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羧酸和取代羧酸的性质答案在哪能找到
“实验九羧酸和取代羧酸的性质答案在哪能找到”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实验九羧酸和取代羧酸的性质答案在哪能找到”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实验九羧酸和取代羧酸的性质答案在哪能找到”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实验九--羧酸和取代羧酸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九羧酸和取代羧酸的性质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羧酸和取代羧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2.掌握羧酸及取代羧酸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
羧酸均有酸性,与碱作用生成羧酸盐。羧酸的酸性比盐酸和硫酸弱,但比碳酸强,因此可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成盐而溶解。饱和一元羧酸中甲酸的酸性最强,二元羧酸中草酸的酸性最强。羧酸和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香味的酯。在适当的条件下羧酸可发生脱羧反应。甲酸分子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可被高锰酸钾或托伦试剂氧化。由于两个相邻羧基的相互影响,草酸易发生脱羧反应和被高锰酸钾氧化。
乙酰乙酸乙酯是由酮式和烯醇式两种互变异构体共同组成的混合物,因此它既有酮的性质,如能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橙色的2,4-二硝基苯腙沉淀,又有烯醇的性质,如能使溴水褪色,与三氯化铁溶液作用发生显色反应等。
三、仪器和药品
试管、烧杯、酒精灯、试管夹、带软木塞的导管等。
冰醋酸、草酸、苯甲酸、乙醇、异戊醇、乙酰乙酸乙酯、水杨酸、乙酰水杨酸、乳
实验九--羧酸和取代羧酸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九羧酸和取代羧酸的性质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羧酸和取代羧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2.掌握羧酸及取代羧酸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
羧酸均有酸性,与碱作用生成羧酸盐。羧酸的酸性比盐酸和硫酸弱,但比碳酸强,因此可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成盐而溶解。饱和一元羧酸中甲酸的酸性最强,二元羧酸中草酸的酸性最强。羧酸和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香味的酯。在适当的条件下羧酸可发生脱羧反应。甲酸分子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可被高锰酸钾或托伦试剂氧化。由于两个相邻羧基的相互影响,草酸易发生脱羧反应和被高锰酸钾氧化。
乙酰乙酸乙酯是由酮式和烯醇式两种互变异构体共同组成的混合物,因此它既有酮的性质,如能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橙色的2,4-二硝基苯腙沉淀,又有烯醇的性质,如能使溴水褪色,与三氯化铁溶液作用发生显色反应等。
三、仪器和药品
试管、烧杯、酒精灯、试管夹、带软木塞的导管等。
冰醋酸、草酸、苯甲酸、乙醇、异戊醇、乙酰乙酸乙酯、水杨酸、乙酰水杨酸、乳
第十六章 不饱和羧酸和取代羧酸
第十六章 不饱和羧酸和取代羧酸
1. 下列化合物应如何合成?
OHO(1) CH2COC(CH3)3 OHCHCO2CH3(2)
CH3
CH3OCH2COC2H5H3COCOH(3)
2. 推测下列反应的机理。
OCH3CO2Et
OH3CCO2Et(1) EtONa, EtOH(2) H3O+(1)
(提示:迪克曼反应同克莱森反应一样,都是可逆反应。)
OOOOOO(2)
CH3CCH2COEt+BrC6H5COEtEtONa, EtOH蒸馏C6H5CCH2COEt+CH(CO2Et)2CH3COEtNH2
+CH2(CO2Et)2NaNH2NH3(l)+(3)
O
(CH3)3COK, (CH3)3COHOOCO2EtOOC6H5HCO+KBrCHCOEt(4) C6H5HCO+BrCH2COEt
(5)
CH2(CO2Et)2EtONa, EtOH
3. 下列化合物应如何合成?
HOCO2EtCO2EtCO2Et(由CO2Et) (1)
OOCCH(C6H5)2O(由CH3CCH(C6H5)2) (2) (3)
OO
(由BrCH2CH2Br )CO2H
OO(由CH3CCH2COEt )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实验报告
西安文理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编号: 2014 年 4 月 23 日 化学类 专业 13 级 1 班 实验名称: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 姓名: 秦 阳 成 绩: 同组人: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1. 验证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
2了解肥皂的制备原理及其性质。
实验步骤
1.羧酸的性质
(1)酸性的试验 将甲酸、乙酸各5滴及草酸0.2 g分别溶于2 mL水中。然后用洗净的玻璃棒分别蘸取相应的酸液在同一条刚果红试纸上画线,比较各线条的颜色和深浅程度。
现象:刚果红试纸变蓝,且颜色深浅顺序为:草酸 >甲酸>乙酸
解释:酸性强弱:草酸 >甲酸>乙酸
刚果红适用于作酸性物质的指示剂,变色范围pH为3~5。
(强酸)蓝色~蓝黑色(弱酸) ~(碱)红
刚果红与弱酸作用显蓝黑色与强酸作用显稳定的蓝色,遇碱则又变红。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
目的
验证羧酸及其衍生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原理
羧酸最典型的化学性质是具有酸性,酸性比碳酸强,故羧酸不仅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且也溶于碳酸氢钠溶液。饱和一元羧酸中,以甲酸酸性最强,而低级饱和二元羧酸的酸性又比一元羧酸强。羧酸能与碱作用成盐,与醇作用成酯。甲酸和草酸还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甲酸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与裴林试剂反应。草酸能被高锰酸钾氧化,此反应用于定量分析。
羧酸衍生物都含有酰基 结构,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醇解、氨解反应,其活泼性为:酰卤>酸酐>酯>酰胺。
药品
甲酸,乙酸,冰乙酸,草酸,苯甲酸,硫酸(3mol·L-1),盐酸(6mol·L-1),乙酰氧,乙酸酐,乙酸乙酯,乙酰胺,无水乙醇,饱和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5%,20%),硝酸银溶液(5%),三氯化铁(1%),苯胺(新蒸),刚果红试纸。
实 验 步 骤
[一] 羧酸的性质
1.酸性试验 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滴甲酸、5滴乙酸,0.2g草酸,各加入lmL蒸馏水,振摇使其溶解。然后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许酸液,在同一条刚果红试纸上划线。比较试纸颜色的变化和颜色的深浅,并比较三种酸的酸性强弱。
2. 成盐反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
目的
验证羧酸及其衍生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原理
羧酸最典型的化学性质是具有酸性,酸性比碳酸强,故羧酸不仅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且也溶于碳酸氢钠溶液。饱和一元羧酸中,以甲酸酸性最强,而低级饱和二元羧酸的酸性又比一元羧酸强。羧酸能与碱作用成盐,与醇作用成酯。甲酸和草酸还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甲酸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与裴林试剂反应。草酸能被高锰酸钾氧化,此反应用于定量分析。
羧酸衍生物都含有酰基 结构,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醇解、氨解反应,其活泼性为:酰卤>酸酐>酯>酰胺。
药品
甲酸,乙酸,冰乙酸,草酸,苯甲酸,硫酸(3mol·L-1),盐酸(6mol·L-1),乙酰氧,乙酸酐,乙酸乙酯,乙酰胺,无水乙醇,饱和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5%,20%),硝酸银溶液(5%),三氯化铁(1%),苯胺(新蒸),刚果红试纸。
实 验 步 骤
[一] 羧酸的性质
1.酸性试验 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滴甲酸、5滴乙酸,0.2g草酸,各加入lmL蒸馏水,振摇使其溶解。然后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许酸液,在同一条刚果红试纸上划线。比较试纸颜色的变化和颜色的深浅,并比较三种酸的酸性强弱。
2. 成盐反
高考第一轮复习——羧酸、酯和油脂的性质(学案含答案)
第 1 页 年 级
高三 学 科 化学 版 本 苏教版 内容标题 高三第一轮复习:羧酸、酯和油脂的性质
一. 教学内容:
羧酸、酯和油脂的性质
二. 教学过程
(一)羧酸的结构与性质:
羧酸官能团的名称:羧基—COOH ;结构式:R —COOH ,饱和一元羧酸的分子,通式:COOH H C 1n 2n -+或2n 2n O H C 。
受羰基影响,—COOH 易电离产生少量的+H :COOH R -++-H COO R ,显弱酸性。同时,-COOH 属于强极性基团,易形成氢键,因此,羧酸的熔沸点相对于同碳原子的烃而言,熔沸点高,低碳原子羧酸与水之间形成分子间氢键,使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羧酸的性质主要由-COOH 决定,主要体现为:酸性和与醇等物质发生酯化反应,与—2NH 发生成肽反应等。
说明:
1、有机酸和无机含氧酸与醇作用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而无机无氧酸与醇发生卤代反应生成卤代烃。
2、酯化反应(或成肽反应)中酸脱羟基,醇(胺基)脱氢。可用同位素原子示踪法进行反应机理的测定:用含O 18的乙醇参与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32183CH OCH CO CH )分子中含有O 18原子即①式,表明反应物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与乙醇分子中羟基中的氢
羧酸 酯说课稿
羧酸酯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羧酸、酯是继学习过醇、酚、醛之后又两种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有机化学知识的重点。学好本节知识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与深化,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酯类奠定基础。学好本节知识,能综合运用烃及烃的衍生物知识解决一些常见的热点问题,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乙酸的分子结构及其物理性质 ②掌握乙酸的化学性质及酯化反应 ③了解酯的分子结构、物化性质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
①设计实验并动手操作,探究酯化反应的反应机理 ②分组讨论探究提高酯产率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分组讨论、实验探究的方式,学会交流与合作,学会感知与体验
②充分认识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养成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乙酸的酸性和乙酸的酯化反应
难点: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比较,酯化反应 二、教法分析
前面学生们已经学过了烃、卤代烃、醇、酚、醛,了解了学习有机物基本方法:先学习典型代表物,分析
三羧酸循环
1基本介绍
Kerbs Cycle 柠
檬
酸
循
环
(tricarboxylicacidcycle):也称为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acidcycle,TCA),Krebs循环。是用于将乙酰CoA中的乙酰基氧化成二氧化碳和还原当量的酶促反应的循环系统,该循环的第一步是由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反应物乙酰辅酶A(cetyl-CoA)(一分子辅酶A和一个乙酰相连)是糖类、脂类、氨基酸代
谢的共同的中间产物,进入循环后会被分解最终生成产物二氧化碳并产生H,H将传递给辅酶--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使之成为NADH + H+和FADH2。 NADH + H+ 和 FADH2 携带H进入呼吸链,呼吸链将电子传递给O2产生水,同时偶联氧化磷酸化产生ATP,提供能量。 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和原核生物的细胞质是三羧酸循环的场所。它是呼吸作用过程中的一步,但在需氧型生物中,它先于呼吸链发生。厌氧型生物则首先遵循同样的途径分解高能有机化合物,例如糖酵解,但之后并不
进行三羧酸循环,而是进行不需要氧气参与的发酵过程。 2发现过程
三羧酸循环
如果国泰民安,克雷布斯博士也许一辈子就是一位普通的医生。但是
第十五章羧酸、羧酸衍生物(一)
《基础化学》教案 第十五章 羧酸、羧酸衍生物
第十五章 羧酸、羧酸衍生物(一)
一、羧酸
[教学目的]:
1、熟悉羧酸的命名和分类
2、掌握羧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酸的化学性质 羧酸衍生物的生成 脱羧反应 羧酸的酸性
[课堂组织]: 羧酸(carboxylic acids)的官能团是羧基(carboxyl group),
,简写为-COOH 或-CO2H。 羧酸结构中最简单的是一元羧酸,其它
羧酸的结构与其相似。
一元羧酸的通式为RCO2H,其中R为氢或烃基。 两分子羧酸容易通过氢键缔合成二缔合体:
在固态、液态和中等压力的气态下一元羧酸主要以二缔合体的形式存在,在稀溶液中或高温蒸汽中二缔合体离解。
一元羧酸二缔合体用物理方法测定的键长、键角平均值为: C=O 123pm,∠OCO 122-123°,
C-O 136pm, O-H…O 260-270pm 在甲酸(
)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可以认为羧基碳原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