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抑郁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抑郁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抑郁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抑郁症的诊断研究进展
1.抑郁症的诊断研究进展*杨钦焱 周 敏 罗春琼 王晓斌
诊断:在日常精神科的临床实践中,抑郁症的诊断已十分普遍,然而,目前抑郁症的诊断尚缺乏客观检查手段,其正确诊断主要依赖于精神科医生的精神检查,抑郁诊断的方法多局限于量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诊断方法也开始应用。 一、量表检查
1.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帮助患者评价其病情的轻重以及经过治疗后的症状变化,该量表至今仍然应用最多,然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主要应用对象是已经确诊抑郁症的患者,对其抑郁程度进行评定。 2.DSM-IV-TR,即《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 目前抑郁症诊断的国际通用标准
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 CCMD-3) 我国主要使用
4.抑郁症诊断筛查量表
保留 SCID “重性抑郁发作”原有项目之外,针对每个症状都追加了 2~ 3 个适合中国人表达方式的补充项目,以提高其筛选抑郁症的敏感性,以代替 SCID 检查。
但量表始终是一项精神检查,无法很好的排除病人的主观因素,也不能很好的避免医生经验等对检查结果的影响,所以对于抑郁症的诊断来说,并非一个完美的指标。 抑郁症的诊断方法日新月异,传统的量表评分不断更新的同时,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研究进展及防治,附研究设计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研究进展及防治
王明春 基础二班 方剂学 20152041
摘要:产后抑郁症( Post partum Depression PPD)是指产后6周内第一次发病,主要表现为悲观、抑 郁、沮丧的精神紊乱。它严重地威胁着产妇的心理健康。本文系统介绍了产后抑郁症的概念,并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遗传因素等方面综述了该病的发病原因及其防治。为了解产后抑郁的发生、转归与其影响因素,本文还设计了研究方案。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病因;综述;发病率;研究设计
产后抑郁症( 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 ) 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 典型的产后抑郁是产后6周内发生, 可持续整个产褥期。 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到婴儿、家庭、婚姻、社会,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后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疾病也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对产后抑郁症发生原
[1,2]
因、影响因素以及诊断、护理等方面已有诸多报道 ,但目前国内的研究报道多局限于案例分析或统计调查,尚缺乏较为全面的综合分析。现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产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对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和危害进
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进展
工作研究《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19期
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进展
秦柯
李利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随着城市环境的不断恶化和社会的向前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的重要议题。介绍了生态城市的主要内容、发展过程、国内外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与实践,以及国外生态城市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9-0318-02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具有悠久的历史。工业社会使城市高度发展,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带来了巨大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同时城市中的多种矛盾也日益凸显,尤其是生态环境质量的恶化,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活。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城市的气候变化(如热岛效应)和环境污染,包括水、空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二是自然资源的耗竭与短缺,特别是淡水、化石燃料、耕地的过度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三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大量的社会问题,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绿地减少、教育与卫生滞后等。基于上述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城市的理论逐渐发展起来。
2生态城市的主要内容
生态城市目前虽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根据黄肇义、杨
东援(20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29卷第6期2009年6月经济地理ECONOMICGEOGRAPHYVol.29,No.6Jun.,2009
文章编号:1000-8462(2009)06-0977-07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国内外研究进展
2
朱天明1,,杨桂山1,万荣荣1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江苏南京210008;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北京100039)
摘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缓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土地需求与耕地保护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我国城市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界定和具体的研究目标相结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与RS、GIS技术手段相结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具体
问题相结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成果和土地利用管理相结合。关键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土地评价;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F293.2文献标识码:A
土地是城市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必需载体,城市土地合理利用问题研究从城市诞生之日起便已开始[1]。随着世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问题的出现,众多的学者日益意识到城市土
蓝舌病疫苗国内外研究进展
蓝舌病疫苗国内外研究进展
国际上对于蓝舌病疫苗研的究已投入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常用的商业化疫苗是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蓝舌病疫苗保护效率具有血清型特异性,在疫病流行地区,可能存在多个血清型BTV,开展可预防多个血清型的多价疫苗研究是当务之急。此外,安全、有效,并能够将疫苗免疫动物和感染动物相鉴别(DIVA的疫苗也是蓝舌病疫苗的主要研究方向。
1弱毒疫苗
由于南非的蓝舌病疫情暴发最为严重,BTV弱毒疫苗一直以来只允许在南非生产。弱毒苗是最早应对蓝舌病暴发的疫苗,可长期用于预防及控制绵羊蓝舌病,能产生良好的保护效果,一次免疫保护期至少可持续一年。在非洲和部分欧洲国家使用该疫苗对蓝舌病的暴发进行控制,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然而,使用该疫苗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特别对有些易感动物品种。另外,疫苗的减毒化是很难控制的,疫苗接种后会产生轻微的临床症状、引起孕畜流产,泌乳量减少和公畜精液品质下降。疫苗接种时附带的病毒会在免疫绵羊体内产生持续两周的病毒血症,它们能作为病毒传播的载体,病毒毒力反强或者疫苗种毒病毒基因组与野外病毒株产生基因重排而产生新的中等毒力的BTV毒株。最后,弱毒疫苗不具有DIVA特点。
2 灭活疫苗
通过恰当的处理和制备,灭活疫苗可以产生安全和有效的免疫保护
临床护理路径国内外研究进展
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相关研究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7月第10卷第20期 ChinJMisdiagn,Jul2010Vol10No.
204807
【综述与进展】
临床护理路径国内外研究进展
单春剑(综述),李培培(审校),夏家爱(审校)
【主题词】 临床护理研究;临床路径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6647(2010)2024807202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包含了质量保证、循证医学、整体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诊疗标准化方法,在国际上被视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学临床实践的重大变革之一。它的目的是为服务对象提供最佳照护质量的一种管理模式。目前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在执行临床路径,美国约60%的医院应用了临床路径。自
1998年临床路径从美国引入我国,国内各地护理工作者结合自
3 临床路径国外研究进展
的常规护理计划综合而成,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地、主动地工作。同时也使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过程中[5]。
临床护理路径是适应新形势的一种崭新的护理模式,作为。在美国。在日,并取得一定效,护理记录简单易行,产妇住院[6]。这种高效先进的管理模式先后在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得到广泛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29卷第6期2009年6月经济地理ECONOMICGEOGRAPHYVol.29,No.6Jun.,2009
文章编号:1000-8462(2009)06-0977-07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国内外研究进展
2
朱天明1,,杨桂山1,万荣荣1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江苏南京210008;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北京100039)
摘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缓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土地需求与耕地保护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我国城市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界定和具体的研究目标相结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与RS、GIS技术手段相结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具体
问题相结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成果和土地利用管理相结合。关键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土地评价;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F293.2文献标识码:A
土地是城市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必需载体,城市土地合理利用问题研究从城市诞生之日起便已开始[1]。随着世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问题的出现,众多的学者日益意识到城市土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在国内外研究进展
论文介绍了基于土地面积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概念、计算模型和两种基本计算方法(综合法和成分法),同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生态足迹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生态足迹的研究趋势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在国内外研究进展
张 令,项学敏,周集体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 大连 116024)
E-mail: dlutzhl@http://www.77cn.com.cn
摘要:论文介绍了基于土地面积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概念、计算模型和两种基本计算方法(综合法和成分法),同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生态足迹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生态足迹的研究趋势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关键词:生态足迹;综合法; 成分法; 研究进展
1. 引言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是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威廉(William)及其博士生瓦克纳戈尔
(Wackernagel)于1992年提出的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指标,它定量的衡量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该种分析方法是基于土地面积量化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之一,通过核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需的真实生物生产面积,与其同国家或区域所提供的生态承载力相比较,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的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是否处于该国家或区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内。
近些年来,在以Wackernagel为代表的“加
低碳经济国内外研究进展_曹海霞
低碳经济国内外研究进展
3曹海霞1,,张复明2
(1.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西太原030006;2.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01;
3.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能源经济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近年来,低碳经济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文章在对重要相关文献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低碳经济
方法、机制以及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研究的总体状况进行简要评述,以期为我国低碳方面研究的主要内容、
。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排放;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68(2010)03-0001-06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已逐渐成为全球性共识,2009年末闭幕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更是把低碳经济的发展推向了高潮,未来的国际经济竞争很可能是低碳经济的竞争。“低碳经济”的概念是2003年英国在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来的,但早在20世纪90年代,应对全球
关注碳排放就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低碳经济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低碳经气候变化、
济的概念与内涵、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碳排放交易机制、碳减排机制与方法的研究、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及策略等问题展开。
水下无线传感网络(WSN)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水下无线传感网络(WSN)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 世纪是人类开始全面研究海洋特性并认识、开发、保护海洋的新世纪。海洋经济占各国经济的比重越来越高。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成为各国重点研究的方向。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广泛的应用在灾难预警、污染物监控、水文数据的监测和采集、海洋资源勘探、辅助导航和海洋军事等众多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了传感器、微机电系统和网络三大技术,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 二. 无线传感网络的简介 (1)无线传感器网络构成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简称WSN)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它将会对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麻省理工学院的《技术评论》杂志(Technology Review)评出了对人类未来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十大新 兴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位于这十种新技术之首。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模块的 微小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借助于节点中内置的各种传感器测量所在周边 环境中的热、红外、声纳、雷达和地震波信号,从而探测包括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众多我们感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