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senham画圆算法测试函数
“Bresenham画圆算法测试函数”相关的资料有哪些?“Bresenham画圆算法测试函数”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Bresenham画圆算法测试函数”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Bresenham画圆算法
计算机图形学编程实习一之Bresenham画圆算法
实习报告
学号2014301750057 姓名李帅旗
一、 实习目的
1.熟悉Visual C++开发环境,能够自己搭建OpenGL图形开发框架,并用C/C+语言实现Bresenham画圆算法。
2.初步了解图元生成算法的实现过程、验证方法,通过实现Bresenham画圆算法,理解图元的参数表示法、光栅扫描、显示输出的概念。
二、 实习内容与过程
1. 熟悉Visual C++开发环境; 2.了解Win32控制台开发框架;
3.完成Bresenham画圆算法程序的输入、编译和运行; 4.掌握程序调试的方法。
三、 遇到的问题
Bresenman画圆算法和中点画圆算法非常相似,参考着老师提供的中点画圆法的代码,在理解其要义的基础上,再写Bresenman画圆的代码就很简单了。唯一的疑难点是教材上的Bresenman算法的推导过程有些问题,它省略了重要的步骤,在老师的提示下方才理解明白。
四、 实习总结
本次实习还是比较简单的,重点是理解Bresenman画圆算法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写出正确的代码。
直线生成算法 DDA画线算法、中点画线算法、Bresenham画线算法
实验一、直线生成算法
DDA画线算法
一 .名称:DDA画线算法; 二 . 算法分析:
1.设直线两端点为:P1(x1,y1)及 P0(x0,y0),
k??yy1?y0??xx1?x02.则直线斜率 3.则直线方程为
yi?kxi?B4.当 k<1 , x每增加1,y 最多增加1(或增加小于1)。
yi?1?kxi?1?B?k?xi??x??B?kxi?B?k?x yi?1?yi?k?xlet?x?1yi?1?yi?k yi
5.当 k>1 ,y每增加1,x 最多增加1 (或增加小于1) 。
?k?1?
yi+1 xi xi+1 yByB?yxi?1?i?1??i??kkkkklet?y?1xi?1?xi?1k
?k?1?三.算法实现:
void CHuayahuaView::OnDda() //DDA画直线 {
ReleaseDC(pdc1);
// TODO: Add your command handler code here CDC* pdc1 = GetDC(); int color = RGB(255,0,0); int x1=10,y1=20,x2=200,y2=200; double k=(y2-y1)*1.0/(x2-x1);/
使用OpenGL编程实现Bresenham直线扫描转换算法
实验要求:
学习Visual C++ 6.0 集成编程环境的使用,OpenGL编程环境的设置,OpenGL语法及基本函数的使用等基础知识,并编程实现Bresenham直线扫描转换算法,得出相应的输出图形。
源程序:
#include glClear(GL_COLOR_BUFFER_BIT); glColor3f(0.0,0.0,1.0); glBegin(GL_POINTS); GLint x1=0,y1=0,x2=400,y2=200; GLint x=x1,y=y1; GLint dx=x2-x1,dy=y2-y1,dT=2*(dy-dx),dS=2*dy; GLint d=2*dy-dx; glVertex2i(x,y); while(x { x++; if(d<0) d=d+dS; else { } glVertex2i(x,y); } y++; d=d+dT; glEnd(); } glFlush(); void k2() //k>1 { glClear(GL_COLOR_B
实验1 中点画线和Bresenham画线算法的实现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实验1 使用画线算法,绘制直线段
姓名 杜艾莲 系别班级 地信101 学号 1008140925 实验日期 2011.10.10 指导教师 实验成绩 一. 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图形学中常用的三种画线算法:数值微分法、中点画线法和Bresenham画线算法。 (2)掌握绘制直线的程序设计方法。
(3)掌握使用文件来保存直线段的方法。 (4)掌握从文本文件中恢复出直线的方法。
二. 实验内容
使用VC++ 6.0开发环境,分别实现中点画线算法和Bresenham画线算法,绘制直线(注意,不能使用VC中已有的绘制直线的函数),并以文本文件的形式保存绘制的结果,可以从文本文件中恢复出以前绘制过的直线。
三. 算法设计与分析
输入P0(X0,Y0) 和P1(X1,Y1) 计算初始值△x,△y d=△x-2△y,x=X0,y=Y0 (x,y) 更新为(x+1,y+1),d更新为d+2△x-2△y (x,y)更新为(x+1,y),d更新为d-2△y 结束
Bresenham算法绘制直线的程序(仅包含整数运算)。 void MidBresenhamLine(int x0,int y0,int x1,int y1,in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直线中点Bresenham算法的实现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直线中点Bresenham算法的实现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刘长松
年月 日
一、实验题目
直线中点Bresenham算法的实现 二、实验要求
学习Visual C++ 6.0集成编程环境的使用、图形设备接口和常用图形程序设计、鼠标编程以及菜单设计等基础知识,从而掌握利用Visual C++进行图形程序设计的方法以及简单的图形画法,并编程实现Bresenham直线扫描转换程序,得出相应的输出图形。
三、实验内容
1. 学习Visual C++ 6.0集成编成环境的使用;
2. 掌握Visual C++ 6.0图形设备接口和常用图形程序设计、菜单设计等方法; 3. 编程实现Bresenham直线扫描转换程序,得出相应的输
圆的认识与画圆
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 52-53页信息窗1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特征;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观察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学习圆,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圆的概念及相关的知识点,理解轴对称图形。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情境图
(1)师询问学生是否会骑自行车、坐过摩托车、三轮车、汽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师出示课本的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能发现什么?(这些图片的共同点是什么?)
学生可能会发现:车轮都是圆的。
(可能会有学生发现:车轴都在圆心上) 2.提出问题
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会提出:车轮为什么设计成圆的?
师:是啊,车轮为什么设计成圆的?设计成其他形状不行吗? (边说边板书:车轮 圆 ?) 二、探究新知
(一)生动手操作不同形状的车轮,谈感受。
1. 滚动车轮
计算机图形学 实验 数值微分(DDA)法、中点画线法、Bresenham算法
计算机图形学 实验 数值微分(DDA)法、中点画线法、Bresenham算法
实验名称 数值微分(DDA)法、中点画线法、Bresenham算法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预 习 操 作 座 位 号
教师签名 总 评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值微分(DDA)法、中点画线法、Bresenham算法的基本思想;
2.掌握数值微分(DDA)法、中点画线法、Bresenham算法的基本步骤;
二、实验原理:
1.数值微分(DDA)法 y1 y0k 已知过端点 P 0 0 , y ( x 的直线段L:y=kx+b,直线斜率为 ( x0),P11,y1)x1 x0x 从x的左端点 0 开始,向x右端点步进。步长=1(个象素),计算相应的y坐标y=kx+b;取象素点(x, round(y))作为当前点的坐标。
2.中点画线法
当前象素点为(xp, yp) 。下一
基于遗传算法和蚂蚁算法求解函数优化问题
基于遗传算法和蚂蚁算法求解函数优化问题
第!"卷第#期$%%&年#月
!"’()*+,-(./013,++361*738:+3+11*3+<31+<1245944;
工学版"浙!江!大!学!学!报!
=(->!"?(>#
@,*>$%%&
基于遗传算法和蚂蚁算法求解函数优化问题
杨剑峰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摘!要#针对遗传算法求解精度低以及蚂蚁算法求解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蚂蚁算法的混合算法>该混合算法利用了遗传算法快速随机的全局搜索能力的优点$设计了编码与适应度函数$进行了种群生成与染色体的选择$并通过设定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生成了信息素分布>该混合算法利用了蚂蚁算法正反馈以及具有分布式并行全局搜索能力的优点$通过确定吸引强度的初始值$建立了强度更新的模型$从而求得精确解>并将该算法应用于求解函数优化问题>结果表明$该混合算法与遗传算法和蚂蚁算法相比$收敛速度快$寻优性能好>关键词#遗传算法&蚂蚁算法&函数优化
#中图分类号#JK"#!!!!!文献标识码#Q!!
遗传算法GA求解函数极值
主程序
%% GA clc % 清屏
clear all; % 删除workplace变量 close all; % 关掉显示图形窗口 warning off
%% 参数初始化
popsize=100; %种群规模 lenchrom=7; %变量字串长度
pc=0.7; %设置交叉概率,本例中交叉概率是定值,若想设置变化的交叉概率可用表达式表示,或从写一个交叉概率函数,例如用神经网络训练得到的值作为交叉概率 pm=0.3; %设置变异概率,同理也可设置为变化的
maxgen=100; % 进化次数
%种群
popmax=50; popmin=0;
bound=[popminpopmax;popminpopmax;popminpopmax;popminpopmax;popminpopmax;popminpopmax;popminpopmax]; %变量范围
%% 产生初始粒子和速度 fori=1:popsize
%随机产生一个种群
GApop(i,:)=Code(lenchrom,bound);
《用重复命令画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微课名称 知识点来源 知识点描述 预备知识 教学类型 适用对象 叶静 用重复命令画圆 学科 视频长度 小学信息技术 5分06秒 教龄 录制时间 8 2014年4月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五年级 教材版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让小学生学会用重复命令“REPEAT”画圆。 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已经有Logo语言基础。 讲授型 问答型 练习型 五年级学生 小学五年级学生对LOGO语言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已经学会画正多边形的方法,但是他们对用重复命令画圆公式的推导没有系统的认识。鉴于这一难点,我设计了这个微课。其思路是这样的:首先引出画正36边形近似圆的概念,让学生区别判断。再运用画正36边形的方法推出画圆形的方法。当学生遇到这一难点时就可以利用此微课。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设计思路 一、片头 大家好,本节微课重点讲解用LOGO语言中的重复命令“REPEAT”(20秒以内) 来画出圆形。 20秒以内 第一部分内容: 画正多边形的公式是什么?思考片刻后,课件出示: 40 秒 REPEAT 边数[FD 边长 RT 360/边数]或者REPEAT 边数[FD