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判断题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判断题”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判断题”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判断题”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微观经济学判断题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 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所带来的GDP增量要比少卖掉一些带来的GDP增量大。 2. 个人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3. 如果两个邻居互相帮忙,一个为对方修水电,一个为对方修鞋,但他们实行亲兄弟明算
账,都向对方付费,他们的行为对GDP不会产生影响。
4. 一个在中国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NP的一部分,也是中国GDP的一部分。 5. 某出租车司机于2006年购买了一辆产于2002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20万的
购车费应该计入2006年的GDP。
6. 劳务的提供也是一种生产性活动,其创造的价值也应该计入GDP。 7. 总投资增加,资本存量未必跟着增加。 8. 无论什么人,只要没找到工作就是失业。 9. 净投资不可能为负数。
10. 购买普通股票是投资的一部分。 11. 政府转移支付不被计入GDP。
12. 当经济处于均衡时,边际消费倾向必然等于边际储蓄倾向。 13.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正,那么边际储蓄倾向就为负。 14. 如果个人储蓄增加,个人消费将按照相同的数量下降。
15. 当可支配收入等于零的时候,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必然等于零。 16.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政府购买变动对国民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
首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 其次,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再次,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 最后,两者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
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
首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 其次,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再次,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 最后,两者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
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
宏观微观经济学试题
系别 班次 学号 姓名 .
???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二零一一至二零一二学年第二学期
2012级 《宏观微观经济学》 课程考试题(120分钟)闭卷 考试时间: 4月22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评卷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A.中央人民银行于2011年4月17日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0.5% B.中国2011年3月份通货膨胀率超过了5%
C.个人所得税设计不合理有可能会造成中产阶级家庭的不公平 D.社会保险费以当地上一个年度的平均工资为缴纳基数 2.“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要被消耗光
3.如果商品A和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 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重庆大学1998微观经济学(含宏观经济学)试题
“文档中国”[www.wendang.com]搜集整理
重庆大学1998微观经济学(含宏观经济学)试题
一.选择题(将唯一正确答案号码填入括号,2%×20=40%) 1.如果某产品零部件价格上升,将导致该产品( ) A.需求曲线左移,均衡价格下降;
B.需求曲线右移,均衡价格上升;C.供给曲线左移,均衡价格上升; D.供给曲线右移,均衡价格下降
2.能够使厂商通过降价让利扩大销售收入,实现\薄利多销\的产品一般是( ) A.农产品及生活必需品 B.奢侈品 C.低档商品 D.所有商品 3.需求法则表明,当羊肉价格升高时,会令羊肉( ) A.需求程度降低,需求曲线左移 B.需求程度升高,需求曲线右移 C.需求数量减少,需求曲线不变 D.需求数量增加,需求曲线不变
4.当商品价格上升时,厂商现期商品供给数量下降,这可能因为( ) A.厂商不以利润为目标 B.需求曲线移动了
C.厂商预计价格会很快下降 D.厂商成本上升,导致供给减少
5.线性供求函数测定的价格P=0时,Edp=2,Esp=2,Qs=100,Qd=50,则为使供求均衡,价格应为( )
“文档中国”[www.wendang.com]搜集整理
A.25/3 B.5 C.12 D.20/3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经济学的形成
1. 稀缺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相对于欲望的无限性,经济社会的物质资源总是有限的。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欲望的无限性,派生出“稀缺法则”。 2. 稀缺与选择,选择与机会成本
面对“稀缺”,人们必须进行权衡、作出取舍,形成所谓“得失”,“失”之于“得”、“舍”之于“取”即为“代价”,此“代价”的经济学概念即为“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也反映了机会成本的存在性。 3. 机会成本与经济问题 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换言之,对“取
微观经济学
第三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2.美国和日本工人每人每年可以生产4辆汽车。一个美国工人每年可以生产10吨粮食。而一个日本工人每年可以生产5吨粮食。为了简化起见,假设每个国家有1亿工人。
A.根据这种情况,做出类似于(教材)图3—1(a)幅的表格。
答: 表3—1 美国工人和日本工人的机会成本 1 个工人生产1 辆(吨)物品的时1 亿工人1 年的产量(亿吨/亿 间(年) 辆) 粮食 汽车 粮食 汽车 美国 1/10 1/4 10 4 日本 1/5 1/4 5 4 B.画出美国和日本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答:
C.对美国来说,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生产粮食呢?对日本来说,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生产粮食呢?把这种信息填入类似于(教材)表3—1的表中。
答:对美国来说,1 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2.5 吨粮食;1 吨粮食的机会成本是0.4 辆汽车。对日本来说,1 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1.25 吨粮食;1 吨粮食的机会成本是0.8 辆汽车。如表3—2 所示。 表3—2 汽车和粮食的机会成本 1 辆(吨)的机会成本 汽车(根据放弃的粮食)(吨) 粮食(根据放弃的汽车)(辆) 美国 2.5 0.4 日本 1.25 0.8 D.哪个国家在
微观经济学测试题选择题+判断题
微观经济学测试题选择题+判断题
微观经济学测试题(322道题)
1。在供求模型的范围内,向一种物品的买者收税会使()* [单选题]* A.需求曲线向上移动每单位税收
B.需求曲线向下移动每单位税收(正确答案)
C.供给曲线向上移动每单位税收
D.供给曲线向下移动每单位税收。
2. 下面哪一种关于约束性价格上限的表述是正确的?() * [单选题] *A.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过剩在短期中大于长期中
B.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过剩在长期中大于短期中
C.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短缺在短期中大于长期中
D.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短缺在长期中大于短期中(正确答案)
3。为了使价格上限成为一种对市场的约束性限制,政府应该使它() * [单选题] *A。高于均衡价格
B。低于均衡价格(正确答案)
1 / 91
微观经济学测试题选择题+判断题
C。正好在均衡价格上
D.在任何一种价格时,因为所有价格上限都是限制性约束.
4. 以下哪一种情况会增加供给量,增加需求量,并降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 * [单选题] *
实施限制性价格下限
取消限制性价格下限
把税收加在生产者一方
取消对生产者征税(正确答案)
5。限制性价格上限引起()* [单选题] *
短缺(正确答案)
过剩
均衡
短缺或过剩取决于确定的价格上限在均衡价格之上还
宏观经济学选择题及判断题
. WORD格式整理. .
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
A.收入分配理论 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消费理论 D.经济增长理论
2.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美元,消费等于43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美元,个人储蓄为4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 A.50美元 B.48美元 C.47美元 D.40美元 3.恒等式GNP=C+I+G是从( )角度来统计国民收入的。 A.收入 B.支出 C.生产 D.消费 4.基于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强调( )。
A.当期消费与财富积累的联系 B.当期储蓄与当期收入的联系 C.终身消费与终身收入的联系 D.当期储蓄与当期消费的联系 5.永久收入理论认为,( )。
A.当前收入的变化会引起消费的同比例增加 B.暂时性收入高于持久性收入 C.高收入边际消费倾向较高 D.暂时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接近于0
6.如果在消费—收入图形上,消费曲线
宏观经济学选择题和判断题
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
A.收入分配理论 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消费理论 D.经济增长理论
2.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美元,消费等于43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美元,个人储蓄为4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 A.50美元 B.48美元 C.47美元 D.40美元 3.恒等式GNP=C+I+G是从( )角度来统计国民收入的。 A.收入 B.支出 C.生产 D.消费 4.基于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强调( )。
A.当期消费与财富积累的联系 B.当期储蓄与当期收入的联系 C.终身消费与终身收入的联系 D.当期储蓄与当期消费的联系 5.永久收入理论认为,( )。
A.当前收入的变化会引起消费的同比例增加 B.暂时性收入高于持久性收入 C.高收入边际消费倾向较高 D.暂时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接近于0
6.如果在消费—收入图形上,消费曲线向下移动,这意味着( )。
A.由于收入减少而导致消费减少 B.由于收入增加而导致消费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