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化学全国卷1
“2012高考化学全国卷1”相关的资料有哪些?“2012高考化学全国卷1”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2012高考化学全国卷1”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2005高考化学理综全国卷(1)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浙江、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第I卷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A 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 核糖体不同 C 转运RNA不同 D 信使RNA不同
2.在光照下,供给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14CO2,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C3化合物和C4化合物中,14C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检测这种碱基序列改变必须使用的酶是
A 解旋酶 B DNA连接酶 C 限制性内切酶 D RNA聚合酶 4.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I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
2012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1
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集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理科)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5页,选择题部分1至3页,非选择题部分4至5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B互斥 ,那么
P(A+B)=P(A)+P(B
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
P(A·B)=P(A)·P(B)
如果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为P ,那么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Pn(k)= Cnp(1 p)
台体的体积公式
V=h(S1 S2)
其中S1,S2分别表示台体的上、下面积,h表示台体的高
柱体体积公式V=Sh
其中S表示柱体的底面积,h表示柱体的高
锥体的体积公式V=
球体的面积公式
S=4πR2
球的体积公式
V=kkn k(k 0,1,2,...,n) 131Sh 其中S表示锥体的底面积
2018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1)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
1.(6分)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
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2.(6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 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3.(6分)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
A. B. C. D.
4.(6分)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为胶体粒子数为0.1NA B.22.4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 C.92.0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A
2012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颀长(qí) 悚然(sù) 彰善瘅恶(dàn) 韬光养晦(huì)
b. 人寰(huán) 攫取(jué) 寻瑕伺隙(xì) 啮臂为盟(niè)
C.抵牾(wǔ) 横亘(gèn) 造福桑梓(zǐ) 筋疲力尽(jīn)
D.鞭挞(tà) 骨骼(gé) 辗转反侧(niǎn) 蜚声中外(fē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
2015高考化学全国卷一(高清+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
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氨水 B. 硝酸 C.醋 D.卤水
8.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种数为2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
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
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2015高考英语全国卷新课标1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英 语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页至10页,第Ⅱ卷11页至13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搭载本试卷上无效。
4. 第Ⅰ卷听力部分满分30分,不计入总分,考试成绩录取时提供给高校作参考。 5.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现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略)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 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历年高考真题】全国卷1
..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12页,满分3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
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
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21小题,第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l C 12 O 16 Na 23 K 39
Mn 55 Cu 64 Zn 65 Ag 108 Pb 207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
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φ满足
A.tanφ=sinθ
B. tanφ=cosθ
C. tanφ=
2016年全国卷1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一、选择题: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 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C. 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答案】D
【解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纤维由纤维素改性得到,灼烧
时有刺激性气味,可由此区分二者,故A正确。
B、食用油反复加热,碳链会变成环状,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故B正确。
C、加热、强酸碱、重金属盐均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加热可杀死流感病毒,故C正确。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工业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D。 8.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B. 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 C. 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 D. 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
【答案】A
【解析】A
2018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2)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2.(6分)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3.(6分)实验室中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
A. B. C. D.
4.(6分)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
2018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2)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2.(6分)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3.(6分)实验室中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
A. B. C. D.
4.(6分)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