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孔坚海绵城市设计理念
“俞孔坚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俞孔坚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俞孔坚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_海绵城市_理论与实践_俞孔坚
P l a n n i n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5年 第39卷 第6期 VOL.39 NO.6 JUN. 2015
26
【作者简介】
俞孔坚(1963-),男,博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迪华(1967-),男,硕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
袁 弘(1978-),女,博士,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傅 微(1988-),女,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博士生。乔 青(1979-),女,博士,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王思思(1983-),女,博士,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修改日期】2015-05-13
【文章编号】1002-1329 (2015)06-0026-11【中图分类号】TU981【文献标识码】A
【doi 】10.11819/cpr20150605a
【摘要】当今中国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涝灾害,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多种水问题。这些水问题综合症是系统性、综合的问题,亟需一个更为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立足这一背景。文章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景观安全格局等理论,结合北京市、六盘水市以及哈尔滨群力国家湿地公园等案例,详细阐述了“海
海绵城市设计专篇
第一章 海绵城市设计专篇
一、设计总则
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的时候吸水、蓄水,防止内涝,而天好及干旱的时候,又能把吸的水“吐”出来综合利用,节约水资源。
1.1 海绵城市建设应坚持规划先行,生态优先,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的建设方针。
1.2 工程设计应因地制宜,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以达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雨水控制目标。
1.3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应满足规划要求,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与小区:新建不低于 80%,改建不低于 70%。 道路用地:新建不低于 75%,改建不低于 60%。 绿地及广场用地:新建不低于 90%,改建不低于 85%。
1.4 鼓励采用透水铺装、屋顶绿化、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渗井、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雨水罐、调节塘、调节池、植草沟、渗管/渠、植被缓冲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人工土壤渗滤等工程措施。
1.5 透水铺装设计及施工应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1.6 对有条件的工程项目,宜考虑雨水资源化利用。
1.7 低影响开发设施应设置溢流排放系统,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或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有效衔接。
1.8 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宜根据水分条件、径流雨水水质等进行选择,宜
俞孔坚ASLA获奖作品红飘带 - 图文
GENERAL DESIGN HONOR AWARD
The Red Ribbon - Tanghe River Park, Qinhuangdao City, Hebei Province, China
Turenscape (Beijing Turen Design Institute) and Peking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China
client: Yang Lina, The Landscape Bureau, Qinhuangdao City, Hebei Province, China
总体设计荣誉奖章,
红丝带——Tanghe河公园、秦皇岛、河北、中国
Turenscape(北京Turen设计院)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学风景园林,北京,中国 顾客:杨琳娜,景观局、秦皇岛、河北、中国
\
It's transformative and curative.\
— 2007 Professional Awards Jury Comments
“一个庆典整合艺术元素进入了一个自然的景观,在一个巧妙的方式。极富戏剧性,但相当实用的。这是转
俞孔坚 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廊道宽度
第25卷第9期
2005年9月生 态 学 报Vol.25,No.9Sep.,2005
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廊道宽度
朱 强,俞孔坚,李迪华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北京 100871)
摘要:生态廊道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多种功能。建立生态廊道是景观生态规划的重要方法,是解决当前人类剧烈活动造成的景观破碎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众多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按照生态廊道的主要结构与功能,可将其分为线状生态廊道、带状生态廊道和河流廊道3种类型。生态廊道设计包括的关键问题有廊道数目、本底、宽度、联接度、构成要素、关键点(区)等。由于生态廊道结构与功能的复杂性,使得廊道的宽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具体的讲,生态廊道的宽度由保护目标、植被情况、廊道功能、周围土地利用,廊道长度等多个因素决定。合适的廊道宽度应该根据对廊道主要生态过程的研究来确定。从景观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出发,分别从生物保护廊道和河流廊道两方面对生态廊道的宽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总结得出两种类型生态廊道的适宜宽度值范围。最后提出确定宽度时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景观规划;景观生态;生态廊道;宽度;河流廊道
文章编号:1000-0933(
俞孔坚 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廊道宽度
第25卷第9期
2005年9月生 态 学 报Vol.25,No.9Sep.,2005
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廊道宽度
朱 强,俞孔坚,李迪华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北京 100871)
摘要:生态廊道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多种功能。建立生态廊道是景观生态规划的重要方法,是解决当前人类剧烈活动造成的景观破碎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众多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按照生态廊道的主要结构与功能,可将其分为线状生态廊道、带状生态廊道和河流廊道3种类型。生态廊道设计包括的关键问题有廊道数目、本底、宽度、联接度、构成要素、关键点(区)等。由于生态廊道结构与功能的复杂性,使得廊道的宽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具体的讲,生态廊道的宽度由保护目标、植被情况、廊道功能、周围土地利用,廊道长度等多个因素决定。合适的廊道宽度应该根据对廊道主要生态过程的研究来确定。从景观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出发,分别从生物保护廊道和河流廊道两方面对生态廊道的宽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总结得出两种类型生态廊道的适宜宽度值范围。最后提出确定宽度时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景观规划;景观生态;生态廊道;宽度;河流廊道
文章编号:1000-0933(
长春海绵城市设计说明专篇(施工图设计格式)
海绵城市设计说明专篇(施工图设计格式)
一、设计依据
1、国家或地方海绵城市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可参考下表)
主要规范名录表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版) 《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16(2016版)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16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2016年版) 《吉林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试行)》(2016) 吉林省《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技术规程》DB22/T168-2017 吉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22/JT137-2015 注:上表仅为主要标准规范,设计单位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取,如有上述未列规范,可根据项目需求进行补充。
2、长春市规划局规划设计条件及规划设计条件图(《长春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
3、国家或地方相关文件要求。 二、需上报的资料及要求:
1、 海绵城市专项说明书
说明书内容:说明书中应设立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独立章节。应包括海绵城市总体说明、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特点、雨水控制与利用相关计算书、
山地城市城市设计要素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山地城市城市设计要素探讨
作者:安丽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上旬》2017年第12期
【摘要】山地城市快速发展时期,由于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在向外扩张受限时,呈现出更为强烈的内聚性,给山地城市的城市设计带来更多的挑战。文章通过分析贵州六盘水市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方案,探索适合山地城市的城市设计方法,以求更好的塑造具有山地城市特色的城市空间节点。
【关键词】山地城市;城市设计;设计要素 1、前言
山地城市在向外扩张受限时,会呈现更为强烈的内聚效应,导致市区密度大幅增长,空间环境质量下降,城市特色消失。但是山地城市的设计方法不能直接套用平原城市取得的经验。因此,如何塑造富有特色的山地城市空间并保证山地城市的发展建设引发社会热议。本文希望以贵州省六盘水市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为例,探讨适合山地城市的城市设计方法,使得城市在保证高强度发展的同时,还能做到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突出城市特色。 2、项目背景
六盘水中心城区位于东西向狭长谷地内,南北山脉延绵起伏。城市空间结构强调“峰丛湿地绿相融”,建设以
城市设计考试整理
1.城市设计基本概念
1.1 城市设计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Physical Environment 城市形体(体形、物质)环境 Built Environment 城市建成环境 Urban Design 城市设计 Urban Planning 城市规划
City Design Civic Design Regional & City Planning
Landscape Design & Planning 景观设计与规划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景观建筑学 Architectural Design
建筑设计
衔接环节,承上启下地从城市空间总体构图引导项目设计 城市开发的市场机制缺陷:外部效应、公共设施、价值准则等 城市开发的公共干预: 1、金融政策
2、物质建设:公共领域的开发设计 3、行政管理: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控制
城市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城市开发管理
1.2 城市设计的定义
1.形体环境论:三维角度对城市形体环境的设计或对城市公共环境的设计 K.Lynch:“城市设计专门研究城市环境的可能形式”市区设计(City Design)
中国大百科全
城市设计讲义全文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城市设计概论
课 程 讲 义
(试用稿·文字篇)
绪 论
城市设计至今仍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学科领域。从科学发展渊源看。城市设计和规划都是在建筑学领域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然后分离出来的学科。二战以后,城市规划日益偏向于社会、经济和技术计划相结合的系统规划,注重政策原则,省略环境设计。与此同时,建筑学科则向以功能单元为分类标尺的单体建筑倾斜,逐渐失去了整体环境设计的层面。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两极分化与现代城市多要素、多层面的复杂性不相适应,引起种种环境危机。50年代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已成建筑与城市设计专业,吴良镛曾在北师从伊利尔·沙里宁教授。因此,60年代后城市设计思潮的兴起为弥补和填充这二级的空缺而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传统形体空间规划设计的回归。这导致了相当一部分人简单的认为城市设计就是以建筑群、建筑外部的城市空间为主体的形体设计。然而,现代城市设计的范围远非仅此现代城市生活的一体化要求城市职能之间既要脉络清晰,又具多元联系,其复杂程度所引发的问题不可能在规划政策和单体设计这二级上的都解决。城市设计必须以处理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为己任,形体和空间形态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城市职能三维内在联系的充分认识之上。“哈佛大学60年代才
城市设计文献综述
城市设计(Urban Design)一词首次出现于195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举办的“城市设计系列研讨会”。它的出现取代了含义较窄的“市政设计”(Civic Design) ,而是更多地从人的体验和社会试用角度去关注公共空间的设计,是对“公共领域”(Public Realm)的设计和管理(Carmona, 2003)。城市设计从20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至今,已基本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及创作方法,并在过去的20年里,得到实践操作的验证日趋成熟,被越来越多地被东西方学界所认知和接受。
城市设计最初起源于对当时西方社会盛行的“现代主义”城市建设的一种批判声音、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思考,它包括对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及景观规划等的颠覆性质疑。这种对当时权威的质疑首先出现于简雅各布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1961)一书。书中从一个普通城市居民的角度,强烈地谴责了以CIAM为首的现代主义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是对美国城市的大肆破坏,并指出现代主义设计中所提倡的所谓“花园城市”会导致城市高犯罪率的产生。而真正的和谐城市的设计应该更多地鼓励公众回归街道、广场及其他公共空间。
此外,对城市设计的理论发展有重要作用的文献和思想还包括: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