看书、看报(特别是老人和考古队员);三、利用放大镜发现事物的细微之处(包括农业专家比较植物种子不同和叶子受虫害的情况)。同时学生也有比较容易翻的错误如将医生用的额镜认作放大镜等等,在这个基础上我进一步整理了他们的想法,完成了书本上的表格部分。第2部分,我演示教授了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发放放大镜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包括手上的绒毛、纸等等),期间发现学生的观察兴趣不是非常浓,一些学生拿着放大镜对着别人的眼睛,看别人的头(实际上他可能并不一定看的清楚)。对于电视和电脑屏幕的放大技术,我觉得自己解释的不够清楚,如果能利用课件或视频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态的一个视频可能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放大镜的特点,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早已有所发现,我用平面镜和放大镜的镜片做比较,效果较好。最后,通过各种玻璃容器和水的结合演示,学生能够

实验二小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全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六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放大镜

放大镜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已经多次使用,早已不是兴趣昂然。因此课堂初,我并没有向他们展示放大镜,而是设计了一个案例引导孩子想到使用放大镜,从而引入课堂。继而询问学生在哪些地方使用了放大镜,为什么利用放大镜。学生们回答了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利用放大镜集中热源(如制作太阳能热水器)二、利用放大镜看书、看报(特别是老人和考古队员);三、利用放大镜发现事物的细微之处(包括农业专家比较植物种子不同和叶子受虫害的情况)。同时学生也有比较容易翻的错误如将医生用的额镜认作放大镜等等,在这个基础上我进一步整理了他们的想法,完成了书本上的表格部分。第2部分,我演示教授了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发放放大镜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包括手上的绒毛、纸等等),期间发现学生的观察兴趣不是非常浓,一些学生拿着放大镜对着别人的眼睛,看别人的头(实际上他可能并不一定看的清楚)。对于电视和电脑屏幕的放大技术,我觉得自己解释的不够清楚,如果能利用课件或视频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态的一个视频可能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放大镜的特点,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早已有所发现,我用平面镜和放大镜的镜片做比较,效果较好。最后,通过各种玻璃容器和水的结合演示,学生能够

老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2012年教学计划

2012年2月20日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探究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含内容分析、主要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册内容由“电微小世界、“环境与我们”、“宇宙”和“信息”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是向学生打开的第一个窗口。在“微小世界”这个单元里,学生们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研究各种物体。集中研究的内容首先是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他们将观察昆虫身体构造的细节部分。接下来要研究放大镜下的晶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还将研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并使用它展开一个观察、研究身边生命活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的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世界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更大兴趣。

环境与我们”是向孩子们打开的第二个窗口。此前他们参与了有关生命和物质世界的许多探究活动,但还没有对我们的生活的地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观察的视角。这一单元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是从研究垃圾问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教案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2、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能力目标:

1、研究包装盒是否过度包装。 2、设计“废物”的重新使用。

情感态度价值感目标:

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丢弃物在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包装盒的观察研究。 教学难点:认识生活物品的重新使用。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们回忆已学过的学习内容,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处理起来非常困难。要想更好地解决垃圾问题,从根源上想办法减少垃圾的数量,并做到再次利用。揭示课题。

(二)对减少丢弃的探究

提问: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一次性用品是学生容易想到的,然后聚焦包装盒的观察研究。我先出示粉笔盒,问学生是否还可以减少包装?引出包装的作用。再出示月饼盒的包装进行对比,还课件出示图片、漫画等,引出什么叫过度包装。教师再用课件形式你知道吗呈现专家用具体数字对过度包装的界定,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判定怎样的包装才是过度包装。紧接着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交流后回报,写下给厂家提的减少包装浪费的建议,最后教师总结。在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