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与济南的故事

“杜甫与济南的故事”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杜甫与济南的故事”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杜甫与济南的故事”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杜甫与济南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6
【bwwdw.com - 博文网】

杜甫---诗圣杜甫两度游齐鲁 历下亭—-一朝宴游天下知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 “三别”等。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 天宝四年春,杜甫来到东鲁,先是与诗仙李白在东鲁度过了一段?行歌泗水春?(《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的愉快时光。同年夏天,北海(即古青州,今山东益都)太守李邕的族孙李之芳为齐州(今济南)司马,建造新亭竣工,李邕前来观赏,得知杜甫在齐州,便邀请杜甫至济南一见。李邕(678-747),字太和,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李善(《文选》注者)子;年轻时曾任谏官,以刚正不阿、直言敢谏著称,所以屡次获罪,几遭杀戳;后以军功升职,又遭奸相李林甫嫉恨,于天宝初贬为汲郡(今河南新乡)、北海太守。李邕当时以文章、书法、篆刻闻名海内,号称?北海三绝?。与杜甫相比,李邕是前辈,但他与杜

杜甫的故事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6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杜甫的故事

杜甫的故事

唐军收复长安以后,杜甫也跟着许多官员一起回到长安。唐肃宗把他派到华州(今陕西华县)做个管理祭祀、学校工作的小官。杜甫带着失意的心情,来到华州。那时候,长安、洛阳虽然被官军收复了,但是安史叛军还没消灭,战争还很激烈。唐军到处拉壮丁补充兵力,把百姓折腾得没法过活。有一天,杜甫经过石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时间已经很晚了。他到一家穷苦人家去借宿,接待他的是老农夫妻俩。半夜里,他正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时候,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杜甫在房里静静听着,只听到隔壁那个老人翻过后墙逃了,老婆婆一面答应,一面去开门。

进屋的是官府派来抓壮丁的差役,他们厉声吆喝着,问老婆婆说:“你家男人到哪里去了?”

老婆婆带着哭声说:“我的三个孩子都上邺城打仗去了,前两天刚接着一个儿子来信,说两个兄弟都已经死在战场上。

家里只有一个儿媳和吃奶的孙儿。你还要什么人?”

老婆婆讲了许多哀求的话,差役还是不肯罢休。老婆婆没有法子,只好自己被差役带走,到军营去给兵士做苦役。

天亮了,杜甫离开那家的时候,送别的只有老农一个人了。 杜甫亲眼看到这种凄惨情景,心里很不平静,就把这件事写成诗歌,叫《石壕吏》。他在华州的时候,前后一共写过六首这样的诗,合起来叫做“三吏三别

杜甫的简介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6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杜甫的简介

七(1)曹哲暄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石壕吏

创作背景

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3]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步骑二十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注释译文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抓人。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赶忙走出来查看情况。

差役吼叫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得多么凄苦啊!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第三个儿子服役去防守邺城。第一个儿子捎信

杜甫的情怀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6
【bwwdw.com - 博文网】

杜甫的情怀

学习古诗,不可以不学唐诗;学习唐诗,不可以不学诗圣杜甫的诗;学习杜甫的诗不可以不体察杜甫的情怀。杜甫字子美,他是杜审言之孙,可谓书香门第,然而开元举进士不第,于是漫游各地。后来寓居长安,及安禄山陷长安,他逃至凤翔,谒见肃宗,意欲为国效力。虽曾做过一些小官,一生忧国忧民,却无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飘泊潦倒而卒。

杜甫的诗显示了盛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读他的诗总有一种郁闷沉重之感。在安史之乱时,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灾害:人民流离失所,骨肉分散,朋友分离。统治者的残暴,叛军的穷凶极恶,这一切都拷问着诗人的灵魂,这一切的拷问便郁结成一股“沉郁顿挫”之气沉淀于诗句之间。读杜甫的诗,大致可体察出三种情怀:爱国报国情怀、忧民悲民情怀、怀人眷亲情怀。 一、爱国报国情怀

开元二十四年,诗人过着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在这一阶段他写了一组《望岳》。在他现存的最早的一首《望岳》诗中,从不同角度概括了泰山的雄伟峭拔之势,包含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深厚感情。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以看出诗人不怕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正和他政治上“自比稷与契”是一致的。

又如《房兵曹胡马》中

杜甫的蜀相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6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杜甫诗《蜀相》与《登高》比较阅读

课题 杜甫诗《蜀相》与《登高》比较阅读 课堂类型 欣赏课

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登高》,了解咏怀诗情景交融的特点,学习《蜀相》,了解咏史诗借古伤今的特点。 通过参照对比,学会鉴赏作品,进而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和对理想境界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会吟咏鉴赏诗歌,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

教学难点 理解杜甫,真正领会诗人博大的胸襟、体会出诗中郁勃的情势

教学方法 比较、吟咏,赏读结合,点拨、讨论、讲析相互结合 学法设计 问题探究法

程 (一)诵读感知——觅得诗趣

教师活动:

投影:课前投影杜甫肖像,配乐。

导入新课:

提问:知道他是谁?熟悉他的诗吗?请几位同学背几句你最喜爱的杜甫写的诗。 设计意图:

利用媒体营造氛围,通过对熟悉的杜甫诗作的背诵,意在唤起学生的回忆,引逗起学生欣赏的兴趣。

教师讲述:这是一位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诗人,一位用他的诗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心灵的诗中圣哲。他是仁爱传统精神的集大成者,他是辉煌唐诗队伍的领军人物,他是目光敏锐烛照黑暗的孤独的歌手,他是上下求索壮志难酬的执

关于郭沫若《李白与杜甫》研究的文献综述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6
【bwwdw.com - 博文网】

淮阴师范论文

关于郭沫若《李白与杜甫》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

21世纪以来对《李白与杜甫》的研究,一方面承接20世纪末的研究而来,另一方面

又在学界回顾总结百年郭沫若研究历程及其得失的基础上,试图有所深入与拓展。因此,在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上,与第一阶段有所不同。胡可先《论(李白与杜甫>的历史与政治内涵》从郭沫若写作出版《李白与杜甫)的历史和政治背景的考察人手,同样认为“《李白与杜甫》不完全是一部文学研究著作,可以说是一部政治著作,或一部历史著作”,胡文既不满前一阶段“挑刺”式的研究是一种“庸俗的批评”,又认为郭沫若过于紧跟政治形势以至影响其学术观点,是知识分子应该记取的教训。

关键词:郭沫若 文革 李白与杜甫 民族

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自1971年12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以来,已经经历了近40个

年头。从近40年的研究情况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自该书出版到1981年的前10年,学界经历了从好奇、惊讶到批评的变化,1979-1981年出现了对该书学术观点的批评高潮,一大批论文围绕其扬李抑杜倾向、阶级分析方法、李杜作品误读、历史人物评价等问题展开批评和争论,而以批评的声音为主导;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近20

关于杜甫的简介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6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初中文学常识: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称为“诗圣”,其诗歌被称为“诗史”。 杜甫祖籍湖北襄阳,其祖迁居河南巩义。他的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善五律,被认为是唐代五律的奠基人。杜甫也曾称赞祖父“吾祖诗冠古”。杜甫的父亲没有什么诗名,只做过奉先县(今陕西蒲城)的小县令,但父亲却是杜甫的经济来源,因此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家就安在奉先县。可见杜甫的出身是一个“奉儒守官”的知识分子小官僚家庭,因此他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

从诗歌创作角度,杜甫应该算是中唐诗人,其主要成就是反映了安史之乱以后的社会现实。但实际他一生只活了59岁,而安史之乱爆发时,他已经44岁了。因此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四分之三)是在盛唐度过的,他见证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他的一生经历了这样几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30岁之前):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望岳》《房兵曹胡马诗》

这段时期他生活在盛唐,生活无忧,内心也充满自信。盛唐是一个出狂人的时代,而杜甫又与李白、高适、岑参这样的大狂人交往,身上自然也沾染了一些狂气。他自己就曾在《壮游》一诗中写道“放荡齐赵间,

杜甫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6
【bwwdw.com - 博文网】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从“恶搞”杜甫谈开去: 一、概述:

何谓“万方多难”?何谓“诗圣”?李白是诗仙,杜甫则被称为诗圣。儒家提倡“神于天,圣于地”,“神”和“仙”是一种天赋的资质,而“圣”则更是一种人格的崇高。 课本选的三节是“长安十年”“流亡”“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这三个阶段,正是杜甫沉郁顿挫诗风逐渐形成的过程。长安十年,杜甫是矛盾的,既羡慕自由,又渴望官职。在唐代政治日渐走下坡路,人民不断被剥削的时候,杜甫开始关注民生。安史之乱让李唐王朝一蹶不振,杜甫的被迫流亡让他拥有了接触民众的机会。然而,等他又回到皇帝身边时,他的诗变得“充满了初唐以来应制诗、奉和诗一向惯用的词藻,缺乏充实的内容”,但事实上,杜甫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后来杜甫被派到华州,他才“从一个皇帝的供奉官回到人民诗人的岗位上”。从此,他开始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揭露朝廷的缺陷。不过,杜甫终究是“封建社会里一个爱人民、爱祖国的诗人”,人民因为国家连绵不断的兵役而痛苦不堪,但为了保卫国家却不得不这样,杜甫此时的矛盾已经不是关于个人,而是对于国家对于人民的无限忧虑。

二、思路梳理与信息概括: 长安十年

时间:746——756 年5月

社会状况:这时的政

杜甫与他的朋友们(PPT配套讲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6
【bwwdw.com - 博文网】

杜甫是一个很重视友谊的人。他与盛唐时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交往。如李白、王维、储光羲、高适、岑参、贾至、孟云卿、严武、元结、郑虔、任华等。 今天我们小组主要介绍其中的四个:高适、岑参、郑虔和严武。

杜甫在开元末年(739年)与高适在汶(wèn)上相识。744年秋,杜甫与李白在梁宋一带与高适重逢。他们在单(shan)父县的孟渚呼鹰逐兔,过了一番游猎的生活。

他们有时在城里的酒楼畅谈痛饮,有时登上吹台,南望芒砀(dang)山上的浮云,有时在黄昏时走上单父的琴台,北望没有边际的寒芜,好像能一直望到渤海的海滨。杜甫后来回忆当时的情景,他这样写

桑柘叶如雨,飞藿(huò)去裴回。清霜大泽冻,禽兽有馀哀。

他们面对这样的景色,也谈论着时事,谈到几年来玄宗好大喜功,边疆将士们虚报功绩。此时海内还没有凋枯,仓廪(lin)也还充实,但是 幽燕盛用武,供给亦劳哉。 吴门转粟帛,泛海陵蓬莱。

不久,三人都先后离开此地,高适南游楚地,杜甫和李白去了山东齐州。

杜甫写高适的诗有很多,如《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写自己与高适的交情,想要向高适寻求帮助,《奉简高三十五使君》写杜甫与高适真挚友情,赞扬高适才华。在高适做官时,有《寄高三十五书记》、《奉寄高常侍》,杜甫希望他能够

杜甫与他的朋友们(PPT配套讲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08-26
【bwwdw.com - 博文网】

杜甫是一个很重视友谊的人。他与盛唐时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交往。如李白、王维、储光羲、高适、岑参、贾至、孟云卿、严武、元结、郑虔、任华等。 今天我们小组主要介绍其中的四个:高适、岑参、郑虔和严武。

杜甫在开元末年(739年)与高适在汶(wèn)上相识。744年秋,杜甫与李白在梁宋一带与高适重逢。他们在单(shan)父县的孟渚呼鹰逐兔,过了一番游猎的生活。

他们有时在城里的酒楼畅谈痛饮,有时登上吹台,南望芒砀(dang)山上的浮云,有时在黄昏时走上单父的琴台,北望没有边际的寒芜,好像能一直望到渤海的海滨。杜甫后来回忆当时的情景,他这样写

桑柘叶如雨,飞藿(huò)去裴回。清霜大泽冻,禽兽有馀哀。

他们面对这样的景色,也谈论着时事,谈到几年来玄宗好大喜功,边疆将士们虚报功绩。此时海内还没有凋枯,仓廪(lin)也还充实,但是 幽燕盛用武,供给亦劳哉。 吴门转粟帛,泛海陵蓬莱。

不久,三人都先后离开此地,高适南游楚地,杜甫和李白去了山东齐州。

杜甫写高适的诗有很多,如《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写自己与高适的交情,想要向高适寻求帮助,《奉简高三十五使君》写杜甫与高适真挚友情,赞扬高适才华。在高适做官时,有《寄高三十五书记》、《奉寄高常侍》,杜甫希望他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