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教学设计综合与实践
“相似三角形教学设计综合与实践”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相似三角形教学设计综合与实践”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相似三角形教学设计综合与实践”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相似三角形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二) 科目:九年级数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又一种方法: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能运用“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探索“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过程,通过观察、实践体验结论的正确性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意识。
2、经历应用结论判定三角形相似的过程,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体验结论的应用,培养学的应用意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情感价值与态度观:
1、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勇于尝试、积极探索、细心求证、归纳总结、学以致用的数学探究意识和数学意志品质 。
2、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二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判定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四、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强,课堂气氛活跃,对数学有较强的兴趣,数学成绩较为理想。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教学设计
多种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以老师引导为主,学生自学,讨论配合,优化教与学。本
部分内容教师尽量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积极思考。在教学中随堂进行学习,
相似三角形综合复习(1)
1、在△ABC中,M在AB上,且 MB=4,AB=12, AC=16,在AC上有一点N,使△AMN与原 三角形相似,则AN的长为________。32 或6 3
2、已知:ΔABC , P是边 AB 上的一点,连 ∠B 结 CP.(1)当∠ACP=________ 时,ΔACP∽ΔABC. (2)当 AC : AP= AB:AC 时, ΔACP ∽ΔABC.理由:∠A是公共角。 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
AC AB AP AC
3、在三角形ABC中, ∠ACB=90°,CD⊥AB于D。8 ①若AD=4,BD=16,则CD=_______; 20 ②若AC=10,AD=5,则AB=______; 12 ③若AD=7,BD=9,则BC=__________; ④若△ACD与△CBD的面积比为1:4. 1:2 AD:CD=_______; AD:BD=______; 1:4 △ACD与△ABC的面 积比为_______; 1:5
4、如图,D、E是ΔABC的边AB、AC上的 点,∠A=350, ∠C= 850,∠AED= 600. 求证:(1) ΔADE∽ΔACB (2) AD· = AE · AB AC证明:(1)∵
相似三角形综合复习(1)
1、在△ABC中,M在AB上,且 MB=4,AB=12, AC=16,在AC上有一点N,使△AMN与原 三角形相似,则AN的长为________。32 或6 3
2、已知:ΔABC , P是边 AB 上的一点,连 ∠B 结 CP.(1)当∠ACP=________ 时,ΔACP∽ΔABC. (2)当 AC : AP= AB:AC 时, ΔACP ∽ΔABC.理由:∠A是公共角。 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
AC AB AP AC
3、在三角形ABC中, ∠ACB=90°,CD⊥AB于D。8 ①若AD=4,BD=16,则CD=_______; 20 ②若AC=10,AD=5,则AB=______; 12 ③若AD=7,BD=9,则BC=__________; ④若△ACD与△CBD的面积比为1:4. 1:2 AD:CD=_______; AD:BD=______; 1:4 △ACD与△ABC的面 积比为_______; 1:5
4、如图,D、E是ΔABC的边AB、AC上的 点,∠A=350, ∠C= 850,∠AED= 600. 求证:(1) ΔADE∽ΔACB (2) AD· = AE · AB AC证明:(1)∵
相似三角形说课稿
《相似三角形》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相似三角形》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6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 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三角形》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是在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的拓广和发展,相似三角形承接全等三角形,从特殊的相等到一般的成比例予以深化,另外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还是研究相似多边形性质的基础,也是今后研究圆中线段关系的有效工具。同时对后续教学内容起奠基作用,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更好的运用数学做准备。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活动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其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是深入理解认识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难点是 ①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②促进学生有条理的思
相似三角形教案
相似三角形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2. 能用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探索相似三角形性质的过程,并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在探索实践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
2. 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二、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难
点
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灵活运用,及对“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性质的理解,特别是对它的反向应用的理解,即对“由面积比求相似比”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在初中数学和中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这是一节很重要的课题。学生已学习相似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在此基础上研究本节课,学生应感到并不困难。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知: ABC∽ A’B’C’,根据相似的定义,我们有哪些结论?
2、
比例线段与相似三角形
比例线段
一、比例线段
1.线段的比
在同一长度单位下,两条线段长度的比值,叫做这两条线段的比.
!注意:(1)两条线段的比,与长度单位的选择无关,但必须选同一个长度单位,其比
值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正实数; (2)两条线段的比中,a叫做比的前项,b叫做比的后项;
(3)在地图或工程图纸上,图上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通常称为比例尺.
2、比例线段
在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
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或a∶b=c∶d,
线段a、b、c、d成比例,表示为或a∶b=c∶d(称其为比例式),其中a、b、c、
d叫做组成比例的项,a、d叫做比例外项,b、c叫做比例内项,线段d叫做a、b、c的第
四比例项.
若作为比例内项是两条相同的线段,即a∶b=b∶c或
c的比例中项. ,那么线段b叫做线段a和
例1、已知四条线段a、b、c、d的长度,试判断它们是否为成比例线段.
(1)a=16cm,b=8cm,c=5cm,d=10cm;
(2)a=8cm,b=0.05dm,c=0.60cm,d=10cm.
分析:
先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由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知ad=bc,即如果第一、四
两个数的积等于第二、三两个数的积,则四条线段成比例,否则不成
相似三角形题型总结
一.解答题(共21小题)
1.如图,正方形ABCD中,F为AB上一点,E是BC延长线上一点,且AF=EC,连接EF,DE,DF,M是FE中点,连接MC,设FE与DC相交于点N. (1)在以下结论①∠FDB=∠FEB;②MC垂直平分BD;③△DFN∽△EBD中正确的有 _________ ,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结论进行证明.
(2)若MC=,求BF的长.
2.(2011?聊城)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2cm,BC=8cm.点E、F、G分别从点A、B、C三点同时出发,沿矩形的边按逆时针方向移动.点E、G的速度均为2cm/s,点F的速度为4cm/s,当点F追上点G(即点F与点G
2
重合)时,三个点随之停止移动.设移动开始后第t秒时,△EFG的面积为S(cm) (1)当t=1秒时,S的值是多少?
(2)写出S和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若点F在矩形的边BC上移动,当t为何值时,以点E、B、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点F、C、G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请说明理由.
3.(2010?崇川区模拟)用一副三角板拼成如图①所示的四边形ABCD,其中∠ADC=∠ACB=90°,∠B=60°,AD=DC=cm.若把△ADC的顶点C
相似三角形讲义(3)
相似三角形(3)
一、根据已知,探索图形相似的条件
例题1、 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且△PCD是等边三角形. (1)当AC、CD、DB满足怎样的关系式时,△ACP∽△PDB. (2)当△PDB∽△ACP时,试求∠APB的度数.
变式1、在直角三角形中,∠ACB=90°,在△ABC外做一个直角三角形BCD,使∠BDC=90°,设AB=5,BC=3,当CD为多长时,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例题2、(动点问题)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15cm,BC=10cm,点P沿AB边从点A开始向B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沿DA边从点D开始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秒)表示移动的时间,那么当t为何值时,以点Q、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变式1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5cm,BC=10cm,动点P在AB边上由A向B作匀速运动,1分钟可到达B点;动点Q在BC边上由B向C作匀速运动,1分钟可到达C点,若P、Q两点同时出发,问经过多长时间,恰好有PQ⊥BD?
CQB P
DA
1
变式2.(七中)如图,△ABC中,AD⊥BC于D,下列条件:⑴∠B+∠DAC=90°;
CDAC2⑵∠B=∠DAC;
相似三角形基础讲义
天材 教 育 数学教研组
相似三角形基础讲义
下图中,E为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一点,AE∶EC=1∶3,BE的延长线交CD的延长线于G,交AD于F,求证:BF∶FG=1∶2.
如下图,△ABC中,AD∥BC,连结CD交AB于E,且AE∶EB=1∶3,过E作EF∥BC,交AC于F,S△ADE=2cm2,求S△BCE,S△AEF.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AE∶EB=1∶2,求△AEF与△CDF的周长比,如果S△AEF=6cm2,求S△CDF.
如下图,已知在△ABC中,AD平分∠BAC,EM是AD的中垂线,交BC延长线于E.求证:DE2=BE·CE.
如图,△ABC中,A,B两个顶点在x轴的上方,点C的坐标是(-1,0).以点C为位似中心,在x轴的下方作△ABC的位似图形,并把△ABC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记所得的像是△A′B′C.设点B的对应点B′的横坐标是a,则点B的横坐标是 A.?a
1212 B.?(a?1)
D.?(a?3)
1212 C.?(a?1)
已知:在△ABC中,∠BAC=90°,AD⊥BC,E是AC的中点,ED交AB延长线于F求证:
ABDF. ?ACAF 1
天材 教 育 数学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
27.2.2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相似三角形的知识.
2.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高度(如测量金字塔高度问题、测量河宽问题、盲区问题)等的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有关相似三角形的数学模型,进一步了解数学建模的思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2.灵活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知识概览图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灵活把握题意,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建模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灵活地解决问题.
新课导引
【生活链接】 王芳同学跳起来把一个排球打在离她2 m远的地上,然后球反弹碰到墙上,如果王芳跳起击排球时的高度是1.8m,排球落地点离墙的水平距离是6m,假设排球一直沿直线运动,那么排球能碰到墙上离地多高的地方?
【问题探究】 由题意可得到如右图所示的图形.已知AB=1.8 m,AP=2 m,PC=6 m,PQ⊥AC,那么如何求DC的长呢?由已知可证Rt△APB∽Rt△CPD,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