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阅读书目调查报告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阅读书目调查报告”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阅读书目调查报告”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阅读书目调查报告”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阅读书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阅读书目
一、中国古代文学
1.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郑振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等 人民文学出版社 3.中国古代文学史 罗宗强、陈洪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中古文学史论 王 瑶 北京大学出版社 5.中国文学发展史 刘大杰等 中华书局 6.中国文学史 7.中国文学史 8.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9.中国历代文论选 10.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11.美学三书包括美的历程、12.华夏美学、美学四讲 13.中国哲学简史 14.中国艺术精神 15
汉语言文学专业调查报告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寒假调查报告
题 目: 龙泉市社区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
二级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班 级: 0902
姓 名: 徐玲美、周燕玲、周洁琼 完成时间: 2011-1-20——2011-2-12 学 号:0704090202、0704090209、0704090230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寒假调查报告
目 录
内容摘要……………………………………………….3
关键词………………………………………………… 3
调查背景…………………………………………………3
调查目的…………………………………………………7
调查对象和方法…………………………………………7
调查结果分析……………………………………………7
参考文献……………………………………………………9 附件…………………………………………………………11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寒假调查报告
龙泉市社区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
摘要:中国不仅是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接踵而来的是老年人赡养的问题。
关键词:人
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前景的调查报告
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前景的调查报告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前景的调查报告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是中华民族用来了解中国历史,研究中华文化的一门工具,从而提高我们自身素质,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人文价值和社会科学价值。正因为这样,据调查显示,自各个高校建校以来,几乎有80%的高校建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并且每年都以稳定的比例吸纳新生,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进入高校以后的学习方向,而目前被社会所公认的事实是,90%以上的人认为师范类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具有发展潜力。据北安高考网的调查显示,在XX年,教师职业已成为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一是工作的稳定性和自主性,二是这些年教师的待遇节节拔高,出现喜人改观。XX年,师范类学生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统计显示,在师范类各专业中,需求较大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教育学、特殊教育、教育技术、数学、英语、日语、物理、计算机等专业;需求相对差一些的专业主要有生物学、地理学、幼儿教育、经济管理、经济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学等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占据首位。主要课程有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中国语
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汉语言文学专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1实践题目:小学生厌学”现象
2调查方式:调查法 、谈话法、辅导教育法。
3调查时间:2014年4月14日至4月16日
4调查地点:毕节地区小吉场镇中心校
5调查过程: 经历了对学生家庭及周边环境的调查走访,和学生的谈话交流,对学生的辅导教育等环节。
(1)选题:学生“厌”学现象
(2)计划:曾有学者指出,学生“厌”学现象,当今已不是一地乃至一国的问题,而是教育中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每个小孩都会在某个时候对上学多少有些抗拒。 如果孩子不去上学而是呆在家里,这些症状就会消失。从而促使学生对于学习没有了兴趣及崇高的理想,没有崇高的目标理想的催发,学习对于学生就成了一件很普通的“日常”生活。为了不使学生不把学习仅仅当作一件普通的“日常”生活,作为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这个“日常”的学习生活,创造出一个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形式与气氛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让学生在这“日常”的学习生活里窥察生活的底蕴,领悟人生的真谛,寻觅理想的路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此,我对学生的厌学心理进行了研究。
(3)个案描述:苏鹏,男,小吉场镇中心校小学四年级三班的学生,身体健康,学习能力差,第一次离家,不适应学校生活,导致不爱跟同学交流,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报告
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实习报告
分校工作站 层 次 本 科 班 级 汉语言文学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实习报告
一、教学实习
2010年3月10日—4月10日我到*******中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教育教学实习。并担任初中八年级三班的班主任。
听课是实习生上课前的必经阶段,也是日常老师学习、提高的方法之一。 关于听课,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听课前先了解该课内容,做到心中有底,并且自己心中对于该课有个大概的教学计划,做到有备而听;
(2)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授课风格,要善于捕捉他们的亮点; (3)课后争取与授课老师探讨本堂课的上课思路。
实习阶段,我听课5节以上,听课科目除了语文之外,还有历史、数学、生物、化学、体育和心理。不同的科目教学方法差异相当大,如果善于学习的话,能达到取长补短的作用,例如数学
2-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胡小梅:先秦两汉散文研究
李 青:先秦两汉散文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唐宋诗词研究、中国古
代文学、二十世纪文学、明清小说研究、西方文论、现代汉语法修辞、文学概论、美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训诂学
王利芳:先秦两汉散文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唐宋诗词研究、中国
古代文学、二十世纪文学、明清小说研究、西方文论、现代汉语法修辞、文学概论、美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训诂学
郭婷婷:先秦两汉散文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二十世纪文学、西方文
论、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美学、训诂学
范 苏:先秦两汉散文研究 周 敏:先秦两汉散文研究
罗 丽:先秦两汉散文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唐宋诗词研究、二
十世纪文学、明清小说研究、文学概论、美学、语言概论、古代汉语、训诂学
朱亚娜:邓小平理论、教育学、先秦两汉散文研究、中国古代文学、
二十世纪文学、西方文论、现代汉语法修辞、美学、训诂学
刘彦君:邓小平理论、教育学、先秦两汉散文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二
十世纪文学、西方文论、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美学、训诂学
刘 碧:先秦两汉散文研究 谢路飞:先秦两汉散文研究
戚 萍:文学理论、训沽学、中国古代文学、美学、西方文论、现代
汉语、二十世纪文学、先秦两汉散文研究
2-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胡小梅:先秦两汉散文研究
李 青:先秦两汉散文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唐宋诗词研究、中国古
代文学、二十世纪文学、明清小说研究、西方文论、现代汉语法修辞、文学概论、美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训诂学
王利芳:先秦两汉散文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唐宋诗词研究、中国
古代文学、二十世纪文学、明清小说研究、西方文论、现代汉语法修辞、文学概论、美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训诂学
郭婷婷:先秦两汉散文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二十世纪文学、西方文
论、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美学、训诂学
范 苏:先秦两汉散文研究 周 敏:先秦两汉散文研究
罗 丽:先秦两汉散文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唐宋诗词研究、二
十世纪文学、明清小说研究、文学概论、美学、语言概论、古代汉语、训诂学
朱亚娜:邓小平理论、教育学、先秦两汉散文研究、中国古代文学、
二十世纪文学、西方文论、现代汉语法修辞、美学、训诂学
刘彦君:邓小平理论、教育学、先秦两汉散文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二
十世纪文学、西方文论、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美学、训诂学
刘 碧:先秦两汉散文研究 谢路飞:先秦两汉散文研究
戚 萍:文学理论、训沽学、中国古代文学、美学、西方文论、现代
汉语、二十世纪文学、先秦两汉散文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题目汇总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题目汇总
一
1、析古今名词的异同 2、析古今动词的异同 3、析古今形容词的异同 4、论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
5、析古代汉语表第三人称的代词“之”和“其”
6、论古代汉语判断句中的“是”与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的语法联系 7、论汉语的被动句式的发展变化 8、古今汉语的词序比较
9、“被”字已产生后在口语和白话里的使用分析 10、古今表疑问的表达形式异同 二
1、文学理论:
(1)一般理论(如形象的构成,细节、对话、抒情等等) (2)作家心理特征 (3)文学流派
(4)文学形式,如小说散文诗歌的特点 2、现当代文学评论 (5)文学思潮评论
(6)当代小说作家评论(一个作家,一类作家,一个侧面,如鲁迅、巴金、张洁、曹禺、郭沫若、王蒙、苏童、余华等等)
(7)当代散文家及散文研究(如余秋雨、王小波、刘亮程等等) (8)现代诗歌及诗人研究(如舒婷等等)
(9)其它作品评论(一部作品,一组作品,一篇作品,作品改编成电影) 3、西方文学作家和作品评论 (10)俄国作家作品研究 (11)法国作家作品研究 4、中学语文教学 (12)课本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 毕业论文
王实甫《西厢记》红娘人物形象分析
高尚的卑贱者
——王实甫《西厢记》红娘人物形象分析
王实甫《西厢记》红娘人物形象分析
摘 要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剧之一。明初贾仲明称它为“天下夺魁”,充分肯定了《西厢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王实甫在《西厢记》中以老夫人、莺莺、张生作比较,在矛盾中刻画了红娘身为一个卑贱的婢女却机智过人,泼辣率直,富有正义感并敢于反抗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形象。
关键词:《西厢记》,红娘,社会地位,性格特征,现实意义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就作品而言,有两座高峰,这就是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赵景深先生在《明刊本西厢记研究·序》中称之为“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壁”。金圣叹更说它是天造地设的妙文:“不是何人做得出来,是他天地直会自己劈空结撰而出。”(《第六才子书·读西厢记法》)’《莺莺传》到金代(1)从唐代元稹的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再到王实甫的《西厢记》,《西厢记》的作者和版本历来众说纷纭。而在诸多版本中数王实甫的《西厢记》流传最广,最被人们所接受欢迎。不仅仅是因为王实甫在前人的基础上将老夫人塑造成一个彻底的封建卫道士;‘将张生塑造成为一个近于疯魔的至诚种,憨厚的傻角,具有浓厚的喜剧色彩
汉语言文学 专业 基础知识
目录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下) ....................................................................................... 2 现代汉语(上、下) ....................................................................................................... 3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中、下) ................................................................................. 4 语言学概论 ....................................................................................................................... 6 文学概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