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简介资料

“中国少数民族简介资料”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国少数民族简介资料”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国少数民族简介资料”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少数民族简介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5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及其风俗民情满 族

概况: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尤以辽宁最多, 最初称为肃慎,五代时为女真, 17 世纪皇 太极改名为满洲,辛亥革命后改为满族。

概况:语言文字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 17世纪40年代后,满族普遍使用汉语和汉文,现 在只有黑龙江的少数老人会说满语。

民俗:服饰

古代,满族先民一年四季都穿袍服,因八 旗制度而称之为“旗袍”。

民俗:服饰

满族女子梳京头和“盘盘髻”。

民俗:饮食

主食是小米,吃黄 米干饭、黄米饽饽,喜 粘食。风味食品是白肉 血肠和猪肉酸菜炖粉条。 代表菜是八大碗的满洲 席,风味小吃和点心品 种繁多,以萨其马最为 著名。

民俗:饮食

满族的点心以“萨其马”最为人们喜食

民俗:禁忌满族有尊老的习俗。

以西为上,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和堆放杂物;不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穿带狗 皮袖头的衣服; 在满族人家里做客,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赶狗,更 不能说狗的坏话;

不得打喜雀和乌鸦;不得在索伦杆上拴牲畜。

民俗:居住

院内影壁墙东南角竖一索伦杆(谓之神杆),顶端安放一个 锡斗(木板做成的方斗型),内装切碎的猪肠、心、肝、肺和 五谷杂粮;地面四周,不能堆放杂物和拴牲畜,必须保持洁净

民俗:居住

满族住房,一般东南开 门,

中国少数民族简介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5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及其风俗民情满 族

概况: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尤以辽宁最多, 最初称为肃慎,五代时为女真, 17 世纪皇 太极改名为满洲,辛亥革命后改为满族。

概况:语言文字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 17世纪40年代后,满族普遍使用汉语和汉文,现 在只有黑龙江的少数老人会说满语。

民俗:服饰

古代,满族先民一年四季都穿袍服,因八 旗制度而称之为“旗袍”。

民俗:服饰

满族女子梳京头和“盘盘髻”。

民俗:饮食

主食是小米,吃黄 米干饭、黄米饽饽,喜 粘食。风味食品是白肉 血肠和猪肉酸菜炖粉条。 代表菜是八大碗的满洲 席,风味小吃和点心品 种繁多,以萨其马最为 著名。

民俗:饮食

满族的点心以“萨其马”最为人们喜食

民俗:禁忌满族有尊老的习俗。

以西为上,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和堆放杂物;不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穿带狗 皮袖头的衣服; 在满族人家里做客,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赶狗,更 不能说狗的坏话;

不得打喜雀和乌鸦;不得在索伦杆上拴牲畜。

民俗:居住

院内影壁墙东南角竖一索伦杆(谓之神杆),顶端安放一个 锡斗(木板做成的方斗型),内装切碎的猪肠、心、肝、肺和 五谷杂粮;地面四周,不能堆放杂物和拴牲畜,必须保持洁净

民俗:居住

满族住房,一般东南开 门,

中国少数民族简介(最全)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5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历代中国少数民族简介

1.匈奴族

过程:(1)先秦时期:匈奴族是我国北部古代的游牧民族,住在蒙古高原一带,首领称单于。战国时期开始威胁中原政权,秦、赵、燕三国筑长城防御匈奴。

(2)秦汉时期: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统一了北方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西汉初期,匈奴不断南下进攻,西汉由于国力有限,与匈奴和亲(被动和亲)并进行贸易往来。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展开军事反攻,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后匈奴内部混战,其中呼韩邪单于一部归附汉朝,其它各部有的仍游牧于漠北,有的西迁。西汉元帝时期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主动和亲),密切了汉匈关系,双方互市兴旺,文化往来增多,四十多年和睦相处。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向汉称臣,北匈奴退居漠北,威胁中原及河西、西域。东汉前期,窦固、窦宪出兵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最后威胁被解除。北匈奴主体被东汉消灭,剩余部分西逃至欧洲,与马扎尔人融合,构成今天的匈牙利人。

2.突厥族 过程:(1)南北朝时期: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国,很快统一我国西北地区,中亚各国归附。突厥和中原地区有贸易往来,称为沟通中原和中亚贸易的桥梁。 (2)隋唐时期:隋朝初年,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隋末中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简表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5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简表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简表

我国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除汉族外,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6.6%,分布在我国总面积 50—60% 的土地上。

民族名称

蒙 古 族

回 族

藏 族

维吾尔族

苗 族

彝 族

壮 族

布 依 族

朝 鲜 族

满 族

侗 族

瑶 族

白 族

土 家 族

哈 尼 族

哈 萨 克 族

傣 族

黎 族

傈 僳 族

佤 族

畲 族

高 山 族

拉 祜 族

水 族

东 乡 族

纳 西 族

景 颇 族

柯 尔 克 孜 族

土 族

达 斡 尔 族

仫 佬 族

羌 族 主要分布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青海省,河北省,河南省,甘肃省,云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辽宁省,北京市,黑龙江省,天津市,吉林省,陕西省。 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云南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南省。 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广东省,湖北省。 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 贵州省。 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 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 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智慧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5
【bwwdw.com - 博文网】

慕课-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智慧-在线测试答案【全】

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智慧

Chapter 1

1. 划分民族的主要标准和依据是(D)

A. 体质特征

B. 性别

C. 年龄

D. 文化

2.我们周边的自然环境主要分为(ABD)

A. 原生环境

B. 次生环境

C. 大环境

D. 人工环境

E. 小环境

3.我们周边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ABCDE)

A. 水资源

B. 土地

C. 气候

D. 植被

E. 大气

4.如下那些因素对人类改造自然环境起了重要的促动作用?(ABC)

A. 学会了制造工具。

B. 学会了使用火。

C. 铁器的使用。

D. 有了集体围猎的意识和行动。

E. 采集植物根茎和种子。

5. 以下关于刀耕火种的论述,正确的是?(BCD)

A. 刀和火是重要的生产工具。

B. 是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历史上创造的耕作方式。

C. 即用刀砍伐树木,随后用火焚烧,借助焚烧的草木灰中的肥力种植农作物的一种方式。

D. 刀耕火种的方式与人口规模大小之间的相互适应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Chapter 2

1.以下那种对自然的利用方式能够体现生态智慧?(BD)

A. 充分利用科技,竭尽所能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B. 在向自然索取资源与回馈自然之间寻找平衡点,并遵循规律。

C. 放干池塘里面的水,把鱼虾一网打尽。

D. 对树木

-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简介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5
【bwwdw.com - 博文网】

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简介

前言: ........................................................................................................................................... 1

一. 水族服饰 ........................................................................................................................... 1

水族简介 ........................................................................................................................... 1 水族服饰特征简介 ...............................................................................................

云南少数民族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5
【bwwdw.com - 博文网】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25个。云南总人口4144万,少数民族占38.07%,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基诺族,蒙古族,独龙族,满族,水族,布依族等到20多个民族的人口都超过8000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南端,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每年的泼水节于4月中旬举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游客参与。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德宏”是傣语的音译,“德”为下面,\宏\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面积1.15万平方千米。辖芒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瑞丽市。东面与保山市相邻,而北、西、南三面都被缅甸包围,故这五个县级单位当地人又俗称“外五县”。州人民政府驻芒市。2008年常住总人口118.5万。有傣、景颇、汉、傈僳、阿昌、德昂等民族。1953年7月建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1956年改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5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欣赏课教案

一、课型:欣赏课

二、教学内容:

1、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

2、藏族民歌《酒歌》

3、乌孜别克族民歌《一杯酒》

4、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四、教材分析:

“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鉴赏》模块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本课是湘版《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的第一节内容。这节内容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不但让高中学生进一步体验我国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而且能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本课介绍的六首音乐作品分别为蒙古族、藏族、朝鲜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常用的歌曲或乐曲,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因作品较多,可选择《辽阔的草原》、《酒歌》、《一杯酒》、作为重点鉴赏的曲目,选择部分较为熟悉的本地民歌作浏览性欣赏。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认真听赏本课的音乐作品,辨别本课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民风民俗对音乐作品不同特点的影响,并简单了解本地的民族音乐。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讨部分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如何表现出

少数民族节日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5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一览表

篇二:我国少数民族节日及风俗习惯

我国少数民族节日及风俗习惯

信仰伊斯兰教,传统节日都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其中最著名的是“开斋节”、“古尔邦节”。过节时,维吾尔族人会穿上节日盛装,互相登门拜访,庆贺节日。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节”。这天清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白天饮酒庆贺,进行斗牛、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到晚上举行篝火晚会,高举火把游行。无数火把在田间、山林穿越游动,景色十分壮观。小伙子们吹起激越的笛子,弹起动听的月琴和大三弦,和姑娘们跳起优美欢快的“阿细跳月”舞蹈。“火把节”的源起,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明坚贞、抗暴而死的古代女英雄。它反映了彝族人民驱除邪恶、追

求幸福昌盛的美好愿望。

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达努”节。这一天,人人华服艳装,走村串寨访亲问友,互庆丰收。村村寨寨敲起铜鼓,载歌载舞,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达努节”传说是这样来的:上古时有个叫密洛陀的祖娘,她的一男一女长大成人之后,祖娘要他们带着农具和种籽,去过自食其力的生活。兄妹俩开荒种庄稼,但长出来的果实被野猪、地鼠和鸟儿吃光了。兄妹俩向祖

娘诉苦。祖娘鼓励他们不要怕困难,

少数民族现状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05
【bwwdw.com - 博文网】

[音乐]少数民族歌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时间:2015-12-11 热度:165℃ 作者:十二木卡姆 来源:

话题:少数民族歌曲 文化艺术 地域文化 东巴文化 民间故事 音乐 民间 纳西族 傣族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第一单元绪论

据1980年统计,全世界共有大小民族2000多个。其中,人口上亿的民族(包括汉族)有7个,共计18亿多人。此外,人口在千万以上的民族有60多个,百万以上的有200多个,十万以上的有500多个。这些民族的人数,约占全球总人口的99%以上;其余的1000多个民族,总人口约4000万人。这些民族在种族成分、语言系属、宗教信仰、分布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呈现出一派极其复杂纷繁的景象(详见包尔汉等:《民族》,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少数民族既如此。

“少数民族”是相对于中国大陆汉族而言、人口居于少数的其它55个单一民族的总称。“少数民族”一词最早源于孙中山之口(详见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宣言》,载《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0)。

一、中国少数民族的人口现状与地域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