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城镇化既要借鉴经验
“西部地区城镇化既要借鉴经验”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西部地区城镇化既要借鉴经验”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西部地区城镇化既要借鉴经验”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西部地区城镇化(3)
A_西部洼地如何城镇化,2012.11.18
专访贵州省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晓登
城镇化是“十二五”时期中国发展的主方向之一。城镇化战略背后,涵盖了广泛的改革和发展领域,包括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等。在区域发展方面,以贵州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是重要内容,只有加快推进补足贵州等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短板,城镇化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不过,在发展现状和路径方面,欠发达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有差别,不能简单地套用东部发达地区的城镇化之路。《第一财经日报》日前专访了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晓登,解答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之路。
第一财经日报:贵州城镇化现状如何?未来几年要实现怎样的发展目标? 胡晓登:贵州现在的城市化率是35%左右,计划中在未来5年争取达到45%。但即便如此,也还不到现在全国的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的“洼地”现
象仍然十分突出。所以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
体要求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
包括贵州在内,整个西部目前城镇化水平平均不到40%左右,这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差距十分大。按照前30年1%的城镇化速度来发展,到2020要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非常大的短板,所以要千方百计加快城镇化的发展
西部地区城镇化(3)
A_西部洼地如何城镇化,2012.11.18
专访贵州省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晓登
城镇化是“十二五”时期中国发展的主方向之一。城镇化战略背后,涵盖了广泛的改革和发展领域,包括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等。在区域发展方面,以贵州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是重要内容,只有加快推进补足贵州等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短板,城镇化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不过,在发展现状和路径方面,欠发达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有差别,不能简单地套用东部发达地区的城镇化之路。《第一财经日报》日前专访了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晓登,解答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之路。
第一财经日报:贵州城镇化现状如何?未来几年要实现怎样的发展目标? 胡晓登:贵州现在的城市化率是35%左右,计划中在未来5年争取达到45%。但即便如此,也还不到现在全国的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的“洼地”现
象仍然十分突出。所以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
体要求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
包括贵州在内,整个西部目前城镇化水平平均不到40%左右,这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差距十分大。按照前30年1%的城镇化速度来发展,到2020要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非常大的短板,所以要千方百计加快城镇化的发展
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与人居环境建设
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与人居环境建设
维普资讯
20 0 5年 3月
唐都学刊Tag uJunl nd o ra
Ma. 2 0 r 05 V0. 1No. 12 2
第 2卷第 2 1期
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与人居环境建设李富荣,张摘
萍
(渭南师范学院政治经济系,陕西渭南 740 ) 100要:西部地区农村城镇人口和乡村工业的过度集中以及对自资源开发强度的日加大,污染物排放然益使
量急剧增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村城镇人居环境不断恶化。人居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又限制了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通过树立新的发展观、城镇规划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展农村城镇居民绿色住宅工程、发展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等措施,良好的农村城镇人居环境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以协调和稳步发展。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污染;人居环境建设中图分类号: 145 F2 .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1 3020 )2 07— 4 10—00 (050— 0 6 0
环境一般是指围绕着人类生存的各种外部条件或要素的总称,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
旱、沙暴和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及洪涝灾害加重。自
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进一步恶化了西部的生存环境,经济开发难度加大。2环境污染加剧 .
件。人居环境不
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与人居环境建设
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与人居环境建设
维普资讯
20 0 5年 3月
唐都学刊Tag uJunl nd o ra
Ma. 2 0 r 05 V0. 1No. 12 2
第 2卷第 2 1期
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与人居环境建设李富荣,张摘
萍
(渭南师范学院政治经济系,陕西渭南 740 ) 100要:西部地区农村城镇人口和乡村工业的过度集中以及对自资源开发强度的日加大,污染物排放然益使
量急剧增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村城镇人居环境不断恶化。人居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又限制了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通过树立新的发展观、城镇规划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展农村城镇居民绿色住宅工程、发展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等措施,良好的农村城镇人居环境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以协调和稳步发展。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污染;人居环境建设中图分类号: 145 F2 .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1 3020 )2 07— 4 10—00 (050— 0 6 0
环境一般是指围绕着人类生存的各种外部条件或要素的总称,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
旱、沙暴和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及洪涝灾害加重。自
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进一步恶化了西部的生存环境,经济开发难度加大。2环境污染加剧 .
件。人居环境不
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要】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以遵义市调查为例,旨在通过对遵义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总结经验、找准问题、提出建议,为加速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决策参。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基础实施建设
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村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脆弱、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时期。以遵义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为例,课题组成员赴遵义市所管辖的14个县、区、(市),旨在通过对当地农村信息化基础实施建设现状的调查,去发现遵义市农村信息化基础实施建设已取得的成就、找准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政策建议,起到加快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基础实施建设的示范作用,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满足农民信息需求提供技术保障。
1.现状及成效
遵义市位处西部地区的长江上游,南临贵阳,北抵重庆,西接四川,总面积307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79万公顷。辖14个区、县、市,226个乡镇,1742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759.05万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9%;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119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05元,绝对贫困人口从1999年的1
概念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概念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2014年06月06日 16:52:01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 丁守海
字号:【 大 中 小 】
【核心提示】
从内涵上讲,城市化至少有两层内涵。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以库茨涅兹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就是从这个角度来定义城市化的。这个概念已广泛地为人们所熟知,但它仍是一种浅层次的定义,因为它没有涉及在人口结构分布变化背后所隐藏的经济结构变化的本质。二是克拉克将城市化定义为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人口转换的过程。这种定义法可以弥补第一种定义所存在的缺陷。将这两层内涵结合起来,城市化就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换的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会带来其他一些伴生现象,如城市生活方式及城市文明向乡村渗透。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前二者才是问题的根本。而城镇化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它发端于城市化,但又不同于城市化,即便是今天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概念,与城市化之间仍存在重大区别。 城镇化与城市化本质相同但形式有别
城市化的英文单词是Urbanization,而英语的Urban既包括城市(city)也包括城镇(town),所以城市化既可以是通过
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http://www.xjass.com 2011年09月20日 17:53:28 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和企业要继续发展,向原材料产地和市场空间较大的西部地区转移是必然趋势。加快东部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改变西部地区落后的思想观念。特别是,随着近年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不断完善,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和能力在不断增强,东西部产业转移正进入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面对当前有利的机遇,研究西部地区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吸纳来自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对于继续深入推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东西部协调互动,提高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近年来,西部地区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投资软硬环境不断优化,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也面临不少问题和制约。
(一)产业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产业转移的类型与方式比较单一。现阶段东部地区转移产
城镇化的涵义
城镇化
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基本涵义
“城镇化”一词出现很显然要晚于“城市化”,这是中国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汇,很多学者主张使用“城镇化”一词。199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在后来的研究中,他力推中国的城镇化概念,并获得一批颇有见解、影响较广的研究成果。与城市化的概念一样,“城镇化”概念也是一片百家争鸣的景象,至今尚无统一的概念。不过,就数量看,对城镇化“概念”的论述要少于“城市化”。据粗略估计,在2012年之前,关于城镇化的概念,至少在20种以
上。具有代表性的并符合中国西部地区现实的观点是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
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衡量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标志。
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时,它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中共第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
2021年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总结
一、XX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科学规划引导,城镇发展框架不断拉大。遵循规划先行思路,先后聘请了上海同济大学等区外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参与编制了《XX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和《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等规划,完成了县城和所有乡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729个村屯规划,村屯规划覆盖率达75%,城镇总体布局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形成了“一核三片区”的城镇发展新框架。特别在县城的规划和拓展上,县城形成“一江两岸五区”格局。用几年时间攻坚城南新区和城西片区,两个片区都进入发展高速期,其中城南新区规划面积3.62平方公里,引进17家房地产企业,建成了紫金园、鹿城名都等11个小区,正在开发8个小区;建成和在建11层以上高层建筑40多栋。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9.8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3.1平方公里,县城人口由2008年的10.13万人发展到现在的13万人,全县的城镇化率由2008年的23.5%提高到2015年的43.95%,城镇化率年均增长2.4个百分点。
(二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困境与出路
经济纵横 2010年第7期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困境与出路
何龙斌
(陕西理工学院经济贸易系,陕西汉中723003)
摘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是西部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但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
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生态困境。其中,既有产业转移规律所致的客观原因,也有西部地区生态意识缺失
的主观原因。因此,必须从国家层面统筹管理国内产业转移,同时西部地区要做好生态规划,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建立和完善技术承接机制等。
关键词:产业转移;西部地区;生态困境;循环经济中图分类号:F1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0)07一0065一04
西部地区有12个省(市、区),占全国国土面形成原因并提出可行的破解之策,才能最终实现积的56%,占总人口的23%,总人口数量接近3既定的发展目标。
个亿,但经济总量小,农村人口多,人均收入很低。一、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困境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7年,全(一)生态环境的可承载力低下是西部地区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均GDP分别为2l
081
承接产业转移的“短板”
元、3l469元、12999元。西部地区人均GDP只相由于历史和现实、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