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基础物理实验
“大学基础物理实验”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大学基础物理实验”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大学基础物理实验”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基础物理实验考题
第一循环
转动惯量
1、已知T\\To\\I,用周期的公式T*T-To*To=4*3.1416*3.1416*I/K,计算K(09上半年) 2、外径和质量都相同的塑料圆体和金属圆筒的转动惯量哪个大(11下半年)
3、载物盘转动10个周期时间为8.00s,放上物体后转动10个周期时间为13.00s,给出K值大小,求出物体的转动惯量(11下半年)
4、托盘的转动周期是T0,放上圆柱体之后的周期是T1,圆柱体转动惯量I1,求托盘的转动惯量(12上半年)
5、某物体距离质心d1处转动惯量为I1,距离质心d2处转动惯量为I2,求物体质量(12上半年) 6、等外径、高度、质量的塑料圆柱和金属圆筒,哪个转动惯量大?应该是圆筒(12下半年)
7、测圆筒转动惯量时,没有整个放入台子,导致转轴和对称轴有夹角,问测得的转动惯量偏大偏小?好像是不能确定。(12下半年)
碰撞打靶
1、求碰撞球高度h0的公式:()(10上半年)
A、h0=(x2+y2)/4y B、 C、h0=(x2+y)/4y D、h0=(x2+4y)/4y
2、操作没有错误,但是修正了4、5次都一直达不到十环(小于10环且靠近轴线),不可能的原因是:()(10上半年)
基础物理实验考题回忆
2009-2010第二学期普物实验期末试题 一、 随机误差正态分布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测单摆周期应以最高点为起点 B、 测单摆周期应以最低点为起点 C、
D、 累计频率曲线允许两端误差较大 2、如何避免数据骑墙,错误的是:()(多选) A、重新分组; B、
C、归于前一组,最后一组归于其自身; D、归于后一组,最后一组归于其自身; 二、 碰撞打靶
1、 求碰撞球高度h0的公式:()
A、h0=(x2+y2)/4y B、 C、h0=(x2+y)/4y D、h0=(x2+4y)/4y 2、操作没有错误,但是修正了4、5次都一直达不到十环(小于10环且靠近轴线),不可能的原因是() A、碰撞点高于被碰球中心 B、碰撞点低于被碰球中心 C、被碰球与支撑柱有摩擦 D、线没有拉直 三、液氮比汽化热 1、Q等于()
A、水从t2升高到t3吸收的热
B、铜柱从t2降到液氮温度放出的热 C、铜柱从室温降到液氮温度放出的热 D、铜柱从t3上升到t1吸收的热 2、测得mN偏小的原因()(多选) A、有水溅出 B、瓶口结冰
C、记录tb的时间晚了
基础物理实验考题回忆
2009-2010第二学期普物实验期末试题 一、 随机误差正态分布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测单摆周期应以最高点为起点 B、 测单摆周期应以最低点为起点 C、
D、 累计频率曲线允许两端误差较大 2、如何避免数据骑墙,错误的是:()(多选) A、重新分组; B、
C、归于前一组,最后一组归于其自身; D、归于后一组,最后一组归于其自身; 二、 碰撞打靶
1、 求碰撞球高度h0的公式:()
A、h0=(x2+y2)/4y B、 C、h0=(x2+y)/4y D、h0=(x2+4y)/4y 2、操作没有错误,但是修正了4、5次都一直达不到十环(小于10环且靠近轴线),不可能的原因是() A、碰撞点高于被碰球中心 B、碰撞点低于被碰球中心 C、被碰球与支撑柱有摩擦 D、线没有拉直 三、液氮比汽化热 1、Q等于()
A、水从t2升高到t3吸收的热
B、铜柱从t2降到液氮温度放出的热 C、铜柱从室温降到液氮温度放出的热 D、铜柱从t3上升到t1吸收的热 2、测得mN偏小的原因()(多选) A、有水溅出 B、瓶口结冰
C、记录tb的时间晚了
《大学物理基础》
[1030]《大学物理基础》
1、
波长λ=5000?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a=0.25mm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的屏幕上中央条纹一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d=12mm,则凸透镜的焦距f为
. . . .
2、
2m 1m 0.5m 0.2m
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若已知光在某时刻的阵面为S,则S的前方某点P的光强度决定于波阵面S上所有面
. . . .
3、
振动振幅之和 光强之和
振动振幅之和的平方 振动的相干叠加
在玻璃(折射率n3 =1.60)表面镀一层MgF2 (折射率n2=1.38)薄膜作为增透膜,为了使波长为5000?的光从空MgF2薄膜的最少厚度应是( )
. . . .
4、
1250? 1810? 2500? 906?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入涉光的波长为λ,用玻璃纸遮住双缝中的一个缝,若玻璃纸中光程比相同厚度的空气的光
. . . .
5、
仍为明条纹 变为暗条纹
既非明纹也非暗纹 无法确定是明纹,还是暗纹
以下不是几何光学的基本实验定律的是( )
. . . .
6、
光在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定律
光通过两种介质分界
基础型物理实验讲义(2)
实验2 气轨法测重力加速度
【实验目的】
1. 学习微机辅助实验系统的使用方法。 2. 学习气垫导轨系统的使用。
3. 掌握速度、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的测量方法。 4. 学习分析和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 【实验仪器】
微机辅助实验系统、气垫导轨、气源、滑块等。 【预习要求】
1. 熟悉仪器的结构与调整方法。 2.制定实验步骤。
平均速度的测量
【实验依据】
滑块上U形挡光片二前沿的距离通过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由公式v??s/?t确定。当挡光片二前沿之间的距离很小时,测出的平均速度可以近似看作光电门处的瞬时速度。
【实验内容与方法】
用水平气轨测量匀速运动的速度。如图2-1所示,调节气垫导轨水平。用手轻推滑块,给以初速度。当手放开后,滑块在气轨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运行本实验的软件,当滑块通过光电门A、B后,微机即可显示出滑块在A、B处的平均速度。若要测光电门A到光电门B之间的平均速度vAB,则只需通过测出滑块从光电门A运动到光电门B的时间和距离进行计算即可。
挡光片滑块光电门A光电门B气垫导轨DE接口箱
图2-1
瞬时速度的测量
【实验依据】
瞬时速度是平均速度的极限值,即
vA?lim?t?0?s??tlimv
大学物理实验色度实验 - 图文
西南交通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实验报告
学号:20114028 姓名:王涛 班级:物理一班 实验名称: 色度 实 验 组号:
实验时间:2013 年4 月24 日 讲 教师报告箱号: 实验目的: 1. 了解色度学的基本原理。 2. 熟悉WSD-1A型色度仪的实验装置及软件操作界面,并掌握使用方法。 3. 学会用透射或反射方法测量样品的主波长、纯度、色坐标等色度学量。 实验仪器: WSG-8型色度实验装置 光栅光谱仪结构参见仪器说明书。 实验原理: 色度学是研究颜色度量和评价方法的一门学科,现代色度学初步解决了对颜色作定量描述和测量的问题。 颜色可以分为黑白和彩色两个系列,黑灰白以外的所有颜色均为彩色系列。彩色可以用三个参数来表示:明度(亮度或纯度)、色调(主波长或补色主波长)和色纯度(饱和度)。明度表示颜色的明亮程度,颜色越亮明度值越大;色调反映颜色的类别,如红色、绿色、蓝色等。彩色物体的色调决定于在光照明下反射光的光谱成分。例如,某物体在日光下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反射的光中绿色成分占优势,而其它成分被吸收
大学物理实验-单摆实验-参考
单摆实验
【实验目的】
1.通过对单摆周期的大量精密测量,利用偶然误差统计分布规律验证高斯误差分布定律,从而加深对偶然误差统计规律的认识。
2.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掌握用不确定度分析讨论测量结果的方法,学会测量结果表达式的正确书写。 【实验仪器】
GM-1单摆实验仪(编号) 数字毫秒计(编号) 米尺 【实验原理】
一、利用偶然误差统计分布规律验证高斯误差分布定律
构思:对偶然误差服从正态分布规律的最好验证是统计检验。就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大量(几百次或更多)的精密测量,将其偏差的分布与理论值相比较,即是将偏差出现在一定区间的实际个数与理论计算的预期个数相比较,如果两者一致,则可以认为正态分布规律是成立的。
方案:
1、统计直方图 …… 2、误差的置信概率 …… 二、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构思:…… 方案:…… 【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利用偶然误差统计分布规律验证高斯误差分布定律(自拟) 二、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自拟) 【数据记录及处理】
一、利用偶然误差统计分布规律验证高斯误差分布定律
单摆次数
1 2 3
累计时间(s)
0.668 1.400 2.023
周期(T/s)
1.355 1.381 1.387
偶然误差
大学物理实验题库
第二章部分训练题
1.在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中,难以避免且无法修正的是(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粗大误差。) 答: B 2.有一组等精度多次测量的数据:L=2.385mm、2.384mm、2.386mm、2.384mm、2.382mm、2.383mm。它们的A类不确定度为:(A. 0.0014mm B. 0.006mm C. 0.002mm D. 0.007mm) 答: B 3.根据第2题的数据,可以判断测量量具的最小量程是:(A. 0.001mm B.
0.01mm C. 0.004mm D. 0.02mm) 答: B 4.采用0.02mm精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长度时,其B类不确定度为:(A. 0.022mm
B. 0.03mm C. 0.01mm D. 0.012mm) 答: D 5.有一个电子秒表,其最小分辨值为0.01S, 其仪器误差限应评定为:(A. 0.01S
大学物理实验试题
大学物理实验试题
一、 填空题(共19分,每空0.5分):
1.用霍尔法测磁感应强度时,霍尔片上除了不等势电压外,还存在由热电效应和热磁效应引起的各种副效应,这些副效应大多通过____________方法,即改变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方向加以消除。如果电流沿X轴方向,磁场沿Z轴方向,由在Y轴方向测得的霍尔电压可推知霍尔电场沿Y轴正向,则此霍尔元件是由____(填N型或P型 )半导体材料制造的。
2. 牛顿环实验中测量两条纹直径的平方差是为了消除 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测量的不确定性,在测量过程中保持单方向性是为了避免________________。
3.用共振干涉法(驻波法)测波长时,由干涉理论知,当换能器S1S2之间的距离xi满足xi = 时,将形成稳定的驻波,写出测定声速的表达式: ,并指出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 。
4.读数显微镜使用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产生 ,它的起因是 ,其避免的方法是:测量时测量鼓轮始终沿 转动。
5.声速测定实验中,如果两探头S1和S2间距为X,那么入射波与反射波形成驻波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相邻两波节间距为:_________
大学物理实验试卷
大学物理实验试卷
本试卷满分 40 分。请将答案全部写在试卷上,第四大题可写在试卷背面。 一、选择题
1、某物体长度约为 2 厘米,为使测量结果有 5 位有效数字,应选用的测量 仪器是: (D ) (A)米尺 (B)二十分游标尺 (C)五十分游标尺 (D)千分尺
2、某电流值的测量结果为 I=(30.55±0.05)mA,则下面关于被测电流 的真值I0的哪种理解是正确的 ( D )
(A) I0=30.55mA (B) I0=30.50mA 或 I0=30.60mA (C) 30.50mA
4、用 0.5 级量程为 0~7.5mA,面板刻度为 150 格的电流表测一电路中的电流, 下列哪个测量数据 记录正确 ( C )
(A)6mA (B) 6.0mA (C) 6.00mA (D) 6.000mA 5、已知 N=2A2/B3,则正确的误差传递公式为: ( C )
(A)ΔN=[(2AΔA)2+(3B2ΔB)2]1/2 (B)ΔN=2[(2AΔA)2+(3B2ΔB)2]1/2 (C)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