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专题训练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专题训练”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专题训练”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专题训练”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连接体专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连接体问题

连接体是相互关联的物体,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的运动及相对运动方式有关。此类问题频见各类试题中,难、易各异,对这类题目的分析和计算具有一定的难度。我们的目的是分析连接体力和运动的内在联系、规律,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利用逻辑关系推导、演练、计算、得到结果。有一些问题难度较大,运用我们高中所学物理知识、数学知识、还不能准确地进行描述,我们可以运用图像方法来描述。我们就物理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解法做了一些研究、探讨。上述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计算过程相对简便了许多,但需要缜密的思维过程,希望本教材使用者认真思考。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连接体分为加速度相同和加速度不相同两种情况。这种分类并非严格的科学分类,仅仅是一种大体的归类吧,便于进行分析。因为运动情况有所不同,分析和解题的方法将有所区别。前者注重有相同加速度的物体“合外力按质量来均分”理念;加速度不相同的物体注重逻辑关系推演、超重和失重理念及对系统的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还有一些问题加速度是变化的,则需注重力、功、能关系理念以及应用图像法来解决问题的意识。

1 加速度相同的连接体

例|1在右图中,质量分别为m1、m2的物体由弹簧相连接,在恒力F作

用下共同向右运动,弹簧的长度恒定,物块与水平面间动摩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4.3《牛顿第二定律》课后练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全程学习方略】2018-2018学年高中物理 4.3牛顿第二定律课后巩

固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物体,给物体施以水平作用力,在力作用到物体上的瞬间,则()

A.物体同时具有加速度和速度

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速度仍为零

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加速度仍为零

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2.关于牛顿第二定律F=m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方向与F的方向相同

B.a的方向与F的方向相反

C.a的方向与F的方向无关

D.a的方向与F的方向垂直

3.如图所示,重为10 N的物体以速度v在粗糙的水

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现在给物体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其大小为20 N,

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加速度大小为(g取10 m/s2)

()

A.1 N,20 m/s2

B.0,21 m/s2

C.1 N,21 m/s2

D.1 N,19 m/s2

4.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之间系着一

根不计质量的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球紧

靠竖直墙壁,今用水平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

平衡后,突然将F撤去,在这瞬间()

A.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B.B球的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教案设计

《牛顿第二定律》

授课班级:高中一年级 授课课时:2课时 授课教师:XXX

授课时间:2013学年第二学期

二O一三 年五月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一物理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在上一节探究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的基础上进行的。上一节学生通过反复大量的实验和观察,已经能够意识到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存在的物理关系。较之以往的教材顺序安排,学生自己动手获得的实验规律则更有说服力。这一点是本节开展最有效果的着力点。

教科书将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试验和公式表达分成了两部分内容,目的在于加强试验探究和突出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的重要地位。牛顿第二定律的首要价值是确立了力与运动之间的直接关系,即因果关系。本节内容是在上节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明,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具体内容表述,得到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教科书突出了力的单位1牛顿的物理意义,并在最后通过例题介绍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基本思路。它们也是学习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组成部分。由于整合了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使得本节成为考试的热点和必考内容。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并且,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后继“动能”和“动量”等复杂

高考物理最新教案-高中物理教师备课资料:牛顿第二定律 精品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知识点名称】牛顿第二定律 【课标内容对照

(沪科J)《课程标准》的要求

(沪科J)*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三维目标】

(鲁科J)1.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体会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理解对质量相同的物体来说,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在相同力的作用下,加速度跟受力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鲁科J)2.理解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鲁科J)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一般表述的含义,知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鲁科J)4.认识国际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鲁科J)5.会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鲁科J)6.提高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建议】

(鲁科J)1.本节课文首先引导学生用实验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而后归纳实验结果。给出牛顿第二定律文字表述,接着导出牛顿第二定律公式。由于该公式的导出形式与式中各物理量单位的选择密切相关,所以.课文最后讨论了围

高考物理最新教案-高中物理教师备课资料:牛顿第二定律 精品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知识点名称】牛顿第二定律 【课标内容对照

(沪科J)《课程标准》的要求

(沪科J)*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三维目标】

(鲁科J)1.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体会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理解对质量相同的物体来说,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在相同力的作用下,加速度跟受力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鲁科J)2.理解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鲁科J)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一般表述的含义,知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鲁科J)4.认识国际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鲁科J)5.会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鲁科J)6.提高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建议】

(鲁科J)1.本节课文首先引导学生用实验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而后归纳实验结果。给出牛顿第二定律文字表述,接着导出牛顿第二定律公式。由于该公式的导出形式与式中各物理量单位的选择密切相关,所以.课文最后讨论了围

高考物理最新教案-高中物理教师备课资料:牛顿第二定律 精品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知识点名称】牛顿第二定律 【课标内容对照

(沪科J)《课程标准》的要求

(沪科J)*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三维目标】

(鲁科J)1.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体会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理解对质量相同的物体来说,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在相同力的作用下,加速度跟受力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鲁科J)2.理解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鲁科J)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一般表述的含义,知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鲁科J)4.认识国际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鲁科J)5.会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鲁科J)6.提高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建议】

(鲁科J)1.本节课文首先引导学生用实验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而后归纳实验结果。给出牛顿第二定律文字表述,接着导出牛顿第二定律公式。由于该公式的导出形式与式中各物理量单位的选择密切相关,所以.课文最后讨论了围

高考物理最新教案-高中物理教师备课资料:牛顿第二定律 精品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知识点名称】牛顿第二定律 【课标内容对照

(沪科J)《课程标准》的要求

(沪科J)*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三维目标】

(鲁科J)1.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体会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理解对质量相同的物体来说,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在相同力的作用下,加速度跟受力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鲁科J)2.理解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鲁科J)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一般表述的含义,知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鲁科J)4.认识国际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鲁科J)5.会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鲁科J)6.提高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建议】

(鲁科J)1.本节课文首先引导学生用实验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而后归纳实验结果。给出牛顿第二定律文字表述,接着导出牛顿第二定律公式。由于该公式的导出形式与式中各物理量单位的选择密切相关,所以.课文最后讨论了围

牛顿第二定律PPT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4.3《探究牛顿第二定律》课件(粤教版必修1)

作业评讲

《同步训练》p36-7.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⑴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速度越大.

⑵物体在和外力作用下作加速直线运动,合外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解答: ⑴在物体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合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但是速度则不一定大.

解答: ⑵在物体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合外力逐渐减小,则加速度逐渐减小.但是速度则不一定减小.

作业评讲2

《同步训练》p36-8.一个物体在两个彼此平衡的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将其中一个力逐渐减小到零,而保持另一个力不变,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大小如何变化?如果再将这个力恢复,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大小又如何变化?

解答:物体受到两个平衡力作用时,等效为不受力.其中一个力逐渐减小,则相当于合力逐渐增大.因此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也逐渐增大;再将原来变化的力恢复时,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也为零.此时速度不变.

复习与回顾

牛顿第一定律: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影响加速度的因素:

物体所受合外力f、物体质量m

怎样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呢?

研究对象小车的加速度a是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s=at2/2 ,t相同时,通过比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一、 教学目标 (一)主要目标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一般表达的含义

2.知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会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4.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5. 掌握课程题解决的思维程序步骤 →发现问题→形成→建立→检验→评价发展

(二)同时目标

1.使学生形成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修正错误的健康心理、具有团队精神

二、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难点:牛顿运动定律的意义 三、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四、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预习课本,找出力、加速度、质量到底有没有具体的数量关系?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

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

五、 课时安排:1课时 六、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一)

一、教学内容

力产生瞬时效果,一是形变,一是产生运动状态的改变,即产生加速度。必修本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已经定性地介绍了力的形变效果,并定量地给出了弹簧的弹力与形变的关系。本节\牛顿第二定律\则是定量地研究力和加速度的关系。由于高中力学部分是由牛顿定律为基础所构建的体系,在牛顿三定律中,牛顿第二定律为核心内容。教材第二节\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使学生加深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启下,通过实例定性地了解了牛顿第二定律。本节通过实验定量分析,得出牛顿第二定律。教材中使用了三个变量,通过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规律,即先保持一个量不变去研究另两个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然后再保持另外一个量不变,研究另两个量间的变化关系。然后把前面综合起来就可以得到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在以后的知识如电容、电阻等内容都会用到此法。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好材料。

教材在用实验研究a、F、m三者变化关系时,为简化研究,首先只研究受单个力作用的情况,然后运用了前面力的合成的知识来解决受多个力的情况,并把初中及高中前面所学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归为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况,这样做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力的合成的等效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