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浅析白居易的诗歌主张”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浅析白居易的诗歌主张”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浅析白居易的诗歌主张”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浅析虞集及其诗歌主张与创作
浅析虞集及其诗歌主张与创作
[摘要] 作为元代诗文大家的虞集,其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虞集的生平经历及其诗歌主张与诗歌创作方面来谈虞集的诗歌艺术。 [关键词] 虞集,生平经历,诗歌主张,诗歌创作
对于元代文学, 历来标举元曲, 但诗歌在元代并没有停滞不前。元灭金至建国的一百余年间, 尤其是仁宗恢复科举、重用文人以来, 诗风日盛。仁宗至文宗朝, 四方俊彦, 萃于京师, 笙铺相宣, 风雅迭唱, 而其中以虞集、揭傒斯、范梈、杨载四人, 成就最著。“ 元诗称大家, 必曰虞、杨、范、揭。”【1】(都穆《南稼诗话》)四人中, 又数虞集为巨擎。“盖继元遗山而为文坛祭酒者, 诚非集莫能当之。”虞集诗“ 浑厚典重, 足扫晚宋尖新之习” , “上接大历、元和, 下开正德、嘉靖”【2】(胡应麟《诗蔽》) , 对我国诗歌展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一、虞集身世及生平简介
虞集, 字伯生, 号道园, 因其书室名邵庵, 故学者又号之曰邵庵先生。 生于宋度宗咸淳八年,祖籍仁寿(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 为南宋垂相虞允文五世孙, 父亲虞汲官黄冈尉。其母是国子祭酒杨文仲之女。祖辈皆以文学知名。宋亡, 父汲移家于江右抚州之崇仁( 今江西崇仁) 。集幼承家学, 长以“ 契家子
浅析白居易感伤诗的艺术成就
浅析白居易感伤诗的艺术成就
摘要
白居易现存215首感伤诗,伤时叹老、悼亡亲友、思友念远、触物伤怀,感伤情绪渗透方方面面。诗缘情而绮靡。215首感伤诗脱离了中唐功利化主流诗风,表现领域从外部现实转向内心情感世界的开掘,这一份情和意,蕴涵着诗人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渗透着诗人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品格修养。本文力图从白居易的感伤诗为考察对象,从情、景和艺术特色等方面探究白居易感伤诗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白居易 感伤诗 艺术成就
宜顺论文网www.13Lw.com
目录
一、白居易感伤诗感中的情 1、伤时之情 2、亲友之情 3、思乡之情 4、情爱之情
二、白居易感伤诗中的景 1、四季主景 伤时叹老 2、以月为景寄托悉思 三、白居易感伤诗的艺术特色 1、以物喻声,出神入化 2、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 3、言浅意深,情致曲尽 4、感伤弱者,提升思想价值
宜顺论文网www.13Lw.com2
白居易是唐代杰出的诗人,一生创作诗歌三千多首,是唐代诗人中诗歌创作数量最多的一位。在《与元九书》书中,白居易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整理。《与元九书》云:“仆数月来,检讨囊帙中,
白居易的人文情怀浅析
第2 8卷
第 3期
2 0 1 3年 6月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o u na r l o f L u o y a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V0 1 . 2 8 Nn 3 J u n 2 01 3
白居易的人文情怀浅析胡红光(洛阳龙门石窟管委会香山寺管理处,河南洛阳 4 7 1 0 2 3 )
摘
要:白居易坎坷的少年生活,入仕做左拾遗的直言敢谏,“唯歌生民病”的创作思想和实践,凝练成了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哲学,进而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情怀内蕴。关键词:白居易;人文情怀;清廉;为民直言;唯歌生民病D O I: 1 0 . 3 9 6 9/ j . i s s n . 1 6 7 4— 5 0 3 5 . 2 0 1 3 . 0 3 . 0 1 1
中图分类号:/ 2 0 7 .2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4—5 0 3 5 ( 2 0 1 3 ) 0 3一 O O 4 4—0 3
人文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它的内
生活的
白居易的人文情怀浅析
第2 8卷
第 3期
2 0 1 3年 6月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o u na r l o f L u o y a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V0 1 . 2 8 Nn 3 J u n 2 01 3
白居易的人文情怀浅析胡红光(洛阳龙门石窟管委会香山寺管理处,河南洛阳 4 7 1 0 2 3 )
摘
要:白居易坎坷的少年生活,入仕做左拾遗的直言敢谏,“唯歌生民病”的创作思想和实践,凝练成了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哲学,进而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情怀内蕴。关键词:白居易;人文情怀;清廉;为民直言;唯歌生民病D O I: 1 0 . 3 9 6 9/ j . i s s n . 1 6 7 4— 5 0 3 5 . 2 0 1 3 . 0 3 . 0 1 1
中图分类号:/ 2 0 7 .2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4—5 0 3 5 ( 2 0 1 3 ) 0 3一 O O 4 4—0 3
人文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它的内
生活的
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
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 2007-09-29 20:09
韩孟诗派--韩孟诗派是中唐时期与新乐府运动同时崛起的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是韩愈、孟郊,此外还包括贾岛、卢仝、刘叉等人。这个诗派创作的特点是通过抒写个人的不幸遭遇来揭示社会的弊病,追求深险怪僻,刻意推敲。
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
韩孟诗派的形成 “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 崇尚雄奇怪异之美 韩孟诗派及其诗风的形成有一个过程。早在贞元八年(792),42岁的孟郊赴长安应进士举,24岁的韩愈作《长安交游者一首赠孟郊》及《孟生诗》相赠,二人始有交往,由此为日后诗派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此后,诗派成员又有两次较大的聚会:一次是贞元十二年至十六年(796~800)间,韩愈先后入汴州董晋幕和徐州张建封幕,孟郊、张籍、李翱前来游从;另一次是元和元年到六年(806~811)间,韩愈先任国子博士于长安,与孟郊、张籍等相聚;后分司东都洛阳,孟郊、卢仝、李贺、马异、刘叉、贾岛陆续到来,张籍、李翱、皇甫湜也时来过往,于是诗派全体成员得以相聚。这两次聚会,对韩孟诗派群体风格的形成至为重要。第一次聚会时,年长的孟郊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诗风,从而给步入诗坛未久的韩愈以明显影响;到第二次聚会时,韩愈的诗歌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作者简介
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华州下邽人,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白居易的祖父后来在河南巩县当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就举家搬迁到了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2月28日)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东郭宅。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稹合称“元白”。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带便发生了战事。蒲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公元780年)
我的教学主张
我的教学主张
关注数学课堂之灵魂----“数感”的培养
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张小芳
一、教学主张的提出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时常发现学生犯这样的错误:“每个油桶能装油4.5千克,要装60千克油,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油桶?”学生的解答是需要13.3个。“每套童装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童装?”学生答可以做22.7套。有谁见过0.7套衣服?又有谁拿得出0.3个油桶?类似的“失误”还有许多,如小丁丁的体重是25克,奶奶今年17岁等。是学生缺乏与此相关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吗?当然不是!那为什么学生头脑中的“数”游离于生活经验之外,不能自觉地与已有常识建立联系呢?反思其中原因,我认为,这虽然与学生解题的不良习惯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缺乏一定的数感。
关于数感,在以往的教学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常常认为数学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读数、写数,能够按照既定规则比较数的大小、完成数的计算操作就可以了,很少有目的地让学生思考数的实际意义,更不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已有的数的知识去观察身边事物发展的数量规律。这就造成学生未能在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建立起自然的联系,不会从数的实际意义去分析、解释和解决问题。简而言之,学生是为了
我的教学主张
我的教学主张
肖川
教学是学校教育服务于学生成长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最中心的工作。我们的日常教学究竟为了什么?什么样的教学才是高品质的教学?这是业内人士关注的核心问题。
首先,教学必须服务于完整的人的发展。
完整的人,相对的是片面的人、畸形的人、精神世界残缺不全的人。完整的人的发展包括个人与"天、人、物、我"四个向度上的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的和谐发展。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要达到的任何一个具体目标,都应自觉地朝向这个教学的终极目标——完整的人的发展,并且使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与教学环节,都能作为通向这个终极目标的步骤而存在。教学的真正目的是通过提高个人选择和自我指导的能力来最大限度地促使自我发展。
其次,创造丰富的课堂,带给学生广博深厚的文化浸染。 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而不是掌握书本知识。一个丰富的课堂才能带给学生心灵的自由飞翔,才能唤起学生创造的冲动,才能激发学生分享的内在需要。
第三,教学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学,并且帮助学生形成认知框架。 如果刺激单调,教学方式单一,就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效果下降。如果真正的学习没有发生,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的;真正的学习意味着经验的重新组织与重新解
我的教育主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的教育主张
作者:张军伟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11期
我崇尚的工作作风是踏踏实实,我追求的品格是真诚朴实,但我满意的课堂却是充满了创造和新意的所在。从1999年踏上教师岗位到现在已经17年了。17年来,我经历了新课程改革。我从教育教学的现实中也看到了阴影有时比光明还多。因此,我经常回顾过去反思现在,在这种回顾与反思中,我提炼经验与教训,选择更新的教育教学策略,走一条更好的道路。 一、允许差异存在
我认为,用同一个目标尤其是用同一个高目标,去要求所有学生,是办学的大忌,是教育的大敌。教育的对象是人。人各有差别,各有长短,各有志趣。硬是用同一个目标去要求,用同一个标准去“塑造”,无异于“削足适履”。如果说我们的学校仍然存在限制、压抑甚至摧残人才的现象,如果说我们的教育仍然在培养一批批“心态失败”者,祸根之一便是这种“削足适履”。
教化,教化,无“教”哪有化?教育就是叫人变化的,教育就是促人提高的。问题的症结在于,这种提高不是千人一面的同步提高,而是千人“千面”的异步提高。不是同订一“标”,因而难以共同达到的虚
我的教学主张
我的教学主张
濛江学校 隋丽
通过几年来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也有了一些体会和感受,就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和探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点与同行商榷。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切体会到要想使学生学习主动、积极,首先就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只有学生乐于学、主动学,才能学得会、学得快。为此,我在课堂实践中做到了了“四个一点”。即起点低一点、节奏慢一点、距离近一点、直观形象一点。起点低、慢节奏,它的出发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在接触新的知识开始,我们从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实际感知讲起,从已有的基础知识说起,让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进入新的知识领域。所谓距离近一点,就是举例讲授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能力,贴近生产实践。形象一点,就是要求教师讲课不能单纯从概念到概念,让学生不知所云。我在教学实践中,在引导同学们学习新知识时,往往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生活阅历说起;从他们经常看到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