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名词解释汇总

“西方经济学宏观名词解释汇总”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西方经济学宏观名词解释汇总”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西方经济学宏观名词解释汇总”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西方经济学英文缩写名词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与英文名称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编(1-50)

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

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

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 Arc elasticity of demand)

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 -(Q1-Q2)(P1+P2)/(P1-P2)(Q1+Q2)

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

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

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微观经济学:以家庭、企业(厂商)等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的决策行为以及他们基本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的经济学理论,微观理论的核心是价格理论

需求:在一个确定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产品数量(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

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函数Q

d

f(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

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的规律。

供给:在一个确定的价格下,企业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产品数量。(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

供给函数:供给函数Q

S

f(P)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

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需求弹性:价格的变化率对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率的影响。 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表示一种商品的市

场价格与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曲线。一般情况下,需求曲线呈向右下方倾斜的特征

需求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部分名词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部分名词解释

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p131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

博弈均衡:是指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的策略的这样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P242

吉芬商品: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 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

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部分名词解释

寡头市场:又称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古诺解:在分析两个寡头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决定问题上,假定两个厂商都准确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生产成本为零,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宏观经济学考试必备

国民收入: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投入的生产资源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GDP):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新增价值

支出法:按购买者支出的货币金额汇总而成。GDP=C+I+G+(X-M)

C:个人消费I:私人投资:总投资=净投资+折旧 G:政府购买X:出口M:进口

收入法 要素收入法 按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民收入GDP=工资+利息+利润 +租金+非公司企业主收入+企业间接税和转移支付+折旧+误差调整

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定时期内本国或本地区常住单位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名义GDP用生产的物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 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名义GDP/物价指数

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即经济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 均衡产出=计划需求=计划支出=计划产出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的增长带来消费的增长,但消费增长的幅度总是小于收入的增长的幅度,边际消费倾向不断递减 杜森贝里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C:個人消費I:私人投資:總投資=淨投資+折舊 G:政府購買X:出口M:進口 最終產品: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並由其最後使用者購買的產品和勞務。

中間產品:用於再出售而供生產別種產品、且在生產其他產品時被全部消耗掉的產品。 折舊:資本物品由於損耗造成的價值減少。不僅包括生產中資本的物質磨損,還包括資本老化帶來的精神磨損。

國民收入: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投入的生產資源生產出來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總和。

國內生產總值(GDP):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GDP要注意的問題:1 是一個市場概念;2 測度的是最總產品的價值;3 一定時期生產而不是賣掉的產品價值;4 是流量而不是存量;5是一個地域概念;6一般僅指市場活動導致的價值。 GDP計算方法:1 生產法:整個社會生產的價值增值;2 支出法:整個社會購買最終產品的支出總和;3 收入法:整個社會獲得收入。

GDP=工資(酬金,津貼,福利費,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稅)+利息(存款利息,企業債券利息)+公司稅前利潤(公司所得稅,社會保險稅,股東紅利,公司未分配利潤)+租金(土地,房屋,專利,版權)+非公司企業主收入+企業間接稅和轉移支付(慈善捐款,消費者呆

宏观经济学(答案+名词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十二章 思考题详解

一、思考题A:基础知识题

(一)判断题:

1、(对)。例如当A国拥有的某项B国资产升值(比如其直接投资的一个公司的价值增加),考虑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国居民所拥有的B国资产减去B国居民所拥有的A国资产大于A国对B国的贸易净值(NX)。

2、(对)。这都导致投资需求增加相同的数量(一套住房),因此对当年的GDP贡献相同。 3、(错)。无论是张三还是李四的行为都导致了GDP增加一个煎饼的数量——同等支出导致同样的产出增加。

4、(错)。GDP虽然是不错的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福利的指标,但是由于它不能很好的反映闲暇、环境质量、收入分配等因素,因此不能肯定说人均GDP高就一定时福利水平高。

5、(对)。因为转移支付不以交换当年的商品和劳务为目的,它仅是财富的转移。 (二)选择题:

1、(D) 2(D) 3(D) 二、课外延伸

(一)“GDP至上”形成的背景

在中国语境下,数字总与政绩高度相关。尤其在官员的观念中政绩出数字,数字出政绩表现更加强烈。“从重视GDP,到追逐GDP,到唯GDP,最后到直接在GDP上做手脚,污染GDP。在GDP压倒一切的同时,被它毁灭、掠夺、扭曲、过度消耗和牺牲的东西也许更多。”

西方经济学(宏观)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现代远程教育

《西方经济学》(宏观)

课程学习 指 导 书

王文玉 编 2009年8月

? 课程内容与总的学习方法指导

课程性质和目标:西方经济学(宏观)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宏观经济问题的方法和原理,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总的学习方法建议:第一步,观看录像;第二步,阅读教材相应章节;第三步,再看一遍讲课录像;第四步,自己试着总结每一讲的内容并和老师的总结对照;第五步,做习题。注意:在学习的过程要多思考,争取真正理解其中的概念和原理,切忌死记硬背。第六步,关注新闻媒体关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报告和经济学家关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 主要内容和课时安排:

章节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 各章重点和要求

第11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你应该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意义和一些基本概念,尤其是GDP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重点概念和原理

流量 存量 GDP 最终产品 中间产品 GNP 国民收入

内容 国民收入核算 简单收入决定模型 IS-LM模型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开放经济宏观分析 AD-AS模型 失业和通胀 增长 学时分配 4

西方经济学(宏观)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现代远程教育

《西方经济学》(宏观)

课程学习 指 导 书

王文玉 编 2009年8月

? 课程内容与总的学习方法指导

课程性质和目标:西方经济学(宏观)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宏观经济问题的方法和原理,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总的学习方法建议:第一步,观看录像;第二步,阅读教材相应章节;第三步,再看一遍讲课录像;第四步,自己试着总结每一讲的内容并和老师的总结对照;第五步,做习题。注意:在学习的过程要多思考,争取真正理解其中的概念和原理,切忌死记硬背。第六步,关注新闻媒体关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报告和经济学家关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 主要内容和课时安排:

章节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 各章重点和要求

第11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你应该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意义和一些基本概念,尤其是GDP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重点概念和原理

流量 存量 GDP 最终产品 中间产品 GNP 国民收入

内容 国民收入核算 简单收入决定模型 IS-LM模型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开放经济宏观分析 AD-AS模型 失业和通胀 增长 学时分配 4

西方经济学(宏观)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现代远程教育

《西方经济学》(宏观)

课程学习 指 导 书

王文玉 编 2009年8月

? 课程内容与总的学习方法指导

课程性质和目标:西方经济学(宏观)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宏观经济问题的方法和原理,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总的学习方法建议:第一步,观看录像;第二步,阅读教材相应章节;第三步,再看一遍讲课录像;第四步,自己试着总结每一讲的内容并和老师的总结对照;第五步,做习题。注意:在学习的过程要多思考,争取真正理解其中的概念和原理,切忌死记硬背。第六步,关注新闻媒体关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报告和经济学家关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 主要内容和课时安排:

章节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 各章重点和要求

第11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你应该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意义和一些基本概念,尤其是GDP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重点概念和原理

流量 存量 GDP 最终产品 中间产品 GNP 国民收入

内容 国民收入核算 简单收入决定模型 IS-LM模型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开放经济宏观分析 AD-AS模型 失业和通胀 增长 学时分配 4

西方经济学(宏观)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现代远程教育

《西方经济学》(宏观)

课程学习 指 导 书

王文玉 编 2009年8月

? 课程内容与总的学习方法指导

课程性质和目标:西方经济学(宏观)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宏观经济问题的方法和原理,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总的学习方法建议:第一步,观看录像;第二步,阅读教材相应章节;第三步,再看一遍讲课录像;第四步,自己试着总结每一讲的内容并和老师的总结对照;第五步,做习题。注意:在学习的过程要多思考,争取真正理解其中的概念和原理,切忌死记硬背。第六步,关注新闻媒体关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报告和经济学家关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 主要内容和课时安排:

章节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 各章重点和要求

第11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你应该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意义和一些基本概念,尤其是GDP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重点概念和原理

流量 存量 GDP 最终产品 中间产品 GNP 国民收入

内容 国民收入核算 简单收入决定模型 IS-LM模型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开放经济宏观分析 AD-AS模型 失业和通胀 增长 学时分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