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出现的历史背景
“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出现的历史背景”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出现的历史背景”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出现的历史背景”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比较文学学派与历史(doc 10页)(优质版)
比较文学重点内容 来源: 朱琪的日志 第一章 比较文学入门 1、什么是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线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陈惇 刘象愚 2、比较文学的特点?
(1)跨越性:跨越语言、民族、文化、学科。跨民族是最根本的,是判断比较文学的最基本的标准。
(2)比较性:约定俗成的专业学科的名称,具有特殊的学科意义。比较文学不等于“文学比较”,应把两种文学体系化、内在性的汇通作为比较文学衡量的标准。
(3)文学性:立足于文学之本;通过与其他文学的沟通和交流来探讨文学的共同规律; 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来重新审视文学本体,把文学放在与其他学科关系的参照框架下来彰显文学特征。 (4)开放性 (5)理论性
3、比较文学的意义?
(1)开拓文学研究的新天地,新视野:
(2)促进异质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互识、互证、互补。 互识:对不同文学的认识、理解和欣赏,认识别人,也认识自己。
互证:中西各有自己的见解,寻求理解,必须对话,互相对比参照。以不同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相同和不同的解答,达到进一步的共识。
互补:
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数计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圆明园烧毁。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圆明园占地350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竟等于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考试范围:课本第一编和第二编。其中第二编的第六章《类型学》不考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 5个,每个5分 简答题 4个,每个10分
论述题 2个,一个15分的,一个20分的 课堂笔记
第一讲 什么是比较文学 一.比较文学与既往文学史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文学属于文学研究的范畴,对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之间的作品研究。 二.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 1.跨越性。跨越性即跨国界(族界)、语言、文化、学科
2.可比性。被比较的对象必须是同类,要把问题提到一定范围之内,提出一个标准使不同类现象之间有个可比性。在比较时要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做到汇通。 3.文学性。以文学为根本。 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文化研究能促进比较文学发展,但比较文学也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具体的文化研究指当代的非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分以下几个方面: ?以研究后殖民写作话语为主的种族研究或族裔研究 ?以研究女性批评和写作话语为主的性别研究。
? 以指向东方和第三世界的政治、经济
比较文学end
1.什么是比较文学的四个跨越? 跨种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
1)跨民族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重要标识。 2)言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标识。 3)跨文化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标识 4)跨学科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重要标识。
5)跨民族、跨学科最为重要,在这两个跨越中选择了一个,比较文学研究即可能(不是一定)成立。
2、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一门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的社会学科,包括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宗教等,是一门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和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3、谈谈民族文学与国别文学、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的关系
①国别文学是以一个国家共同的政治区域观念所定义的文学现象。在单一民族构成国家中,国别文学就是民族文;对于统一于一个国家政治区域下的多民族文学来说,民族文学是从一个民族共同的血缘观念来定义的文学现象,在这里族际语言与族际文化的个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汉语比较文学研究语境下,民族文学这一概念的理论有效性大于国别文学。
②世界文学共含有四个层面的意义:总量上的世界文学,欧洲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学,世界名著的世界文学与歌德力量中的世界文学。
③民族文学研究或国
比较文学提纲
比较文学
奥涅金与贾宝玉的形象分析 总论点: 分论点 出身背景
贾宝玉出身于一个渐趋没落的封建大家庭—贾府
奥涅金出身于一个虽然“经常挪借度日”但仍未失去奢侈与豪华的家庭,他是在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的上流社会中长大的,由于几乎从小就没有人约束,奥涅金缺少严格的正统的家庭教育。 社会环境
十八世纪的中国,正值大清帝国的所谓“乾隆盛世”。一方面,统治阶级日益腐朽,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封建制度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暂时还掌握着强大的国家机器,对人民进行着残酷的专制统治。
奥涅金生活于十九世纪前半期的俄国。此时的沙皇俄国,仍处于落后的封建社会,而当时的西欧各先进国家已进入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时代。在腐朽的俄国封建农奴制内部,新的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农奴暴动风起云涌,农奴制己经开始瓦解了,专制政体内部发生了深刻的危机。 生活环境
奥涅金面对的生活环境是纷纭复杂的,贾宝玉周围的生活环境则相对单纯一些,
谈贾宝玉,他生活于贾府这个危机四伏的封建大家庭,整日不爱读书,喜在内帏厮混,与大观园中的一大群女孩儿们生活在一起,他把自己一生的追求都寄托在这样一群女孩子们身上。
奥涅金尽管出身并不惊人,但奢华的生活的惯性仍在顽固地如影随形,他混迹于浮华奢侈的上
比较文学end
1.什么是比较文学的四个跨越? 跨种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
1)跨民族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重要标识。 2)言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标识。 3)跨文化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标识 4)跨学科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重要标识。
5)跨民族、跨学科最为重要,在这两个跨越中选择了一个,比较文学研究即可能(不是一定)成立。
2、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一门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的社会学科,包括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宗教等,是一门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和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3、谈谈民族文学与国别文学、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的关系
①国别文学是以一个国家共同的政治区域观念所定义的文学现象。在单一民族构成国家中,国别文学就是民族文;对于统一于一个国家政治区域下的多民族文学来说,民族文学是从一个民族共同的血缘观念来定义的文学现象,在这里族际语言与族际文化的个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汉语比较文学研究语境下,民族文学这一概念的理论有效性大于国别文学。
②世界文学共含有四个层面的意义:总量上的世界文学,欧洲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学,世界名著的世界文学与歌德力量中的世界文学。
③民族文学研究或国
比较文学例子整理
第二章 第二讲 译介学
二、译介学的研究对象 (一)、文学变异现象研究 对“归化”、“异化”、“误译”、“过滤”等翻译现象的研究。
原因:语言不只是字、词、句问题,更是思维方式、思想观念、文化模式问题。
1、误译、误读、误释现象研究
Surprised,Desert turmoil,Sea sun。 惊奇,沙漠的混乱,大海的太阳。 李白:惊沙乱海日
2、文化信息的减损、增值
Walk to the place where the water has its source;and,seated,await the birth of the cloud。 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3、归化、异化现象
林纾译哈葛德小说23部,中有16部加上“史”、“传”、“录”、“志”、“记”为书名。 Joan Haste 《迦茵小传》 She 《三千年艳尸记》
Black Heart and White Heart,and Other Stories 《蛮荒志异》 林纾有意用中国传统诗文的词汇译外国小说。 The World Desire 《金梭神女再生缘》 王子—
比较文学对研究文学的意义
篇一:比较文学课后答案
比较文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
1、什么叫流传学?试分析它的特征及研究范围。
流传学也称誉舆学,是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之一。1931年,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首先将它引入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使之成为比较文学实践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者的“他者“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特征:首先,流传学研究的“文学关系”是多元文学关系。梵·第根对这一点有经典的阐述,他把这种关系限定在“两国文学间的相互关系上”。其次,流传学具有实证性。因为其研究的对象是“文学关系”,而这种关系只有建立在事实性基础之上才能成立,否则就无所谓“关系”。这种研究既然是以“事实”为依据,就必然要强调一种强烈的历史意识,既注意文学现象、观念、作品、文类的纵向发展、流变,又要注意这种传承流变与横向的各种关系。
研究范围:(1)、接受者国家和作者对作为放送者的外国作者的认识(包括其评价、介绍等)。(2)、接受者所受到放送者那些具体作品的影响及对放送者的评价。(3)、接受者是否摹仿放送者,摹仿了那些方面,如文体、风格、思想、情感、主题、背景等。(4)、接受者是直接还是间接
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章
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
1.商品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2.货币关系和信用关系的普遍化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 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1.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 2.票据交换及清算的需要 3.为商行提供资金支持的需要 4.统一金融监管的需要 中央银行的初步形成 产生:17世纪后半期
制度形成:在19世纪初期。
大概经历257年时间:(瑞典银行 1656-美国联邦储备体系1913年) 中央银行产生的途径:
1.由信誉好,实力强的大银行逐步演变而来-瑞典银行,英格兰银行 2.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而成-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瑞典银行
1656年成立,最初是私营银行;
1668年改组为国家银行,但此时仍有多家银行拥有货币发行权; 1897年独占货币发行权,完成了向央行转变的关键一步 英格兰银行
成立于1694年,确定为国家银行。是现代银行的“鼻祖”。
拥有两项特权:一是贷款给政府;二是以政府债券作抵押,发行等值银行券 1833 年规定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具有无限法偿的资格。 1844 年通过《皮尔条例》,确立了英格兰银行作为货币发行银行的地位。
《皮尔条例》:源于银行主义与通货主义之争,通货主义认为银行券的发行必须要有贵金属作保证
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章
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
1.商品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2.货币关系和信用关系的普遍化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 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1.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 2.票据交换及清算的需要 3.为商行提供资金支持的需要 4.统一金融监管的需要 中央银行的初步形成 产生:17世纪后半期
制度形成:在19世纪初期。
大概经历257年时间:(瑞典银行 1656-美国联邦储备体系1913年) 中央银行产生的途径:
1.由信誉好,实力强的大银行逐步演变而来-瑞典银行,英格兰银行 2.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而成-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瑞典银行
1656年成立,最初是私营银行;
1668年改组为国家银行,但此时仍有多家银行拥有货币发行权; 1897年独占货币发行权,完成了向央行转变的关键一步 英格兰银行
成立于1694年,确定为国家银行。是现代银行的“鼻祖”。
拥有两项特权:一是贷款给政府;二是以政府债券作抵押,发行等值银行券 1833 年规定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具有无限法偿的资格。 1844 年通过《皮尔条例》,确立了英格兰银行作为货币发行银行的地位。
《皮尔条例》:源于银行主义与通货主义之争,通货主义认为银行券的发行必须要有贵金属作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