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
“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焊接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焊接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1 引言
焊接具有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结构设计灵活,用材合理及能够以小拼大等一系列优点,因而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各种不安全、不卫生的因素威胁着焊工及其它生产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焊接污染种类多、危害大,已成为一大环境公害。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治理技术日趋完善,焊接污染已得到了相对有效的控制。本文从焊接污染的形成及危害入手,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
2 有害因素的来源与危害[1]
焊接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可分为金属烟尘、有害气体、高频电磁场、射线、电弧辐射和噪声等。出现哪类因素,主要与焊接方法、被焊材料和保护气体有关,而其强烈程度受焊接规范的影响。
2.1 电焊烟尘 2.1.1 电焊烟尘的产生
熔焊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电焊烟尘。它包括烟和粉尘。其中直径小于0.1μm的微粒称为烟,直径在0.1~10μm之间的微粒称为粉尘。焊条和母材金属熔融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迅速冷凝、氧化形成不同粒度的电焊烟尘。它以气溶胶形态漂浮于作业环境空气中。 表1:几种金属元素的沸点 元素 Fe Mn Si Cr Ni
沸点℃ 3235 1900 2600 2200 3
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平顶山市泓丰选煤焦化厂职业危害因素及
防护措施
1、焦炉煤气
(1)健康危害:焦炉煤气吸入人体后,健康危害主要来自一氧化碳,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组织缺氧,特别是大脑层细胞,就会丧失活动能力,以至丧失生命。甲烷属“单纯窒息性”气体,无害但高浓度时因缺氧窒息而引起中毒,空气中甲烷浓度达到25%-30%时出现头昏、呼吸加速、运动失调。
(2)理化特性: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气体,易发生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
(3)应急处理:救护者采取自保措施进入煤气区域,将伤员移到空气流动处;松解伤者衣扣及裤带,盖好衣物及被子,注意保暖;若喝水给予热糖茶水,必要时可针刺人中穴;对呼吸困难或刚停止呼吸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挤压术;中毒者在恢复知觉前,不得送往较远的医院。
(4)注意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加强通风;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需有人监护。
图标标识:穿防护服、注意通风、戴防毒面具
(5)一氧化碳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限值20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限值30 mg/m3,实测值 mg/m3
(6)图标:当心有毒气体 2、粉尘
(1)健康危害: 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达
感染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河北工程大学成人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感染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专 业: 护理学 学生姓名: 学号: 学习形式: 层次:
指导教师:
学 习 站:
学位申请:(注明是否申请)
2016年5月11日
感染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摘 要
探讨感染科临床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提出防护措施。
关键词:感染科 职业危害 病案污染 防范措施
目 录
一、职业危害因素分析………………………………………………1 1.1 生物性危害因素……………………………………………1 1.2 物理性危害因素……………………………………………1 1.3 化学性危害因素……………………………………………2 二、病案污染的因素…………………………………………………2 2.1医务人员对
盐酸职业危害及应急防护措施告知书
珠江钢管(连云港)有限公司 盐酸职业危害及应急防护措施 理化特征: 外观及性状:白色至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性气味 主要用途:在有色湿法冶金,印染工业中酸溶、酸洗等 危险概述: 危险类别:第8.1类,腐蚀品 侵入途径:皮肤接触,眼镜接触,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接触蒸汽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眼结膜炎 慢性影响:鼻及口腔黏膜有烧灼感,齿龈出血、气囊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长期接触:可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环境危害:物质对水生物体有毒,在使用时避免释放在外界环境中 腐蚀危险:腐蚀性液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应急措施及防护: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输氧,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他防护:穿工作服(防腐蚀材料制作),工作后,淋浴更衣 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
盐酸职业危害及应急防护措施告知书
珠江钢管(连云港)有限公司 盐酸职业危害及应急防护措施 理化特征: 外观及性状:白色至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性气味 主要用途:在有色湿法冶金,印染工业中酸溶、酸洗等 危险概述: 危险类别:第8.1类,腐蚀品 侵入途径:皮肤接触,眼镜接触,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接触蒸汽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眼结膜炎 慢性影响:鼻及口腔黏膜有烧灼感,齿龈出血、气囊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长期接触:可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环境危害:物质对水生物体有毒,在使用时避免释放在外界环境中 腐蚀危险:腐蚀性液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应急措施及防护: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输氧,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他防护:穿工作服(防腐蚀材料制作),工作后,淋浴更衣 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
盐酸职业危害及应急防护措施告知书
珠江钢管(连云港)有限公司 盐酸职业危害及应急防护措施 理化特征: 外观及性状:白色至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性气味 主要用途:在有色湿法冶金,印染工业中酸溶、酸洗等 危险概述: 危险类别:第8.1类,腐蚀品 侵入途径:皮肤接触,眼镜接触,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接触蒸汽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眼结膜炎 慢性影响:鼻及口腔黏膜有烧灼感,齿龈出血、气囊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长期接触:可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环境危害:物质对水生物体有毒,在使用时避免释放在外界环境中 腐蚀危险:腐蚀性液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应急措施及防护: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输氧,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他防护:穿工作服(防腐蚀材料制作),工作后,淋浴更衣 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为了保护职工身体健康、消除职业危害,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必须针对具体实际情况,采取积极的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根据我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在工艺、设备、安全卫生防护设施,作业环境等方面可能发生各种灾害事故的缺陷,因为这些缺陷使一些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有害物质泄漏和作业环境造成职工急、慢性的各种职业性疾病,主要存在以下: 一、 高温
1、危害成因: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夏季露天作业受太阳热辐射的影响,常可产生高温或高温高湿或高温伴强热辐射等特殊气象条件。在这种环境下进行施工作业,通称为高温作业。我国制定的高温作业分级标准规定:产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即是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透风设计计算温度2度的作业,列为高温作业。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机体从高湿环境接受对流与辐射热量,加上劳动和高温环境增加的代谢产热量,远远超过机体的散热量。若这个恶性过程不断发展,人体通过一系列的体温调节还是不能维持机体的热平衡时,就造成机体过度蓄热。同时,由于大量出汗导致脱水、失盐,从而发生中暑。
2、危害类型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其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相对湿度低,形成干热环境,这类作业场所都有强烈的辐射热源
职业危害与个人防护(2010.10)
职业危害与个人防护
第一部分
职业病危害因素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义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 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
主要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
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 化学:铅、汞、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物理:如高温、高湿、低温、噪声、振动等 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等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等 3、劳动强度过大等 4、不良体位等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等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等 3、地理环境等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按导致职业病 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将职业 病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 1、粉尘类 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3、化学物质类
4、物理因素
5、生物因素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护理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摘要】为了提高广大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增强职业防护意识,从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心理等方面综述了护理工作中面临的职业危害,分析了目前我国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产生的原因和防护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与措施。重点明确了锐器伤的处理流程,强调了改变不良操作习惯规范护理行为的重要性,以便对护理人员锐器伤和化疗药物危害的防护起
【关键词】护士;职业暴露;
【Key Word】Nurses;0ccupationalExp08ure;Prevention
目前,多数医院将医院感染的管理、监测以及防控措施等主要用来保护患者,以防止其发生医院感染。而对于经常够的重视,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险性。戴青梅报告,在各级医院的职业损伤中,医、护、技的损伤率分别为53.83%、74.06%和37.98%[1],可见护理人员是最危险的职业群体之一。各种职业暴露不但可以损害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甚至可以威胁到其生命。SARS流行期间,医务人员发生多起医院感染,实质上素‘”。全球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可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我国是HBV、HCV感染高发区,锐器伤后发生血使受伤者感染,HI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几率为0.3%、HC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几率为1.
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防护设施
巫溪县后山场平及路网工程一文景
路道路支挡工程
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防护设施
竣工验收工作方案
编 制:重庆市锦泰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日 期: 年 月 日
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防护设施
竣工验收工作方案
一、 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员工(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公司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
二、 适用范围
公司所属各项目部从事接触粉尘、电气焊、防腐保温、油漆作业等有毒有害作业时均应执行本办法。
三、 防治方针
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各项目依法为职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职工获得相应的职业卫生保护,依法为职工交纳工伤社会保险。
四、 职业危害分析
1、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在建筑施工作业过程中,材料的搬运使用、石材的加工。建筑物的拆除,均会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吸入这样的粉尘可发生矽肺病。
2、 有毒物品的危害:建筑施工过程中常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如防水施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