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培训心得
“2022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培训心得”相关的资料有哪些?“2022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培训心得”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2022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培训心得”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培训讲稿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培训讲稿
尹燕春一、课标的功能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
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
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
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是教材、教
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是从原来“教学大纲”演变过来的,这就
决定了它的高度。
二、课标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其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它以语文能
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
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1.丰富的人文内涵
2.实践性
3.母语教育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应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
主动的探究学习。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三、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
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四、语文课程的总目标
课程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五、学段目标和内容
课程标准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2部编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0部编版
2019年【最新修订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注:凡是加粗的部分,均是课程标准(修订稿)新改动的,或增或删,或调或整合。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2部编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0部编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asdfasdfasdfasd
(说明:其中删去的内容,用括号、蓝字表示;增加或改动的内容,用红色字表示。)
第一部分 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 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 等方面 发挥积极的作用 。(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
语文课程标准新旧对照版
语文课程标准(新旧对照版)
说明:其中删去的内容,用括号、蓝字表示;增加或改动的内容,用红色字表示。)
第一部分 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 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 等方面 发挥积极的作用 。(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 - 图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学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文化自信的主渠道,对学生专业学习、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课程目标与核心素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能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在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题
一、填空题
8、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18、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
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
1、工具性 与 人文性的
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语文素养 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 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基础。
2、课程的基本理念:(一)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_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标准在“总目标”
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
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5、课程目标中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6、阶段目标从“识字与
写字”、“ 阅读”、“ 写作”(1~2年级为“__写话”,3~6年级为“习作”)、“ 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7、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
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
语文课程标准新旧对比(2011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注:1. 为200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红色字为增减部分。
目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1 第一部分前言... 2 一、课程性质... 2 二、课程基本理念... 2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2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 三、课程设计思路... 3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 4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5 第一学段(1~2年级)... 5 第二学段(3~4年级)... 6 第三学段(5~6年级)... 8 第四学段(7~9年级)... 10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12 一、教学建议... 12 二、评价建议... 16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16 (二)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17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17
(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17 (五)具体建议... 17 三、教材编写建议... 20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全日制各专业高技、技师学生
二、课程性质:大学语文课是我院面向高技、技师班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一
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为一体的课程。在高中的基础上,在传授文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解读、赏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三、参考学时:
本课程的参考学时为 72 学时。学时分配建议如下: 序号 项目名称 课时 1 2 3 4 5 6 7 8 9 唱响人生 思想空间 职业境界 生命力量 天地方圆 说话艺术 实用写作 时空绝唱 语文综合活动 机 动 合 计 8 8 8 8 8 8 8 8 4 4 72
四、总学分:
本课程的总学分为 2学分。
五、课程目标:
(一)职业技能
1、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1
3、提高学生应用
语文课程标准练习2
语文课程标准练习: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 和 ,是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 活动以及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交际工具 信息载体 人类文化 听说读写 文学
2.语文课程致力于 ,提升学生的 ,为 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 ,形成 和打下基础;为学生的 和 打下基础。语文课程的 和 ,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综合素养 学好其他课程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良好个性 健全人格 全面发展 终身发展 多重功能
3.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 的 、 的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与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言文字运用 综合性 实践
- 2022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 2022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情境教学
- 2022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 2022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 2022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 2022版小学语文新课标
- 2022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小学
- 语文新课程标准培训心得小学
- 小学教师语文课程标准培训 心得
- 2022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电子版
- 2022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
- 2022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电子版免费下载
- 2022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ppt
- 2022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 2022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 2022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原文
- 2022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图片
- 2022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