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数据处理不确定度
“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数据处理不确定度”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数据处理不确定度”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数据处理不确定度”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测量的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
测量的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
刘玉金
1.1测量、测量误差与误差处理 1.测量与测量误差
1)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是用能直接读出被测值的仪器进行测量的方法。
间接测量:是先用直接测量的方法测出几个物理量,然后代入公式计算得到所需物理量。
2)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
等精度测量:对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时,如果测量条件保持不变(同一的测量者、仪器、方法及相同的外部环境),这样进行的重复测量称为等精度测量。
不等精度测量:如果测量条件中,一个或几个发生了变化,这时所进行的测量称为不等精度测量。
3)测量误差
真值:在一定条件下,任何待测物理量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确定值。
测量误差: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差值。它反映了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可用绝对误差表示,也可用相对误差表示:
绝对误差=测量结果-被测量的真值 相对误差?E??绝对误差?10000
被测量真值2.误差分类 1)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总是使测量结果向一个方向偏离,其数值是一定的或以可预知的方式变化的。它来源于仪器本身的缺陷,或来源于理论公式和测量方法的近似性。消除和纠正系统误差的方法是对仪器进行校正,修正实验方法,或
大学物理实验--测量的不确定度和数据处理
测量的不确定度和数据处理
测量不确定度..........................................................................................................................................1
采用不确定度的必然性.....................................................................................................................1 测量不确定度的 B类分量................................................................................................................1 三种仪器误差分布...........................................................................................................
大学物理实验测量的不确定度和数据处理
测量的不确定度和数据处理
测量不确定度
采用不确定度的必然性
国际计量局等七个国际组织于1993年指定了具有国际指导性的“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 ISO 1993(E)”(以下简称《指南》)。几年来国际与国内的科技文献开始采用不确定度概念,我国各个高校也不断开展这方面的讨论,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以求与国际接轨。虽然一些学者对《指南》的有些内容持批评态度[注1],但总的趋势是在贯彻《指南》的同时,不断改善它。
测量不确定度定义为测量结果带有的一个参数,用以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量的分散性,它是被测量客观值在某一量值范围内的一个评定。不确定度理论将不确定度按照测量数据的性质分类:符合统计规律的,称为A类不确定度,而不符合统计规律的统称为B类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的理论保留系统误差的概念,也不排除误差的概念。这里的误差指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或测量值与标准值(用更高级的仪器的测量值)的偏差。
测量不确定度的 B类分量
仪器的最大允差Δ仪
测量中凡是不符合统计规律的不确定度统称为B类不确定度,记为ΔB 。它包含了由测量者估算产生的部分Δ估和仪器精度有限所产生的最大允差Δ仪。Δ仪包含了仪器的系统误差,也包含了环境以及测量者自身可能出现的变化(具随机性)对测量结果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1、 评定目的
识别实验室定量项目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明确评定方法,给临床检测结果提供不确定度依据。
2、评定依据
CNAS-GL05《测量不确定度要求的实施指南》 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
CNAS— 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3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流程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总流程见图一。
图一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总流程
评定扩展不确定度 编制不确定度报告 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A类评定 B类评定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评定 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分建立数学模型,确定被测量Y与输入量X1,…,XN的关系 概述 4、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4.1建立数学模型
4.1.1 数学模型根据检验工作原理和程序建立,即确定被测量Y(输出量)与影
响量(输入量)X1,X2,…,XN间的函数关系f来确定,即: Y=f(X1,X2,…,XN) 建立数学模型时应说明数学模型中各个量的含义和计量单位。必须注意, 数学模型中不能进入带有正负号(±)的项。另外,数学模型不是唯一的,若采用不同测
生化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生 化 实 习 报 告
班级:生物技术指导教师:敖新宇、贾璐 学号: 姓名: 日期:
08
2009-12-19
生物化学综合实验
摘要:本次实验包括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纯化及其活性测定和大玉米粉中营养成分的测定两个实验。
关键词:苯丙氨酸解氨酶、Sephadex G—25层析、DEAE纤维素层析、活力、比活力、大玉米粉、凯式定氮法、索式提取法、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实验一 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纯化及其活性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的方法; 2.学习掌握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3.了解在分离纯化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 4.了解高速冷冻离心机的操作步骤 二 实验原理
苯丙氨酸解氨酶(L—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简称PAL;EC4.3.1.5)是 植物体内苯丙烷类代谢的关键酶,与一些重要的次生物质如木质素、异黄酮类植保素、黄酮类色素等合成密切相关,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抵制病菌侵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AL催化L—苯丙氨酸裂解为反式肉桂酸在
生化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生 化 实 习 报 告
班级:生物技术指导教师:敖新宇、贾璐 学号: 姓名: 日期:
08
2009-12-19
生物化学综合实验
摘要:本次实验包括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纯化及其活性测定和大玉米粉中营养成分的测定两个实验。
关键词:苯丙氨酸解氨酶、Sephadex G—25层析、DEAE纤维素层析、活力、比活力、大玉米粉、凯式定氮法、索式提取法、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实验一 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纯化及其活性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的方法; 2.学习掌握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3.了解在分离纯化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 4.了解高速冷冻离心机的操作步骤 二 实验原理
苯丙氨酸解氨酶(L—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简称PAL;EC4.3.1.5)是 植物体内苯丙烷类代谢的关键酶,与一些重要的次生物质如木质素、异黄酮类植保素、黄酮类色素等合成密切相关,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抵制病菌侵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AL催化L—苯丙氨酸裂解为反式肉桂酸在
温度测量不确定度
W2 温度测定
(部分数据引自《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指南》,中国计量出版社)
? 被测件:控制温度示值400℃的工业容器 ? 目的:测量示值400℃时,工业容器的实际温度
步骤1:技术规定 ? 测量程序
? 用K型热电偶数字式温度计直接测量 ? K型热电偶数字式温度计的技术指标
? 最小分度:0.1 ℃ ? 最大允许差:?0.6℃ ? ? ? ?
? 计算
? 数字式温度计直接测量的数学表达式为
最近一次校准的校准证书给出
不确定度为2℃,置信水平95%,在溯源有效期内使用 400℃时的修正值为0.5℃
在400℃时稳定0.5 h后,10次独立测量,读取示值的平均值为400.22℃
t?d?b
式中:t—实际温度,℃
d—读取的示值,℃ b—修正值,℃
步骤2:识别和分析不确定度来源 ? 被测量电阻的不确定度来源分析见图1
t d 重复性 最小分度热电偶 校准 b 图1 工业容器温度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 独立测量示值重复性 ? 数字温度计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 热电偶校准修正值
? 供应商提供的数字温度计最大允许差(?0.6℃)是判定校准结果满足技术要求的依据 ? 校准证书提供修正值为0.5℃,表明在不考虑
测量不确定度 - 图文
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
序号 授权检定 项目名称 测量范围 准确度等级或 测量扩展不确定度 Ⅰ级、Ⅱ级 Ⅰ级、Ⅱ级 三等 Ⅰ级、Ⅱ级 六级及六级以下 A级、B级、C级、D级 0级,1级 Ⅰ级,Ⅱ级 0级,1级 MPE:±(0.1~0.3)mm 6H,6G等 U95=(1.0~1.5)μm MPE:±(0.5~1)分度 0级,1级,2级 千分表检定仪允差: 任意1mm范围内不大于1μm;任意2mm范围内不大于1.5μm;在5mm范围内不大于2μm。 百分表检定仪允差: 任意1mm范围内不大于2μm;任意10mm范围内不大于3μm;在25mm范围内不大于4μm MPE:±(0.15~3)μm U95=1.0μm MPE:±(1.5~3.0)μm 螺距MPE:±(10~20)μm 数显式MPE:±0.3%(│Si│+l)μm;指针式MPE:±1%(│Si│+l)μm; MPE:(0.06~2.0)μm MPE:±(1.5~48)μm 任意1mm范围内不大于2μm;任意10mm范围内不大于3μm 3等及以下 4等及以下 三等及以下 4等及以下 三等及以下 4等及以下 五等及以下 5等 五等及以下 依据检定规程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测量不确定度
W2 温度测定
(部分数据引自《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指南》,中国计量出版社)
? 被测件:控制温度示值400℃的工业容器 ? 目的:测量示值400℃时,工业容器的实际温度
步骤1:技术规定 ? 测量程序
? 用K型热电偶数字式温度计直接测量 ? K型热电偶数字式温度计的技术指标
? 最小分度:0.1 ℃ ? 最大允许差:?0.6℃ ? ? ? ?
? 计算
? 数字式温度计直接测量的数学表达式为
最近一次校准的校准证书给出
不确定度为2℃,置信水平95%,在溯源有效期内使用 400℃时的修正值为0.5℃
在400℃时稳定0.5 h后,10次独立测量,读取示值的平均值为400.22℃
t?d?b
式中:t—实际温度,℃
d—读取的示值,℃ b—修正值,℃
步骤2:识别和分析不确定度来源 ? 被测量电阻的不确定度来源分析见图1
t d 重复性 最小分度热电偶 校准 b 图1 工业容器温度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 独立测量示值重复性 ? 数字温度计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 热电偶校准修正值
? 供应商提供的数字温度计最大允许差(?0.6℃)是判定校准结果满足技术要求的依据 ? 校准证书提供修正值为0.5℃,表明在不考虑
数据处理上机实验报告
数据处理上机实验报告
——化工11004班 陈赫 学号:201003174
第一题:
为了控制试验过程中溶液的pH值,在试验的进程中随机取样,测得如下pH值:8.29,8.32,8.30,8.27,8.32,8.34,8.26,8.33,试用EXCEL求出该组试验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调和平均值、样本标准差、样本平均数的标准误、总和。
(1) 输入所有的数据
(2) 直接在J2单元格中输入“=AVERAGE(B2:I2)/8” 也可以在”插入函数”选中函数
AVERAGE,再计算可得结果。
分别在K2,L2,M2,N2,O2输入“=GEOMEAN(B2:I2)”,“=HARMEAN(B2:I2)”,“”=STDEV(B2:L2),“=M2/SQRT(8)”,“=SUM(B2:I2)”,回车即得结果。
第二题:
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下表列出了某国脂肪酸的应用领域,试根据这些数据用EXCEL画出饼形图,并用选择性粘贴功能将饼形图拷贝到WORD文档中。 橡胶工业 28% 合成表面活性剂 11% 润滑油 5% 洗涤剂 25% 肥皂 14% 其它 17%
(1)输入表格里所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