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和混合盐溶液反应规律

“金属和混合盐溶液反应规律”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金属和混合盐溶液反应规律”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金属和混合盐溶液反应规律”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2013-03-25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2
【bwwdw.com - 博文网】

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

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残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残渣中一定含有Ag、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Cu(NO3)2、AgNO3 B.残渣中一定含有Ag、Cu,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Cu(NO3)2 C.残渣中一定含有Ag、Cu、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D.残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铁铜银的或活泼性顺序为:铁>铜>银,所以铁粉和硝酸银、硝酸铜混合溶液混合发

生反应时,首先与硝酸银反应,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继续和硝酸铜进行反应.

解答:解:根据题意残渣中加入盐酸没有气体生成,所以铁粉完全反应.

根据活动顺序可知,铁粉完全反应有四种情况:

一是:铁粉反应了一部分AgNO3,此时残渣为银,滤液有Fe(NO3)2、Cu(NO3)2、AgNO3 二是:铁粉恰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此时残渣为银,滤液有Fe(NO3)2、Cu(NO3)2

三是:铁粉和一部分硝酸铜溶液反应,此时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

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2013-03-25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2
【bwwdw.com - 博文网】

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

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残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残渣中一定含有Ag、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Cu(NO3)2、AgNO3 B.残渣中一定含有Ag、Cu,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Cu(NO3)2 C.残渣中一定含有Ag、Cu、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D.残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铁铜银的或活泼性顺序为:铁>铜>银,所以铁粉和硝酸银、硝酸铜混合溶液混合发

生反应时,首先与硝酸银反应,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继续和硝酸铜进行反应.

解答:解:根据题意残渣中加入盐酸没有气体生成,所以铁粉完全反应.

根据活动顺序可知,铁粉完全反应有四种情况:

一是:铁粉反应了一部分AgNO3,此时残渣为银,滤液有Fe(NO3)2、Cu(NO3)2、AgNO3 二是:铁粉恰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此时残渣为银,滤液有Fe(NO3)2、Cu(NO3)2

三是:铁粉和一部分硝酸铜溶液反应,此时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7.2.2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2
【bwwdw.com - 博文网】

最新精品资料·化学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2课时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总第4课时)

【学习目标】1、 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会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 知道金属与盐反应的特点,会判断金属与盐的反应 【学习重点】金属与盐的反应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

1、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镁在氧气中燃烧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铜在空气中加热 (4)锌与稀硫酸反应

[来源学科网]

(5)铁与稀盐酸反应 (6)镁与稀硫酸反应 (7)铝与稀盐酸反应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7.2.2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2
【bwwdw.com - 博文网】

最新精品资料·化学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2课时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总第4课时)

【学习目标】1、 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会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 知道金属与盐反应的特点,会判断金属与盐的反应 【学习重点】金属与盐的反应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

1、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镁在氧气中燃烧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铜在空气中加热 (4)锌与稀硫酸反应

[来源学科网]

(5)铁与稀盐酸反应 (6)镁与稀硫酸反应 (7)铝与稀盐酸反应

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2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三届“普陀杯”中学研究型课程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活动

上海市曹杨中学预赛参赛教案(2015.9)

课题:“探究化学实验设计”中学生实验能力培养活动方案

一、 活动背景:(5号宋体)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研究物质的结构和物质的性质,是宏、微观结合的学科。因而化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有与其他学科相对独立的体系和规律,化学学科思想就是这种体系和规律的体现。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学科思想的渗透无疑将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的理解,提高他们对化学的感悟能力,增强他们发现、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作为自然学科,它的存在和发展是物质性的,它遵循着自然界的普适规律(质量守恒、平衡理论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普遍性视角去观察、认识、解决化学问题,把化学学科思想融入普适规律中。如何根据教学内容适时有效的提出并利用学科思想指导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使学生善于从学科思想的角度去审视看起来很平常、纷杂的化学现象,在规律上加以提炼升华是需要教师在备每一堂课的时候有这样的意识: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学科思想,并用学科思想指导化学教学。从学科本身看,可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提高到新的层次,培养更多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从广义看,可以使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观,提高学生素质和培

Al和CuCl2溶液反应机理的实验探究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2
【bwwdw.com - 博文网】

Al和CuCl2溶液反应机理的实验探究

摘要 铝与氯化铜反应的现象是铝丝表面析出的铜呈海绵状,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氢气,为此,师生一起对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的机理进行实验探究。

关键词 铝 氯化铜 反应机理

1 提出问题

为了探究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的机理,笔者先让同学们根据已有知识推测铝丝放入氯化铜溶液中可能有以下几点:(1)铝丝逐渐减少;(2)铝丝表面附上红色的铜;(3)溶液颜色逐渐褪去;(4)溶液温度逐渐升高,说明是放热反应。在后面的实验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观察还发现:(1)生成的铜并没有紧密吸附着在铝丝的表面,而是呈蓬松的海绵状;(2)反应一段时间后有大量气泡主要从铜的表面逸出,且在一段时间内气泡越冒越快,经检验证明是氢气。为了培养大家的探究兴趣和分析能力,老师和学生一起趁热打铁对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的机理进行实验探究。

2 合理猜想

“科学研究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但是科学研究还离不开合理的猜想和假设。”笔者把学生分几组进行讨论,其结果汇总如下:

对铝丝表面析出的铜呈海绵状的猜想有3点:(1)铝丝表面有油污;(2)氯化铜溶液浓度太大,反应太快;(3)生成的铜和铝形成原电池反应。

对于产生氢气,大家的猜想有4点:(1)铝和氯化铜溶

铅、铋混合溶液的连续滴定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2
【bwwdw.com - 博文网】

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

实验目的:

1 进一步熟练滴定操作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2 掌握铅、铋测定的原理、方法和计算。 一、实验原理

Bi3+、Pb2+均能与EDTA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其lgK值分别为27.94和18.04,两者稳定性相差很大,ΔpK>9.90>6。因此,可以用控制酸度的方法在一份试液中连续滴定Bi3+和Pb2+。在测定中,均以二甲酚橙(XO)作指示剂,XO在pH<6时呈黄色,在pH>6.3时呈红色;而它与Bi3+、Pb2+所形成的络合物呈紫红色,它们和稳定性与Bi3+、Pb2+和EDTA所形成的络合物相比要低;而且KBi-XO>KPb-XO。

测定时,先用HNO3调节溶液pH=1.0,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突变为亮黄色,即为滴定Bi3+的终点。然后加入六次甲基四胺溶液,使溶液pH为5~6,此时Pb2+与XO形成紫红色络合物,继续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突变为亮黄色,即为滴定Pb2+的终点。 二、试剂

0.02mol/L EDTA标准溶液;HNO3 0.10nol/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200g/L;Bi3+、Pb2+混合液,含Bi3+、Pb2+各约为0.010mol/L,含HNO30.15mol/L;二甲酚橙2g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总结大全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2
【bwwdw.com - 博文网】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总结大全

1、 氧化性:物质从其它物质中得电子的能力或性质。

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给其它物质能力或性质。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非金属性:气态非金属原子的得电子能力。

金属性:气态金属原子的失电子能力。

金属活动性:金属单质在水中生成水合离子倾向的大小。

氧化性≠非金属性

不能等同但有相关性 还原性≠金属性≠金属活动性 2、强弱氧化剂相遇,强氧化剂作氧化剂,弱氧化剂作还原剂 (质量守恒不是唯一标准) 2KMnO4 + 5H2O2 +3 H2SO4 === K2SO4+ 2Mn SO4 + 5O2 + 8H2O

2KMnO4 + H2O2 + 3H2SO4 === K2SO4+ 2Mn SO4 +3 O2 + 4H2O

3、从具体反应判断氧化、还原能力强弱

氧化剂: 得电子的反应物。 还原剂: 失电子的反应物。 ......

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后的生成物。 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后的生成物。 ......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还原剂 (一般只比较前两者)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剂 (一般只比较前两者)

氧化、还原能力强弱判断不能根据得失电子多少判断(反应剧烈

判定等体积混合溶液质量分数的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2
【bwwdw.com - 博文网】

(1)当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大的同溶质不同浓度的水溶液等体积相混(ρ>1),所得混合后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混合前的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平均值。

(2)当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小的同溶质不同浓度的水溶液等体积相混(ρ<1),所得混合后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混合前的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平均值。

判定等体积混合溶液质量分数的规则

将同一溶质的不同质量分数的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如果浓溶液的密度大于稀溶液的,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如果浓溶液的密度小于稀溶液的,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如果混合的两溶液密度相等,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本文通过数学推导,证明一条规律,使学生对其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

d1和d2,两

溶液的体积均为V。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Vd1c1+Vd2c2,溶液的质量为Vd1+Vd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混。由质量分数的定义可知:

c混=(Vd1c1+Vd2c2)/(Vd1+Vd2)=(d1c1+d2c2)/(d1+d2)

2(d1+d2))+(d1c1+d2c2)/2(d2+d2))

=[(d1c1+d2c1

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2
【bwwdw.com - 博文网】

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

PDF版本 3.6M 分2个压缩包 解压为241页(分7个连续文件)

Preface

In 1972, a very powerful catalytic cycle for carbon-carbon bond formation wasfirst

discovered by the coupling reaction of Grignard reagents at the sp2-carbon.Over the past 30 years, the protocol has been substantially improved andexpanded to other coupling reactions of Li, B, N , O,Al,Si, P, S, Cu,Mn, Zn, In, Sn,and Hg compounds. These reactions provided an indispensable and simplemethodology for preparative organic chemists. Due to the simplicity and reliabilityin the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